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s Blog

Funny is learning everything!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子曰: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篇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为“道德”;

---天体的分度为三垣、二十八宿,就是把天体星座的范围,划分二十八个部分。为什么叫“宿”呢?这是指每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东方天上是哪一个星座出来,这星座就是“宿”。这出来的星座,每个月不同,每半个月不同,每七天不同,所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为十二辰,作为时间与天体的关系。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岳飞所提出的。

---春天二月间和秋天八月间,“春分”“秋分”两个节气,就是在经纬度上,太阳刚刚走到赤道中间的时刻,白昼黑夜一样长,气候不冷不热很温和,所以称历史为春秋。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认为在这一个时代当中,社会、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这个像春分秋分一样平衡的天气上来批判。拿现在的观念来说,称一下你够不够分量,你当了多少年皇帝,对得起国家吗?你做了多少年官?对得起老百姓吗?都替你称一称。历史叫作“春秋”就是这个道理。

---道家的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飓风就是现在广东话、福建话所讲的台风,现在西方人用中国语音译过去,也叫台风。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归纳起来,有两种分类——“风、雅、颂”、“赋、比、兴”。
。。。风:就是地方性的;
。。。雅:以现代用词来讲,是合于音乐、文学的标准,文学化的、艺术化的;
。。。颂:就是社会、政府公事化的文学;
。。。赋:就是直接的述说;
。。。比:联想;
。。。兴:是情绪,高兴的事自己自由发挥;悲哀的事也自由发挥;文天祥《过零丁洋》七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国三个不分:文哲不分(唐初有首诗,题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几句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文史不分(司马迁著的《史 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文政不分(朱元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而是介于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他是鲁国的大夫。孟孙是孟懿子的号,因为他是当朝有相当地位的人,而且在当时政界来讲,还算好的一个人,所以孔子对他相当尊敬,便只称他的号。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名叫樊须,字子迟,小于孔子三十六岁。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刚才所讲的孟懿子的儿子,他是“世家公子”。

---这句话就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担心,多么深刻,你要去体会这种心境。

---《孝经》是孔子学生曾子著的。

---中国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因为宗法的社会,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立了,秦汉以后,又由宗法的社会变成家族的社会,也是宗法社会的一个形态,那么家族的孝道,把范围缩小了,但精神是一贯的。这个孝字,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扩充,把中国这个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实行而蔚为风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西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我们看到二十四孝中有名的王祥卧冰,他就是晋朝的大臣。晋朝以后,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都是“以孝治天下”。我们看历朝大臣,凡是为国家大问题,或是为爱护老百姓的问题,所提供的奏议,很多都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话,先拿这个大帽子给皇帝头上一戴,然后该“如何如何”提出建议,这是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提倡孝的好处、优点。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什么叫色难呢?态度问题,脸色问题。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

---曾国藩: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

---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这个叟是有所逃避的意思。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最难。以这三点观人,放在《为政》篇中,就是知人励品的重点所在。













































posted on 2006-09-01 11:11  Rex.Sun  阅读(49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