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提升的方法
一、什么是认知
经验是对于过往经历的总结归纳,当把这种经验传授给别人时,这种经验对别人来说就是知识。所以,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信息沉淀。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系统,例如操作技能中的PS技术、木工技术、电工技术、水工技术等,而能力是内化的知识和技能。
“认知”这个词就不那么容易定义了,很多人都聊过认知,但是细细看去,每个人对于认知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为了方便阐述,我把“认知”定义为经过处理并内化后的知识及其应用。自我认知,就是已经内化了的关于自己的知识和应用。自我认知上的局限性,就是已经被内化但带有局限性的知识,比如:
- 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信念,这属于惯性的假设模式(信念体)
- 遇到小事情容易发怒的情绪,这属于惯性的情绪模式(情绪体)
- 忽略了前提条件的经验主义,这属于惯性的经验模式(记忆体)
知识和应用的内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了解到。
- 第一个阶段是无意识无能力,指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核心能力共情能力,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对这种能力没有意识。而很多人的家庭环境也不具备培养、锻炼共情能力的场景,那么这些人就会处于无意识无能力的状态。
- 第二个阶段是有意识无能力,指意识到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还是以共情能力为例,一个人听说了共情能力这个概念并且学习了一些相关技巧以后,他对共情能力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在他通过不断的练习把共情能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内化之前,他就处于有意识无能力的状态。为什么说没有能力呢?因为能力是指知识和技巧经过内化以后可以较好地使用出来的状态,如果不能自然自发地应用,那么就不能算作具备这种能力。
- 第三个阶段是有意识有能力,指意识到自己具备某种能力。比如,虽然你具备共情能力,但是你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去应用这种能力,或者有意识地去分辨哪些情形下适合应用它。
- 第四个阶段是无意识有能力,指不需要刻意去思考,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某种能力。比如,你不仅具备共情能力,还能够自然而然、无意识地在合适的情形里应用它。很多时候我们会听人说某某情商很高,特别容易让人感觉到被理解。其实这就是指这些人处于一种无须刻意为之就能自如地应用共情能力的状态。
根据我们上面的定义,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已经内化的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应用,也就是说,已经处于第四个阶段。所以,如果要改变你的认知,我们就需要从头再来一遍,把新的知识或技能从第一个阶段一步一步走到最后内化的阶段,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达到认知破圈甚至重塑自我认知的效果。
在讨论如何从从第一阶段走到第四阶段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下什么是认知破圈。
二、什么是认知破圈
人生真正的战略问题,是你想如何活好这一生,获得你想要的成功。这里的成功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在没搞清战略问题时盲目地去研究战术,最后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获取不了你想要的成功。战术是无法弥补战略的失败的。如果你能厘清人生的战略,弄清你适合做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那你就踏上了人生的捷径。
当你想问人生是否有捷径时,问题的核心是你怎么定义捷径。
- 首先,这条捷径应该是你自己定义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
- 其次,在定义这条捷径时,你需要确保自己的视角没有受到限制。
人的视角都是由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外在的影响塑造的,所以打破你认知局限的关键一步就是把这些错误的认知和信念发掘出来。
有一个企业家有着亿万身家,但不开心,他说他穷得只剩下钱了。他最初觉得自己财富自由后就能拥有一切,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的。他到后来才发现,帮助他人实现心灵上的成长才是最能带给他快乐的事情。
我们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就好像剥洋葱的过程,你想象的是一个情况,但是一层一层剥开以后,你会发现你真正想要的其实和你最初想象的不一样。
比如,
- 企业家说:“我赚到2000万元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 问:“为什么要实现财务自由呢?”
- 他说:“因为实现财务自由后,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 问:“那么你想做什么呢?”
-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想天天看电视。”
- 问:“那你现在不能天天看电视吗?”
- 他说不上话了。
柏拉图说:“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原本自己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过这样的人,他们往往很少对自我进行具体表述。当你问他想吃什么时,他要么说随便,要么说听大家的。当你问他喜欢什么时,他会说不知道。当你问他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时,他会跟你讲其他人的例子,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在3岁半时花了一年多时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那就是画画。他在访谈节目里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的筹码,但是大多数人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只后悔自己没有比别人开得快,却连自己要去的方向也不知道,然后不知不觉就到了生命的终点。如果能找到一个目标,把它做到极致,那就无敌了。
如果通过对自己认知的不断剖析、反思,并实践新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不需要去刻意获取外部的认可,或盲目追逐外界定义的成功,那么你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从而踏上人生的捷径。这才是认知破圈的核心价值。
三、如何系统性地进行认知迭代
完成一次认知迭代,并内化到自我认知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
Step1:在心态上做好准备
无论是找出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还是制定属于自己的成功目标,要清楚了解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都需要具备一种极度坦诚、真实的态度,我把它称为“极度的诚实”,这是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
为什么说极度的诚实是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因为没有这种心态,你无法发现或者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很多时候,经历失败次数越多的人,往往越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的错误,而是习惯性地将失败归咎于外在原因,这种对于诚实的缺乏恰恰是导致他们无法再次成功的核心原因。即便外在环境再顺利、条件再好,如果自己内在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依然会面临不好的结果。
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能帮助你去弥补不足,皇帝的新衣终究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极度的诚实包括两个部分:
- 对他人诚实
- 对自己诚实
对他人诚实是指你在和对方沟通时,有勇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合适的条件下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它有三个前提:
- 一是对自己诚实,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是怎样的。
- 二是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条件。
- 三是知道什么是恰当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重点讨论这3个方面。
1、对自己诚实
想要做到对自己诚实,就需要对真实的自我做出精准的分析和如实的判断。它包括了:
- 对于知识的诚实
- 对于信息的诚实
- 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
- 对于自己能力的诚实
- 对于自己需求的诚实
- 对于自己情绪的诚实
1)对于知识的诚实
能够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然承认自己不懂是很困难的。很多专家型人才通常都会有这样的弱点:在一个领域精通的时间越长,越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准确无误,越难承认自己不知道,越难放下面子承认自己错了。但是,做不到这些,就很难继续提升自己。
追问法是一种可以帮助你放下面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不断追问自己:
- 如果我承认自己不懂会有什么后果?
- 他人不再那么尊重我?
- 降低对我的评价?
- 不再找我合作?
