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网络工程师学习进程(6)vlan相关协议的配置与路由器简单配置介绍
前面已经介绍了大部分与vlan技术相关的交换机的协议的配置,更深层次的还有STP协议和以太网端口聚合技术,接着还会简单介绍一下路由器的基本应用。
(1)STP(Spanning-tree Protocol)
问题引入:
在由交换机构成的局域网络中通常设计有冗余链路和设备。这种设计的目的是防止一个点的失败导致整个网络功能的丢失。虽然冗余设计可能消除的单点失败问题,但也导致了回路的产生,它会带来如下问题:
1 广播风暴 2 同一帧的多份拷贝 3 不稳定的MAC地址表
1)STP的简单介绍:
生成树协议,又称扩展树协定,是一基于OSI网路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通讯协定,用作确保一个无回圈的区域网络环境。通过有选择性地阻塞网络冗余链路来达到消除网络二层环路的目的,同时具备链路的备份功能。
STP用于解决局域网的环路问题,它通过在交换机之间实行冗余连接的同时,避免网络环路的出现,实现网络的高可靠性。
STP的配置命令:
当局域网中有多个VLAN并且Trunk链路负载过重时,可能需要划分多个Trunk端口实行负载分担(均衡),而STP能够解决由此产生的环路问题。当同一台交换机的两个口形成环路时,STP端口权值用来决定哪个口是交换状态的,哪个口是阻断状态的。(STP端口权值实现负载均衡)
交换机的端口状态:
关闭(disable): 端口处于管理关闭状态
阻塞(blocking): 不能转发用户数据
监听(listening): 接口开始启动
学习(learning): 学习MAC地址, 构建MAC表进程项
转发(forwarding): 可以转发用户数据
在PacketTracer模拟器中,交换机默认启用生成树协议,橙色的端口表明处在阻塞状态。
2)STA(Spanning Tree Algorithm)算法:
IEEE802.1D标准定义了STP的生成树算法。该算法依赖于BID、路径开销和端口ID参数:
生成树协议的算法过程:
生成树协议的算法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选择根网桥、选择根端口、选择指定端口。 (1)选择根网桥:在全网中选择一个根网桥 比较网桥的BID值,值越小其优先级越高。ID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交换机的优先级和MAC地址组成的,如果交换机的优先级相同则比较其MAC地址,地址值越小,其就被选举为根网桥; (2)选择根端口:在每个非根交换机上选择根端口 首先,比较根路径成本,根路径成本取决于链路的带宽,带宽越大,路径成本越低,则选该端口为根端口。其次,如果根路径成本相同,则要比较所在对端交换机BID值,值越小,则其优先级越高。最后,比较端口的ID值,该值分为两部分:端口优先级和端口编号,
值小的被选为根端口; (3)选择指定端口:在每条链路上选择一个指定端口,根网桥上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首先,比较根路径成本,其次,比较端口所在网桥的ID值,最后,比较端口的ID值。
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网桥协议数据单元是一种生成树协议问候数据包,它以可配置的间隔发出,用来在网络的网桥间进行信息交换。
BID(Bridge ID):
BID由优先级,发送交换机的Mac地址和扩展系统ID(可选)组成。两台交换机的优先级可能相同,但Mac地址不相同,确保了BID的唯一性。而扩展系统ID的目的是为了节约Mac地址。
不使用扩展系统ID时:(版本老,因此在dynamips中完成):
BID=优先级(16个字节)+Mac地址(48个字节)
开启SW1,并配置交换机,并用show spanning-tree brief 命令查看各vlan下交换机的BID:(在真实机上使用show spanning-tree)
en vlan database vlan 10 name vlan10 exit conf t host SW1 int f1/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xit
vlan 10的Mac地址是vlan 1的Mac地址+1。
使用扩展系统ID:
BID=优先级(4个字节)+扩展系统ID(12个字节,可以看做vlan ID)+Mac地址(48个字节)。
在左侧交换机查看BID:
从Root ID=vlan 1的BID可以看出此交换机是vlan 1的跟交换机,与图中显示一致。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 10和vlan 20,将左侧交换机设置为vlan 10的根交换机,右侧交换机设置为vlan 20的根交换机:
拓展知识:在网络中如果我想要更改根交换机,可以用下述方法:
1.在没有扩展系统ID的情况下: 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0-65535 2.在有扩展系统ID的情况下: 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0-4096
SW1的配置命令:
en conf t host SW1 vlan 10 name vlan10 vlan 20 name vlan20 exit int f0/3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int range f0/1-2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end
conf t
spanning-tree vlan 10 priority root
end
SW2的配置命令:
en conf t host SW2 vlan 10 name vlan10 vlan 20 name vlan20 exit int f0/3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int range f0/1-2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end conf t spanning-tree vlan 20 priority 4096 end
两个交换机的STP协议配置情况:
路径开销:
端口花费默认和端口的带宽有关,路径花费等于根交换机到最终交换机前进方向的端口花费总和。
端口花费的参考值:
在选取根端口的过程中,修改端口花费:
int f0/1 spanning-tree cost 1-65536
当STA决定使用一条路径之后,STA配置交换机的端口角色,端口的角色描述了它与根桥的关系和是否允许转发流量:
1.RP根端口 : 非根交换机上离根交换机最近的端口(在该端口所在路径的花费最小),每个非根交换机有且仅有一个。 2.DP指派端口: 每个网段都有一个指派端口,该端口指该网段到跟交换机最近的交换机上的端口 3.非指派端口: 既不是根端口也不是指派端口 4.禁用端口: 被shutdown的端口
PID=端口优先级+端口号:
修改端口优先级:
int f0/1 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0-255
选取根端口:
1.比较花费,花费小的将成为根派端口; 2.在花费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发送者的BID; 3.在发送者BID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发送者的PID; 4.在前面都相同的基础上比较接收者的PID;
选取指派端口:
1.比较花费,花费小的成为指派端口; 2.比较BID,BID小的成为指派端口; 3.交换机上PID小的成为指派端口;
