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笔记
这是本人有关《普通化学》第 \(4\) 版,王红梅、赵士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55-2191-1
这本书的笔记。
绪论
反应方程式
- 有如下表示方式\[\begin{aligned} -\nu_AA-\nu_BB-\ldots&=\ldots+\nu_YY+\nu_ZZ \\ -\sum_R\nu_RR&=\sum_P\nu_PP \\ 0&=\sum_B\nu_BB \end{aligned}\]其中 \(\nu\) 是化学计量数, \(B\) 是反应物和产物
反应进度
-
\[\xi = \frac{\Delta n}{\nu} = \frac{n_1-n_0}{\nu} \]
- 单位是 \(\mathrm{mol}\)
- 当 \(\xi = 1\) 时说明反应按方程式发生 \(1 \mathrm{mol}\)
分散系
概念
成分
- 分散系包含分散质和分散剂
- 分散剂是水,分散质是盐
以状态分类
分散质 | 分散系 | 实例 |
---|---|---|
气 | 气 | 空气 |
液 | 气 | 云彩 |
固 | 气 | 烟气 |
气 | 液 | 汽水 |
液 | 液 | 牛奶 |
固 | 液 | 泥浆 |
气 | 固 | 木炭 |
液 | 固 | 果冻 |
固 | 固 | 合金 |
以粒子大小分类
名称 | 离子直径 \(/\mathrm{nm}\) | 观察尺度 | 透过程度 | 相 |
---|---|---|---|---|
溶液/均相掺和物 | \(<1\) | 电镜都看不见 | 能过半透膜 | 单 |
胶体/高分子溶液 | \(1\sim 100\) | 超显微镜 | 能过滤纸 | 单 |
胶体/溶胶 | \(1\sim 100\) | 超显微镜 | 能过滤纸 | 多 |
粗分散系 | \(>100\) | 一般显微镜 | 能过不紧密滤纸 | 多 |
气体
气体实验定律
- 波义耳定律\[V \propto \frac{1}{p} \]
- 查理定律\[p \propto T \]
- 阿伏伽德罗定律\[V \propto n \]
- 道尔顿分压定律\[\frac{p_1}{n_1}=\frac{p_2}{n_2}=\ldots \]且\[p=\sum_ip_i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分子没体积,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叫做理想气体——低压高温可近似理想气体
-
\[\begin{aligned} \frac{pV_1}{T_1}=\frac{p_2V_2}{T_2}=\ldots=\frac{pV}{T}&=n\frac{p_0V_m}{T_0}=nR \\ pV &= nRT \end{aligned}\]其中 \(p_0=1 \mathrm{atm}\) 、 \(T_0=273.15\mathrm{K}=0\mathrm{^\circ C}\) 都是标准状况;而 \(V_m=22.4\mathrm{L/mol}\) 即标准摩尔体积, \(R=8.3145\mathrm{J\cdot mol^{-1}\cdot K^{-1}}\) 即摩尔气体常数
液体
蒸发
- 气化的一种方式
- 有些分子动能较大,就克服分子间引力变成气相
- 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子动能分布定律有\[\frac{n_逸}{n_总}=f=e^{-\frac{E}{RT}} \]其中 \(E\) 为脱离液体表面所需最低动能, \(n_逸\) 为动能大于 \(E\) 的分子数量, \(R\) 为摩尔气体常数
- 所以液体最后会蒸发没
饱和蒸汽压
- 简称蒸汽压
- 液体放进密闭容器,抽真空,容器会随着蒸发充满气体,直到浓度到达蒸汽压
- 因为此时蒸发和凝结速率相同
- \(E\) 越大或 \(T\) 越小, \(f\) 越小,蒸汽压越小
- 同样的,固体也有蒸汽压,同一物质固体和液体蒸汽压相同的温度即熔点,因为此时固体液体都与气体平衡,所以固体液体之间也平衡
- 蒸汽压等于外压时便沸腾
溶液及混合物的组成标度
物质的量浓度
- 简称浓度
-
\[c=\frac{n}{V} \]
- 常用单位为 \(\mathrm{mol/L}\)
质量摩尔浓度
-
\[b=\frac{n}{m} \]
- 单位为 \(\mathrm{mol/kg}\)
- 若是稀的水溶液,则 \(b \approx c\)
摩尔分数
-
\[x=\frac{n}{\sum_B n_B} \]
- 单位为 \(1\)
质量分数
-
\[w=\frac{m}{\sum_Bm_B} \]