每一种后果都是一种假设,因此需要进行验证。
可以先找一些后果比较轻微的情况去验证。比如和朋友聊到一个话题时,诚实地承认自己不懂,然后问一下朋友是否会因此觉得自己不行。如果你怕对方不够坦诚,那么去和那些愿意坦诚待你的人交流,这样你才能破除各种假设。
为什么破除假设有助于放下面子?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令我们担忧畏惧的不仅仅是表达负面观点本身,还包括在表达负面观点过程中表露的情绪。在表达观点之前、之中和之后,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我将其称为“情绪的三座山峰”。
- 第一座山峰,是由于错误的假设而不敢表达负面观点。比如,你的朋友新买了一件外套,问你好不好看,你觉得这件衣服和他的气质实在不搭,但你担心告诉他你的真实看法会让他难过,所以你产生了担忧、焦虑的情绪。“告诉他我的真实看法会让他难过”这个想法,就是一个假设。其实,要跨过情绪的第一座山峰并不难,我们可以直接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对方回应之后再决定是否表达负面观点。比如,你可以说“关于这件衣服,我想跟你说说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怕你感觉不舒服,所以心里有点担忧”。如果对方的回应是没关系,那么情绪的第一座山峰便可以跨过,你的焦虑和担忧就被化解了。
- 第二座山峰,是表达负面观点时可能表露的情绪。你可能稍带惋惜地说:“我觉得这件衣服和你真的不太搭,衣服太板正了,和你偏随性的气质不一致。”表达过后,这座“惋惜”的情绪小山峰便被跨过了。
- 第三座山峰,是说出负面观点后担心对方有不好的回应。说完上面那番话后,你担心朋友会不会因此不开心。即便对方表现得无所谓,你依然不确定他心里是不是会对你有看法。要跨过这座山峰,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询问对方的感受,让所有的情绪安全落地。这时,你可以问:“刚刚我说的,会不会让你感觉不舒服?”对方可能会说:“没有啊,我很高兴你告诉了我,因为我自己也有点担心。”这时,你可能就跨过第三座情绪山峰了。当然,有时候确认是否有残留情绪的过程会经历好几个来回,我们可能需要通过各种共情技巧来让自己和对方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在对方说出他的情绪及感受,且确保双方都没有情绪残留的情况下,我们就顺利地翻越了情绪的三座山峰,能够安全、恰当地表达负面观点和情绪了。通常这时候,你反而会觉得和对方的关系更亲近了,因为双方顺利地跨过了一个难关。
这个原理不光可以帮助你放下面子,还可以应用在各类负面观点和拒绝的表达之中。只有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不愿意说的障碍,你才能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你知道如何跨过情绪的三座山峰之后,你会发现,表达负面观点和感受,甚至拒绝别人都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你也就不需要再做“老好人”了。
更有意思的是,通常经历了这些后,周围的人可能跟你更加亲近了。毕竟,好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起起伏伏的。因此,能够真实坦率地表达彼此的想法,即便对话有困难也能顺利解决问题,经历了不好的事却依然在一起,才是牢固关系的标志。也就是说,学会处理情绪的三座山峰,是加强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反一味维持表面的和谐反而会让人觉得虚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看上去八面玲珑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关系亲密的朋友,而那些因说话过于直率常常得罪人的人反而会有一群死党。这背后的道理都是相似的。
2)对于信息的诚实
我们经常会被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误导。比如有的人以为要是自己考不上好的学校,人生就没有希望了。可是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人具备本科学历,剩下的人即便没有本科学历,也依然能够好好地工作和生活。
要梳理清楚自己在接收信息上的滤镜,就需要了解自己可能会忽略什么,可能会轻视什么,可能会过分看重什么。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发掘你自己的信息滤镜。
- 我平时最喜欢和什么样的人聊天?为什么?和不同的人聊天看待事物的视角会很不一样,一方面会影响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你对哪些视角接纳度更高。
- 我平时聊天通常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为什么?你是习惯聊人际关系、商业变迁,还是聊兴趣爱好?这些都能反映出你不同的关注点。人们通常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纳,这也意味着人容易忽略不熟悉的东西,这就是一种潜在的盲区。
- 我平时最讨厌和什么样的人聊天?为什么?事实上,最讨厌的人说出来的话可能反而会是有用的。不时看看你受不了的言论,想想这些言论在哪些情况下是合理的、可信的,也能帮助你拓宽视野。
- 我对哪些话题特别不感兴趣?为什么?这能帮你找到那些因为不感兴趣而被忽略的信息。
- 我最容易被哪类人说服?我最容易对哪类人产生好感?
- 我最讨厌父母说我什么?父母通常是比较了解你的人,你最讨厌他们说的东西,可能就是你不愿意面对的缺点或不足。
你会注意到很多问题是和人相关的,我们的很多信息都是来自他人,因此,我们对于他人的喜好也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当你梳理完这些问题时,就会有一个自我信息滤镜的简单列表了。有了这么一个列表,你就可以时时提醒自己,诚实地对待接收到的信息。
3)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
有的人习惯在简历上包装自己,有的人则喜欢在谈天论地时吹嘘自己的经历。时间长了,他们内在的自我就会被变相地放大,从而造成认知上的失调。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经历,不因为少了个学历而自卑,也不因为有一些成就而沾沾自喜,反而是一种自信的体现。
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需要一个人去尊重事实,不乱添加各种假设、框架和包装。
4)对于自己能力的诚实
有些人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喜欢低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则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这三种情况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诚实。
5)对于自己需求的诚实
很多时候,人际关系的变质缘于对自我需求的不诚实。这种不诚实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 二是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不表达出来,或用其他需求去代替。
我们通常会把自己的不愉快归结到别人身上。比如,
- 有的人会对父母说:“我无法拥有亲密关系,都是因为你们以前不让我谈恋爱。”
- 家长可能对小孩说:“你成绩不好让我很难受。”
在这两种情况里,第一种是我们期望通过将错误归结到他人身上,而不直接面对我们自己的问题;第二种情况是我们希望通过让对方内疚来改变对方。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这样的举动既会对另一方造成负面影响,也无助于我们提升对自我的认知,或增进双方的关系。《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指出,在学习平衡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的过程中,一个人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他人的奴隶”——认为自己需要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把自己的需求放到低优先级。
- 第二个阶段是“自己的皇帝”——此时,我们优先考虑自己,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第三个阶段是“平衡的生活”——我们会了解到,对别人负责不应该是我们的义务,我们的义务是对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情绪负责,但我们也不能通过伤害别人或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这几个阶段,我们的自我认知不一样,因此在别人指责我们时,我们的反应也会不一样。
当有人和你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时,如果我们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就会责怪自己。如果我们在第二个阶段,我们就会习惯性地指责别人。当我们处在第三个阶段时,我们会有以下两种选择。一种是我们能够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我不希望被你认为是自私的,这其实是我特别在乎你的看法的体现。另一种是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会采用这么激烈的表达方式,肯定是因为你的愤怒和难过吧,这可能说明你对我有一定的期望值。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比怪罪自己、指责别人更容易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种方式都要求我们能够分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或是能够去感同身受地分析出别人的需求。当你把自己的需求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避免用情绪去绑架别人,强迫别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从而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需要拘泥于责备自己或者别人。
举例来说,下属迟到了,你很生气,对他说:“这么重要的会议,你居然迟到了,太让我失望了。”,这句话没有表明你真实的内在需求,可能你的需求是:这种重要的会议,下属应该比我更早到会议室,把一切安排妥当,而不是我来了以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安排。我之所以对你有这种期待,是因为你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靠谱准时的人,会做出额外的努力来帮助上级解决问题。当你能够说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后,你的员工就知道下次该如何改正了。同时,你也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甚至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来满足你的期待。比如,与其让无关的下属来处理这些事情,不如找一个助理专门处理相关事务。当你有更多的选择去解决当下的问题时,就不容易产生情绪了,如此你和别人的关系就会相对融洽很多。
表达清楚自己诉求的另一个好处是让对方更可能给你你想要的,如果你连自己想要什么都表达不清楚,怎么能指望对方给你呢?
