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实践:服务设计

微服务实践:服务设计

服务划分

划分的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微服务通常功能单一,只负责处理一件事。服务需呈现“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 服务依赖原则:避免服务间的循环依赖,避免核心服务依赖非核心服务。如电商平台,核心业务是订单相关,非核心业务是推荐等。
  • 服务自治原则:按服务组织的团队具有更小的沟通成本,因此从服务交付的角度考虑,服务的划分也应考虑如何让团队能够参与服务构建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设计、实现、验证、发布、运维甚至运营。

说明:代码行数并不能作为直接划分依据!

服务划分策略

 

 

服务实现

  通常对于单个服务而言,其内部结构如下几个部分:

  

 

资源定义

 

 

服务间的通信

  微服务的通信方式分为基于请求/响应的同步通信和基于消息(事件)的异步通信两类。

  

 

同步通信机制

  微服务常见的同步通信机制有远程过程调用(RPC)和REST两种。

远程过程调用

   

 

异步通信机制

 

服务设计模式

链式模式

  当某业务功能按照数据的流动,拆分成多个服务,并且服务之间形成链式的请求/响应关系的模式时,就称其为链式模式。

  

 

 

  在链式模式中,消费者端的请求到达网关,网关向微服务A发起调用,微服务A再向B发起调用,B处理后又会将请求发给C,然后再逆向的获取响应,将结果最终返回给消费者端。

  链式模式只能串行调用,无法并行处理,且调用整体成功率等于链条中每次调用成功率之乘积。

聚合器模式

  当某服务需要调用其他多个服务,进行业务功能的组装时,便形成了聚合器模式。

  

 

  比如服务A是订单服务,那么他需要从服务B(商品目录服务)中检查库存,然后调用服务C(计价服务)计算总价,最后调用服务D(银行扣款服务)进行交易结算。

  但是聚合模式难以保证数据一致性,比如下单过程有多个环节,属于分布式事务的内容。

基于事件的异步模式

  上述两种服务大多采用同步机制,因此会造成消费者端的阻塞。采用基于事件驱动的方式,可以通过异步的机制实现服务聚合。

  

 

  消息是连接服务A和B、C之间的媒介。存在一个消息队列,服务B和服务C对消息队列中的A
的事件进行订阅。当服务A状态发生变化时,他发布事件到消息队列中。当B和C收到事件时,分别更新各自的状态,同时可能发布新的事件,触发下一步操作。这就是典型的基于消息队列,进行异步时间处理的机制。

  服务间协作的关键点是消息,因此要保证消息发布与服务的状态保持一致。

 

posted @ 2019-09-03 20:05  子烁爱学习  阅读(4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