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 | Non-local Neural Networks
Non-local Neural Networks
本文提出non-local操作来捕捉远距离依赖。受到Non-local[4]的启发,本文中一个位置的响应(response)是所有位置特征的加权求和。
1. 动机
-
对于序列数据(语音、语言、视频),远距离依赖性很重要,并且主要通过循环操作来建模远程依赖。
-
对于图像数据,上下文依赖性很重要,并且主要通过堆叠卷积层产生更大的感受野。
但是,这些操作效率都很低,并且能建模的远程依赖性也有限。
因此,本文提出了non-local操作,即将所有位置的特征加权求和,作为某个位置的响应。注意,这些“所有位置”可以是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或空间-时间维度,分别对应于图像、序列和视频。
我们注意图中\(x_i\)(球)。其实这个球与前面的所有位置都有关联,但图中只给出了关联性最高的位置。
2. 相关工作
Non-local是一种经典的滤波算法,即计算一张图像里所有像素值的加权平均。其后被用于BM3D,称为block matching技术。
实际上,non-local神经网络的本质是一种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41]。
从另一个角度,non-local又与self-attention有异曲同工之妙。但self-attention主要用于机器翻译,而本文的网络用于更广泛的计算机视觉任务。
还有Interaction Networks,旨在建模多物体的相互关系[40,24]。
但non-local是以上工作的本质优势。【本文只能说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没有特定目的,可以用于多种视觉任务】
3. Non-local神经网络
这一章行文蛮有意思的,先给出一个很简单的公式,然后举一大堆例子来完善这个公式。这是一种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的写故事方法。
3.1 Formulation
本文定义的在神经网络中的non-local操作很简单:
其中\(y_i\)是输出,\(x_j\)是输入。\(i\)可以沿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或时间-空间维度遍历。\(f\)计算的是位置\(i\)和\(j\)的关系。\(\mathcal{C}\)是归一化函数。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卷积和循环操作:
-
卷积操作实际上是局部的non-local。例如\(3 \times 3\)卷积,就是一个在面积为9的邻域内的non-local操作,也符合上式。
-
循环操作也是局部的non-local,例如只考虑当前时刻和上一时刻。
-
全连接不是non-local。FC要求输入输出尺寸固定,并且是通过权值联系。而non-local输入尺寸随意,并且是通过函数学习相互联系。【博主认为FC是本文所示的non-local的特例】
3.2 具体实现形式
【本节点像在讨论attention的实现形式】
为了简洁,\(g\)用一个线性函数实现。即我们可以通过\(1 \times 1\)卷积或\(1 \times 1 \times 1\)卷积实现。以下讨论\(f\)的实现形式。实验将证明:以下选择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太大影响。
-
高斯函数。在non-local mean[4]和双边滤波器[47]中使用的是欧氏距离,但为了方便运算,这里直接用点积:
\[f(x_i, x_j) = \exp (x_i^T x_j) \]然后归一化函数就是\(\sum_{\forall j} f(x_j, x_i)\)。
-
嵌入(embedded)高斯。
\[f(x_i, x_j) = \exp ({\theta (x_i)}^T \phi (x_j)) \]无非就是在embedding空间上继续操作罢了。这里的\(\theta(x) = W_{\theta} x\),\(\phi (x) = W_{\phi} x\)。归一化函数同上。
有意思的是,这和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里的self-attention本质一致。作者将这种联系强调为贡献:
As such, our work provides insight by relating this recent self-attention model to the classic computer vision method of non-local means [4], and extends the sequential self-attention network in [49] to a generic space/spacetime non-local network for image/video recognition in computer vision.
-
点积。即不再取e指数。此时归一化函数是常数\(N\)。为什么要归一化呢?因为输入尺寸未知。
\[f(x_i, x_j) = {\theta (x_i)}^T \phi (x_j) \] -
拼接。
\[f(x_i, x_j) = \text{ReLU} (w_f^T [\theta (x_i), \phi (x_j)]) \]归一化函数同上。
3.3 Non-local块
形式很简单:
解释:\(y_i\)是习得的注意力,\(+ x_i\)即残差学习。【有意思,这又和residual attention networks异曲同工】
结合上一节,我们以embedding高斯为例,实现框图如图:
如果\(x\)有1024维度,那么\(W_{g,\theta,\phi}\)的维度都设为一半,即512。这样可以让注意力的计算量减小一半。最后\(W_{z}\)再升回去?
如果想降低计算量,有个简单做法:在\(\phi\)和\(g\)以后,做一次池化。即我们不考虑所有\(x_j\),而只考虑一部分\(x_j\)。
4. 视频分类模型
有意思的是,本文的对比算法(baseline)也是作者搭建的。
4.1 2D ConvNet(C2D)
该baseline主要是为了探究时序信息的作用。C2D的时序操作是简单的池化,此外不考虑任何复杂操作。实现方式如表:
输入是32帧\(224 \times 224\)的视频。
4.2 膨胀的(inflated)3D ConvNet(I3D)
很简单。在C2D的基础上,把\(k \times k\)的2D卷积都改为\(t \times k \times k\)的3D卷积,即在某\(t\)帧上操作。
4.3 Non-local network
现在才是主菜。很简单,把non-local块加入上述的C2D和I3D就行了。作者同时考虑了加1个、5个和10个块的效果。
5. 实验
如图,无论是训练还是测试,加了NL块的网络都更快收敛,收敛得也更好。
表(a)证实,上述几种attention方式在效果上没什么不同。
表(b)证实,attention block加在ResNet-50的五个块的任意一个块,性能上差异不大。加在最后一个块效果最差,可能是因为最后一个块采用了\(7 \times 7\)卷积,会导致注意力不精确。
表(c)证实,随着attention block的增加,性能在变好。这种性能增长并非是层数增长导致的。因为R50加10个block后,效果比R101不加block还好。
表(d)证实,如果只在空域或只在时间域上采用注意力机制,效果有提升但不大;同时在空域和时域采用注意力机制,效果最好。
表(e)证实,NL+C2D比I3D效果更好,并且FLOPs更少。参数差不多。
表(f)证实,I3D搭配NL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表(g)证实,随着输入序列长度增加,NL的威力得到放大。
其他实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