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xdb数据压缩

环境: CentOS6.5_x64
InfluxDB版本:1.1.0

 

数据压缩可以参考:

https://docs.influxdata.com/influxdb/v1.1/concepts/storage_engine/#compression

 

influxdb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会采用不同的压缩算法。

  • int

  首先使用ZigZag算法进行编码,如果编码后的值小于 (1 << 60 ) - 1,使用simple8b算法;

  如果大于该值,不压缩;

  • timestamp

  时间戳为独立的数据类型,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InfluxDB中, 针对时间戳先执行排序操作后使用差分编码算法进行编码,然后再根据编码结果采用不同的算法。

  

  

  解释如下:

  1、根据输入的原始数组arrValues计算出差值数组deltaValues;

  2、如果差值数组的所有值相同,使用RLE编码算法;

  3、如果差值数组的所有值不同,并且差值数组的最大值大于(1 << 60)- 1,使用Raw编码算法;

  4、如果差值数组的所有值不同,并且差值数组的最大值不大于(1 << 60)- 1,使用Packed编码;

  • float

  使用 Facebook Gorilla paper提供的浮点数压缩算法

  • bool

  只有1位数据,采用简单的位数据打包策略

  • string

  采用snappy算法

压缩算法介绍

ZigZag算法

ZigZag这个算法使用的基础就是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数字都是不大的数字。 其原理是将标志位后移至末尾,并去掉编码中多余的0,从而达到压缩效果。

算法描述

编码过程

 

 

 

其编码过程如下:

1)获取int64类型输入X;

2)对X执行左移1位的操作,得到X1;

3)对X执行右移63位的操作,得到X2;

4)对X1和X2执行异或运算,得到ZigZag编码结果;

从编码过程可以看出,该算法的原理是将标志位后移至末尾,如果是负数则保留符号位移过来的1,非负数直接为0(异或操作),去掉编码中多余的前导0,则可以使用更少的字节来存储数据,从而达到压缩效果。

比如int64类型的数字1,其标志位为0,用二进制表示时前面会有63个0,最后一位才是1,执行位移操作后,X1为2,X2为0,执行异或操作后的值为2,前面有62个0, 去掉前面多余的0,仅用最后8位数表示,则编码后的数据为: 00000010 。

标志位后移主要是为了处理负数,比如int64类型的数字 -1 ,其标志位为1,用二进制表示时两端各有一个1,中间有62个0,执行位移操作后,X1为0xfffffffffffffffe,X2为0xffffffffffffffff,执行异或操作后的值为1,前面有62个0,去掉前面多余的0,仅用最后8位数表示,则编码后的数据为: 00000001 。

如果用原来的64位int传输显然很浪费带宽,可以使用8位的int传输,则带宽为原来的 1/8 ,针对小数据压缩效果很明显。

小整数对应的ZigZag码字短,大整数对应的ZigZag码字长。在特定的场景下,比如,要传输的整数为大整数居多,ZigZag编码的压缩效率就不理想了。

解码过程

 

该算法的解码过程如下:

1)获取ZigZag编码结果V;

2)对V执行右移1位的操作,得到结果V1;

3)将V与1相与,得到中间值,将中间值左移63位,然后右移63位,得到结果V2;

4)对V1和V2执行异或操作,得到结果X;

算法实现

ZigZag编码实现(go语言代码):

// ZigZagEncode converts a int64 to a uint64 by zig zagging negative and positive values
// across even and odd numbers.  Eg. [0,-1,1,-2] becomes [0, 1, 2, 3]
func ZigZagEncode(x int64) uint64 {
    return uint64(uint64(x<<1) ^ uint64((int64(x) >> 63)))
}

// ZigZagDecode converts a previously zigzag encoded uint64 back to a int64
func ZigZagDecode(v uint64) int64 {
    return int64((v >> 1) ^ uint64((int64(v&1)<<63)>>63))
}

其它

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ZigZagEncode(x int64) uint64 {
    return uint64(uint64(x<<1) ^ uint64((int64(x) >> 63)))
}

func ZigZagDecode(v uint64) int64 {
    return int64((v >> 1) ^ uint64((int64(v&1)<<63)>>63))
}

func main() {
    var arr []int64

    arr = append(arr,-1)
    arr = append(arr,0)
    arr = append(arr,1)

    fmt.Printf("original \t encode \t decode \t\n")
    for _,a := range arr {
        a1 := ZigZagEncode(a)
        a2 := ZigZagDecode(a1)
        fmt.Printf("%d \t\t %d \t\t %d\n",a,a1,a2)
    }
}