但是,把自己想要的表达清楚并不容易,很多时候需要你遵从SMART原则,在沟通中提出针对某一具体事物非常具体的要求,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的期望值到底在哪里。所谓SMART原则是指:
-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我们可能会经常从老板那里听到“我希望你能更加自信”,这就是一种不明确的需求表达——什么样的表现在老板看来才能算自信,是抬头挺胸地走路、大声说话,还是以更加坚定的语气聊天?你可以和对方沟通一下自信的具体表现,这样你才能知道怎么改进。猜测是容易出错的。 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比如,你希望老公可以经常回家吃饭,那么需要沟通清楚什么样的频率算“经常”。你可能觉得“经常”是每周一次,而你老公则觉得每个月一次就已经很频繁了,因为他需要出差。不沟通清楚,大家的期待可能就不一样,从而导致后续出现更多纠纷。
-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有人在潜意识里期望自己可以一夜暴富,所以沉迷于买彩票、赌博等,但是会编出一些类似于小赌怡情的借口来欺骗自己。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的需求做诚实的披露,然后才会有机会去修正它。
-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Relevant)。有些时候,我们的需求可能会被情绪绑架,从而制造出没有相关性的目标。比如,因为可能会有外国客人来访而老板期望前台要会英文,那么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但如果老板因为看到公司其他人员学历比较高,就要求前台需要具备硕士学历,而其实前台并不需要这样的学历就能完成工作,那么这个目标的相关性就比较弱了。
- 目标需要具备明确的截止日期(Time-bound)。有时候我们的内在需求是有时效性的,比如,母亲希望孩子在考试前不要玩游戏,但是如果不明确说出来,那么孩子可能没法理解母亲的这种要求,以为考试前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玩游戏。
即便有了SMART原则,很多人依然不习惯清晰地和别人沟通自身需求。
例如,在亲密关系里,有些女生不会主动告知男生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而是特别希望男生能猜出自己的需求。如果男生猜不到,她就会觉得对方不理解她。抛开导致这些女生产生这种行为的外在影响和内在信念,这也可能是她们对自己的需求并不了解的一种体现。也许她想要的,并不是对方能够猜到具体哪件事情,而是找到灵魂伴侣的独特感,或是被人完全理解的温馨感,从而不那么孤独。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更能够直接解决长期问题的方法,不是要求对方成为读心术的大师,而是去深度挖掘自己的孤独感,或是探究自己对于温馨感和独特性的需求来源于哪里,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满足。这样才不至于因把内在匮乏带入到亲密关系中而引发更多的纠纷和不快。换句话说,你自己需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而不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6)对于自己情绪的诚实
有情绪时,能够去深究其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是一种诚实。有情绪时,不把情绪作为不处理问题的借口,也是一种诚实。
极度的诚实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认知突破的三个步骤和三个原则背后的驱动力。没有它,一个人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因为如果你做不到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那么对这些虚假的现象进行再多分析,得出来的依然会是不靠谱的结论。
极度的诚实其实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只有对自己持续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不断地做到自我认知的破圈。
Step2:主动迎接深刻的体验
深刻的体验、透彻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是打破认知限制的三个步骤。我们通过不断的体验、思考和实践,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个正向循环可以帮助我们用崭新的认知模式去替代旧有的认知模式,经历认知提升的四个阶段,从“无意识无能力”变成“无意识有能力”的高手,打破三重认知限制形成的怪圈。
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从“无意识无能力”阶段提升到“有意识无能力”阶段。实现这种提升,我们需要深刻的体验。
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我们需要对当下的状态有一个合理而准确的评估,从自我认知的角度来讲,就是要知道我们当下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当下我们有哪些认知局限、盲点和误区。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保我们的体验是深刻的。
1、不逃避地体验逆境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会时时刻刻地想着如何去提升认知或者发现自己的盲区,因为那样会很辛苦。一般人通常都是遇到困境或是失败后,才会想到去挖掘认知方面的问题。
一个人的至暗时刻是非常重要的深刻体验,如果抓住这些时刻进行深度分析,我们通常都能发掘出在某一个特定方面自我认知的问题,从对这个问题的无意识状态变得有意识,这就是认知上的一个突破。
此外,深刻的体验还包含另外两层含义:不麻木的感受和适当的不舒适。
2、不麻木地对待日常
不麻木是指带着感受去体验生活中的事件。说到感受,很多人会觉得这很稀松平常:我看个电影会有感受,我和朋友谈个心也会有感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开始深度体验农业劳作这件事,我的想法有了深刻的改变。因为家里的关系,我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宅基地和农田,正值这几年农文旅产业比较火,就想着应该深度参与一下这件事,研究研究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是啥。最一开始,我觉得下地干活是一件城里人赶时髦的新式打卡,闹着好玩的事。但是随着我越玩越深,我发现我越来越能专注地沉浸在种地这件事中,待着越野帽,手里紧紧握着锄头,一锄一锄地翻动土地,小心翼翼地避免弄坏刚刚发芽的作物,脑子里同时在思考着如何对土地进行改良,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如何,眼睛里不断观察着每一片叶子的颜色和形状,评估着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不知不觉中,整个人完全进入了一种心流状态。慢慢地,我发现这种重复性劳动也有美妙的地方,我的心随着手的一次又一次挥舞运动沉静下来,竟然进入了一个非常享受的状态。
后来,我发现我的五感仿佛都提升了,开始能闻到土地里散发的独特味道,植物被风吹过的声音,蚯蚓的微小移动,感受脚下泥土的温度。这样,原本似乎枯燥无味的小事也变得生动而有色彩了。
《禅的初心》一书把禅宗修行分成四类,最低层次的修行是既没有思想也没有好奇心。这也是很多人对待日常事情的态度:不思考,不专注,得过且过,完成了就好。但禅的意境,是对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无我的专注,走就是走,坐就是坐,立就是立。
《摩诃婆罗多》体现了吠檀多哲学的最高目标,其核心含义是:没有责任是丑陋的,没有责任是不洁的。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你认真去对待。
很多人觉得,这些都跟哲学或宗教有关,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就日常行为来说,一个麻木的人和一个不麻木的人,所能感知到的生活的精微程度是不一样的,不麻木的人更容易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中发现自我成长的契机。
想象一个场景:你正在图书馆里安静地看书,这时,旁边一个人开始大声打电话,周围没有其他人,所以没有人制止他。你等了他一会儿,发现他还在打电话,你有点不耐烦了。这时,你可以麻木地对待这件事,戴个耳机或者换个地方就过去了。但是,如果你想突破自己的认知,你也可以不麻木地对待这件事。
