陈果 《好的孤独》
那么君子为什么要“有所不为”?因为那些事无情无义,做了那些事,自己也就成了无情无义之人了。那些事君子断不会做,因为做了,心里有愧,心不安。
不论我们愿意不愿意,不论我们自我感觉自由不自由,其实我们每天都身处于约束之中,我们从未享受过也终不会享受到所谓的“完全的自由”。
我们应当努力挣钱,因为它重要;而我们挣钱,最终只是为了——有一天它对我们而言不再那么重要。
“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深感惊喜和使人惊喜”——诗人波德莱尔如是说。
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力取决于他内心爱的活力——一个人心中的爱越诚挚,他的精神生命越坚韧;一个人心中的爱越广阔,他的精神生命跨越的时空也就越广阔。当一个人爱天下人,他的精神也就趋于不朽。
特蕾莎修女题为《不管怎样》的短小演说恰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完美融合——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你看,说到底,一个人的“善”不是奉献给他人,而是最终奉献给了自我的“良心”。
就像神话故事《西游记》中那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能化身为世间形态万千的各种形象,此刻是与人方便的少女,彼时是指点迷津的老翁……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一颗承载着“真善美”的良心。
“生存的知识”有一个别称,叫“精明”,“生命的知识”也有一个别称,叫“智慧”。
英国哲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在谈及他为何而生时,说出了这句举世皆知的名言
“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这支配他一生的情感就是“爱”:对真理的热爱、对某一个人的深爱、对人类的博爱。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后,他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那是多么诱人的选择,换谁不心动,却遭到苏格拉底的拒绝。最后他镇定自若地当着弟子们的面饮鸩而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他愿意将自己纯洁而无辜的生命奉献给他所热爱的城邦,他愿意为他执着信守的“德性”和“真理”殉道。与之相似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的“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当时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断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每一个人,他不只是他自己,他体内流淌的血液里其实融入了无数人的生命迹象。
就像一位禅师所说:“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计较多少,计较得越少越幸福。”当一个人什么都不计较的时候,又何来怨念?当一个人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总是开心,就会生活长乐。尽管生活客观上仍有起伏波折,也有令人失望的不如意,但生活中的“成熟者”往往因为自我心胸越来越开阔,对欢乐的要求越来越朴素,所以难容之人也就越来越少,烦恼之事也就越来越归于平静。
精神的“成熟”成就了精神的最高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
世界上还有什么人工的“首饰”能比这生物界中的鱼鸟蝶虫、花草树木更华丽精美?它们确是“珠宝”,是镶嵌在“自然华服”上的、“上帝”佩戴的珠宝。
杰出的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日记中也写下了相似的体会:“我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在我必须做的任何事情中找到乐趣。于是,就没有什么能让人不开心的了。”
感恩不必急于回报,否则他人的美善反倒被我们当成了一种心头的负担。他人的好意反倒成了我们寝食难安的亏欠。“接受并给予善意”,或许才是真正的感恩之举。对于他人发出的善意,我们应当恭敬地接受,铭记于心,并且从自我出发,尽心尽力给予他人善意,输出给更多人善意,更广阔地传播善的种子。接受爱,享受爱,并传递爱,才是感恩的王道。这个过程欢乐而坦然,平和而忠诚。
“恩”基于情义。施恩不求报偿,感恩不为还债。这不是生意场上的等价交换。所以真正的感恩之心从不问“取”与“舍”是否持平对等。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常说“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原因。所谓“点滴之恩”,只是施恩者发自内心的宽宏自谦,自问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不应是“受恩者”对好处收益的斤斤计较;同样,所谓“涌泉之报”,当是“受恩者”以德报恩、恩恩相报的自发报答,不应出自“施恩者”的索取之念。而感恩者“涌泉相报”的对象,往往不只是那个善待自己的恩人,源源不断的泉涌之下,会常常惠及更多的近人、远人、陌生人。在这个世界上,感恩之情是善的推动者。
进步源于好学,好学源于好奇,好奇源于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越长大好像越不愿意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回忆说,他17岁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把许多废物塞进自己的脑袋,其结果是在考试后的整整一年里,他对任何科学问题的思考都失去了兴趣。鉴于这个经历,他如此感叹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