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AAOO第四单元总结与学期回顾

第四单元架构设计

第四单元要完成的是对给定UML元素的建模/统计/分析,考虑到UML元素的组织是树状的,很容易想到基于树状的数据结构完成

由于UML元素已经由官方接口给出,因此结点类采用wrapper的形式简化设计。建图的过程为:

  1. 根据不同元素type选用不同的wrapper生成对应结点。其实这里类似一个工厂(但是使用工厂的动机不够强烈,因此未采纳
  2. 将生成的结点放入对应的结点池中
  3. 考虑到UML图已经固定,没有可预见的动态变更图结构的需求,采用强制离线的方式建图:在所有结点生成完毕后,按拓扑序将结点依次从结点池中取出,完成其向父结点的挂载(mount)过程。4. 为了方便实现中间结果缓存,在父结点完成挂载后显示地调用setImmutable将其标注为不可变对象,允许保存查询缓存

除此以外,实验性质地尝试封装了一个可以按type对node进行查询的QueryableNodeList类,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第二次的三条check全部使用checker类完成,单独根据类与接口的实现/继承关系建立一个有向图并在图上完成相关检测

这次的架构有些over designed,第一次作业对第二次作业的需求迭代方向并没有把控好,好在并没有失控

学期回顾与课程建议

这学期的四次作业下来收获还是蛮多的,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深刻审视、理解了一些经典的oo思想,也在实战中尝试实现了一些之前没有机会使用的design pattern,同时也不乏一些自己的实验性质的探索与尝试。总的来说,无论是架构观点还是工程能力,在这学期中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锻炼。

对oo特别是java风格的oo的理解更深了。在形式上我们可以简单地说,oo是【继承·多态·封装】,但是实际上这并不能很好地总结oo究竟是什么:js原型链也是一种形式的代码复用,各种追求优雅的语言的闭包特性也可以很好地隐藏实现细节,它们又不是我们所理解的classic oo。smalltalk的oo是纯粹的对象与消息机制,c++的oo是对其他编程风格与特性的补充与完善,swift的oo是面向协议而非面向接口的,而python的oo大有元编程的意味……一千种语言,一千种oo,我们在训练中所熟知的java的oo不过是oo的一种理解角度。所以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什么才是绝对的oo。所以在这个层面的理解上,我们的探索不仅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

即便如此,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这学期在oo这方面的理解与实践也足够回顾品味了。从最基本的语法特性,到常见的设计模式,到java并发编程,每次作业都是一次全新的工程体验。我们在一次一次的迭代中,在工程这个角度触摸到了oop的初衷:高度复用、易维护、易扩展、人类友好、清晰的架构……

我认为oo课目前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压力适度的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与试错的机会。同样的一个task,用很直线的方式可以实现,用高度设计的架构也可以实现,哪个实现好,哪个实现不好,在迭代的时候自然就能感受到——欠设计会导致经常性的重构,过设计又会在维护时明显地感到重力——这些都是难得的经验积累的过程。编程的哲学是实用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哲学,因此这些训练对我而言是很有用处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个人对课程设计有如下几点建议:

  1. 适当调整难度曲线。比如第一单元在要求熟练掌握正则表达式的同时迅速展开针对oo特性的训练,体验比较陡峭
  2. 适当调整部分测试数据集,比如电梯第二次作业的构造数据比例远大于随机数据,这导致对一些算法的性能评估出现较大偏差
  3. 希望能适当增加并发编程的比重,因为这一部分个人认为在生成中相对更重要,而目前的训练对并发安全性、并发性能的涉及程度较轻

白驹过隙,一个学期转瞬即逝。愿来年此时再回首,且听风吟且把酒。

posted @ 2019-06-24 13:44  MisTariano  阅读(21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