3)配置示例:
1.3.1生成树的选举:
生成树的选举过程:
1.比较三台交换机BID:由于优先级相同,mac地址小的将成为根交换机; 2.对于SW2来说,由于路径花费相同,发送者的BID也相同,而下面链路的发送者的PID(f0/1端口)较小,因此下面的端口为根端口; 3.对于SW3来说,左侧端口的路径花费较小,因此左侧端口成为根端口; 4.对于网段三,由于路径花费相同,SW2的BID小,因此f0/3将成为根端口;
1.3.2STP协议实现vlan的负载均衡,包括STP端口权值和路径权值两种方式:
在SW1和SW2上进行初始vlan 配置:(SW1和SW2配置命令相同)
en conf t host SW1 vlan 10 name vlan10 vlan 20 name vlan20 int f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int f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int range g0/1-2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end
STP端口权值实现vlan的负载均衡:
en conf t int g0/1 spanning-tree vlan 1,10 port-priority 16 int g0/2 spanning-tree vlan 20 port-priority 16 end
STP路径权值实现vlan的负载的负载均衡:(PacketTracer 不支持,需要在dynamips中实现)
en conf t int g0/1 spanning-tree vlan 1,10 cost 38 int g0/2 spanning-tree vlan 20 cost 38 end
(2)交换机端口聚合:
端口聚合也叫做以太通道(Ethernet Channel),主要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交换机能把一组物理端口联合起来,做为一个逻辑的通道,也就是channel-group。
端口汇聚可以分为手工汇聚、基于IEEE 802.3ad标准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和思科私有的PAgP(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端口聚合协议)。
配置实例:
在图中交换机上配置两条以太网信道,每两个端口组成一组,有两个vlan 10,20并且不同vlan优先通过不同的组。
SW1和SW2的配置命令:
conf t host SW1 vlan 10 exit vlan 20 exit interface f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interface f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exit int range f0/21-24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exit interface port-channel 1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no shutdown exit interface range f0/21-22 channel-group 1 mode on no shutdown exit interface port-channel 2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no shutdown exit interface range f0/23-24 channel-group 2 mode on no shutdown exit
先在交换机上输入命令后连接两台交换机:
配置STP实现负载均衡:
SW1和SW2的配置:
en conf t interface port-channel 1 spanning-tree vlan 1,10 port-priority 16 exit interface port-channel 2 spanning-tree vlan 20 port-priority 16 exit end
配置的最终效果:
在之前做过三层交换机以太网端口聚合相关配置,现在做两层交换机的配置发现还是有区别的:三层交换机在逻辑端口需要封装协议: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3)路由器的简单介绍及简单配置:
路由器是因特网的主要节点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进行路由计算,将报文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当路由表中有多个路由信息与目标网络匹配时,则遵循子网掩码最长匹配原则(即选择匹配的最小范围子网)进行路由。
路由器常常用于将用户的局域网连入广域网,因此很多路由器既有普通的以太网络端口,又有串行端口(用于连接广域网设备)。
端口配置和路由配置是路由器最主要的配置内容。端口配置包括普通以太网络端口的配置和串行端口的配置。
路由配置包括静态路由配置、默认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配置。
1)以太网端口的配置:
配置端口的命令:
2)串行端口的配置:
路由器串行端口常用的配置命令:
DCE与DTE:
同步串行端口的同步时钟信号是由DCE(数据通讯设备,如modem)提供的。默认情况下,路由器串行端口充当DTE。如果查看到该端口是DTE(数据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类型,不必配置同步时钟参数;如果查看到端口是DCE类型,就必须用命令指定时钟频率来配置成DCE端。在串行端口连接中,作为DCE的一端必须要为连接的另一DTE提供时钟信号。
HDLC:
路由器出厂时,默认的串口封装协议是HDLC(全称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它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全双工通信,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所有帧采用CRC检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收或重份,传输可靠性高;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
配置实例:
DCE端的配置:
en conf t int s0/0/0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clock rate 9600 bandwidth 64 no shut
DTE端的配置:
en conf t int s0/0/0 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 bandwidth 64 no shut
可能出现的错误:
解决方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在DTE端配置了时钟频率,用DCE或DTE串口线连接路由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分清哪个是DCE端,哪个是DTE端。
实验文档下载: 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MenAngel/NetBlog6.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