不麻木地对待这件事有几种可能的方式。
- 一种是仔细分析自己的情绪产生于哪里,是因为这个人打扰到你,还是因为这个人违反了公共秩序,或是因为他让你想到了一个自己很讨厌的人,又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是因为这个人打扰到了你,那么你倾向的回应模式是去跟那个人交涉,还是逃避跟那个人起冲突的可能性?这种回应模式会有哪些问题?在哪些场景下适合,在哪些场景下不适合?每一种你倾向的回应模式,其实都是你惯性行为模式或者惯性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你通过对于自己这个小小情绪的分析,就能看到自己的一些潜在模式,从而把这些模式从没有被意识到的状态(无意识)变成被你意识到的状态(有意识)。这就是一种认知上的提升了。
- 另一种方式是,当你对自我为什么产生情绪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后,你就可以采取相关的行动。你可以礼貌地去请他打电话的声音小一点,或者提醒他,这里是图书馆,请他出去打电话。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忍着做出妥协。而这个行为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你在人际交往中的模式,而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发掘也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提升。
你的关注点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感知到什么,但同时也限制了你能看到的事物。
当你内心只有一个目标时,好处是你会非常专注,也会有基于这个目标的深刻体验,但坏处是你容易忽略和不重视其他和这个目标无关的事情。而在人生的长河里,这些事情可能是更重要的。
不麻木地对待日常可以帮助你解开对于单一目标的执着,去体会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认知。毕竟,我们都不希望遇到真正的失败和逆境,如果能通过日常生活来提升认知、发掘自己的盲点,从而避开可能造成失败的误区,那不是更好吗?
3、有意识地添加不适
适当地让自己有一些不舒服的体验,也是深刻的体验的一种。这种主动追求不适感的行为有三种好处:
- 帮助你增强意志力和适应能力,增加自信。
- 更好地珍惜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 产生深刻的洞见。
1)帮助你增强意志力和适应能力,增加自信
舒适的环境固然好,但是时间长了,人容易丧失一部分适应性。就好像习惯于睡舒适床垫的人,一旦换成了木板床,就可能失眠。但是,在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既然逆境是逃脱不掉的,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里尝试着让自己适应一些不舒服的情形就是一种危机演练。这样,即使外部环境变了,你也能吃得了这些苦。在日本,小孩子会被要求在雪地里进行“耐寒”训练,目的是训练小孩子的意志力,同时也让小孩子的体魄得到锻炼,其动机和这个原理是类似的。
当你看到自己能够在这些苦难中坚持下来时,你对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会大幅提升。很多人对于未来有很强的焦虑感,是因为他还不具备遇到苦难自己能坚持下去的信心。一个在艰苦条件下生活过的人,再次碰到类似的苦难,大概率不会像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人那样容易惊慌失措,而是会比较有信心地去应对。
在褚时健的自传里,他描述了他和他的亲戚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故事。当时的情况很危险,流弹过来后一个人瞬间就没命了,他的一个亲戚正是这样丧命的。所以褚时健认为,他后面碰到的各种大风大浪都比不上当年在战争时期的那种苦难,那段经历给了他强大的意志力和充沛的自信,让他后来能够在人生大起大落时依然保持乐观,并在70多岁高龄毅然决定种橙子,走一条很多人觉得漫长而辛苦的道路。
有时候,帮助自己建立自信的方法,就是回顾自己以前是如何从痛苦和挫折中走出来的。虽然有时候回顾过去的痛苦会让你感到有些不适,但是这背后隐藏的力量却能让你生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
2)更好地珍惜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炎炎夏日,当你在外面待了一段时间,突然进了开着空调的房间时,你就会觉得特别惬意。同样地,如果你因为做手术而不能正常进食,喝了一两个月粥后再次去餐馆品尝各种食物,你会惊叹于这些食物的美味。适当的不舒服可以帮助我们拉低感知的阈值,从而重新获得对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人只有失去了才能体会到事物的重要性。适当地让自己体会下失去一些东西后的感知,会提升你当下的满足感,这也是一种不花钱就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
3)产生深刻的洞见
那些最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是诱发人们思考和创作的来源。俄国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俄国著名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在19世纪俄国最苦难的那段时期出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是:“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中国的很多作家也是在历经苦难后才创作了很多好的作品,余华、史铁生等优秀作家的作品里都饱含着从苦难中凝结出的精神。
对于一般人来说,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也是他们反思自我、产生洞见的契机。在平时,我们也可以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痛苦”来产生洞见。
有时候,重新回顾过去一段深刻的体验,也可以帮助你解开一些信念体或者记忆体对你的束缚。所谓深刻的体验,其实就是抓住生活给你的每一段经历去成长:
- 在遇到困难时不逃避,敢于面对它、分析它,从而了解自己的盲点和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不麻木地去对待点点滴滴,而是从小事中也能有所体悟,这样才可以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状态。
- 在工作和生活过于舒适或顺利时,不妨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点挑战,测试一下自己当下状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Step3:透彻的思考
我们通过深刻的体验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盲区,或是认知需要提升的地方,于是我们就从“无意识”进入了“有意识”的状态。但由于这些是新发现的领域,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盲区和不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透彻的思考来发掘这个问题背后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进到“有意识有能力”这个阶段。
讲到思考,我们就需要探讨一下各种思考方法。逻辑思维的基石是两种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所谓分析信息背后的逻辑,就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考察得出一个结论或观点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是否可靠,首先要分辨它使用的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
- 如果是演绎法,那么就要看两点:
- 一是前提是否正确
- 二是过程是否合法
- 若是归纳法,那么就要看三点:
- 一是用于归纳的例子是否够强
- 二是例子是否具有普遍性
- 三是是否只提及支持自己观点而忽略不支持自己的观点的案例
只要我们能够尽量严格地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去考察问题、考察信息背后的逻辑是否成立,我们就能确保在思考时不会犯常见的错误,这就是透彻思考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会出现很多衍生概念和思考方法,比如追问法和切分法。
