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笔记No.1

系统思想

本章总结:

本章引入了系统的概念,阐述了系统的特性,在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系统论与哲学之间深刻的学理关系。我从钱老的百度词条出发(也很吃惊钱老在系统论方面的巨大成就),找到了魏宏森教授所著的《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学习了一些系统论哲学思想,作为本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道”,我觉得也应是有益的。

学习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觉,系统论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有一些相似,但经过学习,我认为系统论的思维是高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前者除了拥有更广的视野(我理解为认识力),也拥有更强的处理能力(我理解为执行力)。曾经学过的管理运筹学基础,我觉得更偏向于硬系统方法论,通过运算、建模来进行具体的计划。切克兰德提出的“软系统方法论”,将系统管理的思想拓展到了更复杂的人类活动。最后介绍的WSR,更是如此,拓展阅读的这篇文章《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一种东方的系统思考》,让我意识到WSR不仅是一种管理实践的理论,更是一种理解事物的方法。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什么?

系统的定义如下: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上述定义来源:钱学森
钱学森词条:“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拓展阅读材料: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61853.html
钱学森:“今天的科学已经不是自然科学那点东西,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我希望大家能用这样一个体系,去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用几门学科的知识,或者这些学科的交叉。若能这样,那就厉害了。”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221906974174103&wfr=spider&for=pc

系统概念的理解

  1.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是一个集合体。

  2. 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同一系统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元素之间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称为系统的结构(主要的、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

  3. 系统具有特定功能
    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性

系统的分类

  • 最具体的确定存在的系统(系统实施阶段产生)。
    物理模型表达了具体的物理系统,模型中的元素都可以对应于实体(系统设计阶段产生)

  • 介于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之间,利用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抽取系统本质,描绘了系统的各个侧面(如静态的结构、动态的过程等)。
    使用逻辑模型表达(系统分析阶段产生) ,一个逻辑系统可以建立不同的物理模型和实体系统。

  • 最抽象的系统,根据系统目标构思出来的系统雏形,描绘了系统的大致轮廓。使用概念模型表达(系统规划阶段产生)

系统的特性

此处系统的特性来源于魏宏森教授所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以下为系统论八原理,知乎专栏《系统学习系统论》对于突变性和目的性做了探究。(https://zhuanlan.zhihu.com/c_165671657)
读了这两篇文章,觉得系统论与哲学的关系很深,还挺有意思的,推荐大家读一下专栏的两篇文章,我没有完全看明白,上网找到了扫描版,纸质版正版书均价在300-400,扫描版30左右,淘宝当当都可以淘到。(https://vdisk.weibo.com/s/z47OILFZ7PpmD)
Flag1:之前听说过系统论,觉得更像是管理科学的一种分析方法,系统的特性这一部分没有太明白,就上网找了找资料,这些内容第一次接触起来相当有意思,300多面的专著我大概坚持不下来,刚浏览了目录,应该可以挑着读,有空读完在这里留下读书笔记。
我认为掌握系统论思想亦是相当有益的,之前读习中特三十讲读到过这个概念,可参考“用系统思维聚合力”部分内容,(http://news.cctv.com/2017/06/08/ARTI9u8XS8kT1OUkO3jxksTR170608.shtml)

  1. 整体性

    系统由部件组成,部件之间不是简单累加,而是具有了新的质。
    整体性以有机关联性为保证(部件的不可分割)
    划分系统以及子系统就是要从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联性。

  2. 层次性

    系统组织表现出等级性
    系统要素中,存在子系统,子系统的要素中又包含更低一层的子系统
    从上至下组成金字塔结构,逐层具体化

  3. 目的性

    《辞海》第六版:目的论,“指认为世上的一切都为某种目的所决定的唯心主义学说。由古希腊苏格拉底最早提出。”

    观点的演进:
    “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的行为。”因此,按照控制论的观点,目的性行为也就成了受到负反馈控制的行为的同义语。
    “目的”概念就变成了一个科学的概念,从原来似乎只适用于生物界得以延拓,用来描述一般非生物系统【类似】人所具有的目的性行为。系统的目的可以通过系统的活动来实现,即系统的行为保证了系统目的的实现。
    而在这个过程中,目的——被看作是预先确定的目标,引导着系统的行为。
    事实上,控制论所研究的行为都是指的是有目的的反馈行为,控制的目的在行为特征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系统已处于所需要的状态时,就力图保持系统原状态的稳定;另一方面是,当系统不是处于所需要的状态时,则引导系统由现有状态稳定地变到一种看来是预期的状态。
    拓展阅读: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12998

