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 |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谢希仁】

本文是我学习谢希仁版《计算机网络》和 HillZhang 学长的部分笔记。

部分内容摘选自课本以及学长笔记,仅供学习使用!

第一章:概述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

  • 数据通信(连通性):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 资源共享

网络:若干个节点(node)以及连接节点的链路(linker)组成,节点可以为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 ISP,地区 ISP,本地 ISP

正常位于不同主干ISP的计算机通过ISP过程

ISP 过程图

书上没怎么提及的知识点:

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因特网交换点) 允许两个网络直接连接并交换分组,不在需要通过第三个网络来交换;

典型的IXP有多个网络交换机组成;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交换机,局域网连接交换机;更快转发分组

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 internet: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 Internet: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制定Internet的正式标准经历过程:

  •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rdard) ---成为RFC(Request For Comments)
  • 3)草案标准(Draft Stardard)
  •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rdard)

互联网的组成 P8

  •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由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 : 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计算机之间通信: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相互通信

处于边缘部分的用户通信方式 P9-P10

  •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即 Client/Server 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CS

  • 对等方式(P2P方式):即 Peer-to-Peer 方式。(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P2P

Internet的核心部分:路由器(router),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作用是按存储转发方式进行分组交换。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核心部分的交换技术 P11-15

  • 电路交换 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一定要释放连接!)
    在通话时,两用户之间始终占用端到端的资源,而由于绝大部分时间线路都是空闲的,所以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

  • 分组交换 的组成:报文、首部、分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即收到分组——存储分组——查询路由(路由选择协议)——转发分组。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时延、开销。关键构件:路由器。

  •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之后查询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交换方式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P17

按照作用范围划分:

  1. 广域网(wide area net,wan):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
  2.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man):范围5-50公里。
  3. 局域网 LAN LocalAreaNetworkLocalAreaNetwork :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 1 公里左右)。
  4.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AreaNetworkPersonalAreaNetwork :范围很小,大约在 10 米左右。

按照网络使用者划分:

  1. 公用网:所有人都能用。
  2. 专用网:只有单位内部人员能用。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送速率,也叫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bit/s)。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非实际运行速率。

带宽:“带宽” \(bandwidth\)​ 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频域称谓),其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 bit/s ,即 “比特每秒”。 (时域称谓

  1. PS:速率VS.带宽:速率指的是信道传输的标准速率,而带宽指的是最高速率。例如,电信公司安装的宽带,通常会说带宽为100兆,但实际上速率只有10兆左右。

吞吐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

时延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的一端传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又称延迟或者迟延。它由四个部分组成:

  1.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计算方式为:数据帧长度(bit)除以发送速率(bit/s)

  2.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所需的时间。计算方式为:信道长度(m)除以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度(m/s)

  3. 排队时延:分组在路由器中需要先排队等待处理,再排队等待发送。

  4.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收到数据帧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时延

时延带宽积:时延乘以带宽。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往返时间 RTT双向交互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利用率: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高利用率会导致高时延(排队理论)。

  1.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2.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P25

  1. 1974年,美国IBM公司宣布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2.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1983年出台了正式文件,即ISO7498国际标准,将通信协议划分为7层。**
  3. 由于OSI模型过于复杂,难以市场化,目前主要的国际标准为:TCP/IP。他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划分为4层。
  4. 网络协议: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1. 三要素:
      1.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2.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做出何种响应。
      3.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5. 分层的优势
    1. 各层独立。
    2. 灵活性好。
    3. 结构上可分割开。
    4. 易于实现与维护。
    5.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6. 各层的主要功能
    1. 差错控制:使相应层次对等方的通信更加可靠。
    2. 流量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必须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不要太快。
    3. 分段和重装: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块划分为更小的单位,在接收端将其还原。
    4. 复用和分用:发送端几个高层会话复用一条低层的连接,在接收端再进行分用。
    5. 连接建立和释放:交换数据前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释放连接。
  7. 主要概念:
    1.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2.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是水平的
    3. 服务: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使用下一层的服务。是垂直的。
  8. OSI 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 是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体系结构

