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Madeleine的信

I place the headphones on my ears and listen;Someone sings a song,I feel so blue...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片断

Posted on 2004-09-05 21:08  May  阅读(420)  评论(0)    收藏  举报
昔日豪客重新驾临博达-时隔多年都说得上,所以没被认出来了><终于收获第二张Milstein:Bach Sonaten und Partiten für Violin solo(DG THE ORIGINALS)。见过的封面。慈祥的人,和人性化的传说很切合^^先放一下。其后是一张Cziffra的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EMI ANGEL RECORDS)。不再搜索声乐了,也许终究还是不算了解。
D版还剩一个曲目全的优点让人无法对其彻底鄙视…
还是有所偏好:
第一次听超技用Arrau的漂亮型版本,虽然也不过分甜腻。Cziffra就没有很廉价的用延音踏板,而且很有跳跃感。-虽然朴素的作品可以轻易接受(被某些不协和执著者训练出来的),对朴素的表达还不能轻易的沉迷。但也不拒绝。
然而对迷幻性的Mephisto Walzer Nr.1还胜任,虽然这一部当初也是不幸的先接触了极华丽的版本。
偶像那一代离不了踏板的情形大概也较如今收敛许多,所以终究没有那么深的造诣,只一味在无限延伸中无法自拔,仿佛一加速就会打断幻觉。
之前听了一阵电台,有段极漂亮的华彩,差不离就是他的。带来对现有一切真诚的爱的匈牙利人。那之后就再无气力负担这个字了,至少在表达。(其实也许该是生来富裕,持续有去无回也一直没有彻底破产。只是自己看着伤心。)同样盛产革命者,名气却多时不显山露水--大概现状早不是如此了吧。原以为革命者不善表露,至少如今的奢侈品都是在安逸中酝酿出来的;但是这个群体怀有很深的爱,即便不是极致。我却薄情的远离了。
现在是Milstein,告别演出之后就不再谈其他提琴师。无论旁人如何用Hefeitz的精准和其实也不失感情来劝说。前者并不在乎,后者也一直没有感应。这次算是接着积累对他的记忆。
都是无法忘记的对象,虽然只记得当初有很多感动这一事实,没有细节。
……
只有这些。但应该比起见前几年一篇一篇的写乐评少很多虚情假意,当然也少了很多实在的积蓄。那时候听古典没少被长吁短叹,读书没少受检查教育;后来听了一段非古典还是被指责,书籍依然百选不对;最后是现在为自己改邪归正,大概教人心里不再紧张,即便嘴上还是封堵。
曾经绝无玩笑的说,我是个牺牲者。在尚未被掩埋完全的时候,不要掘土告知我替代的人仍然幸福至极的活着。
……
TimeZone
最终没有买。
明天就没东西炫耀了。回来之后应该还有机会聚的吧,虽然看着又要结束了。担忧的很早。习惯。
雕了许多玫瑰的装饰,衬蓝底。需要这样一件摆设去钟爱。不算浓妆艳抹,但是之前一直没有过这样的程度。
[初次发表于2004年7月27日2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