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出现之前,我们是怎样辨别汉字读音的?
上一篇文章说到了五笔的历史,其中提到计算机传入了中国后,由于没有拼音输入法,部分人提出了“汉字落后论”,主张用拉丁文代替汉字。
还好后来王永民教授发明了五笔,免除了这一危机。
再后来,拼音开始流行,人们开始用拼音给汉字注音,学习汉字变得非常简单。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无论是小学生的识字入门,还是数据检索的注音排序、网络输入的拼写输入,汉语拼音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
那么在拼音出现之前,古人是如何给汉字注音的呢?
基础知识
在介绍之前,先介绍下基础的概念。
一个字的拼音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例如「wang」的声母是「w」,韵母是「ang」。
普通话中还有四个声调和一个轻声:
声调 | 第一声(阴平) | 第二声(阳平) | 第三声(上声) | 第四声(去声) | 轻声 |
---|---|---|---|---|---|
符号 | - | / | v | \ | |
拼音 | mā |
má | mǎ | mà | ma |
例字 | 妈 | 麻 | 马 | 骂 | 吗 |
古人的办法
古人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例如:
读若法
“读若”法,即找一个读音相似的字来给原字注音,写作“甲,读若乙”。
例如“珣,读若宣”,我们就知道“珣”字和“宣”的读音相似。
当然,这种方法很不准确,仅做参考。
直音法
直音法,即寻找一个浅近的同音字来为该字注音,写作“甲,音乙。”
例如,“龘,音达”,我们就知道“龘”和“达”是同音字。
但如果该字没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更加生僻,就不能用该方法。
反切法
反切法,即找两个字来“拼”音,写作“甲,乙丙切”。读音的时候,取乙字的声母,加上丙字的韵母和声调,即是甲字读音。
例如,“东,都笼切”,意思就是“东”的读音由“都笼”两个字注音,其中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韵母和声调。
通俗地说,就是将“都笼”两个字连起来快速读一遍,即可得到“东”的读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唐,徒郎切”,“黄,乎光切”...
让我想起小时候,为了方便,会将同学的名字快速念一遍得到一个音,然后就一直用这个音去叫同学了... (~ ̄▽ ̄)~
其实反切法为后来的拼音方案做了很好的示范。
等韵法
宋代出现了《七音略》《切韵指掌图》等韵书,将 2、3 两个方法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查字典。
具体做法:将汉字分组,查字时根据坐标找到同音字。
方法比较复杂,就不展开了(其实是我看不懂🙃)。
最后
其实以上都是成年人的方法,幼儿往往都不识字,用不了这些方法。
幼儿通常都是跟先生学读音,学习《五言杂字》、《七言杂字》等识字课本中字的读法,先生读一遍,学生们跟着读一遍,和我们小时候上学时没什么差别。
拉丁字母注音的起源
在明朝,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就来到了中国。
为了促进东西方交流,他们意识到必须要学会中国的语言和中国的汉字。
为了能够掌握汉字发音,他们摸索出一套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并联手完成了一组手稿《葡汉辞典》,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
其实我们在学英语时,也有人用中文给英语注音过🤣,比如 yellow(椰楼),books(不可思)
后来,传教士金尼阁在利玛窦方案基础上继续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并以此写成了完整系统地记录明末官话的音系专著,这就是我国第一部汉语拼音专著——《西儒耳目资》。
再后来,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开始为汉字注音开辟新天地。
可惜的是,在清朝雍正之后的闭关锁国政策后,这些方法并没有在中国广为传播。
拼音方案
到了民国时期,很多中国党员去苏联学习(当时正值苏联在搞全国性的脱盲运动),他们看到了文字改革和拼音改革的重要性,于是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建国后,文字改革被提到更高的位置进行规划,北京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后续经过多次改名),简称“文改会”。老一辈领导人和语言学家没有忘记西方汉学家为汉字改革所做的贡献,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拟订了今天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
1958 年 2 月 11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同年秋季,该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
注音符号
除了拼音,也有其他的拼写体系,例如台湾就不是用拼音的,而是用注音符号:
其实大陆也用过一阵子的注音符号,后来推行汉语拼音而已。
参考
《汉语拼音方案》颁布 60 年了,它的鼻祖是传教士写的这些书-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