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 DNS服务——DNS正向解析
Linux基础服务——Bind DNS服务 Part1
DNS正向解析
实验环境:
CentOS8.3.2011 IP地址:192.168.100.50
VMware虚拟环境 NAT网段
需要解析的区域为 test.com
环境准备
Yum源配置(略),安装net-tools vim等常用工具。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vim net-tools bind bind-utils
Last metadata expiration check: 0:00:07 ago on Thu 03 Jun 2021 08:07:03 AM EDT.
Package vim-enhanced-2:8.0.1763-15.el8.x86_64 is already installed.
Package net-tools-2.0-0.52.20160912git.el8.x86_64 is already installed.
Package bind-32:9.11.20-5.el8.x86_64 is already installed.
Package bind-utils-32:9.11.20-5.el8.x86_64 is already installed.
Dependencies resolved.
Nothing to do.
Complete!
关闭SElinux与防火墙(防火墙可选择开放相应服务或端口)
[root@localhost ~]# setenforce 0 (临时关闭SElinux,重启系统后SElinux将回到Enforcing状态)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关闭防火墙与禁止防火墙开启自启动)
永久关闭SElinux方法
[root@localhost ~]# vim /etc/sysconfig/selinux
将文件内的 SELINUX=enforcing 改为 SELINUX=disabled
防火墙配置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add-service=dns --permanent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reload
(亦可开放tcp与udp53端口,若使用rndc则需开启tcp/953端口)
实验步骤
Bind主配置文件为/etc/named.conf,DNS区域文件存储与/var/named下,服务名称为named,服务账户为named,首先配置主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vim /etc/named.conf
主配置文件默认分为options中的全局设置、logging的日志设置 、zone定义的区域设置和include包含其他的配置文件。
先查看下列的部分全局设置。
默认服务监听在IPV4和IPV6的本地环回的53端口上(TCP/UDP),并定义了服务所使用的文件与目录,指定了允许访问的主机,这些选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我们将服务监听所有地址上、并允许任何主机进行访问。如下图所示。
对于日志的配置先按下不提,对于test.com这个域进行解析则需要先定义该区域。
如下图,默认配置已经定义了根(hint)区域,并包含了其他文件中预定义的区域。
我们可以直接在主配置文件中定义,也可以进入其他的配置文件进行定义(不建议进入默认的引入的配置文件定义区域),此处在主配置文件中进行定义。注意配置时行末需要添加分号。
zone后跟双引号内的内容为区域名称
区域内的参数,type为区域类型。区域分为大致四个类型,分别是:
- Forward(转发)
- master(主)
- salve(从)
- hint(根)
file指的是区域文件保存的位置,默认路径是相对于/var/named目录下的。
此时对主配置文件的操作已经结束了
区域文件编写
接下来编写区域文件,进入/var/named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var/named/
[root@localhost named]# ls
data dynamic named.ca named.empty named.localhost named.loopback slaves
默认/var/named目录具有以上内容,salves用于存放从域的区域文件,named.ca存放dns的根服务器的信息,一般编写区域文件可以复制named.localhost文件的内容开始,修改该文件的内容。
[root@localhost named]# cp named.localhost test.com.zones
[root@localhost named]# vim test.com.zones
默认文件内容如上
对于@符号的意义如下(Bind官网文档),可以理解为这里的@为区域名称后加上一个. 在这里的意思为test.com.
4.3.5.1. The @ (at-sign)
When used in the label (or name) field, the asperand or at-sign (@) symbol represents the current origin. At the start of the zone file, it is the <zone_name>, followed by a trailing dot (.).
第一行的$TTL设置了DNS信息的TTL 默认为1天
第二行则是本区域的SOA记录,SOA这种记录是所有区域性文件中的强制性记录。它必须是一个文件中的第一个记录。
紧随SOA的@代表着该区域的主DNS服务器,之后配置中我们将会替换该值,rname.invalid.为区域管理员的邮箱,邮箱地址中的@符号使用.进行替换。在后续括号中的内容则为其他的DNS相关信息。
- NS记录指定了那些主机能够为该域提供解析。
- A记录则是指定域名与IP地址关系的记录。
- AAAA则是IPV6的解析。
记录的一般形式为 [域名] [类型] [IP地址]
若域名为空,则会自动填充@在其中。
下面进行配置,结果如下图。
为什么部分A记录采用的是完全合格域名(FQDN),其他的则只需要整个域名的其中一部分呢?它们之间并没有区别,因为在区域文件中隐藏着一个变量——$ORIGIN。
这个变量实际上代表着区域名称后跟一个.(英文句点),它会对不是完全合格域名的记录进行补齐。
所以实际上NS记录的完整形式是 test.com. NS dns.test.com.
这样减轻了配置量,也使配置文件的可读性提高了,简单的区域文件编写完毕,可以启动服务以提供解析服务。
启动服务与功能检测
[root@localhost named]# chgrp named test.com.zones
修改文件所有者以使得named账户可读。
[root@localhost named]# systemctl enable --now named(开启自启服务并启动服务)
使用主机测试DNS解析是否正常。(解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