  4. 稳定性

  5. 突变性

    “系统突变性原理指的是,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是一种突变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
    拓展阅读:https://zhuanlan.zhihu.com/p/59331155
    以下为内容概述:

    两种关于突变现象的说法:
    居维叶在方法论上的著名论断是:“没有缓慢作用的原因能够产生突然作用的结果”。在他看来,突发性结果只能来自突发性原因,系统的突变的根据仅仅在于系统的外部。
    而托姆的突变论正好相反,它研究的是连续作用的原因所导致的不连续结果,它认为“原因连续的作用有可能导致结果的突然变化”(这个观点更符合马哲中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原理,系统论中的突变性原理属于后者)

    突变理论研究的对象:
    明确限定于“连续过程引起的不连续结果”,排除了那种“处处稳定的或实质性不稳定的系统”。

    突变研究的目标:
    变化的环境上的原因与系统内部的原因联系起来,需要找出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的根据。

    将系统的外部条件作为控制参量,用其连续变化刻划突变的基本过程;而把系统内部状态作为状态参量,而其几乎处处连续变化,但在少数临界点上发生突变来刻划系统的演化行为。
    把控制参量看作是对系统的一个输入——
    把系统状态看作是对系统的一个输出——
    然后将输出作为输入的函数:突变就是在控制参量连续变化这个时函数发生的一个跃迁,这就是系统状态即输出发生的一个跃迁。

  6. 自组织性

    系统地自组织性原理指的是,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论文:《论系统的自组织性》https://wenku.baidu.com/view/6926ca10f18583d049645917.html
    读后感:没看明白

  7. 相似性

系统思想的发展

  1.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

  2. 系统思想的淹没

  3. 现代系统思想的兴起

  4. 复杂系统理论热潮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的兴起

系统工程方法要把系统工程看作一个过程,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包括以下6个方面:

  1. 问题定义
  2. 目标选择
  3. 系统综合
  4. 系统分析
  5. 最优系统选择
  6. 实施计划

来源:霍尔(A.D.Hall)《系统工程方法论》
霍尔三维结构,它以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来概括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方法。图显示了该结构基本模型。

软系统方法论

  1. 切克兰德(P.Checkland)指出之前应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是一种“硬”系统方法。
    硬系统是指具有良结构化(well-structured)的工程系统,问题和目标是确定的,能用明确的数学模型描述,可以使用定量方法计算出系统行为和最优结果。
    软系统包括社会经济问题、企业管理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中涉及到大量人类活动,使得系统的目标难以界定,评价指标不够清楚,过程也变化不定,因此,应用传统的系统工程方法求解不是最适宜的。

  2. 切克兰德创立了软系统方法论(soft system methodology,SSM)。

  3. 软系统方法vs硬系统方法

    软系统方法论 詹金斯系统方法 兰德式系统分析
    开始: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感到有一个难以定义的问题情景,渴望改善这种情景 开始:要求解决一个相对良好定义的问题,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是给定的,只要委托者确定所需要的帮助。
    通过考察“结构”、“过程”元素及相互关系表达、改善问题情景的相关系统的暂时定义 通过规定系统及其目标、它在系统等级体的位置进行分析 考察分析决策者的目标,这些目标以需求表达
    提出相关系统的根定义,并构造相应的概念模型 用定量模型和公式设计系统 考察分析决策者的目标,这些目标以需求表达
    运用形式系统模型及其它系统思想改进概念模型 运用确定的演绎标准优化设计 选择最好满足需求且可行的系统
    把概念模型与现实世界中的“是什么”相比较,确定现实世界中合乎需求的、可行的变革 没有对应阶段:两种实施方法从一开始就知道需要什么变革
    实施获得同意的变革 实施设计好的系统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WSR是“物理(Wuli)一事理(Shili)一人理(Renli)方法论”的简称,是中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在英国HULL大学提出的。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尤其是观察分析带复杂特性的系统时,WSR体现其独特性,并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统一;根据具体情况,WSR将方法组群条理化、层次化、起到化繁为简之功效;属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东方系统思想。

在WSR方法论中:

  1. 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既包括狭义的物理,又包括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等,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 事理:指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通常运用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回答“怎么去做”的问题。
  3. 人理:指做人的道理,运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应当怎么做”和“最好怎么做”的问题。
    系统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方面,“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应当是我们的实践准则。

WSR的工作过程

  1. 理解意图
  2. 制定目标
  3. 调查分析
  4. 构造策略
  5. 选择方案
  6. 协调关系
  7. 实现构想

拓展阅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03/01/84590_282568333.shtml

posted @ 2020-03-23 23:55  PeterDon  阅读(58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