运行效果如下:

[root@localhost test]# go run zigzagTest1.go
original         encode          decode
-1               1               -1
0                0               0
1                2               1
[root@localhost test]#

 

simple8b算法

Simple8b算法是64位算法,实现将多个整型数据(在 0 和 1<<60 - 1 之间)压缩到一个64位的存储结构中。

其中前4位为选择器,后面60位用于存储数据,数据使用下表进行编码:

┌──────────────┬─────────────────────────────────────────────────────────────┐
│   Selector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Bits     │       0    0   1   2   3   4   5   6  7  8 10 12 15 20 30 60│
├──────────────┼─────────────────────────────────────────────────────────────┤
│      N       │     240  120  60  30  20  15  12  10  8  7  6  5  4  3  2  1│
├──────────────┼─────────────────────────────────────────────────────────────┤
│   Wasted Bits│      60   60   0   0   0   0  12   0  4  4  0  0  0  0  0  0│
└──────────────┴─────────────────────────────────────────────────────────────┘

压缩过程描述

压缩流程如下:

1)selector 从 0 到 15 ,依次检查是否满足压缩条件;

2)如果可以被压缩,则使用对应规则执行压缩过程;

3)记录已压缩数据数组的下标,并产生新的未压缩数据数组;

4)执行步骤1)直至未压缩数组为空;

下面举例说明下该算法的大致流程及压缩效果。

1、数组中存储的数字相同

比如有如下数组(30个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该数组中的最大数据为3,可以使用2位二进制表示,则查表可得,Selector等于3,每2个bit存储一个数据,可以存储30个数据。

前4位数据为: 0011

后面存储了30个3,则后面60位数据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两部分数据合并在一起表示:0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使用16进制进行表示: 0x3fffffffffffffff

因此,30个3使用该算法压缩后可表示为: 0x3fffffffffffffff

如果上面的30个3都使用int64进行存储,该算法的压缩后占用空间为原来的 3.3%( (1 * 8) / (30.0 * 8)= 0.033);

如果上面的30个3都使用int32进行存储,该算法的压缩后占用空间为原来的 6.7%( (1 * 8) / (30.0 * 4)= 0.067);

如果上面的30个3都使用int8(即一个Byte)进行存储,该算法的压缩后占用空间为原来的 26.7%( 8 / 30.0 = 0.267);

2、数组中存储的数字不同

上面的数据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如果有如下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可以将数据分成3组分别进行压缩。

1)前15个数据中([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的最大值为14(0x0E), 可以使用4位bit进行存储,编码规则选择5,则这15个数据可存储为: 0x50123456789abcde , 如果逆序存放,则表示为: 0x5edcba9876543210

事实上,Simple8b算法中使用逆序存放数据(go语言):

// pack15 packs 15 values from in using 3 bits each
func pack15(src []uint64) uint64 {
    return 5<<60 |
        src[0] |
        src[1]<<4 |
        src[2]<<8 |
        src[3]<<12 |
        src[4]<<16 |
        src[5]<<20 |
        src[6]<<24 |
        src[7]<<28 |
        src[8]<<32 |
        src[9]<<36 |
        src[10]<<40 |
        src[11]<<44 |
        src[12]<<48 |
        src[13]<<52 |
        src[14]<<56
}

2)紧挨着的12个数字([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的最大值为26(0x1A), 可以使用5位bit进行存储,编码器选择6,则这12个数据可存储为: 0x6d6717b56939460f

可用以下代码进行验证(Python代码):

def pack12(src) :
    ret = 6<<60
    for i in range(12):
        ret = ret | (src[i] <<(i*5))
    return ret

arr = range(15,27)
print arr,len(arr)

ret = pack12(arr)
print ret,'0x%08x' % ret

3)后面3个数字([ 27 28 29 ])的最大值为29,但只有3个数字,编码规则选择13, 则这3个数据可存储为: 0xd0001d0001c0001b

可用以下代码进行验证(Python代码):

def pack3(src) :
    ret = 13<<60
    for i in range(3):
        ret = ret | (src[i] <<(i*20))
    return ret

arr = range(27,30)
print arr,len(arr)

ret = pack3(arr)
print ret,'0x%08x' % ret

如果上面的30个数据都使用int64进行存储,该算法的压缩后占用空间为原来的 10%( (3 * 8) / (30.0 * 8)= 0.1);