- 单位为 \(1\)
质量浓度
-
\[\rho=\frac{m}{V} \]
- 常用单位为 \(\mathrm{g/L}\)
稀溶液的依数性
概念
- 相同溶剂,不同溶质但摩尔分数相同的稀溶液的共性
拉乌尔定律
- 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
\[p=p^*x_A \]其中 \(p\) 是溶液当前蒸汽压, \(p^*\) 是溶剂的蒸汽压, \(x_A\) 是溶质的摩尔分数
-
\[\Delta p = p^*(1-x_A) \]
- 因为 \(x_B \approx b_BM_A\) ,所以\[\Delta p = p^*b_BM_A = kb_B \]
沸点和熔点
-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有\[\Delta T_b=K_bb_B \]其中 \(\Delta T_b\) 是沸点升高,表示溶液沸点和溶剂沸点的差值, \(K_b\) 是溶剂沸点升高常数, \(b_B\) 是溶质质量摩尔浓度
-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熔点有\[\Delta T_f = K_fb_B \]其中 \(\Delta T_f\) 是熔点下降, \(K_f\) 是溶剂熔点下降常数,比熔点升高常数大
- 溶液沸腾和凝结过程中沸点和熔点都会变化,直到饱和
- 可用于测量溶质摩尔浓度
渗透压
- 非电解质稀溶液中\[\pi = c_B RT \]其中 \(\pi\) 是渗透压, \(c_B\) 是溶质浓度
蒸馏和分馏
理想溶液
- 符合\[p(B)=p^*(B)x_B \]且\[p = \sum_Bp(B) \]其中 \(p(B)\) 为各组分的蒸汽压, \(p\) 为混合溶液的蒸汽压, \(x_B\) 为各组分的摩尔分数
- 可见理想溶液的沸点是各组分沸点的平均
- 苯-甲苯可视为理想溶液
- 更易挥发溶剂的气相摩尔分数比液相摩尔分数要高
恒沸点
- 非理想溶液在某一确定组成时沸点恒定
- 此时气相液相摩尔分数相同,所以达到恒沸点后无法继续蒸馏分离
胶体
比表面积
-
\[s=\frac{S}{V} \]其中 \(S\) 是分散质的总表面积, \(V\) 是分散质的体积
- 越高,说明越散、分散度越高
溶胶的制备
- 分散法,把大变小,如超声波、电弧放电
- 聚集法,把小变大,如突然改变溶剂、使用化学反应
溶胶的性质
- 丁达尔效应
- 布朗运动
- 电泳和电渗,比如吸附或离解让粒子带电荷
胶团的结构
- 以碘化银溶胶为例,生成的 \(\mathrm{AgI}\) 微粒叫做胶核
- 若 \(\mathrm{KI}\) 过量,则 \(\mathrm{I^-}\) 会作为电位离子和一部分 \(\mathrm{K^+}\) 这种反离子被胶核吸附,作为吸附层,形成胶粒
- \(\mathrm{I^-}\) 又会吸引反离子,作为扩散层,整体形成胶团
- 最终化学式为 \(\{(\mathrm{AgI})_m\cdot n\mathrm{I^-}\cdot (n-x)\mathrm{K^+}\}^{x-} \cdot x\mathrm{K^+}\)
溶胶的稳定性
- 动力学稳定性,指不会从分散剂里沉出来,因为在做布朗运动
- 聚结稳定性,指不会结块,因为胶粒间有静电斥力,胶粒还可能有溶剂化膜
溶胶的聚沉
- 破坏两个稳定性,就会有聚沉
- 浓度过高,碰撞机会增加
- 长时间加热,增强热运动、溶剂化膜被破坏、双电层变薄
- 加入电解质,胶粒扩散层变薄,静电斥力减弱
- 电解质主要是与胶粒电荷相反的离子,电荷越大、半径越大,效果越好
- 相反电荷溶胶混合会互聚,若电荷数不相等则会有一种聚沉不完全
乳浊液相关
表面活性剂
- 连接两种相,降低界面能
- 由亲水和疏水端共同组成
乳浊液
- 分散质和分散剂都是液体
- 油分到水里是油/水型,反之亦然
- 有不稳定的乳浊液,想要稳定得加乳化剂,很多乳化剂都是表面活性物质
- 极细的固体粉末也可作为乳化剂,如非极性的炭黑亲油,二氧化硅则亲水
- 亲水性乳化剂可制备油/水型,反之亦然
热力学初步
概念
体系与环境
体系名称 | 能量交换 | 物质交换 |
---|---|---|
敞开体系 | 有 | 有 |
封闭体系 | 有 | 无 |
孤立体系 | 无 | 无 |
状态和状态函数
- 状态是一系列物理量确定的体系的存在形式
- 状态函数就是那个物理量
- 状态函数一定,状态一定,反之亦然
- 体系变化前叫始态,变化后叫终态
- 俩态一确定,状态函数们的改变量(也叫过程)也确定
- 比如温度、体积、压强、内能、熵等
过程和途径
- 体系从始态到终态是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
- 恒温、恒压、恒容、绝热过程等
- 完成过程的方式叫途径
功和热
- 系统变化才表现,所以非自身性质即状态函数
