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whk回忆录

本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

回归&目标

抱着这块沉甸甸的银牌,回到家中。短暂的两天休息后,2020年8月24号,我在班主任焦老师的强烈催促下回校上课。

教室里只有30人左右,数理化竞赛的同伴们还在竞赛一线奋战。

回班第一天,同学们就向我送来了热烈的问候。膜拜也好,捧杀也好,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日日夜夜的潜心积淀,究竟我能否配得上这份荣誉,已经不再重要。

焦老师给我定下了高考的目标:670+。实际上,因为有银牌在手,所以我高三完全可以划水,只要羟基15分满分给到就没问题。但是,从国赛出分那一天我就想好了:我的高考分一定不能低于中考分(684)。至于原因,是因为我不像竞赛强省的oier对竞赛的投入力度那么大,我缺的课可能加起来都不到一个半学期。既然在竞赛这没能完全证明自己,我也不能在高考面前打退堂鼓!

适应&迷茫

开始的阶段总是有些难熬的。除了经常性的走神,回想之前的峥嵘岁月之外,就是不能随便进出教室带来的不便。虽然从5月份备战省选停课以来,没有再将新课了,我的强势科目数学、英语没多大问题,但是理综各科零散的知识点如山呼海啸般喷涌而来,还是让我有些应接不暇,更何况还有个天坑,名叫语文。。

暑假补课完的考试,语文简直和天书一样,看的我怀疑人生。最后貌似也没有公布成绩,还好还好。

开学前某天晚上,我半年以来第一次到小区球场打球,进攻咋投都没有,越投越离谱,防守端被各路神仙强吃,被完完全全地打爆了。

终于,9月1号,开学了。

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三个多月,中途插入的我感觉到了一丝压力:理化生很多我没理解透的知识点,无聊冗长的语文文章、错误率极高,基本靠蒙的语文选择,以及让人不免吐槽为当代“八股文”的议论文写作。刚开始的路途是一片黑暗,我有时候会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老师,发呆般的听完一整天课,然后对着一大堆作业暗暗发愁;有时候会完全不听老师的讲课,自顾自地写作业,或者提前完成一些之后要布置的作业,但一天下来也不知道干了些啥,然后晚上无所事事,陷入颓废。

指引&当下

第一次诊断考试,用的是百校联盟的9月联考题(数竞的都回来了)。虽然过了快一年了,但我仍能记得当时的惨状:6分的古诗主观题只字未写,时间不够;物理一整道16分左右的电磁大题就空在那里--啥是电磁感应?!,化学生物都挺惨,一个75/100,一个更是只有全班倒一的62/90。但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在全班40人中,我还能排到20名。这让我得以稍稍缓和。

考完,生物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王紫懿,虽然你手上有银牌,强基考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你现在这样不行。你有更大的潜力。焦老师给你定的是670分是吧,再这么下去,真的挺危险的。”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也是空着急。生物老师额外送了我一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详解+习题集,让我从薄弱点切入,每天过几小节的知识点,然后练习(我们学校英语化学生物用的是全品,数学物理用的是优化方案,送我的是另外一本一轮书,但我把它送给一个学弟了,忘了名字了,不能给大家安利)。

在语文、物理和生物明显薄弱的情况下,想拿高分实在不太可能。既然前路是一片黑暗,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在当下,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我重新拾起高一班主任发的计划本,在某一页的左上角写下“10月理化生渡劫训练”几个大字(好羞耻呀)。然后我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板块,写下每天要刷的题,要复习的知识点。具体是啥样子,可以看下面的图片。

(图片待填)

虽然我很想早日跳出泥潭,但我毕竟有牌在手,所以也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紧。我开始每周至少上三天晚自习。不上晚自习的夜晚,我就上B站看看视频(当时迷上了互动视频),出门打打篮球,或者就常规躺平~中午,我也保持高一高二的生活方式,如果回家,就放松放松,看nba比赛,或者是互动视频,到时间了就睡上20分钟;如果在食堂,吃完后就去球场打上一中午球,然后冲一杯咖啡提提神,大不了下午困上10分钟左右。

虽然还是有很多问题要向其他人请教,虽然中午打球大概率是被打爆,但是我能感觉到,我的状态是正确的,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积淀&潜伏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就到了2020年末。各个竞赛的同学都回到了whk的战场。经过了“10月理化生渡劫训练”,我又写下了“11月理化生上仙训练”的计划。可以看到,我并没能如数完成我的所有计划,甚至到最后都有些烂尾,但现在看来,我觉得需要关注的是你做了什么,哪些东西是有必要做的,哪些东西不必要做。我的计划很多都是理想状态下的产物。虽然我只能完成计划的60%左右,但我一点不为没能完成更多的任务而后悔。

这几个月,差不多是每3周考一次试,前五次诊断考试,我都稳定地排在班级1520名,年级3050名左右。虽然从排名上看不出来什么进步,但我的自我感觉就是:我的“天坑”正在一点一点被填补。