- 所谓追问法,就是揪着一件事情不断地问为什么。根据一个人的思考习惯,我们可以把人分为“无反思意识者”和“有反思意识者”。追问法就是一种能够有效帮助一个无反思意识者变成有反思意识者的方法。无反思意识的人不会对自己的结论或者行为做进一步的检验,要么不去思考结论的合理性,要么忽略了其他方面。有反思意识的人会对自己的结论和思考过程提出怀疑,这里的怀疑并不是自我怀疑。自我怀疑是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直接添加一个负面评价,而反思性的怀疑是对思考和结果的合理性、逻辑性和缜密性等方面进行检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直接给对方建议,但我不是很喜欢这么做。一方面,这剥夺了他人自我分析、自我决策的自由,助长了其继续做一个无反思意识者的倾向;另一方面,在没有深度了解对方所有信息的情况下,你给出的建议可能并不合适。所以我经常使用追问法。它的好处是提供辅助而不参与决策,帮助对方自行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反思的意识,从而成为有反思意识者。
不停地用追问法去检验自己的行为、思想、决策、情绪背后的深层认知,就是透彻思考的一种核心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反思自己每日的所思所言所做,是一个适用于提升自我认知的好习惯。
- 切分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种信念、观点或情绪里的不同元素切割开来,然后确保其中的每个要素都具备精准性、相关性、合理性及真实性。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处理那些容易激起情绪的观点和思想,或是内在已经涌起的复杂情绪。
切分法包括几个要点:
- 厘清定义。每个人因为自身经历不同,对于不同的词语可能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外人对此可能不清楚,因此使用一些词语或表达方式有时就很容易引起误解。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对方说的某个词语让你不舒服,你可以询问一下对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也许就能解开一些误会。
- 寻找相关性。很多时候,人们在表达或思考时并不会注意他们思考的事情是否有相关性,反而会习惯性地把一些并不相关的东西放在决策里一并考虑。切分法就是要求你把不相关的东西清晰地分割出去,这样就不会干扰你的思考。
- 分析合理性。人们习惯于从特殊事实中归纳出普遍原理,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比如,你帮朋友约了一个私人教练,却没想到朋友第一次去就迟到了20多分钟。你觉得他不尊重你,同时也让你在教练面前很没有面子,于是很生气。其实导致一个人迟到的原因有很多,你的朋友也许是不小心迟到的,会因自己的迟到而自责不已;也许是他习惯性地认为迟到是难以避免的,觉得迟到没什么大不了的。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和是否尊重你无关,因此你不需要直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而是可以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再做判断。
- 验证真实性。
总结一下,应用切分法来分析事情的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定义、反驳、重塑。
- 定义就是把这件事情中的相关概念梳理清楚,把不同的概念分类区别开来。
- 反驳就是通过对相关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检验,打破很多之前未经验证的假设和武断结论。
- 重塑就是根据前两个步骤得出的结论来重新定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概念,打破原先的信念体,从而在底层架构上获得解脱。
威廉·艾伦·怀特说过,人的习惯性思维便是他的生活态度,他的这种理念会在无意识中影响到他和周围的环境。
Step4:持续的实践
限制我们认知的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就是三种习惯性的思维和情绪模式。当我们通过深刻的体验发现自己认知上的问题,应用透彻的思考来找到解决方法和形成新的认知时,我们还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践来内化这个新的认知。换句话说,持续的实践可以让我们从“有意识有能力”变成“无意识有能力”。
既然我们的认知会被很多坏习惯影响,那么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多久呢?麦克斯威尔·马尔茨教授在他的《心理控制术》中提出,只需要28天就可以改变习惯。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改变不了生活习惯,更不用提思维上的习惯了呢?这是因为要改变习惯,或者是养成新的模式,是需要有科学方法的,我们需要遵循精进的五个要素:
- 一是清晰的目标
- 二是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
- 三是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
- 四是全力投入
- 五是及时的反馈
很多人会把努力和精进混淆。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如果你看一下上面列出的五个要素,你会发现努力只囊括了里面的第三点和第四点。精进的结果是你比之前做得更快、更好、更深、更专业,而盲目的努力则不一定会带来这样的结果。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效能比的问题。比如,通过死记硬背,我30分钟可以记下6个单词;但如果我要精进它,我可能会花30分钟去研究一下快速的科学记忆法,然后花10分钟记下这6个单词,并且在后续任何需要记单词时都能比之前快。
你可以很努力,但是缺乏以上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获得精进。
1、精进五要素
1)设立清晰的目标
通过深刻的体验,我们会发现我们希望改变的自己身上的一些盲区,比如,改变自己老好人的行为从而不用违心地做出妥协。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需要把老好人的行为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来做出改变。
怎么定义一个行为是否重要呢?这取决于你设定这个目标的初心。如果你的初心是不再委屈自己,那么你可以分析一下,在这些行为里,哪个行为会让你最觉得委屈了自己。这个行为可能是发生次数最多的,也可能是发生次数不多,但一旦发生就让你特别难受的。你可以列5—10个,然后从中选择。不需要列太多,因为太多了你也无法专注地去改变,效果反而不好。
以下是一个有老好人特质的典型行为列表(请注意,在列出相关行为时一定要写明确场景和对象):
- 无论自己有多忙,都无法拒绝同事请我帮忙的要求。
- 帮助别人买东西后不好意思要钱。
- 即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不敢提出来。
- 如果别人有情绪,我就会觉得是我做错了,无论是否和我有关系。
- 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事情去麻烦别人,比如,不好意思要求涨薪。
我们可以把改变第一条作为目标的基础,然后根据SMART原则来清晰定义这个目标:
- S(具体的):在我今天完不成当日工作时(具体的情形),如果同事(具体某个人)请我帮忙,我会拒绝他。
- M(可衡量的):因为刚开始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我设定每周拒绝一次。
- A(可达到的):一周拒绝一次我觉得是可行的,如果每次都拒绝我可能就做不到了。
- R(相关的):当我自己的工作极其忙碌时,我拒绝别人才能很好地完成我自己的工作。
- T(有时限的):在本周内我就需要完成一次拒绝。
通过上面这些分析,我们就列出了一个清晰且可执行的目标,这样就为完成改变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运用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
要解决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论。比如,
- 要提升记忆力就去研究快速记忆法
- 要提升阅读速度可以去研究快速阅读法
- 要学会拒绝别人,你也可以去参考关于沟通的各类书籍,比如《关键对话》等,通过多方面信息的收集来找到适合你且已经被验证的方法论。
