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番列表
已看:
小林家的龙女仆(两季)
紫罗兰永恒花园(正片+外传)
游戏人生(正片+zero)
魔女之旅
想要成为影之实力者 (一+二)
在魔王城说晚安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爆炎)(一+二+三+剧场)
RE:creator
P4118
魔法少女小圆(主线+剧场版)
葬送的芙莉莲
格林童话变奏曲
玛娜利亚魔法学院
怪人的沙拉碗
地缚少年花子君
末班列车去哪里了
祭品公主与兽之王
少女终末旅行
Fate(UBW)
约会大作战(第一季)
来自深渊(两季+剧场版)
转生变成shi...
杂文( 仅为个人乱评,不喜勿喷)
“兵器”的一生——浅谈珂朵莉和薇尔利特的相似与不同
\(update \:on \:2024.3.3\)
先看的紫罗兰,非常喜欢薇尔利特这个角色,后来接触珂学,认识了珂朵莉,在发现二人身世基本一样时,我止不住想了几个晚上,后来就想着写点东西
先说说相似点,最明显的就是两人的初期状态——一个是“漠视”生命的妖精,一个是没有情欲的“指令怪”,再者就是转折点——一个遇到了威廉,一个遇到了基尔伯特少佐 (都还是军官,果然兵器都和军官见得多),转合点之后两人的意识都得到了改变,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人格,并逐渐明白幸福(“爱”),追求幸福(“爱”)
再者就是追求方面,两人都得到了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珂朵莉牺牲前意识到了“自己已经是幸福的了”,薇尔利特也拥有了自己的个性,以及对“爱”的理解
接下来就是不同点,这也决定了两部番的特点
珂朵莉,是悲惨命运下的救赎(这种构思事实上也相对常见)
身为一个妖精,使命就只是战斗至死,还有前世记忆侵蚀等痛苦,珂朵莉的命运似乎已经是注定的,而与威廉的相遇与相处,则是对她“人格”的塑造,更是对她的救赎
在收获并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珂朵莉整体呈现被动姿态,但这也不能怪她,妖精的命中注定使得珂朵莉以完全独立的“自我”去追求幸福意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反观薇尔利特,则恰恰相反——她是少女摸爬滚打的成长
少佐对她的“爱”只是全文的楔子,不像威廉对珂朵莉那样贯彻,薇尔利特更多(甚至全部)的认知与观念,都是她做自动手记人偶这份工作,遇到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之后才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这也就决定了紫罗兰这部记述成长的动画的特点——需细品而不可速通,就是因为人的成长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所以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打破薇尔利特的旧观念,帮助她建立新的人格。
总结的说,两位少女都做到了遗憾中的无憾
魔爱着神 神爱世人——从圆神看虚渊玄的“春秋”笔法
Fate看不下去不从这里看
在圆神里,可以看到
- 希望与绝望的并存
- 脑洞大开的科幻
- 永不过时的古典哲学
-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碰撞
- 绝对理性和人文感性的对抗
为什么鲁迅会成为经典?因为有一些人成为了孔乙己
那么为什么圆神是神?因为从中能看到现实的影子
到这里,我就先说说个人认为最现实的角色——
美树沙耶香
悲惨的宿命,是内心深处分明不能不能放弃利己,却秉持极端利他主义的悲哀
在现实中,利他主义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个主义,这点在黑白列车一段有所体现。当沙耶香发现自己守护的,那些努力获得幸福的人都被贬低和否认,她绝望了