不过,在理化生逐渐追上大部队的同时,语文的确还是个大问题。从初中开始就几乎不读文学类的书,再加上缺乏做题经验,每次做套题,选择题总得错3~8个,作文也是只能徘徊在写挂到48左右。每次在数学英语上积攒的巨大优势就被语文吞掉,真的挺烦。我去找了一次语文老师,想问问他的对策。我以为他会反对刷题,但恰恰相反。之前一直想学好语文,但又觉得语文太玄学的心理防线一定得击碎!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狂刷语文题,尤其是选择和文言文。

我到学校旁边的书店,买了语文、数学和理综的“42套”,每天分专题去练。虽然以旁人的视角,我无时无刻都在奋笔疾书,但因为有“快乐源泉”的存在,我从来都不觉得累。我感觉我就像是一只潜伏的蛟龙,随时准备碎冰出海。

虽然已经不再是一名oier,但我有空了就会去处在同楼层的机房转一转,有时如果是自习,我就偷偷溜掉,跑到机房。机房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专心学习,静心思考的cjy2003。两个竞赛老师任何时候都欢迎我来,而且很多时候我回班,手上都会多一个她们送的苹果、橘子、石榴之类的。如果其他机房没有考试,我和cjy,还有少年班的几个学弟就在楼道的乒乓球台打球,虽然“统治地位”不再,但与真正的高手过招也是一种乐趣。

我的另一大快乐源泉当然就是篮球了。自从发现b站后,我在篮球上也如法炮制,开始针对性地练习运球、上篮和一些技巧,这段时间也是进步很大,感觉重新找回了“神”的手感。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勇士铁粉,勇士队当天比赛的输赢可以说就是我的心情“晴雨表”,只要时间允许,我一场直播都不会放过。

感觉聊得有点远了hh,现在回归正题吧。

突破&爆发

2021年初,放寒假前的最后两次模考,我一学期的积淀终于呈现在了排名榜的纸面上。两次都是全班第6,全校前10。在当时的我看来,这只不过是长久训练的必然结果。忘了是这两次中的哪一次了,我的语文居然考了个全班第一,还让我上台发表了下学习方法,简直尬出天际好吧。。不过我也知道,这很大程度上也是有“人品守恒定律”的加持。

寒假开始时,我的语文依然弱势,数学英语一如既往,物理和生物处在第二梯队,化学已经可以拿下高分了。

也是在12月左右吧,我们就开始做理综合卷了。这个阶段,只要遇上某一科,或者某两科较难的套卷,我的分数就只能在230左右徘徊,实力还是有待提升。

积累&冲刺

寒假回来,面对正常难度的理综题,已经有数人能考到285+了,更有甚者能考出298这种阴间分数,而我物理计算能力偏弱,理综选择题不够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为总是把物理大题留到最后做,所以老是保不住大分值的物理大题,只能考到260上下。加上数学英语差距减小,我的排名又掉到了20左右。

在“寒假弯道超车计划”严重烂尾的情况下,我开始了“百日冲刺计划”。在感觉老师讲的课没什么营养的情况下,我干脆基本放弃跟随老师,提前进入“自修”的状态。我着重从语文、物理和生物,以及理综选择上突破。当然,相比之前的计划,我开始整理错题,并在本子上积累能用在作文中的好句子。

与之前将错题裁切到本子上或直接抄题的方法不同,我在看了知乎上的一些文章后,探索出了于我而言最高效的积累方式:只记录错题的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哪些套路可以归纳。下面就是我积累的一些做题技巧和细节归纳。

(图代填)

在这种模式下,我感觉走上了百日冲刺的快车道,进步肉眼可见。我的作文风格发生了挺大改变:从原来的胡扯瞎扯,变成了铿锵有力的名句、长句输出。虽然听起来是做作了些(我也这么觉得),但没办法,高考作文似乎就是这样,起码我就这样解决了语文时间不足的问题。虽然这一学期我不再去上晚自习,晚上不是打球就是摸鱼,但是因为白天时间都能充分利用,我也没有任何负罪感。作为体委,每天早上我都准时到达操场,带着只有几个人的班级跑团疯狂领跑,冲在年级的最前面(没错,50个人,早上就来不到10人,所以我们的速度特别快,可以把后面的班甩掉100米),新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比较让人苦恼的是,我的右手大拇指这的韧带又拉伤了,而且因为我老是忍不住手痒痒,伤持续了一个多月才养好。

这段时间,我拥有了第三个“快乐源泉”--《逆转裁判》。自从一位宋姓同学向班里一些人种草了这个游戏,“逆转”就在班里掀起了一波浪潮。虽然这是去年11月左右的事了,但我当时只是比较好奇,然后在B站看了一波《逆转裁判》的番,到寒假前我才开始玩游戏本身。顺序错误(先看了番)导致逆转1~3的剧情都基本被剧透,玩的时候就没啥逆转的感觉。。不过这游戏真的每一部都是神作,每一章玩下来平均得花上7小时左右,而且玩完一遍还不够,还要再在B站上搜其他人的直播再把剧情回顾一遍。

