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值模型初步

插值模型初步

0.概述

实际生活中,我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函数。对于y=exp(sinx)等难以计算、比较复杂的函数,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近似的替代函数来方便计算y的粗略值。我们需要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函数y=y(x)来近似代替数据,或近似代替函数y=f(x),使得:

y=y(x)为函数y=f(x)在点x0,x1,…,xn处的插值函数。

1.插值法的基本原理

常用的三角函数,我们通常建立三角函数表来近似计算。插值法的思路也与之类似。设函数y=f(x)定义在区间[a,b]上,[a,b]上取定的n+1个互异节点,且在这些点处的函数值为已知,即若存在一个f(x)的近似函数满足:

则称:

  • 为f(x)的一个插值函数
  • f(x)为被插函数
  • 点Xi为插值节点点。

2.插值模型

当数据量不足,需要补充,且认定已有数据可信时,通常利用函数插值方法建立插值模型。

目标:根据一组观测数据寻找函数关系。

具体方法:

Langrange插值、线性插值、二次插值等

一维插值 分段线性插值

分段三次插值

分段三次样条插值

二维插值 规则格点

不规则散点

3.一维插值

3.1线性模型

线性插值是代数插值的最简单形式。假设给定了函数f(x)在两个互异点的值,。现要求用线性函数来近似替代f(x),选择参数a和b, 使,称这样的线性函数P(x)为f(x)的线性插值函数。

 

 (几何意义)

用通过两点的直线近似替代曲线,其点斜式为:

为了便于推广,记:

于是线性插值函数可以表示为与基函数的线性组合,其中

 

3.2分段线性插值模型

 

,其中:

3.3Lagarange插值(抛物插值、二次插值)

互异的三点联立得到带入模型:

几何意义:

化简后得到的插值函数:

3.4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

许多实际问题不但要求插值函数j(x)在插值节点处与被插函数f(x)有相同的函数值j(xi)=f(xi)  (i=0,1,2,…,n),  而且要求在有些节点或全部节点上与f(x)的导数值也相等,甚至要求高阶导数值也相等,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插值问题就称为Hermite插值

(几何意义)

构造模型方法:构造两组3次多项式函数,满足:

具体表达式:

         

3.5样条插值

j(xi) = yi  在每个小区间[xi,  xi+1]上是三次多项式函数,且在整个区间上二阶导数连续。可以借助分段三次插值函数表达式,利用:

j" (xi -)=j " (xi+)    i=1,…,n-1 和边界条件,

例如已知m0mn确定mi   i=1, …,  n-1

 

4.高次插值的龙格现象

插值多项式余项公式说明插值节点越多,一般说来误差越小,函数逼近越好,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余项的大小既与插值节点的个数有关,也与函数f(x)的高阶导数有关。换句话说,适当地提高插值多项式的次数,有可能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但并非插值多项式的次数越高越好。当插值节点增多时,不能保证非节点处的插值精度得到改善,有时反而误差更大。

该现象表明,在大范围内使用高次插值,逼近的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

另外,从舍入误差来看,高次插值误差的传播也较为严重,在一个节点上产生的舍入误差会在计算中不断扩大,并传播到其它节点上。因此,次数太高的高次插值多项式并不实用,因为节点数增加时,计算量增大了,但插值函数的精度并未提高

5.二维插值

(网格节点)                    (散乱节点)

5.2规则网格节点插值

 

观测数据 (xi,yj ,zij)  i=0,1,2,…,n; j=0,1,2,…,m.

a= x0 < …<xn=b,  c=y0 < …<yn=d.

构造二元函数  z=j(x,y) 满足zij=j(xi ,yj )

由此确定插值点(x*,y*)处的值z* =j(x*,y*) 。

常用方法:

  • 最邻近插值
  • 分片线性插值
  • 双线性插值

 (Matlab实现)

5.3散乱节点插值

1.Shepard方法:

反距离加权平均法,或称为Shepard方法。

基本思想在点(x, y)≠(xi,yi),定义其插值函数的函数值为节点处函数值按(x, y)与节点距离的某种形式反比作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即某一点的函数值受周围各点的影响,较近的点影响较大,较远的点影响较小,其影响权数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具体过程

已知数据点(xi,yi,zij),例如若记 :

则插值函数(曲面)可定义为:

 其中,

这样定义的插值曲面是全局相关的,对曲面上任一点作数值计算都要涉及到全体已知数据,因而在已知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计算量相当大,而且插值曲面在节点(xi,yi)处不光滑。

由于该方法思路简单,故而有很多种改进方法。

2.Kriging插值法:

概要:

1.它建立在地质统计学理论基础上

2.利用区域化变量的原始数据和半方差函数的结构特征,对位采样点的区域化变量的取值进行线性最佳无偏估计

Kriging插值方法的基本步骤:

1.该方法中衡量各点之间空间相关程度的测度是半方差,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各点之间距离,n 是由h 分开的成对样本点的数量,z 是点的属性值。

2.在不同距离的半方差值都计算出来后,绘制半方差图,横轴代表距离,纵轴代表半方差。

利用做出的半方差图找出与之拟合的最好的理论变异函数模型(这是关键所在),可用于拟合的模型包括高斯模型、线性模型、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圆形模型。

 ----球状模型,球面模型空间相关随距离的增长逐渐衰减,当距离大于球面半径后,空间相关消失

3.  利用拟合的模型估算未知点的属性值,方程为:

其中, z0为估计值,zx是已知点的值,wx为权重,s是用来估算未知点的已知点的数目。

(Matlab实现)

 

posted @ 2017-04-10 16:33  REAY  阅读(598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