- 能量交换分功和热
- 以温度差传递的能量是热
- 功分体积功和非体积功
- 非体积功有电功、表面功等
- 途径不同,一般也不同
体积功
- 体积反抗外压,体积改变就有体积功
- 定压膨胀中\[W_体 = p\Delta V \]
- 若不特别说明\[W = W_体 \]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
-
\[\Delta U = Q + W \]
- 注意这里 \(W\) 是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 吸热正,放热负
热力学能
- 热力学能就是内能
- 用 \(U\) 表示,是一个状态函数
- 所以功和热的代数和与途径无关
- 理想气体的温度一定则内能一定
过程的热
恒容反应热
- 也叫定容热
- 因为 \(W_体 = p\Delta V = 0\) 没有功
- 所以\[Q_V = \Delta U \]
- \(U\) 是状态函数,故与途径无关
恒压反应热
- 也叫定压热
- 因为 \(p\) 为常数
- 所以\[\begin{aligned} Q_p &= \Delta U - W \\ &= \Delta U +p\Delta V \\ &= \Delta(U + pV) \end{aligned}\]
- 一看 \(U + pV\) 也是状态函数,命名为焓 \(H\)
- 所以\[Q_p = \Delta H = H_2 - H_1 \]
- 由于液体固体反应的 \(\Delta V\) 太小,近似有\[Q_p = Q_V \]
热化学
反应热
- 生成物的温度与反应物相同且没做非体积功时,反应吸放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热
- 简称反应热
- 所说的通常是定容或定压反应热,大部分是定压
定容反应热
- 即摩尔反应热力学能变\[\Delta_rU_m = \frac{\Delta U}{\xi} \]其中 \(r\) 表示反应; \(m\) 表示每摩尔
定压反应热
- 即摩尔反应焓变\[\Delta_rH_m =\frac{\Delta H}{\xi} \]
- 可认为和定容反应热有以下关系\[\begin{aligned} \Delta_rH_m &= \Delta_rU_m + p\Delta V \\ &= \Delta_rU_m + \Delta\nu R T \end{aligned}\]其中 \(\Delta\nu\) 作为气体物质变化量
测量
- 杯式量热计,用于测量恒压 \(Q_p\)
- 弹式量热计,用于测量恒容 \(Q_V\)
盖斯定律
热化学方程式
- 注明温度和压强,否则常温常压
- 注明物质存在状态
- 注明反应热
盖斯定律
- 一步和分步,热效应相同
- 所以可用来计算难以测量的反应热
标准状态
- 有标准更方便
- 对于固态和液态,纯物质就是标准状态
- 标准压力 \(p^\theta = 100 \mathrm{kPa}\)
- 标准质量摩尔浓度 \(b^\theta = 1 \mathrm{mol/kg}\)
- 水中近似用标准浓度 \(c^\theta = 1 \mathrm{mol/L}\)
- 但是没有标准温度
- 所以 IUPAC 推荐用 \(298.15 \mathrm{K}\) 温度
标准摩尔生成焓
- 生成 \(1 \mathrm{mol}\) 物质的焓变
-
\[\Delta_fH^\theta_m \]其中 \(f\) 是指生成
- 所有温度下单质均为 \(0\)
- 用于计算反应:\[\Delta_rH^\theta_m = \sum \nu \Delta_fH^\theta_m \]
标准摩尔燃烧焓
- 因为生成焓有点难测
- 燃烧 \(1 \mathrm{mol}\)物质的焓变
-
\[\Delta_c H^\theta_m \]其中 \(c\)是指燃烧
- 不能再烧的东西为 \(0\)
- 和生成焓一样用
化学反应自发性
定义
- 不需环境的非体积功即可发生
熵
- 混乱程度 \(S\)
- 单位 \(\mathrm{J \cdot mol^{-1} \cdot K^{-1}}\)
- \(0 \mathrm{K}\) 时为 \(0\)
- 温度对其影响不大,且不只有温度影响
- 同一物质, \(S_m^\theta(气态)>S_m^\theta(液态)>S_m^\theta(固态)\)
- 同一物质,温度越高,越大
- 同类物质,摩尔质量越大,越大
- 对于气体,原子数越多,越大
-
\[\Delta_rS_m^\theta = \sum \nu S_m^\theta \]
- 气体物质增加的反应,总是正值,反之亦然
吉布斯自由能
-
\[\begin{aligned} G &= H - TS \\ \Delta_rG_m &= \Delta_rH_m - T \Delta_rS_m \end{aligned}\]