(打个预防针)如果是竞赛生或者是高三的,除非你能挤出这么大把的时间,不太建议入坑,最好考完了再入。作为一篇学习类的博客,就不在这种草游戏了。

腾飞&稳定

很快就到了5月--自修的时间。尽管之前我已经基本放弃听课,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如果前段时间是“冲刺”,那么10天自修就是从山丘到云层的“腾飞”,既然晚上要摸鱼,这10天就是最后的记背时间。我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背诵语文的资料(名人名句),生物的很多基本概念(虽然最后只考了个选3的啥),以及积累本上的诸多细节。当然也少不了大量的刷题。

这期间,我和班上其他几个学霸组了个学习小组,每天有人轮流供题,大家做完后统一时间讲。虽然对于我这样独立性相对比较强的人来说,这也许没能给我带来很大提升,我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希望成员别来喷我),但总是喜欢孤军奋战的我也体味到了团队协作带来的乐趣和意义。

自修10天过得非常快。倒数第三次模考(七模),我靠出了自己高三的理综最高分--286,全班第二,总分来到670左右。虽然最近的卷子有难有易,但230多的分数绝不会在我身上出现了,我基本都能稳定在270多。我把这归结为一下几点的提升:

1.选择题正确率高,丢分能控制在9分以内;

2.物理只在大题第3问稍稍扣分。物理拿高分真的非常吃香;

3.化学没有随大流做35题,36题90%能拿满分;

4.生物大题答题规范,鲜有扣分点。

5.(针对全科)养成了早早进考场的好习惯,可以做一波“静息神功”,让心情稳定下来(其实就是看似高大上地胡乱点几个穴位,我就是这么做的),有效降低失误率。

整个5月份,在年级“讲练结合”的模式下(就是考一整天四科,然后将一整天题,不断循环),我的语文选择题都能控制在错02个,数学英语稳定在140+,英语更是考出一次147满分。虽然这样一天下来真的很累,但想到回家有《逆转裁判》玩,有nba比赛看,这些都是小case可能有些消极,但不管你所认可的学习节奏是怎样,一定要有时间来放松身心。我从来不会相信世上有绝对意义上的“工作狂”,用阿德勒心理学的看法,这种人是企图用工作来逃避生活、逃避自我的可悲之人。

九模,也是最后一次模考,我又考出了班级第三,这让我能以平和的心态迎战高考。

高考

终于,到了结束这一切的时候。

我踏进考场,开始我的“静息神功”。

语文卷子做得顺风顺水,和中考时一样,怀着轻松的微笑,任由笔尖在作文格子里游荡。

中午回酒店,到网上一查,今年的卷子叫全国乙卷?那是不是就算是二卷三卷的难度了?早上那么多人说语文简单,该不会。。

我很快发现不太对劲:乙卷原来是一二合卷!这就稍微有点麻烦了,不过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下午考数学,卷子发下来感觉还行,结果看到12题:我比大小本来就弱,你偏要来这种题。。没办法,我只能在BC中幸福二选一了。之后做解答。前面几道还好,我的丢分大项立体几何比较简单,结果导数第二问的证明就不太会了,我只好使用“瞒天过海”,给了个伪证。圆锥的第二问虽然大概能猜出答案,但是过程不会写。所以我就秉承焦老师“写得多,写的满”的原则,胡写了一大堆。

出来忍不住用计算器算了下12题的BC,发现选错了。。还好我心态平稳,没有受太大影响。

第二天考理综。与平常做真题只需要120分钟(1,2,3卷都一样)不同,这次时间特别紧,和平常模拟考一样。记得还剩30分钟的时候,我的物理两道大题24、25还是空白,23实验题还有空没填,33题最后的方程还没有解,化学28题还有两个2分的计算空着。

这时候我想起了《逆转裁判》中的名言:“律师越是在危急时刻,越要笑得从容”,对我而言,近乎绝境的场面,正是用来逆转的!我先飞速写下24题和25题的(1)问,然后赶紧算出23题的剩下的空,这时候还剩10分钟。我已经不太能去静心解方程了,所以我下了一招险棋--直接猜答案,然后带进去验证。欧气来的真是时候,我第二次就猜对了答案,24题(2)问解决!之后实在来不及解33题的方程,我就随便写了个答案。

还剩3分钟,我穷尽3年来的物理之学,把能想到的公式一股脑全往上摆,能想到啥就写啥,顺便猜了波(2)(3)问的答案写上去。

出考场,我感觉有些恍惚:本来以为能考285+,结果和平常并没什么两样。。只能尽力保住英语了。

下午的英语就不多说了,感觉十分良好,完美配平(ABCD各5个)。

最后是125+141+98+90+88+148=690,全省88。语文、英语和生物都创了最高分,语数化各错一选择,物理那最后几分钟的挣扎起了很大的作用,25题拿了16分之多。查了小题分后,发现我没有一分是因为低级失误而丢掉的,很开心。

7月初,我去了清华的强基面试,成功拿到15分满分。最后我的强基总分(高考+校测)排到了SN第一。

终于能过个安稳的暑假了。我重新干回了“老本行”,不过不再是以一个oier的身份,而是作为一名讲课人,传递信息竞赛的火种,并成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posted @ 2021-08-17 10:54  Purple_wzy  阅读(995)  评论(5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