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020 春福大软工实践 W 班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回顾初心,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
作业正文 | 如下 |
其他参考文献 | ... |
一、回望 【20%】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软件工程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 原来,希望自己JavaEE相关的项目开发能力能够有所成长,项目需求分析设计能力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 现在,因为团队技术栈选择的是Python,所以javaEE相关的开发能力在这门课中没有相应的提升,但是项目需求分析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都有很可观的提升,并且算是入门了前端vue框架技术,属于意外收获 ;不足是没有积累下可观的代码量训练,在技术成长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你在第一次作业的个人简历中制定的这门课程结束后,你预期你将增长的能力、技术、技能;
和你针对你的目标绘制的学习路线图。对比当前你的所学所得,你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吗?
- 对比预期你将增长的能力、技术、技能和针对目标绘制的学习路线图,其实在这门课所锻炼到的方面和原先预期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但从学习量的角度上看,算是达到预期,并且得到较为明显的进步,那个目标其实不一定是静止的,或者说,可以使长期的努力方向。
(3)请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粗略统计了一下,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大概4000行的代码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
作业 花费时间(四舍五入) 准备篇 6h 热身篇——疫情统计 34h 结对第一次—某次疫情统计可视化(原型设计) 20h 团队作业第一次 —— 种子队伍选拔和团队展示 8h 结对第二次—某次疫情统计可视化的实现 20h 团队作业第二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8h 团队作业第三次—项目需求分析 10h 团队作业第四次—项目系统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12h 个人作业——软件评测 10h 团队作业第五次——站立式会议+alpha冲刺 55h 团队作业第六次——beta冲刺+事后诸葛亮 50h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6h -
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结对训练和团队项目两次冲刺的印象最深刻,因为从结对的小伙伴,还有团队的小伙伴身上学到了很多,更加意识到自己和他们之间在技术方面残酷的差距,然后感觉今后还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打磨自己。
-
方面 内容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 240小时 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12小时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postman、startUML和Github Desktop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Github、Axure、XMind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vue 框架、markdown、GitHub、博客园、teambition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scrum、原型设计、需求分析、软件测评、前后端分离开发 工程能力的提升 代码分析,代码规范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 分工完成文档、项目的编写 其他方面的提升 与他人沟通交流,收集用户体验
二、团队总结【15%】
你在团队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该角色的任务?现在你觉得你适合该角色吗?
1、 如果你是组长,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的?有哪些地方做的好的?你觉得该怎么改进?
2、 如果你是组员,你觉得你的组长分工安排是否合理?你对组长的选举有什么建议?我在团队中主要担任测试+文档的工作,考虑到小组开发效率方面和最后的成果,分工安排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组内有个技术特别强的成员,太多的工作都会压到个别人身上,没有很好的分散任务,导致个别成员某一阶段压力过大。对于组长选举建议就是,技术强最好,另一方面也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 你这学期经历过换组吗?你对换组有哪些看法?谈谈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
没有经历过换组,我对换组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当然是在换组这个行为没有完全把一个组原先的技术支撑成员拿走的情况下,因为我们小组的开发行为很大程度上依靠组里面技术非常强的朋友,我觉得换组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前的感受真实工作过程中小组、公司之间人员调度的过程。
4、 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之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萌芽阶段
团队初期,组长和组员之间不够熟悉,开发内容未确定,任务由组员自主认领形式,贡献度评分也比较依靠感觉磨合阶段
团队的组员都比较负责,基本没出现什么冲突,不过比较随意并不是特别严谨,贡献度方面的衡量由任务难度和任务量决定
规范阶段
经历过alpha阶段,我们小组在beta阶段冲刺时合作更加默契,组员各自从teambition上领取任务完成。测试同学、反馈bug,开发同学进行bug任务修复,整个beta阶段的工作有条不紊,贡献度有了较为细化的衡量
三、人月神话【30%】
1、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以下要求你们的团队达到了哪几个?请在随笔中用数据证明上述内容或侧重选择之一。
-
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
在用户体验调查中,向用户提问“如果可能的话,会考虑使用17作为项目协作的工具吗?”超过八成用户均表示会使用或者可能会使用,体现出用户对项目的接受度较高
-
在用户体验调查中,让用户根据对本项目的满意程度给本项目评星(1-5★):
收获了(4.48/5.00)的平均分,获得用户较大程度的认可
-
-
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
teambition任务面板
-
任务统计
-
任务燃尽图
-
-
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2、写下属于你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文字部分字数要求在100字以上,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如图文结合、视频)..
项目的要求要切实际,不要把目标定的太大,以免完成不了。少一些花哨,多一些朴实。比如团队一开始对于团队项目——轻量级在线协作工具,具有很多设想,比如音视频技术还有在线文档协作功能,这些对于学期内较为短期的项目实践具有较大难度
做好软件开发的前期工作。我们团队前期的工作做得并不是非常到位,没有给予编写足够高的重视,事实证明,当一个团队技术足够的时候,编程占的时间并未几,而在前期的预备工作做好了,前期的文档 需求分析写好了,后面的软件的编程就水到渠成了。唯一变化的是前期的需求分析和文档,做好了这个,这个项目就算成功了一半了。
软件系统也是人类创造的错综复杂的事物。团队前期缺乏交流,很多任务没有很好的布置和认领,导致任务积压,时间不足,草率收尾,后来到了beta阶段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才使得项目开发更加顺利的进行。因此只有大家彼此沟通,彼此理解,多讨论,多合作,才能使一个软件更加完善,才能做出精品的软件。
四、建议【10%】
-
对下一届同学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议和告知的呢?请写下你对后来人的期许。
建议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周围那些代码打的很好的,大多都是兴趣使然,所以至少不要讨厌或者害怕编程开发;我会很羡慕那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然后树立自信,又遇到新的问题,然后解决,更加自信......处在这种正向循环中的朋友,所以就是不要怕犯错,一次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成长的很好的途径。
-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你有哪些建议?
(答辩次数可以少一些??还有这个课程的时间点很尴尬,和大多数同学的实习考研计划冲突,虽然这样更考验时间管理能力,但是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
对于助教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助教做的很好啦,贼认真,在他们身上也学到很多,赞赞赞~
-
对于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 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特别是技术还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对完美的追求和对失误的零容忍,有时候也会变成前进路上的阻碍,而且让人经常处于焦虑和紧绷的状态中,很难快乐起来,所以不要害怕犯错或者失败
- 成长的路上没有捷径可以走,让自己多摔跤几次,应该就可以成长啦
五、个人技术总结 【25%】
在第一次作业“准备篇”中你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路线,现在学习了怎么样了?你在团队开发中是否担任了开发角色,你在开发中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获得了哪些技术进展?
个人技术总结——postman的使用(使用数据变量多次运行集合)
概述:postman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页调试与发送网页HTTP请求的工具用于接口调试、接口测试;学习该技术的原因——测试项目接口正确性;可以在Collection Runner中使用数据变量来运行具有不同数据集的集合,Collection Runner可以导入CSV或JSON文件,然后使用HTTP请求和脚本中的数据文件中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