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专题-学习笔记:虚树

1. 前言

虚树,主要是用于一类树上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是需要取一些关键点,然后要在这些关键点和其 LCA 上做一些奇怪的玩意。

关键前置知识:LCA。

2. 详解

2.1 虚树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虚树是什么:

现在给出一棵 \(n\) 个点的树,从中选取出 \(k\) 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以及其两两的 LCA 构成了对于这些关键点而言的虚树,特别注意如果取出来的树不连通的话我们还需要一个根节点来连通。

比如说对于下面这棵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取 \(7,8,10,11,14\) 这五个点作为关键点,那么对于这五个点的虚树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加粗的节点表示我们需要的 LCA,剩下的就是 5 个关键点。

我们发现构建虚树之后,一些无用 / 干扰节点都被我们删去了,这样对开头所述的问题有不错的解决效果。

2.2 虚树构造

接下来详细讲一下虚树的构造。

一般的虚树构造是使用单调栈来构造的,也是相对比较大众的构造方法(包括日报),这里简要阐述一下:

  1. 首先将所有关键点按照 DFS 序升序排序,如果关键点中没有做 LCA 时指定的根节点我们需要人为加入这个点。
  2. 然后一个一个插入,采用一个对深度单调递增的单调栈维护,每次弹栈的时候将栈内第二个点与栈顶连边,然后弹出。
  3. 设当前插入节点为 \(x\),栈顶节点为 \(y\),其 LCA 为 \(z\),那么当弹栈弹到深度小于 \(z\) 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
  4. 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当前栈顶不是 \(z\) 的话我们需要将 \(z\) 丢进栈内,同时如果栈顶深度小于 \(z\) 我们也要从栈顶向 \(z\) 连边。
  5. 最后加入这个点即可。
  6. 上述所有关键点加入完毕之后,一起弹栈,重复执行 2 步骤。

上述方法更加具体的步骤与正确性证明见参考资料 - 1 中的日报。

这边我学的是另外一种更加简洁的方法:

  1. 首先将所有关键点按照 DFS 序升序排序,设该关键点序列为 \(\{a_n\}\)
  2. 对于所有 \(i \in [2,n]\),如果 \(a_i\)\(a_{i-1}\) 的 LCA 不是他们中的任意一个,意味着这个点也是要加入序列里面的,丢到 \(\{a_n\}\) 的末尾,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序列 \(\{a_n\}\)
  3. 对该序列去重之后重新按照 DFS 序升序排序。
  4. 最后对于所有 \(i \in [2,n]\)\(a_i\) 的父亲就是 \(a_i\)\(a_{i-1}\) 的 LCA,根节点就是 \(a_1\)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迷,我并没有找到证明过程,于是自己口胡了一个,有误请指出:

  • 首先根据 2 操作,我们已经将所有虚树上有的节点丢到 \(\{a_n\}\) 里面了。
  • 由 LCA 的性质,如果设 \(z\)\(a_i,a_{i-1}\) 的 LCA,那么 \(dfn_z \leq \min \{dfn_{a_i},dfn_{a_{i-1}}\}\),3 操作之后这个式子简化成了 \(dfn_z \leq dfn_{a_{i-1}} < dfn_{a_i}\)(后面这个小于号是因为我们去重了),且 \(z\) 是一定在 \(\{a_n\}\) 里面的。
  • 于是我们就可以证明,对于任意 \(a_i \mid i \geq 2\),其虚树上的父亲也在序列里面,且在 \(a_i\) 的前面而且一定不会与 \(a_i\) 相等。

现在分析两个方法的时间复杂度:

  • 由于每个人的求 LCA 的方式并不一样,这里我采用的是 \(O(n \log n) - O(\log n)\) 的倍增求 LCA 的方法,下面的涉及到 LCA 的复杂度都以该复杂度为准。
  • 注意我喜欢先带常数分析复杂度(虽然是错的),分析完之后再按照复杂度的定义去掉常数。

\(k\) 是关键点个数。

方法 1 的时间复杂度:

