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node && Fast Directory Travel Method(undone)
目录
1. Linux inode简介 2. Fast Directory Travel Method
1. Linux inode简介
0x1: 磁盘分割原理
字节 -> 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 块(block)(最常见的是4KB,即8个连续的sector组成一个block)
1. 磁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 2. 文件存储的最小单位是"块"
0x2: Linux EX2 filesystem
当一个partition(分区)被格式化为ext2文件系统时,就会有inode table和block area这两个区域
1. inode table 保存inode,即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 类似于windows中的MBR的概念(主要开机扇区,master boot recoder),即一块硬盘的第0轨上。计算机一开机就会去读取这个区域。由MBR的含义知,若一个硬盘的MBR挂了,这块硬盘就等于挂了 inode 则是记录"该档案的相关属性,以及档案内容放置在哪一个 Block 之内"的信息。简单的说,inode 除了记录档案的属性外,同时还必须要具有指向( pointer )的功能,亦即指向档案内容放置的区块之中,好让操作系统可以正确的去取得档案的内容 我们知道,Linux下所有的设备都被抽象为了文件的统一概念,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 保存inode元数据的结构体为: struct stat,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stat example.txt struct stat { dev_t st_dev; /* ID of device containing file */ ino_t st_ino; /* inode number */ mode_t st_mode; /* protection */ nlink_t st_nlink; /* number of hard links */ uid_t st_uid; /* user ID of owner */ gid_t st_gid; /* group ID of owner */ dev_t st_rdev; /* device ID (if special file) */ off_t st_size; /* total size, in bytes */ blksize_t st_blksize; /* blocksize for filesystem I/O */ blkcnt_t st_blocks; /* number of 512B blocks allocated */ /* Since Linux 2.6, the kernel supports nanosecond precision for the following timestamp fields. For the details before Linux 2.6, see NOTES. */ struct timespec st_atim; /* time of last access */ struct timespec st_mtim; /* time of last modification */ struct timespec st_ctim; /* time of last status change */ #define st_atime st_atim.tv_sec /* Backward compatibility */ #define st_mtime st_mtim.tv_sec #define st_ctime st_ctim.tv_sec }; */ 2. block area block是文件系统保存实际数据的最小单位,数据本身的信息就保存在这个区域
0x3: 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我们知道,inode信息保存在"inode table"中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0x4: inode number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
1. 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2. 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 3. 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ip.txt.win03
0x5: 读取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即目录遍历本质上是在做目录项(dirent)的遍历。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
1. 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 2. 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目录文件的读权限(r)和写权限(w),都是针对目录文件本身。由于目录文件内只有文件名和inode号码,所以如果只有读权限,只能获取文件名,无法获取其他信息,因为其他信息都储存在inode节点中,而读取inode节点内的信息需要目录文件的执行权限(x)
0x6: 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在Linux的这种架构设计下,可以实现以下事情
1. 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 2. 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 3. 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
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
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
0x7: 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0x8: 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Relevant Link:
http://man7.org/linux/man-pages/man2/stat.2.html http://www.cnblogs.com/kkgreen/archive/2012/03/02/2377794.html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2. Fast Directory Travel Method
Relevant Link:
http://guojing.me/linux-kernel-architecture/posts/dentry-cache/ http://oss.org.cn/kernel-book/ch08/8.3.3.htm http://blog.csdn.net/cywosp/article/details/21126161
Copyright (c) 2014 LittleHan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