3)进行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
一个人的目标设定其实可以分为三类,如下图:
一类是舒适区内的练习,指那些你可以很轻松地完成的练习,因而这类练习没有挑战性。另一类是危险区内的练习,指你想到就会心惊肉跳的练习。因为这类练习太过有挑战性,反而会增加执行的难度,所以我们会建议大家制定超过舒适区15%的目标,即突破区的目标。比如,对于上述改变老好人行为这个目标来说,偶尔拒绝一次是在舒适区,每次都拒绝是在危险区,而一周拒绝一次可能就是突破区了。因此我们会制定超出舒适区的目标,也就是一周拒绝一次。
4)全力投入
要全力投入就需要专注。我们在设定目标时之所以只选取一个,也是为了让我们更专注于目标。
5)用及时的反馈来助力
精进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及时的反馈。这一步背后的原理很简单,人既然能形成习惯,也能通过形成新的习惯去打破旧有的习惯。但是,要养成习惯就必须有驱动力,而及时的反馈就是一种有效的驱动力来源。
基于驱动力性质的不一样,我们有下面两种方法来实现改变。
-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一些负向的驱动力,比如虚荣感和羞愧感来实现改变。具体操作是公开向大家宣布你想要改掉的一个习惯,然后让周围人督促你。当他们看到你重复了这个习惯时,就会善意提醒你。时间久了,你就会因为持续不断地接到这种外部的负面反馈而产生羞愧感,从而逐步改掉那个习惯。这也是为什么线下的认知提升课程在改变固有习惯上极其有用,因为你会在一个密集的环境里受到反复刺激和提醒,从而意识到你的这些坏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人甚至能在一两天内改掉长期以来的负面暗示行为。
-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正向暗示法,也就是基于正向的驱动力来实现改变。正向驱动的来源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如果源于外在刺激,你需要有一个愿意帮助你成长的合作伙伴,可以是你的爱人、最要好的朋友或是亲人。他们需要做的是当你每次基于新的习惯做出行动时,给予你鼓励和称赞。时间久了,这些鼓励和称赞就会成为你内在的动力,最终让这些新的习惯内化到你本身的机制之中。这些被称为提示语的话语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它们可以颠覆人类头脑中自动化的系统,帮助我们意识到正在做的事情,同时提醒我们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比如,当你愤怒时,你可以问自己:“我在害怕什么?”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愤怒是错误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果你经常纠结或者担心别人怎么看待你的话,你可以告诉自己:我需要走我自己的路,不用去管别人。如果你会习惯性地怪罪别人,你可以重复告诉自己:我如何反应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这和别人无关。当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时,可以告诉自己:拒绝不会伤害别人。
就这样,我们运用经过验证的方法论进行突破区目标的练习,通过全力投入和及时反馈,就可以慢慢地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了。
2、应用精进五要素进行实战应用
1)如何找到自己终身的职业方向?(应用1)
方法一:从能力找职业方向
你的职业方向必定和你已经擅长的能力相关。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发掘自己的可迁移能力来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那什么是可迁移能力呢?先来看一下可迁移能力的体系。按照切分法的惯例,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能力,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可迁移。
- 经验是对于过往经历的总结归纳,当把这种经验传授给别人时,这种经验对别人来说就是知识。所以,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信息沉淀。
-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系统,例如操作技能中的PS技术、木工技术、电工技术、水工技术等,而能力是内化的知识和技能。
要了解什么是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我们先来了解不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它是指那些在我们转换环境、岗位、行业时无法带走继续使用的知识或技能。例如,
- 对于汽车结构的了解是不可迁移的专业知识
- 动手术和维修汽车是不可以迁移的技能
有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允许你换行业,但不容易换岗位,比如Word、Excel、PPT技能,或者财务知识等,这种就属于部分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
我们经常见到35岁雇员齐齐下岗的新闻,而下岗的人通常都只具备不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或拥有部分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他们能够在不同环境或岗位应用的能力很少,因此想再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困难了。比如一个35岁的程序员,如果他只会写代码,不会做管理,而写代码又达不到优秀架构师的程度,那他下岗后就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对雇主来说,他的性价比不如年轻人。有时候,即便是可迁移的技能都可能会过时,比如以前的打字员这个职业,就在社会变迁中被淘汰掉了。
如果一种能力可以允许你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或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那么这种能力就叫可迁移能力。
可迁移能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初阶、中阶和高阶。
- 初阶的可迁移能力通常是单一能力,例如,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负责和其他社团联系、跟赞助商沟通的学生就可能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那么他从大学转到职场时就能发挥此项技能优势,选择营销或商务拓展等这些对沟通能力有需求的岗位。初阶可迁移能力还包括想象力、共情能力、观察能力、执行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应届生或者是工作2—3年的职场新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我们能够通过经过验证的方法论来有效提升这些能力。通过提升这些单一能力,职场新人可以快速积累成绩,并为后续提升复合型能力打下基础。
但是,仅仅有可迁移能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它,直到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应用它们,这时能力整合就会发生。
- 能力整合是指可以很自如地同时运用不同的单一能力。这些能力整合后就会变成中阶可迁移能力。比如影响力就是一个中阶可迁移能力,根据不同场景,它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单一能力。假设你是一名销售员,当你卖给客户产品时,你需要去影响对方的决策,这时候你可以用的单一能力包括共情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讲故事能力和分析能力。具体来说,你通过共情体会到对方的需要,同时分析出这笔生意如何能满足对方的需求,然后通过恰当的沟通方式表达出来,辅以生动的案例故事。这些单一能力之间的配合应用就产生了影响力,帮助你完成了销售任务。
在可迁移能力体系里,我们是像盖房子一样一层层盖上去的,知识和技能构成能力,单一的初阶可迁移能力可以整合为复合型的中阶可迁移能力,中阶可迁移能力可以整合为高阶可迁移能力。
