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407 2024-2025-1《网络与系统攻防技术》实验一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
1.1本周学习内容
1.1.1缓冲区溢出的定义和原因
定义:写入缓冲区的数据量超过该缓冲区能容纳的最大限度,造成溢出的数据改写了与该缓冲区相邻的原始数据的情形。
原因:(直接)由于代码语言的设计问题、程序员的安全意识问题,程序没有严格的内存越界检查;(根本)冯诺依曼体系的安全缺陷,存储中数据和指令没有严格分离。
1.1.2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历史
红色代码、冲击波病毒、震荡波病毒、心脏出血、乌克兰断网、勒索病毒。
1.1.3缓冲区溢出基础知识
编译器和连接器:根据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生成可执行程序代码,有gcc、javac。
调试器:在运行时调试与分析程序行为的工具,有gdb、jdb、pdb。
寄存器分类: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其他寄存器。
EBP栈底指针(在高地址)、ESP栈顶指针(在低地址)、EIP指令指针寄存器(指向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堆:程序动态分配的数据和变量。
栈:环境变量/参数和个数以及主函数和调用栈中函数的临时保存信息。
汇编指令:push、pop、mov、sub等。
内核态与用户态。
1.2实验内容简述
名为pwn1的linux可执行文件,在正常情况下运行会调用foo函数,该函数会简单回显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该程序同时包含另一个代码片段getShell,会返回一个可用Shell。正常情况下这个代码不会被运行,本次实验使用三种方法尝试调用getshell函数:
修改可执行文件内容,改变程序中的一个函数调用指令,直接跳转到getShell函数。
利用foo函数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构造一个攻击输入字符串,覆盖返回地址,触发getShell函数。
注入一个自己制作的shellcode(一段用于获取一个交互式的shell的机器指令)并运行这段shellcode。
2.实验过程
2.1修改程序机器指令的方法
下载目标文件pwn1,正常运行,可以回显输入字符串。

使用“objdump -d pwn1 | more”命令,反汇编并找到函数调用的相关指令。可以看到main中80484b5位置是跳转到foo函数的指令。

跳转指令中,e8是跳转的意思,d7ffffff为补码,表示当前地址+(-41),所以要调用getShell函数,需要改变后面四个字节。根据计算,应该是-61,即-0x3d,补码为c3ffffff。
按照计算结果需将该条指令改为e8c3ffffff。打开vi后修改过程为:用“:%!xxd”指令将显示模式切换为16进制模式;用“/d7ff”定位修改位置,将d7修改为c3;用“:%!xxd -r”指令转换16进制为原格式;“:wq”保存退出。

运行修改后文件,可以进入shell。 成功获取shell,即成功调用了getShell函数

2.2BOF攻击的方法
首先进行反汇编,可以发现在foo函数中,8048497位置的指令为“lea -0x1c(%ebp),%eax”,即只为后续的读入字符串预留了0x1c=28字节的缓冲区。call调用foo时,原本会在堆栈上压上返回地址80484ba,我需要通过修改,让返回地址的值被覆盖为getShell函数的地址804847d。(图片在2.1中已给出)
使用gdb,输入超过28字节的字符串,再查看各个寄存器的值,发现eip的值是0x35353535,即5555的ascii码。在输入另一个特定的过长字符串,查看eip的值为0x34333231,即4321的ascii码。这就确定了应该如何设置攻击字符串,即将第33至第36个字符设置为804847d按字节的倒序。不能通过键盘直接输入,所以先利用perl软件生成包括这样字符串的一个文件。用“xxd input”命令查看文件内容,可以发现内容正确。将input的输入,通过管道符“|”,作为pwn的输入。然后可以发现程序调用了getShell函数,可以获取shell了。





2.3注入shellcode的方法
找到一段用于攻击的shellcode:\x31\xc0\x50\x68\x2f\x2f\x73\x68\x68\x2f\x62\x69\x6e\x89\xe3\x50\x53\x89\xe1\x31\xd2\xb0\x0b\xcd\x80\。这段shellcode是启动一个新的/bin/sh shell的机器码,用于后续的攻击操作。做准备工作,设置堆栈可执行,关闭地址随机化,并进行确认。










4.5 结合nc模拟远程攻击
本例中是在同一台主机上做的实验;该实验最好在互相连通的两台Linux上做,将ip地址替换为主机1的IP即可。
主机1,模拟一个有漏洞的网络服务:

5.3. 增加shellcode的构造难度。
shellcode中需要猜测返回地址的位置,需要猜测shellcode注入后的内存位置。这些都极度依赖一个事实:应用的代码段、堆栈段每次都被OS放置到固定的内存地址。ALSR,地址随机化就是让OS每次都用不同的地址加载应用。这样通过预先反汇编或调试得到的那些地址就都不正确了。

posted @ 2024-10-09 13:18  Margarita0  阅读(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