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二叉树与堆

二叉树与堆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常见的树

简介

二叉树的特点在于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两个儿子
如果要使用更严格的递归定义,则是:

二叉树要么为空,要么由根结点、左子树、右子树组成
而左子树、右子树分别是一棵二叉树

二叉树是使用范围极广的树,一棵多叉树也可以转换为二叉树

二叉树类型

满二叉树:如果二叉树中每个内部结点都有两个儿子,这样的二叉树叫做满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如果一棵二叉树除了最右边的位置上有一个或几个叶节点缺少外,其他都是丰满的,那么它就是完全二叉树
我们可以把满二叉树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极其完美的完全二叉树
我们只需要用一个一维数组就能存储完全二叉树

我们将完全二叉树进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编号,可以得到下面这个结论:
如果已知子结点的编号是x,那么它父结点的编号就是x/2

符合所有父结点都比子结点要小的树,就是最小堆
符合所有父结点都比子结点要大的树,就是最大堆

那么想要向堆中加入一个数据,需要怎么做呢?
比如说我们想要把23加入到一个最小堆
1.我们把23放入堆顶,检查是否合适
2.如果不合适,我们就将这个数和它的两个儿子比较,并且选择较小者交换位置
3.继续向下交换,检查。重复1-2直到符合条件

当新增加一个数被放置到堆顶时,如果此时不符合最小堆的特性,则需要将这个数向下调整,直到找到合适的位置为止

代码实例_向下调整

    void siftdown(int i)
    {
        //传入一个需要向下调整的结点编号i
        //这里传入1,即从堆的顶点开始向下调整

        int t,flag = 0 ;
        //flag用于标记是否需要继续向下调整  
        //当i结点有儿子(其实至少是有左儿子的情况下)并且有需要调整的时候,循环就执行
        while( i*2 <= n && flag == 0 ){
            //先判断它和左儿子的关系,用t记录值比较小的结点编号
            if(h[i] > h[i*2])
                t = i*2 ;
                //子节点是较小的
                //和/2得到父节点相对,*2自然得到子节点(左)
            else 
                t = 1  ;
                //1是较小值

            //如果有右儿子,再对右儿子(*2+1)进行讨论
            if(i*2+1 <= n)
            {
                //如果右儿子的值更小,更新较小的结点编号
                if(h[t] > h[i*2 + 1])
                    t = i*2+1 ;
            }

            //如果发现最小的结点编号不是自己,那么就说明子结点中,有比父结点更小的
            if(t!=i)
            {
                swap(t,i);//交换它们,这里记得自己写一个swap函数
                i = t ;
            }
            else{
                falg = 1 ;
            }
        }
        return ;
    }

如果只是想新增一个值,而不要删除掉最小值,那么该怎么做呢?
直接将新元素插入到末尾,再根据情况判断元素是否需要上移,直到满足堆的特性为止

堆排序

与快速排序一样,,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logN)
进行堆排序,需要我们建立对应的堆,每次删除顶部元素并将顶部元素输出或者放到一个数组中,直到堆空
最后输出的或者存放在新数组中的数,就是已经排序好的
下面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

代码实例_从小到大堆排序

//先整个删除最小元素的
int deletemin()
{
    int t ;
    t = h[1];//用一个临时变量记录堆顶点的值 
    h[1] = h[n];//将堆的最后一个点赋值到堆顶    
    n--;//使堆的元素减少1
    siftdown(1) ; //向下调整
    return t ; //返回在之前记录的堆的顶点的最小值
}

完整的代码组成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h[101];//用来存放堆的数组
int n ; //用来存储堆中元素的个数,实质上就是堆的大小

//先整个交换函数
void swap(int x ,int y)
{
    int t ; 
    t = h[x];
    h[x] = h[y];
    h[y] = t ; 
    return 
}

//向下调整的函数,上文已经写过了
void siftdown(int i)
{
    //传入一个需要向下调整的结点编号i,这里传入1,即从堆的顶点开始向下调整

    int t,flag = 0 ;
    //flag用于标记是否需要继续向下调整  
    //当i结点有儿子(其实至少是有左儿子的情况下)并且有需要调整的时候,循环就执行
    while( i*2 <= n && flag == 0 ){
        //先判断它和左儿子的关系,用C记录值比较小的结点编号
        if(h[i] > h[i*2])
            t = i*2 ;
        else 
            t = 1  ;

        //如果有右儿子,再对右儿子进行讨论
        if(i*2+1 <= n)
        {
            //如果右儿子的值更小,更新较小的结点编号
            if(h[t] > h[i*2 + 1])
                t = i*2+1 ;
        }

        //如果发现最小的结点编号不是自己,那么就说明子结点中,有比父结点更小的
        if(t!=i)
        {
            swap(t,i);//交换它们,这里记得自己写一个swap函数
            i = t ;
        }
        else{
            falg = 1 ;
        }
    }
    return ;
}

//建立堆的函数
void creat()
{
    int i ; //从最后一个非叶结点到第一个结点依次进行向下调整

    for(i=n/2 ; i>=1;i--)
    {
        siftdown(i);
    }

    return ; 
}

//删除最大的元素
int deletmax()
{
    int t ; 
    t = h[1];
    h[1] = h[n]; 
    b-- ; 
    siftdown(1);//向下调整
    return t ; 
}

int main(){
    int i , num ; 
    //读入要排序的数字个数
    scanf("%d",&num);

    //读入数字
    for(i=1;i<num;i++)
        scanf("%d",&h[i]);
    n = num ;

    //建堆
    creat();s

    //删除顶部元素,连续删除n次,实际上就是从小到大把数输出 
    for(i=1;i<=num;i++)
        printf("%d",deletemax());

    getchar();getchar();
    return 0 ;
}

小结

像这种,支持插入元素和寻找最值元素的数据结构被称为优先队列
堆就是一种优先队列的实现

posted @ 2021-11-19 11:24  RetenQ  阅读(6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