  1. 预处理 LCA 复杂度 \(O(n \log n)\)
  2. 升序排序复杂度 \(O(k \log k)\)
  3. 在插入一个点的时候求 LCA 复杂度 \(O(\log n)\),单调栈复杂度会单独计算。
  4. 插入所有点求 LCA 复杂度是 \(O(k \log n)\),单调栈复杂度单独是 \(O(2(k+p))\)(所有点进出栈各一次),其中 \(p\) 表示这些点的 LCA 的数量。为分析方便,取最坏情况(该情况取不到,但是可以拿来分析复杂度)\(p=k\),则单调栈复杂度是 \(O(4k)\)
  5. 因此该方法总复杂度是 \(O(n \log n + k (4 + \log k))\),不记预处理复杂度情况下忽略常数后可化简为 \(O(k \log k)\)

方法 2 的时间复杂度:

  1. 预处理 LCA 复杂度 \(O(n \log n)\)
  2. 升序排序复杂度 \(O(k \log k)\)
  3. 对于加入 LCA 的操作而言,这块的复杂度也是 \(O(k \log k)\)
  4. 去重 + 重新排序复杂度是 \(O(2k \log (2k) + (k + p) \log (k + p))\)\(p\) 跟方法一定义相同,最坏情况依然是 \(O(4k \log (2k))\)
  5. 然后建树过程复杂度是 \(O(2k \log 2k)\)
  6. 因此该方法总复杂度是 \(O(n \log n + k (\log k + 6 \log (2k))\),不记预处理复杂度情况下忽略常数后可化简为 \(O(k \log k)\)

发现两种方法的复杂度化简后是一样的,未化简前复杂度是方法 2 高一点,但是在 OI 中方法 2 比方法 1 写的更快,而且不会被卡(真的会有人卡你这玩意吗?),不容易写错(我是这么认为的),性价比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方法一建虚树的时候为了方便,通常会将 1 号点放入关键点序列中,但是方法二并不会,因此有些题采用方法 2 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根节点是否为 1

2.3 例题

例题:CF613D Kingdom and its Cities

首先发现题目需要判无解情况,无解情况只可能是存在两个关键点之间有连边。

然后考虑有解情况,发现如果要断开两个关键点一定是 LCA 处最优,所以我们需要的点只有关键点和 LCA。

于是我们可以考虑先建虚树,然后这道题就变成了一道简单的树形 DP(或者不是)。

考虑对于所有的关键点,先将其 Size 设为 1,然后对一个点,这个点的贡献按 Size 分类:

  1. 如果 Size 为 0,考虑统计其直接儿子当中有几个点 Size 为 1(设为 \(x\)),如果 \(x=1\),那么直接将这个点 Size 置为 1 即可,如果大于 1,那么就断掉这个点,贡献为 1。
  2. 如果 Size 为 1,考虑统计其直接儿子中有几个 Size 为 1,有几个答案就加几,因为我们随便断掉一个点即可。
    这个地方存在直接儿子有 Size 为 1 是因为有些儿子的 Size 是其子树内传上来的,由于我们已经判了无解情况,所以这个做法是对的。

其实这道题去掉建虚树好像就没什么了()

以后我代码还是不放 GitHub 上了,因为这玩意实在是太卡了,但是还是会同步更新的。

GitHub:CodeBase-of-Plozia

Code:

/*
========= Plozia =========
    Author:Plozia
    Problem:CF613D Kingdom and its Cities
    Date:2021/11/29
========= Plozia =========
*/

#include <bits/stdc++.h>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MAXN = 1e5 + 5;
int n, q, sta[MAXN], Top, ask[MAXN << 1], fa[MAXN][21], dep[MAXN], Size[MAXN], dfn[MAXN], ans;
struct Graph
{
    int cnt_Edge = 1, Head[MAXN];
    struct node { int to, Next; } Edge[MAXN << 1];
    void add_Edge(int x, int y) { ++cnt_Edge; Edge[cnt_Edge] = (node){y, Head[x]}; Head[x] = cnt_Edge; }
}og, ng;