- 温度对其影响较大
反应自发
- 指的是等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时,反应自发向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
- \(\Delta G < 0\) 自发, \(\Delta G>0\) 无法自发,\(\Delta G = 0\) 平衡
- 所有自发过程都可以对环境做体积功(?)
- 功最大值 \(W_{max} = \Delta G\) ,实际永远小于最大值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 跟标准摩尔生成焓差不多
反应商
- 对于气体\[Q = \prod (p(B)/p^\theta)^{\nu_B} \]
- 对于溶液\[Q = \prod (c_B/c^\theta)^{\nu_B} \]
- 不涉及纯固体和纯液体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
\[\Delta_rG_m(T) = \Delta_rG_m^\theta(T)+RT \ln Q \]其中 \(Q\) 是反应商
- 可根据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计算指定状态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反应的偶联
- 根据等温方程式,减少生成物,增大反应物,都能自发
- 所以可以用消耗生成物的自发反应一块进行,驱动反应
化学平衡原理
标准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状态
- 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 正向逆向速度相等
- 条件改变会平衡移动
标准平衡常数
-
\[\begin{aligned} \Delta_rG_m(T)&=\Delta_rG_m^\theta(T)+RT \ln Q \\ 0&=\Delta_rG_m^\theta(T)+RT \ln Q^{eq} \\ RT \ln Q^{eq}&=-\Delta_rG_m^\theta(T) \\ \ln Q^{eq}&=-\frac{\Delta_rG_m^\theta(T) }{RT} \end{aligned}\]
- \(K^\theta(T) = Q^{eq}\)
- 只跟温度有关
- 单位是 \(1\)
- 越大,反应的完成趋势越高,反之亦然
- 同反应商,与纯固体和纯液体无关
平衡的判断
- \(Q > K^\theta\) 则反应过头了,逆向自发进行
- \(Q = K^\theta\) 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 \(Q < K^\theta\) 则反应不完全,正向自发进行
多重平衡系统
- 有些反应有多个平衡
- 总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各分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积
化学平衡的移动
- 浓度:增大反应物,减少生成物,正向移动,反之亦然
- 压力:增加压力,向气体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 温度:提高温度, \(\Delta_rH_m^\theta > 0\) 的反应正向移动, \(\Delta_rH_m^\theta < 0\) 的反应逆向移动,反之亦然
- 总之是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着减弱变化的方向移动,且无法抵消变化
- 但是这些分析仅限于已经平衡的反应
动力学
反应速率的表示
- 每个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
- 除以 \(\nu\) 表示速率
- 反应物速率加负号,因为反应物的 \(\nu\) 是负数
分子碰撞理论
- 基础:分子运动论
- 更实用
- 多为无效的弹性碰撞
- 能量高才行
- 要有特定取向
- \(E_c\) 临界能,有效碰撞最低能量
- 活化分子和非活化分子由 \(E_c\) 决定
- 分子碰撞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平均能量和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即 \(E_a = E^* - E\)
