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闲话

[闲话目录]、[9 月 3 日闲话]、[9 月 23、24 日闲话]

开学大概有两周了,距离我上一篇闲话之间也隔了 18 天。

我想我还是要坚持每天写闲话,从今天开始。不需要担心闲话内容无聊的问题,毕竟本来我闲话内容也挺无聊,而且我发现是在写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出新的想写的话题,不进入这种状态是想不出来该写什么的。

首先,我们不妨汇报一下这 18 天大概是怎么过来的。其实是经历了小学期的末尾(9 月 9 号(星期五)信息物理考试结束后算是小学期结束了)和新秋季学期的开头(9 月 13 号(星期二)开始正式上课了)的。当然,这其中有很多事情值得说道。

  • 关于小学期:

    • 前后端:

      你说的对,但是《类型安全的前后端系统实践》是由茶园自主研发的一款全新开放世界工程游戏。游戏发生在一个被称作「健康宝」的幻想世界,在这里,将课选中的人将被授予「JetBrains」,导引 Scala 和 React Native 之力‌。你将扮演一位名为「开发者」的神秘角色,在自由的软件工程中邂逅性格各异、能力独特的队友们,和他们一起搭建屎山,实现离谱的功能——同时,逐步发掘「类型安全」的真相。

      感谢队友 zx2003 和 EntropyIncreaser,作为一个三人小队,我们的人均工作量一般来说会比其他小组更重。zx2003 几乎独立完成了「大他者健康宝」的整个后端逻辑,我负责的前端部分则只是在追赶后端留下的接口罢了。EntropyIncreaser 帮助建立了后端数据库存储的基础,同时也是我懒得写前端页面时的工具人。不过 EI 的另一项工作是帮助我们做信息物理的作业。

    • 信息物理:

      寄了。但没关系啊!反正我在考试考完和最后一份作业交上去的时候感到如释重负,学不明白的课就敷衍过去吧。我经常说主要看心态,不过心态的调整可能也要看心态。摆烂几个课,应该没什么。

  • 算法竞赛:

    • XCPC:

      前路会与过往不同
      但精彩纷呈

      我们记起来要报名了!见 8 月 29、30 日闲话
      不过其实报名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有队友的邮箱填错了,然后又因为 ICPC 赛区定了要重新填,和教练来回发了两次。

      还能保持热情吗?要做出回答了啊。不过其实这东西也就是打着玩,没有中学时畅想的那样有趣——其实还是因为疫情吧,想想连 WF 都没法去的国内队伍。

      9 月 10 号是 CCPC 网络赛,我们队打了 rk7,感觉不错,大家配合的策略掌握得还是比较好的。

      9 月 17 号是 ICPC 网络赛第一场,我们队打了 rk10,其实是因为 THU 的强队来打了(一更人、青蛙市中心),总体上感觉发挥得也还行,特别是一些题目通过不同人的思考后可以拼出来一个正确做法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同时也见识到了队友高超的卡常技术。

      其实观察到别的队有的卡题现象还比较严重,包括我们 CCPC 网络赛也封榜前卡三题。感觉对于卡题现象可以设计一下更好的策略,比如强制双人检查代码,讨论实现细节,或者直接换人重写。

      9 月 25 号就是 ICPC 网络赛第二场了,希望可以继续正常发挥。

      其实我也谈不上对 XCPC 真的有什么一定要打好的想法,不过我想玩得开心就好。

    • OI:

      以社会人士身份报名了 CSP-S。

      结果 CCF 过了几天发了个通知说不让社会人士参加第二轮了,我……

      退钱也不想退了,爱退不退吧。

  • 关于新学期:

    七门专业课的压力我其实还没特别感受到。不过发现很多课作业都不是很好写啊。

    我本来打算要每门课都写笔记,但是两星期的课快上完了,这个完成量其实也就写了个普物的笔记。有点堪忧。

    不过我对此还是有信心的,感觉这里面除了机器学习,其他课都还算友好。概统和优化理论像是传统的数学课,其实这种课笔记很好记的。普物 2 目前长得像微积分 A2。计算机系统结构和人工智能,感觉没咋听课。计算机图形学,才上了一节呢。机器学习,听说很阴间,但是一开课就给自己植入这种思想真的好吗?

image

未发布的博客们。

完了,写了一会儿之后还没有写闲话的感觉。是不是不能只写流水账。

诶,是不是应该讲讲今天的内容。


其实本来想写点关于昨晚被群友喷网络社交的时候很伤人的问题,不过我想不应该把闲话写成忏悔录。我不是没在反思的。

听了 OwenOwl 的建议,我终于认真地去逛了一次百团。其实在一些非算法社团里发展一些社交的想法我早已有之,但是为什么不付诸实现呢?我想我所谓的“固执”说到底也只是“我就这样也挺好,不想改变”而已。不过我“就这样”到底好不好呢?欧说这样不好。所以想要让我改变则需要动摇我对当前状态的评价,要诀不在于让其他状态变得足够好,而在于让当前状态变得足够差。这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态度倒是和赶 ddl 的拖延症有很大的共性。如果要解决掉它们的话,则要提出 meta-解决方案。

我加了次世代的两个分部,也加了纸艺社和学协的“小伙伴计划”招新群。不知道能不能丰富一下我的课余活动?

只做自己的事情,对外界充耳不闻的话还是很容易变得扭曲的!但其实多和外界接触也不需要多大的成本——无非是“优先级问题”(这个经典)。

不过似乎我每周还是会花很多时间不知道在干什么。也没有在学习,也没有在和朋友聊天,也没有在打游戏。更多处于一种发呆混时间的状态。感觉这时候我其实想要让大脑放松一下,……

——诸君,我喜欢

我居然不会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我认为水群和水 b 站只要让自己快乐了那就是有意义的。

咩噗说他喜欢电影、音乐和食物。我说:“别讲了,别讲了。”

内心的想法和实际的行动有着很大的差距是我观察自身多年发现的重要特征。兴起之时我也对很多事物抱有充沛的情感,我也有过对幻想中的美食的渴望之感,但我少有付诸行动过,其实有是有啦——但我体会到的只有落差之感。其实这是一个隐喻,我说的美食其实指的是爱情,不过其实真的就是美食啦,有一次我很想吃我家楼下的某家小店之前点过的一道菜,结果真的去那里吃了之后感觉和我想象中完全不是同一个味道。但是这是我的错还是店家的错呢?也可能谁也没错。其实这是一个隐喻。

我觉得我现在的状态下,我的自由执行的力量遭到的很大的压制。其实倒不如说我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压制着,只有高三时一些短暂的时间有过释放。——刚才回忆了一下,其实也只是我 NOI 结束后的一小段时间罢了,只有不被压制的时候,我才真的能做出我想做的事情,其他时间内所有的所作所为总是要经过他人的凝视。或者可以这样解释,我内心的想法到实际的行动之间总会经过一层被模拟的他人评价的滤过。其实这当然是有好处的,考虑到他人的看法当然有助于行事,只可惜整个实际过程是被我的内心模拟的,而不是真的有在和外界交互,这种模拟在所有时候都是虚假的,只不过在有些时候合理罢了。少做点模拟,多收集点真实的外界统计数据。

关于音乐,其实我对歌曲的喜欢也有点想法的。但是我仍然平常不怎么听歌,也许问题在于没有耳机。

[闲话目录]、[9 月 3 日闲话]、[9 月 23、24 日闲话]

posted @ 2022-09-23 03:25  粉兔  阅读(35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