如果上面的30个数据都使用int32进行存储,该算法的压缩后占用空间为原来的 20%( 3 * 8 / (30.0 * 4) = 0.2);

如果上面的30个数据都使用int8(即一个Byte)进行存储,该算法的压缩后占用空间为原来的 80%( 3 * 8 / 30.0 = 0.8);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该算法针对使用int64和int32存储数据的场景压缩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存储数据的范围波动比较大,需要使用64位或32位的int进行存储,但大部分数据的绝对值比较小(比如可以使用一个字节存储),则使用该算法的压缩效果比较明显。

解压缩过程描述

解压缩流程如下:

1)首先获取压缩数据V的前4个bit作为Selector的值;

2)如果Selector的值大于或等于16,直接出错返回;

3)如果Selector的值小于16,执行解码操作:根据不同的Selector值选取不同的解码规则进行解码操作。

下面举例说明下该算法的大致流程。

1、数组中存储的数字相同

比如V为 : 0x3fffffffffffffff

则Selector为3(Selector = V >> 60),查表可知每2个bit存储一个数据,则解码过程如下(python示例代码):

def unpack30(V,refDst):
    for i in range(30):
        dst[i] = (V >> (i*2)) & 3
dst=[0]*30
V = 0x3fffffffffffffff
unpack30(V,dst)
print dst

2、数组中存储的数字不同

比如V为 : 0x5edcba9876543210

则Selector为5(Selector = V >> 60),查表可知每4个bit存储一个数据,则解码过程如下(python示例代码):

def unpack15(V,refDst):
    for i in range(15):
        dst[i] = (V >> (i*4)) & 15
dst = [0]*15
V = 0x5edcba9876543210
unpack15(V,dst)
print dst

其它

示例代码如下(go语言):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jwilder/encoding/simple8b"
)

func testEncode(in []uint64) {
    enc := simple8b.NewEncoder()

    for _,e := range in {
        enc.Write(e)
    }


    fmt.Println("data in : ",in)

    encoded, err := enc.Bytes()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occur!")
    }
    fmt.Println("encoded(arr) : ",encoded)
    fmt.Printf("len(encoded) : %d bytes\r\n",len(encoded))
    fmt.Printf("encoded(hex)  : ")
    for _,ele := range encoded {
        fmt.Printf("%x ",ele)
    }
    fmt.Println("")

    fmt.Printf("decode  : ")
    dec := simple8b.NewDecoder(encoded)
    i := 0
    for dec.Next() {
        if i >= len(in) {
            fmt.Printf("Decoded too many values: got %v, exp %v", i, len(in))
        }

        decTmp := dec.Read()
        if decTmp != in[i] {
            fmt.Printf("Decoded[%d] != %v, got %v", i, in[i], dec.Read())
        }else{
            fmt.Printf("%d ",decTmp)
        }
        i += 1
    }
    fmt.Println("")
    fmt.Println("--------------------------")
}

func main(){
    N := 30
    in := make([]uint64, N)
    for i:=0;i < N;i++ {
        in[i]=3
    }
    testEncode(in)
    for i := 0 ; i < N ; i++ {
        in[i] = uint64(i)
    }
    testEncode(in)

}

运行效果如下:

[root@localhost test]# ./simp8bTest1
data in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encoded(arr) :  [63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len(encoded) : 8 bytes
encoded(hex)  : 3f ff ff ff ff ff ff ff
decode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
data in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encoded(arr) :  [94 220 186 152 118 84 50 16 109 103 23 181 105 57 70 15 208 0 29 0 1 192 0 27]
len(encoded) : 24 bytes
encoded(hex)  : 5e dc ba 98 76 54 32 10 6d 67 17 b5 69 39 46 f d0 0 1d 0 1 c0 0 1b
decode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root@localhost test]#

时间戳类型相关编码算法

RLE编码算法描述

使用该算法的前提是差值数组的所有数值都相同。使用该算法进行编码时,其存储结构如下:

解释如下:

EncodeType : 记录编码类型,占4个bit

Divisor :记录除数的log10值,占4个bit

Timestamp : 记录第一个时间戳的值

DeltaValue : 记录第一个差值

N : 重复次数

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记录数据的重复次数,其存储结构的第一个字节的高4位用于记录该存储结构使用了RLE编码,后4位记录除数的log10值。 由于差值数组是相对原始数组的第一个数据计算的,所以原始数组的第一个值(第一个时间戳)必须记录,即上述结构中的Timestamp字段。 差值数组的所有值都相同,所以可以在存储结构中可以记录第一个差值和重复次数,即上述结构中的DeltaValue字段和N字段。

Raw编码算法描述

使用该算法的前提是差值数组的最大值大于(1 << 60)- 1。使用该算法进行编码时,其存储结构如下:

解释如下:

EncodeType :编码类型,和其它结构兼容,第一个字节的前4个bit用于记录编码类型;

RawData : 原始数组的数据;

该算法数据没有压缩,反而增加了一个字节。 为了和其它结构兼容,第一个字节的前4个bit用于记录当前存储的数据使用的是Raw编码类型。

Packed编码算法描述

使用该算法的前提是在差值数组的所有数值均不同,并且差值数组中数据的最大值不大于(1 << 60)- 1 。使用该算法进行编码时,其存储结构如下:

解释如下:

EncodeType :记录编码类型,占4个bit;

Divisor :记录除数的log10值,站4个bit;

Timestamp :记录第一个时间戳的值;

Simple8bData :差值数组使用Simple8b算法编码后的结果;

该算法首先使用差值编码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值除于最大共同除数Divisor(10的倍数或1), 使差分数组的值尽量缩小。然后将差值数组使用Simple8b算法进行编码,进一步提高压缩效果。  

浮点数XOR算法描述

第一个值不压缩, 后面的值是跟第一个值XOR的结果来的,如果结果相同,仅存储一个0, 如果结果不同,存储XOR后的结果。

算法描述

该算法是结合遵循IEEE754标准的浮点数存储格式的数据特征设计的特定算法。

数据编码过程如下:

1、第一个值不压缩(记录为v0);

2、计算后续值v与第一个值v0的异或值vDelta;

3、如果vDelta为0(即:v与v0的值相同),接下来的一个bit存储一个0(占用一个bit);

4、如果vDelta不为0(即:v与v0的值不相同),接下来的一个bit存储一个1(占用一个bit),然后根据vDelta的值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重置前导值或尾数存储空间更优化,则按如下流程处理:

1)接下来的一个bit写入1;

2)接下来的 5 个 bit 写入vDelta值(二进制表示)中前导0的个数leading;

3)接下来的 6 个 bit 写入vDelta值(二进制表示)中有效位大小sigbits;

4)将vDelta值(二进制表示)右移去掉后面多余的0(长度前面有效数字已经标记过)得到vDelta2,写入vDelata2的值(仅有效长度);

如果重置前导值或尾数存储空间没有达到更优效果,则之前使用之前的参数,按如下流程处理:

1)接下来的一个bit写入0;

2)将vDelta值(二进制表示)右移去掉后面多余的0(长度前面有效数字已经标记过)得到vDelta2,写入vDelata2的值(仅有效长度);

存储示例1

比如有以下数组(30个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存储结果(12.0的二进制表示方式后面跟29个bit的0,数据补齐后用16进制表示) : 0x402800000000000000000000

共12个字节,则压缩后的数据为原来的: (12 * 1.0) / (30 * 8.0) = 0.05 = 5%

该算法的解码过程与编码过程刚好相反,这里暂不描述。

参考资料:

http://www.vldb.org/pvldb/vol8/p1816-teller.pdf

snappy算法

以下是Google几年前发布的一组测试数据(《HBase: The Definitive Guide》):

Algorithm   % remaining Encoding    Decoding
GZIP            13.4%   21 MB/s     118 MB/s
LZO             20.5%   135 MB/s    410 MB/s
Zippy/Snappy    22.2%   172 MB/s    409 MB/s

其中:

1)GZIP的压缩率最高,但是它是CPU密集型的,对CPU的消耗比其他算法要多,压缩和解压速度也慢;

2)LZO的压缩率居中,比GZIP要低一些,但是压缩和解压速度明显要比GZIP快很多,其中解压速度快的更多;

3)Zippy/Snappy的压缩率最低,而压缩和解压速度要稍微比LZO要快一些。

好,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mike-zhang/mikeBlogEssays/blob/master/2017/20170423_Influxdb数据压缩描述.rst

欢迎补充 

posted on 2017-04-23 15:06  Mike_Zhang  阅读(3595)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