- 有一种高阶的复合型能力叫产品思维能力,指的是能够从第一性原理角度出发去思考事物和产品的本质: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产品设计的主体脉络是怎么样的?此外,还需要能够考虑实际情况和资源,用最有效和可行的办法设计出完成路径。这个高阶能力就包括了设计能力、洞察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行力等中阶和初阶的可迁移能力。
总结下来,可迁移能力体系可简单概括如下:
在了解这个体系之后,很多听起来很复杂的能力,比如领导力、影响力,就不再神秘了,掌握它们的路径就变得清晰多了。因为你不仅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样的积木(初阶可迁移能力)搭起来的,还知道如何掌握这些积木制作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把低阶可迁移能力整合为高阶可迁移能力,在职业稳定期的你才能继续上升,一步一步缩小和顶尖人才的差距,搭建属于你自己的能力壁垒。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呢?有以下几个步骤可以帮到你。
- 步骤一: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3—5段实习经历或工作经历罗列出来。(深刻的体验)
- 步骤二:思考在每一段经历中你的职责是什么,你负责了哪个板块,你完成了什么事情,获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追问法)
- 步骤三:根据你负责的板块,细想一下你运用了哪些能力。(透彻的思考)
- 步骤四:把总结出的能力写在纸上或记在备忘录里。
我们在这里把常见的初阶可迁移能力分一下组:
- 与人相关的:共情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 与处理问题相关的:执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
- 与创新创意相关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有的能力,比如观察能力,可以应用在不同场景,所以会出现多次。
你可以分析一下目前自己具备的可迁移能力主要在哪几组,这能帮助你确定你的职业方向大致会落在哪里:
- 是与人相关的职务,比如销售、商务拓展
- 是与事相关的职务,比如项目执行,
- 是与创新创意相关的职务,比如设计、用户体验等
当然,有的人会有不同的能力组合,会适合一些更综合性的岗位,比如活动策划、项目管理等。你还可以去招聘网站上看一下一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分析这些岗位需要哪些能力,如果和自己已具备的能力相匹配,你就可以考虑以这些岗位来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方法二:从兴趣找职业方向
光有能力还不够,你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爱好来确定自己想进入哪些行业:
- 如果你对新科技产品感兴趣,那你可能适合高科技产品类公司
- 如果你感兴趣的是通过和他人聊天而深入地了解对方,那么你可能适合做人物记者
- 如果你对拍摄记录感兴趣,那么你可能适合做短视频
- 如果你对整理东西感兴趣,那么你可能适合做项目管理
因此,请你回忆一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看看是否有哪些行业或者职务跟这个相关,那么这些行业和职务就值得你后续去深度了解一下。你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最骄傲、自豪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往往是你有兴趣再次做的。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一点,能力是一个恒量,但兴趣是一个变量。变量指的是什么?它会变化。也就是说,兴趣会消失。所以,以兴趣来确定职业方向也有一定的风险,毕竟兴趣不一定是持久的。当兴趣不靠谱或者你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时,怎么办呢?你可以抓住每一个能应用到你当下可迁移能力的机会去体验,从中深度挖掘与职业相关的兴趣点。
- 举个例子,你目前在电商岗位做算法推荐类工作,你就可以学习如何挖掘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
- 又比如,你目前在做民宿管家,你就可以学习如何评估文旅投资可行性,如何进行客户人群定位,如何进行互联网营销,如何提升客户的体验满意度等等
为什么要尝试这么多?
我们的每一次尝试并不是盲目的,每一次尝试必定能够用到我们已具备的可迁移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会发掘和培养其他可迁移能力。这就像滚雪球一样,不同的经历让我们慢慢构筑起自己能力的壁垒。另外,每一次尝试都可以让我剔除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我们会去分析我到底喜欢什么行业,不喜欢什么行业。随着尝试的增多,我们会越来越清楚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方法三:从特质找职业方向
一个人所适合的职业方向也可以从他的显著特质来推导。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只说显著特质,而不说优缺点呢?这是因为如果应用场景不当,一个人最大的优点也可能是他最大的缺点,而用显著特质这个中性词语来描述则不会面临这种尴尬。
你的优缺点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举个例子,有个创业者沿着一个不被很多人看好的方向死拼,坚持了17年。如果最后他成功了,大家会说他坚持不懈(现实生活中马云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最后他失败了,大家会说他顽固不化。其实这个人具备的特质是同一个,就是看准一个方向不放弃,但为什么大家会给予两极分化的评价呢?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根据最后结果的好坏来倒推,给相关特质添加或好或坏的标签。
所以,我们无须直接给自己的特质贴上一个优点或缺点的标签,而可以对其做个中性的描述。比如,不用“坚持不懈”或“顽固不化”这样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而只是把这个特质描述为“遇到事情不容易放弃”,然后去思考这样一个特质在什么情况下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在什么情况下会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特质的优势,避开那些容易造成不好结果的场景和应用对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扬长避短。
果能够结合显著特质和能力,我们就能够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在这里,我们要再进一步给能力做一个精准定义。我们找出来的很多显著特质其实也包括和工作相关的能力。比如:
- 我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信任的人。
- 我是一个沟通能力很强的人。
- 我是一个会开玩笑的人。
但是,这些句子都不是对你能力的精准定义。一般人对于自己能力的定义其实是非常笼统的,比如很多人会说自己是一个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人,却不去区分自己是在什么场景下、面对什么对象时才具备厉害的沟通能力。这样笼统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就容易犯应用不当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用切分法来对能力进行更精准的定义。
对自己的能力特质有了深入了解后,你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你是个管理者,这也有助于你精准地匹配团队。
总结一下,对自己能力的精准定义指的是了解这个能力的应用场景、应用对象和显著特质。
如何分析出这些要点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问题:
- 思考你的能力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在这些场景里,哪些是你擅长的,哪些是你不擅长的,把它们都罗列出来。
- 思考这个能力的应用对象有哪些,哪些你比较擅长,哪些你不太擅长。
- 具体回忆一下该能力展现的形式有哪些,是否有些形式你平常并不是很擅长。
如果你很难自行分析出来,也可以请周围的人帮你做一些分析,你可以给他们描述一下能够凸显你能力的重要事件,或者把你整理出来的能力特质表单拿给他们看。请让那些有不同视角或者具备总结归纳能力的人来帮你梳理,这样才会节约你的时间,获得更好的效果。