放到现实,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每个人可能都也有过为别人付出,却反而得到了负反馈,从利己的角度而言,是可以逼疯人的
更不用说沙耶香不断奉献,却得不到一点正反馈
最后沙耶香自己也说了:魔法少女传播希望,也产生了等量的怨恨和诅咒,对于她个人而言,这些东西都叠到了她自己身上
于是,她一边渴望正反馈,又一遍责备着这符合本性的欲望,陷入精神内耗,比耗完魔法更快,更痛苦,最终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下撕裂了灵魂,释放了绝望的魔女
附带一提,事实上,促成这一结果的因素不仅仅是沙耶香的个人行事缺陷,魔法少女的残酷事实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推手
在剧中,魔法少女的灵魂与肉体分离,就剩下了用于战斗的躯壳,这一事实被沙耶香认为是“行尸走肉”,自己成为了“斩杀魔女的机器”,正如此,她没有勇气再去面对上条恭介,却又违反了内心欲望,陷入矛盾
动画也表现了这一事实,就是沙耶香发疯似的砍杀影之魔女,一刀一刀都是她内心逐渐坠入绝望的历程
在虚渊玄笔下,沙耶香的命运悲惨而又现实,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最后进入魔兽时代,沙耶香还是走了……
那么,与沙耶香性格相反的,就是
佐仓杏子
杏子你怎么跟沙耶香走了呀没学姐后就指望看你呢你怎么走了呀没有你我怎么活呀呀呀
杏子,是一心利己,却放不下利他的典型
其实,杏子一直不是纯利己,她开始的愿望就是为了父亲,但在得到极端的负反馈时,她便抛开了利他路线,转而利己
但看到沙耶香后,她坐不住了
因为沙耶香就是重蹈她的旧辙,并且她深深明白,这样下去沙耶香必死
看到一个人行将就木,是个人都难保持冷静
更别说,这个人就是过去的自己
于是,杏子拼尽一切,只为挽救与自己利益毫不相关的人
这种人物现实中当然有,不过不是所有结局都这么惨,杏子走了主要可能还是因为沙耶香的固执,所以在冲击力与影射现实上,杏子略逊一筹
接下来,就是两位的理想化模型——
晓美焰(\(Homula\))&鹿目圆(\(Madoka\))
先说鹿目圆,这是纯正的利他主义,圆神甘愿一个人吸收所有诅咒并一直与之战斗,这就是舍己为人的经典
但事实上,她也展示了成为“圣人”的付出:
颠覆因果,孤独终身,与难以想象的绝望对抗而不崩坏
没有神力不可为也,故曰理想
再看晓美焰,更是一心为了自己的馒头卡小圆疯狂颠覆时间线,舍弃了其他的一切,只为达成内心最深处的目标
哪怕是神,她也要干涉,只为“与成为魔法少女前的小圆相遇”(我要给小圆完整的一生!!!)
很明显,这二位向我们展示了利己与利他的极致,但更明显,她们的悲壮也显示了成为“圣人”亦或是“恶魔”的高昂代价,放在现实中,有,但不会是多数
还有一位最痛心的——
巴麻美
就三集我写个集贸
首先,学姐以一个近乎戏谑的方式领盒饭本身就是悲哀
再结合最后一战前学姐对小圆吐露心声以及叛逆篇贝贝(百江渚)的语言来看,巴麻美的内心并没有那么坚强,她独自生活,独自战斗(可能),但还是表现为一个成熟稳重的学姐形象,这样的人,现实中也是很多的
事实上,在为人哲学方面,还有一些人物值得关注,比如小圆母亲,在小圆犹豫不决时,她的劝导放在现实中是有教育意义的,比如孩子的犯错成本,虽然小圆没有就是了(ε=(´ο`*))))
接下来说说别的
科幻
根据QB的理论,为了对抗熵增,他们发明了魔法少女这一将人的情感(灵魂)转化为能量的逆天操作,不得不说这玩意放到现在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更别说当时是2011年
古典艺术
毕加索《格尔尼卡》
《创造亚当》
希望与绝望的平衡思想
都为这部剧提供了浓厚的底蕴
理性与感性
QB获取能量对抗熵增以生存,从理性逻辑来看完全无可厚非,但这正是人的情感逻辑所无法接受的,正是因为情感的存在,才有了更多的未知数,或是悲剧,或是希望
结语:本来就是看看,第一遍惊到了,后来越想越有味,写了些东西,后续有感可能会写情节或是设定的梳理,毕竟虚渊玄还是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