- 大多数活化能在 \(60 \sim 250 \mathrm{kJ/mol}\)
- 活化能 \(>420\) 速率太慢, \(<42\) 速率太快
过渡状态理论
- 基础:键理论,即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
- 更实质
- 反应物->活化配合物->生成物
- 过渡状态活化能是 \(E_b\) ,和上一个理论的 \(E_a\) 相差很小
影响因素
概念
- 这是需要出计算题的部分
- 分内因外因,内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主要研究外因
浓度
- 有气体时跟分压相关
基元反应
- 一步出产物就是基元反应
- 不能一步出,得好几个基元反应拼起来的,是非基元反应
- 忘记判断基元反应是坑,要注意
质量作用定律
- 对基元反应,如 \(aA + bB == cC + dD\) ,正反应速率有\[v = kc(A)^ac(B)^b \]
- \(k\) 受温度和催化剂影响
- 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各项幂数之和
- 速率方程不写固体或纯液体
- 稀溶液溶剂不写进速率方程
温度
- 大多数反应温度越高越快,原因是活化分子比例增大,碰撞也增多
- 经验:温度升高 \(10\mathrm{K}\),速率或速率常数增大 \(2 \sim 4\) 倍
- Arrhenius 阿仑尼乌斯公式\[k=Ae^{\frac{-E_a}{RT}} \]其中 \(A\) 是前因子常数
- 若 \(T_1\) 和 \(T_2\) 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k_1\) 和 \(k_2\) ,则有\[\ln\frac{k_2}{k_1}=\frac{-E_a}{R}(\frac{1}{T_2}-\frac{1}{T_1}) \]或\[\lg\frac{k_2}{k_1}=\frac{-E_a}{2.303R}(\frac{1}{T_2}-\frac{1}{T_1}) \]
催化剂
- 有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之分,一般说的催化剂是正催化剂
- 原理是和反应物形成势能较低的活化配合物,降低活化能
酸碱反应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
- 阿伦尼乌斯提出
- 电离质子为酸
- 电离氢氧根为减
- 在水溶液中
- 局限性很大
质子酸碱理论
- 布朗斯特和劳瑞各自独立在 1923 提出
- 一定条件下能给出质子的是酸
- 一定条件下能接受质子的是碱
- 又能给出又能接受是两性物质
- 酸给出质子变为共轭碱,反之亦然
- 相应的一对叫做共轭酸碱对
- 没有盐,只有酸碱拼起来
- 只有酸和非共轭的碱相遇,才能显示出各自给出或接受质子的能力
- 可分为分子酸碱和离子酸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
- 是酸和碱反应变为各自共轭碱和酸
- 即质子转移过程
- 可在各种溶剂中反应
水溶液中酸碱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
- 水是两性物质
- 所以水中有水分子间的质子转移
- \(H_2O + H_2O = H_3O^+ + OH^-\)
- 可简写为 \(H_2O = H^+ + OH^-\)
- \(K_w^\theta = [H^+][OH^-]\)
- 即水的自递常数或称离子积
- 标准摩尔反应焓较大,温度影响明显
- 室温下一般取 \(10^{-14}\)
弱一元酸碱的离解
- 是与水之间的质子转移
- 离解常数或称电离常数
- 酸为 \(K_a\) 碱为 \(K_b\)
- 越大,碱或酸性越大
- 当 \((c/c^\theta)/K^\theta >= 380\) 则忽略离解对浓度的影响
- 即 \(c(H^+或OH^-)/c^\theta=\sqrt{K^\theta c/c^\theta}\)
- 相对误差不超过 \(2\%\)
- 共轭酸碱对的 \(K_a K_b = K_w\)
- 可用 \(pH = pK_a - \lg ([A]/[B])\) , \(pOH = pK_b - \lg ([B]/[A])\) 计算共轭酸碱混合溶液的酸度
离解度
- 离解出的离子比总离子
- 如 \(HAc\) 为 \([H^+]/[HAc]\)
弱多元酸碱的离解
- 分步进行
- \(K_{ai} K_{b(n-i+1)} = K_w\)
- 无机中相邻两步比值一般为 \(10^4\)
- 有机中也大于 \(10^{1.6}\)
- 所以在计算时一般可视为一元酸碱
- 二级解离酸根的浓度越为 \(K_{a2}^\theta\)