方法四:从广义价值观来筛选职业方向
有的人会说,即便我发现自己有好几种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但我不可能在每一种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上都花费大量时间,那我如何能找到需要我专注发展的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进而定位职业方向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引入价值观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选择和他在意的事情相关,而这些事情的抽象表述就是一个人的广义价值观。
所以,你可以回顾一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可以拿这些作为标准来选出你需要专注的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
方法五:从反馈找职业方向
对很多人来说,有线索帮助他进入一种职业还不够,因为一种职业做着做着热情可能就消退了,于是他就又迷失方向了。因此,要找到长期的职业方向,你还需要一个核心要素:及时、正向的反馈。
正向的反馈不是对人本身的评价,这对你树立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帮助不大。正向的反馈应该是针对你的能力或你做出的良好成果所做的善意而具体的表达。例如:“你的销售业绩完成得很好”“你说的关于换位思考这一点对我很有帮助” ,而不是“你人很好”这种空洞的好话。
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做了一件自认为做得不错的事情时,有多大概率能得到别人正向的反馈。我们的领导、同事甚至父母,通常都比较倾向于给予批评性的建议,但是当你做得很好时,他们却不太会给予你正向的反馈。在有些行业,这种正向的反馈不光发生的概率小,而且间隔时间也比较长。想象一下,如果需要一年、两年或三年才能完成的一个项目,直到你做完以后,领导才会给你一些非常正向的评价,那你的兴趣就会在那漫长的时间里慢慢消磨完了,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这是你的职业方向了。
因此,如果你的职业符合前面提到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和价值观这四类线索,但你并不觉得这是你长期的职业方向,那么也许换到一个能给你持续正向反馈的环境会帮助你坚定信心。其实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在一开始并没有所谓绝对热爱的事物,有的可能只是一点小兴趣,解决某个问题中体现出的小特长,然后拼命地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可迁移的能力,发掘职业上或者个人生活中的特长。
在某些领域,你会发现你可以得到特别多、特别密集的正向反馈,于是这个领域就成为你有更大动力或者兴趣去继续投入的领域——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你越是想做,你做得就越好;你做得越好,你就会得到越多的正向反馈。在你得到更多此类反馈以后,你就有更大的动力和兴趣去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于是这件事就成为你所谓的职业方向。
我最后总结了一个公式:
职业的方向 =(兴趣+能力+特质+价值观)×及时与正向的反馈。
也就是说,你的职业方向会是你的兴趣、能力、特质和价值观的交集点,然后你可以参考当下可供你选择的工作机会,去选择一个可以得到及时、正向反馈的环境。
如果你不清楚你的职业方向在哪里,请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制作成表格的话,会更直观)
- 请列出你的兴趣爱好并排序。如果不清楚你的兴趣爱好,请回忆你印象深刻的那些经历。
- 请列出你的能力,定义清楚你能力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对象,以及能力本身的特质。比如,沟通能力需要注明针对哪类人,在什么场合,因为公开演讲的沟通能力和一对一深度沟通能力所匹配的工作是不一样的。
- 请列出你的显著特质,如果不清楚,请回顾一下周围人对你特质的评价。
- 请列出你的主要价值观。
- 请列出你当下可以看到的机会,然后综合参考前面四点中的内容,去分析这些机会是否适合你。如果不适合你,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去探索新的机会或岗位?
- 请根据1—4来推演,哪些工作可能会适合你。
举个例子,以下是一名学员对职业方向的简单分析。
2)如何做到隔行不隔山?(应用2)
通常,大家认为隔行如隔山。你觉得,工作几年后换行业难吗?
如果你被记忆体限制了认知,可能会认为它很困难:我没有相关能力,我没有相关的经验,或者我过去有过不成功的转行经历。
但其实,换行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秘诀就是合理利用你的可迁移能力,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执行。
- 第一步,分析出你的目标岗位需要哪些能力。
举个例子,你本科读的是计算机。但你很想加入投行,但是投行需要的是具备金融专业背景的人。你怎么才能打破专业的限制进入投行呢?
首先你需要分析一下投行的招聘要求里列出的各项技能。只需在网上稍微搜索,就可以找到著名投行的招聘启事,其中会具体列出针对投行分析师的职位描述和能力要求。比如:
- 职位描述:
- 1.协助进行针对目标公司的尽职调查以及执行交易。
- 2.分析公司的财务信息并建立财务模型与估值模型。
- 3.研究并监控宏观经济、行业、市场及公司的发展动态。
- 4.用中文与英文撰写投资建议书及备忘录。
- 任职要求:
- 1.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优秀的在校成绩。
- 2.熟练运用中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 3.擅长以Excel与PowerPoint为主的计算机操作。
- 4.对于公司运营以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拥有极大的激情。
- 5.人品正直,主观能动性强,关注细节,追求卓越,具有团队精神,能在高压下完成多个重任务,善于沟通,能独立完成工作。
这里明确写出的是沟通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抗压力、中英文表达能力,以及Excel和PowerPoint等计算机操作技能。
没有明确写出但在职位描述里有暗示的是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拥有优秀的分析能力,你才可以分析财务信息,建立估值模型;拥有执行能力,你才能有效地执行交易;拥有信息收集能力,你才能监控市场动态。
- 第二步是建立对自己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认知。
通过对你过往经历和兴趣点的分析,找到你已经具备的初阶可迁移能力。
在加入投行所需的能力中,中英文表达能力、Excel和PowerPoint等计算机操作技能你可能都具备,沟通能力在面试中就可以看出来,那么你就需要找到合理的案例来证明你的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你需要学会挖掘自己过去的经历,从中提炼出自己具备的可迁移能力,然后根据目标岗位所需的能力去定制化地写简历。很多时候,不同的岗位需要对应准备一份不同的简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你与这个岗位的匹配性。
- 第三步,匹配你的可迁移能力。
首先,在简历中,你需要非常刻意地突出与这些能力相关的经历,把它们放在前面,并明确使用招聘启事里类似的语句,方便招聘人员在挑选简历时注意到这些能力。
其次,在面试时,你需要和面试官分享了你如何基于这些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成果的。
如果你从入职前就定下目标,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个职务所需的可迁移能力,那么每一段不同的经历都将让你的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内化。最终量变带来质变,你具备了更复杂的可迁移能力,自然而然地符合下一阶职位的需要。
史蒂夫·乔布斯曾说:“你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刻,你生命中每一段经历会连点成线。”留心培养每一种可迁移能力,你就能在未来某一天随心所欲地转换跑道,因为你拥有一条能力主线来支撑和帮助你完成这些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