osi

  1. 五层协议内容(自顶向下):
    1. 应用层:
      1. 功能:通过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2. 交换的数据单元:报文。
      3. 协议: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等。
    2. 运输层:
      1. 功能: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具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
      2. 协议:
        1.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交换的数据单元是:TCP报文段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交换的数据单元是:用户数据报。
        3. 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基于不同的传输层协议。例如:HTTP协议、SMTP协议基于TCP协议,DNS协议、RTP协议基于UDP协议。
    3. 网络层:
      1. 功能:为互联网内任意两台主机提供分组交换的通信服务。(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
      2. 交换数据单元:分组(IP数据报)
      3. 协议:网际协议IP。
    4. 数据链路层:
      1. 功能:为局域网内任意两台主机提供数据帧传输
      2. 交换的数据单元:数据帧
    5. 物理层:
      1. 功能;提供原始的比特流传输
    6. 从上至下的每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都在上一层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控制信息

首部变化

  1. TCP/IP协议族沙漏型,有很多协议,其中最主要的是运输层的TCP协议,网络层的IP协议

TCP/IP

  1. 两军对垒问题:无法实现100%确保报文正确收到的协议。

两军对垒

第二章:物理层

PPT资源:Here From 有道云博主

重要内容

  • 物理层的任务
  • 几种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
  • 几种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是 ADSL、FTTx

核心知识点

  1. 物理层的基本功能:提供原始的比特流传输。尽可能地屏蔽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2.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1. 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如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下层传输媒体不属于物理层,只有接口属于物理层)
    2. 完成数据在计算机内部(并行传输)与通信线路上(串行传输)之间的串并传输方式的转换
  3.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分为:

    1. 源系统,包括源点和发送器。
    2. 传输系统
    3. 目的系统:包括接收器和终点。

数据通信系统

  1. 常用概念:

    1.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

    2. 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数据是使用特定方式表示的信息,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

    3.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可分为:

      1.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
      2.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4. 信道是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5. 通信可分为:

      1.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如电视广播
      2.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消息,但不能同时发送
      3.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同时发送消息
    6. 调制:将来自信源的低频甚至直流信号(基带信号)进行变换,使得这种低频直流信号可以便于在信道内传输。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因此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 \(modulation\)

      1. 基带调制(编码):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使它能够与信道特性相适应。变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把这种过程称为 编码 \(coding\)。(数字信号到数字信号
        1.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 1,负电平代表 0。
        2.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 1,负脉冲代表 0。
        3.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 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 1。但也可反过来定义。
        4.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 0,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 1。

      基带调制

      1. 带通调制:使用载波进行调制,调制后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
        1.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2.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3. 调相PM: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2.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为 S/N,S为信号平均功率,N为噪声平均功率,并用分贝 \(dB\) 作为度量单位。即:

    信噪比 \(dB = 10\ log_{10}(S/N)\ dB\)​​​

  3. 香农公式:1984年,香农 \(Shannon\) 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香农公式)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og_2 (1 + S/N)\ bits/s\)

    •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4. 信道复用技术:允许多个用户使用共享信道通信,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1. 频分复用FDM: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内占用不同的频率带宽而复用同一个信道
    2. 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划分为相同的时分复用帧TDM,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宽度。
    3. 统计时分复用STDM :改进的时分复用,按需动态分配时隙,而不是固定分配时隙。
    4. 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利用在光纤技术通信中。
    5. 码分复用CDM: 每个用户在相同的时间使用相同的频带进行通信,但各用户使用经过挑选的不同码型,从而使得个用户之间可以进行独立的通信。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重要内容

  • 数据链路层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及这两种信道使用的协议的特点。
  •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差错检测、透明传输
  • 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
  • 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和使用场合。

核心知识点

  1. 数据链路层主要使用两种信道:

    1.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主要使用PPP协议
    2.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主要使用MAC协议。
  2. 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交换中的地位:

分组转发

  • 可以看到,路由器是互联网核心部分的最重要设备,但是不包含运输层和应用层,只负责以IP数据报(分组)的形式转发收到的分组。
  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局域网内主机之间的数据帧传输。

  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概念:

    1. 链路:又称物理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2. 数据链路:又称数据链路,是物理链路加上必要的通信协议控制数据的传输。通常使用网络适配器来实现这些通信协议。
    3. 协议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数据帧,简称
  3. 主要任务

    1. 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加上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封装成帧,通过物理层发送到数据链路上。(对下层的服务)
    2. 从物理层传输的帧中提取IP数据报内容,交给网络层。(对上层的服务)
  4. 数据链路层的3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将IP数据报作为帧的数据部分,再加上首部和尾部,即可封装成帧。

      1. 作用:
        1. 帧定界:采用SOH、EOT帧定界符,放在帧的前后,标志帧的边界。可能存在歧义的问题,因为数据中也可能出现SOH、EOT,所以需要转义(字符填充)
        2. MTU最大传送单元,表示帧的数据部分(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PPP协议:加上8个字节的首部和尾部,帧的最大长度为1508字节。MAC协议:加上18个字节的首部和尾部,帧的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在数据链路层传输时,所传输的数据在数据链路层没有任何的阻挡,接收方所收到的数据和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没有任何差别,也就是说,数据链路层对其传输的数据帧是完全透明的。

      1. 存在的问题:如果数据中的某个字节的二进制代码恰好和 SOH 或 EOT 一样,数据链路层就会错误地“找到帧的边界”。

        透明传输

      2. 解决方案——字节填充(也称字符填充):传输的过程中,为防止数据部分出现帧定界符,使得接收方误以为收到的数据提前结束,所以采用转义字符的方法,将在数据部分出现的控制字符前插入转义字符“ESC”,在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将插入的转义字符删除。(如果原字节流中已经存在转义字符,则需要再加上一个转义字符。)(字节填充用于并行传输,即异步传输,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传输,如果使用的是同步传输,即连续的比特流传输,需要使用零比特填充
        字节填充

      3. 差错检测: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检测只能保证帧内部无差错,即无比特差错。帧之间的差错,如帧丢失、帧冗余、帧失序,通常交给TCP协议(运输层)来保证(可靠的,面向连接)。

        1. 比特差错:物理层传输时,比特可能出现错误,比如比特丢失,比特冗余,比特失序。

        2. 误码率BER:在单位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有比特的比率就是误码率。

        3. 循环冗余检验 CRC

          1. 在发送端,先把比特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数据M长度为 k 个比特。
          2. 根据生成多项式(如x5+x3+1x5+x3+1)获取除数P(101001)。
          3. 在数据M的尾部加上n个0作为被除数n的位数比p小1)。
          4. 将被除数除以除数P(模二运算),得到余数R,R即为帧检测序列FCS,将其添加到M的尾部发送出去。
          5. 检验方法: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数据除以除数P看余数是否等于0,等于0则认为帧没有差错,进行接收;否则出错,进行丢弃。(只能保证无差错接收,如果要保证无差错传输,还需要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
          6. CRC与FCS的区别
            1. CRC 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2. FCS 可以用 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 CRC 并非用来获得 FCS 的唯一方法

          CRC

        4. 差错纠正:还要知道差错的位置并进行修改,在数据链路层确保可靠传输,一般用于无线传输链路。有线传输链路一般只进行差错检测,只是简单地丢弃出错的帧,差错纠正一般由上层协议(如运输层的TCP协议)完成(网络层一般不提供可靠服务)。

  5. PPP点对点协议:最常用的点对点(一对一)链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端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拨号上网)。

    1. 特点:

      1. 简单 —— 这是首要的要求。
      2. 封装成帧 —— 必须规定特殊的字符作为帧定界符。
      3. 透明性 —— 必须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4. 多种网络层协议 —— 能够在同一条物理链路上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5. 多种类型链路 —— 能够在多种类型的链路上运行。
      6. 差错检测 —— 能够对接收端收到的帧进行检测,并立即丢弃有差错的帧。
      7. 检测连接状态 —— 能够及时自动检测出链路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8. 最大传送单元 —— 必须对每一种类型的点对点链路设置最大传送单元 MTU 的标准默认值,促进各种实现之间的互操作性。
      9. 网络层地址协商 —— 必须提供一种机制使通信的两个网络层实体能够通过协商知道或能够配置彼此的网络层地址。
      10. 数据压缩协商 —— 必须提供一种方法来协商使用数据压缩算法。
    2. 组成:

