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阅读笔记——程序员篇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程序员篇

有幸拜读构建之法,大致阅读完构建之法的全文后,个人以为本书可大概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前三章,主要是与开发人员相关的内容。然后是4-7章,有关于团队开发的内容,最后是有关具体职位、用户和行业的内容。本篇读后感主要是关于前三篇的开发人员(软件工程师)的内容。

第一章中,首先提出了软件构建过程、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软件工程的内容、软件的特殊性以及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不同的侧重点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将软件工程的大致面貌形象的勾勒出来。让我对软件工程有了一个比较鲜明的认识。也了解了软件工程的方向和特征。并且使我了解了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之间的分界线。能够很好地避免在未来的实际应用出现中出现在此方面钻牛角尖的情况。

第二章中的内容是关于个人技术和流程的。让我接触到了单元测试、回归测试和效能分析的概念。并且知晓了好的单元测试的特点。让我对以后的实践中进行单元测试有了一个明确的比对标杆,能够更好地衡量自己的测试。此外,还明确了回归测试的目的。让我对不同的测试的不同的侧重点,亦或者是目的,有了清楚的认识。而且本篇中还给出了详细的个人开发流程。这对我今后在学习实践当中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为我以后的实际开发提供了好的开展方向。借此读后感,记录一下个人开发的流程Person Software Process(PSP):

计划

       • 明确需求和其他相关因素,指明时间成本和依赖关系

开发

       • 分析需求

       • 生成设计文档

       • 设计复审(和同事审核设计文档)

       • 代码规范(为目前的开发指定合适的规范)

       • 具体设计

       • 具体编码

       • 代码复审

       • 测试(包括自测、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记录用时

测试报告

计算工作量

事后总结

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此外,该篇中还明确了软件设计的两个原则:单一原则和开放-封闭原则,这对我今后的开发中也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能够帮助我理清实际开发中的模块和流程。

第三章,介绍的则是软件工程师的成长,本篇说明了好的团队应把冲突的积极方面释放出来(各自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说服别人),而避免消极方面。还提出了单个成员Individual Contributor(IC)在团队中的流程、初级工程师的成长、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质量的衡量方式、团队对个人的期望以及软件工程师的思维误区。通过对IC在团队中的流程的介绍,我认识到写代码并不是开发者的全部,他还会涉及到其他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初级工程的成长的了解,我也更加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今后,我也会向团队对个人的期望的方向努力靠拢。此外,本篇中的思维误区,为我提供了很有用的参考,能够提醒我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当注重什么、不应当纠结什么。

这三篇,通过前辈的实践经验总结,能够让包括我在内的刚入门的或者打算入门软件工程这一行业的人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十分感谢前辈的指引,使我受益匪浅。

posted @ 2021-01-21 12:25  假装有知识  阅读(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