- 很多高价金属水合离子是多元离子酸,水解易产生氢氧化物沉淀,配制需溶于酸中
- 如 \(Sn^{2+},Bi^{3+},Sb^{3+},Fe^{3+},Fe^{2+},Cu^{2+}\)
酸碱平衡的移动
稀释作用
- 把酸碱溶液体积稀释到 \(n\) 倍
- 反应商应变为 \(1/n\) ,所以解离度增大
- 但反应商的变化由两种离子平摊,所以增大解离后依然浓度变低,导致酸或碱性变低
同离子效应
- 向弱酸或碱溶液中加入其共轭碱或酸,会抑制离解反应,改变酸度
- 这种情况下可视为解离的平衡浓度等于初始浓度
酸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 改变酸度,酸碱平衡移动
- 表现为溶液中型体浓度的变化
- 若多元酸碱相邻两步离解常数相差较大,可认为分布水解
- 每步水解,可近似认为这步对应的相邻两个型体浓度总和为 \(100\%\)
- 第 \(n\) 步水解的中间,即相邻两个型体浓度相等的位置,是 \(pH = pK_{an}\)
- 由此可知, \(HCO_3^-\) 等两性物质的 \(pH = 1/2 * (pK_{a2}(H_2CO_3) + pK_{a1}(H_2CO_3))\)
- 即相邻两个 \(pK_a\) 的平均值
酸碱缓冲溶液
组成和性质
- 抵抗加酸或碱或稀释作用,保持 \(pH\) 不变的叫做缓冲溶液
- 在 \(3 < pH < 12\) 的范围内,最重要的缓冲溶液由一或多对共轭酸碱组成
- 单一弱酸或弱碱没有缓冲能力,而是强烈的同离子效应产生
配制
- 共轭酸碱的浓度一般控制在 \((0.1, 1) mol/L\)
- 当总浓度一定时,二者 \(1 : 1\) 的效果最强
- 所以比例控制在 \((0.1, 10)\) 之间
- 即 \(pH = pK_a \pm 1\) 或 \(pOH = pK_b \pm 1\) 范围
- 这个范围叫做缓冲范围
- 可用以下步骤进行:
- 选择缓冲对,满足 \(pH\) 的范围
- 计算浓度比
- 保证浓度范围
- 配好后进行测定,并调节
其他类型的缓冲溶液
- 较浓的强酸或碱可在 \(pH < 3\) 或 \(pH > 12\) 范围
- 两性物质,尤其是两级解离常数相差不大的
强电解质溶液
- 有的时候,实验中离子表现的浓度和其真实浓度对不上
- 浓度越大,二者差异越明显
- 称表现的浓度为离子活度 \(a\) ,单位为 \(1\)
- \(a = \gamma c\)
- 其中 \(\gamma\) 叫做活度系数,一般 \(< 1\)
- 且浓度越大,电荷越高,越小
- 当浓度趋于 \(0\) 时,趋于 \(1\)
- 被认为是异号电子相互吸引限制自由所致
沉淀溶解反应
溶度积
难溶电解质
- 溶解度小于 \(0.01g/100g\) 水的物质
沉淀溶解平衡
-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和沉淀速率相同即平衡
- \(A_mB_n(s)==mA^{n+}(aq)+nB^{m-}(aq)\)
- \(K_{sp}^\theta=[A^{n+}]^m[B^{m-}]^n\)
溶解度
-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mathrm{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溶度积
- \(K_{sp}^\theta\) 是溶度积
- 理论上可以和溶解度换算
- 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直接比较溶度积
- 可用反应商判断溶解还是沉淀
溶度积应用
沉淀生成
- 浓度小于 \(10^{-5}\) 是定性沉淀完全
- 小于 \(10^{-6}\) 是定量沉淀完全
- 同离子效应可用于促进沉淀
- 盐效应是强电解质使溶解度增大
- 因为阴阳离子相互的牵制降低了离子活度
- 两个效应后者影响不显著
- 沉淀剂一般在 \(20\sim 50\%\) 否则可能有副反应
- 氢氧根和硫离子常用于沉淀
分步沉淀
- 所需离子浓度小的先,大的后沉淀
- 如果所需试剂浓度差距够大,可分离沉淀
沉淀转化
- 一种难溶电解质变成另一种
- 难溶的变成更难溶的
- 可转化不溶酸碱的沉淀为其他沉淀
沉淀溶解
- 降低阴阳离子浓度即可溶解
- 酸溶,可使弱酸根与质子结合,浓度降低
- 氧化还原反应
- 配位反应
应用
- 离子鉴定
- 离子分离
- 重量分析
- 滴定分析
博客园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QiFande/p/18562576,转载请注明。
如果你对本篇文章感兴趣,不如来看看肉丁土豆表的其他文章,说不定也有你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