      1. 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封装成帧)。
      2. 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LCP。
      3. 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
    3. PPP帧的格式:

      PPP格式

      1. 控制字段总长度:8个字节。
      2. PPP 是面向字节的,所有的 PPP 帧的长度都是整数字节。
      3. 字段含义:
        1. F(1字节):标志字段,代表定界符
        2. A、C(1字节):A为地址字段,C为控制字段,但暂时没有含义。
        3. 协议字段(2字节):表示当前信息部分是IP数据报还是LCP的控制数据还是NCP的控制数据
        4. FCS(2字节):帧检测序列,用于差错检测中的循环冗余检测CRC方法。
    4. 透明传输问题:

      1. 字节填充
        1. 使用场景:PPP使用异步传输,即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传输。
        2. 实现方式:软件。
        3. 做法:当信息字段中出现和标志字段相同的比特组合时,则进行字节填充的办法使得数据部分能够完整的传送到接收端。(添加转义字符)
      2. 零比特填充:
        1. 使用场景:PPP使用同步传输,即连续的比特流传输
        2. 实现方式:硬件
        3. 做法:当信息字段出现了5个连续的1,那么就插入一个0,在接收时再将5个连续的1后的0删除。

      零比特填充

      1.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用户拨号接入ISP→端机向ISP发送一系列链路控制协议LCP分组→进行网络层配置→网络层协议NCP向端机分配IP地址。(可见,PPP 协议已不是纯粹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它还包含了物理层和网络层的内容。)

      PPP工作状态

  6.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一对多):

    1. 使用场景:局域网(点对点是端主机同ISP进行通信,拨号上网时使用的),也称以太网(Ethernet)

    2. 局域网的优点:

      1. 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2.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演变
      3. 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生存性
    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 星形网:目前最常用。

        星形网

      2. 环形网

        环形网

      3. 总线网:传统局域网常用。

        总线网

      4. 树形网

      5. 网状结构

    4.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1. DIX Ethernet V2 是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以太网)的规约。
      2. IEEE 802.3 是第一个 IEEE 的以太网标准。
    5.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的子层: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1. 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2. 媒体接入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3. 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
    6. 共享信道:由于局域网使用的是广播信道,所以需要媒体共享技术,防止因为共享信道产生的错误。

      1. 静态划分信道:用户一旦分到信道,就不会和其他用户发生冲突,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等。缺点是:代价高、效率低、不适用于局域网。特点:固定分配

      2.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信道并非在通信时固定分配给用户。特点:动态分配

        1. 随机接入:所有用户可以在信道中随机地发送信息,占用此信道,而不用遵守静态划分的某种规则。但如果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发送信息,那么共享媒体就会产生碰撞,所有的用户发送都失败。(需要控制协议:CSMA/CD协议)

        2. 受控接入。多点线路探询 \(polling\),或轮询。

    7. CSMA/CD协议: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在广播信道中实现动态媒体共享技术的随机接入必须使用的控制协议,确保不会有多个站点发送的信息同时出现在总线上

      1. 要点:

        1. 载波监听(Carrier Sense):利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也在发送。不管在发送前还是发送中,每个站都必须不停地检测信道,以防止出现碰撞(发送前),检测碰撞发生并及时丢弃信息(发送中,由于发送的不确定性,发送前检测不能百分百防止碰撞,因为存在传播时延)
        2. 多点接入(Multiple Access):说明这是总线型网络(传统以太网),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实际上,星形网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随机接入,本质类似。
        3. 碰撞检测(Collision Detection)边发送边监听。 若在信道上有至少两个站点同时发送信息便发生碰撞,这时很容易信号失真,要使两边发送的信息都作废
      2. 使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的站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所以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

      3. 发送的不确定性: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时延,每个站发送数据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可能会有其他站无法及时检测到信道上已有数据在发送,从而发送数据,产生碰撞。