int Read()
{
    int sum = 0, fh = 1; char ch = getchar();
    for (; ch < '0' || ch > '9'; ch = getchar()) fh -= (ch == '-') << 1;
    for (; ch >= '0' && ch <= '9'; ch = getchar()) sum = sum * 10 + (ch ^ 48);
    return sum * fh;
}
int Max(int fir, int sec) { return (fir > sec) ? fir : sec; }
int Min(int fir, int sec) { return (fir < sec) ? fir : sec; }
bool cmp(const int &fir, const int &sec) { return dfn[fir] < dfn[sec]; }

void dfs(int now, int father)
{
    fa[now][0] = father; dep[now] = dep[father] + 1; ++dfn[0]; dfn[now] = dfn[0];
    for (int i = og.Head[now]; i; i = og.Edge[i].Next)
    {
        int u = og.Edge[i].to;
        if (u == father) continue ;
        dfs(u, now);
    }
}

void init()
{
    for (int j = 1; j <= 20; ++j)
        for (int i = 1; i <= n; ++i)
            fa[i][j] = fa[fa[i][j - 1]][j - 1];
}

int LCA(int x, int y)
{
    if (dep[x] < dep[y]) std::swap(x, y);
    for (int i = 20; i >= 0; --i)
        if (dep[fa[x][i]] >= dep[y]) x = fa[x][i];
    if (x == y) return x;
    for (int i = 20; i >= 0; --i)
        if (fa[x][i] != fa[y][i]) x = fa[x][i], y = fa[y][i];
    return fa[x][0];
}

void Calc(int now)
{
    if (Size[now])
    {
        for (int i = ng.Head[now]; i; i = ng.Edge[i].Next)
        {
            int u = ng.Edge[i].to; Calc(u);
            if (Size[u]) { Size[u] = 0; ++ans;}
        }
    }
    else
    {
        int sum = 0;
        for (int i = ng.Head[now]; i; i = ng.Edge[i].Next)
        {
            int u = ng.Edge[i].to; Calc(u);
            if (Size[u]) ++sum; Size[u] = 0;
        }
        if (sum == 1) Size[now] = 1;
        else if (sum > 1) ++ans;
    }
    ng.Head[now] = 0;
}

int main()
{
    n = Read();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x = Read(), y = Read();
        og.add_Edge(x, y); og.add_Edge(y, x);
    }
    dfs(1, 1); init(); q = Read();
    for (int i = 1; i <= q; ++i)
    {
        int k = Read(); ans = 0;
        for (int j = 1; j <= k; ++j) Size[ask[j] = Read()] = 1;
        bool flag = 0;
        for (int j = 1; j <= k; ++j)
            if (ask[j] != 1 && Size[fa[ask[j]][0]]) flag = 1;
        if (flag)
        {
            for (int j = 1; j <= k; ++j) Size[ask[j]] = 0;
            puts("-1"); continue ;
        }
        //开始建虚树
        std::sort(ask + 1, ask + k + 1, cmp); ask[0] = k;
        for (int j = 2; j <= k; ++j)
        {
            int l = LCA(ask[j - 1], ask[j]);
            if (l != ask[j - 1] && l != ask[j]) ask[++ask[0]] = l;
        }
        k = ask[0]; std::sort(ask + 1, ask + k + 1);
        k = std::unique(ask + 1, ask + k + 1) - (ask + 1);
        std::sort(ask + 1, ask + k + 1, cmp);
        for (int j = 2; j <= k; ++j)
        {
            int l = LCA(ask[j - 1], ask[j]);
            ng.add_Edge(l, ask[j]);
        }
        //建完了
        Calc(ask[1]); ng.cnt_Edge = 1; printf("%d\n", ans);
        for (int j = 1; j <= k; ++j) Size[ask[j]] = 0;
    }
    return 0;
}

3. 总结

虚树实际上就是将一棵树剔除不关键点的算法,本质上剥离出来后就是在一棵树上做一些算法。

其实我认为平常的树上问题就是一种所有点都是关键点的虚树吧。

4. 参考资料

  1. 【洛谷日报#185】浅谈虚树 - SSerxhs 的博客
  2. 虚树入门 - Pils - 博客园
  3. CF613D Kingdom and its Cities 洛谷全部题解
posted @ 2022-04-17 18:44  Plozia  阅读(15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