        1. 解决方案:争用期,又叫碰撞窗口。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间。如果一个站发送数据后,在碰撞窗口内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确定这次发送不会产生碰撞。通常规定为512比特时间,即64字节时间。
        2. 重传机制: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使发生碰撞的站再次发生冲突的概率减小。
          1. 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2. K=MIN[10,重传次数],每次重传时每个站从[0,1,…,2的K次方-1]中随机选一个数字r,重传推后的时间为r倍争用期
          3. 重传达到16次时,则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3. 帧的最小长度:以太网规定有效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512bit),即争用期内发送的字节数。如果接收到的某个帧长度小于64字节,说明它在争用期内出现问题,需要丢弃,大于等于64字节说明该帧通过了争用期,不会再出现问题
        4. 帧间最小间隔96bit时间,使刚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缓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受下一帧的准备。
        5. 强化碰撞:在发生碰撞之后除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之外,还要发送32bit或48bit 的人为干扰信号,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所有站点都知道发生了碰撞
      4. 要点:

        CSMA/CD

    8. 网络适配器(网卡)的作用:

      1. 适配器用来连接计算机与局域网;同时要能够实现以太网协议
      2. 适配器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双绞线或者电缆以串行传输的方式进行的;而适配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并行方式进行的,所以适配器要能够进行两种数据传送方式之间的串并行转化
      3. 网络上的数据率与计算机总线上的数据率不同,因此适配器要安装内存储器以进行两种速率下的缓存功能
      4. 适配器要能够实现以太网协议
      5. 计算机的硬件地址(MAC地址)就在适配器的ROM中;(计算机的软件地址IP地址,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网卡

    9.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1. 双绞线以太网的出现,是局域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太网的拓扑结构从传统的总线型变为更为方便的星形网络。
      2. 优势:
        1. 价格便宜;
        2. 使用方便。
      3. 特点:
        1. 集线器使用电子器件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所以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还是一个总线网,各站逻辑上共享总线。而且是用的还是CSMA/CD协议,同一时刻至多允许一个站发送数据(防止碰撞);
        2. 集线器的接口通过两对双绞线与计算机上的适配器相连;一个集线器像是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
        3.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每个接口只简单地转发比特,不进行碰撞检测;
        4. 集线器采用专门的芯片,进行自适应串音回波抵消。
  7.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子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层

    1. 硬件地址(物理地址或MAC地址):IEEE802为局域网规定了一种48位的全球地址,是指局域网上每台计算机中固化在适配器(网卡)的ROM中的地址。(软件地址是IP地址,计算机的硬件地址只要适配器不更换,就不会改变,而软件地址可以随时变更)。总共48位(6字节)前三字节由管理全球硬件地址的机构——注册管理机构RA向适配器制造公司出售称为组织唯一标识符OUI,后三字节由制造公司自行分配,称为扩展标识符,(其中前三字节中有两位是用来标识是否位单播地址和是否属于全球管理的)。

    2. MAC帧的格式:

      1. 前两个字段为6字节的目的地址和6字节的源地址。第三个字段为2字节的类型字段,表示上一层的协议。第四个字段是数据字段,长度为46到1500字节,一般是网络层交付的IP数据报。第五个字段是长度为4个字节的帧检测序列FCS
      2. MAC帧的长度范围是:64字节到1518字节。首尾部分的控制信息占18字节。其中,64字节的最小长度是CSMA/CD协议的规定(确保通过争用期
      3. 当MAC帧向下交付给物理层时,需要加上7个字节的前同步码(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位同步)和1个字节的帧开始定界符(无结束定界符,直接观察曼彻斯特编码即可)
      4. MAC帧中并没有数据长度的标识,但由于传输时使用的是曼彻斯特编码的方式,所以通过对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特点的观察便可确定是否传送完毕;(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的码元正中间有一次电压转换)
    3.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 MAC 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

      MAC帧

  8. 以太网的扩展:

    1. 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2. 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1. 通过网桥扩展以太网
      2. 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扩展
      3. 虚拟局域网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

第四章 网络层

重要内容

待补

posted @ 2021-10-09 21:10  RioTian  阅读(18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