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机:完美时机的科学秘密》笔记
一、引言
作者是科学作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
这本书的主题是“时机”。有很多书研究“做什么事”(what)和“怎么做事”(how),这本书研究的是“什么时候做事”(when)。
我们将用这些研究,重新审视一些有关“时机”的传统智慧。
比如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到底有多重要呢?重要到了你要是敢把会议从上午挪到下午开,就得蒙受经济损失的程度。重要到宁可一个学年少上两周课,也要力争在上午参加数学考试的程度。
再比如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到底有多重要呢?重要到了你大学毕业一步没赶上,就此后十五年都赶不上的程度。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是现在有很多人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这两句话哪句更有道理呢?
想要科学决策,确定优先级,量化取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个道理的”重要程度“。
接下来,咱们一起研究什么叫真正的“见机行事”。
二。一日之计
世界上有很多道理,你一听觉得它肯定对,那你为什么不会去执行呢?可能是因为你不知道它有多重要。
比如说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日之计在于晨”,大约是说学习和工作一定要抓紧早上的时光,我们也觉得早上比较精神,可是这到底只是我的一种感觉呢,还是真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所以光知道有这个道理不行,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个道理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真值得我们调整做事的优先级。为此你需要有实证,有”量化“分析。这就是“科学方法”和传统智慧的差别。
0x1:开会要在上午开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每季度要发布一次财报。发布财报的时候通常要搞一个电话会议,CEO 出来讲讲话,对财报来一个人性化的解读。财报电话会议直接影响公司股价,可以说是受关注程度最高、记录最完整的会议,这就给了研究者一个机会。于是就有人研究,这个电话会议上午开还是下午开,与会者的情绪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2013年,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对26000个财报会议中的用词做了语言分析,结果非常有意思。上午开的电话会议,人们说话的用词更正面,显示情绪更好;而如果会议是下午开,用词就会更负面。这个结论与不同行业的习惯无关,也排除了公司故意把好消息放在上午的因素。
那也就是说,上午的会议情绪好,仅仅是因为这是上午。
这个情绪变化甚至能影响第二天的股价。比如说,平均而论,研究者发现把财报会议安排在下午,会拉低第二天的股价。当然你这会议时间只是个偶然的安排,跟公司的业绩无关,所以股价可能会很快涨回到合理的位置。但关键在于,这个临时性的下降效应是可见的。
具体来说,如果把财报会议从早上八点改成下午三点,相当于把你的股票年收益降低1.5%!要知道,标准普尔平均年收益才3%。
所以开会应该尽量在上午开。“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对的,而且是“很对”的。
如果你有更大规模的数据,你还可以相当精确地看到人们一天之中情绪的变化。
0x2:一天中的高峰、低潮和反弹
心理学家要想了解一个人在不同时刻的情绪变化,常用的办法是让受试者佩戴一种仪器,每隔半小时就发个提醒,受试者收到提醒就记录一下自己这时候的情绪。但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是用 Twitter。
2011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选择了84个国家的240万个 Twitter 用户,取得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发的五亿条推,分析其中的字词流露出的情绪变化。结果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上面这张图是当时纽约时报的报道。横坐标是一天之中的各个时刻,纵坐标代表情绪,情绪越正面数值就越高。我们看到,总体来说人们在周末的情绪更好,而不论是哪一天,情绪变化的曲线形状非常相似。
早上起来七八点钟是个情绪高峰,这时候大家说的比较正面。之后人们的情绪会慢慢变得低落,到下午五点左右达到最低潮。到了晚上,人们的情绪又开始回升,到午夜又达到一个高峰。
所有国家、所有文化的人,都是这样的曲线。心理学家用让受试者佩戴仪器记录情绪做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个情绪变化必然是生理性的!平克说,人的下丘脑之中有个“视交叉上核”,负责调整不同时段的荷尔蒙分布,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而情绪,显然受到生物钟的影响。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一天之中的情绪变化分为三段:
- 上午达到高峰
- 下午经历低潮
- 晚上出现反弹。
所以如果你想给人一个好印象,有事儿最好在上午说。但我们的生物钟管得还不仅仅是情绪。
0x3:两种思维的时机
大脑做事的思维可以分为两种,
- 一种是“集中思维”,需要你严格按照规则执行,比如说做数学题。集中思维要求大脑处于机警的状态,集中注意力。
- 一种是“发散思维”,适合创造性的活动,注意力不集中、混乱一点反而更好。
而这本《见机》说,你最好上午从事集中思维,下午从事发散思维。
有个著名的研究是这样的,咱们先来一道逻辑测试题。从前有个叫琳达的女性,今年31岁,性格外向头脑聪明,大学学的是哲学,她对社会中的歧视和不平等现象非常关注,曾经参加过反对核武器的示威游行。那么,请问在下面两个判断之中,哪个正确的可能性更大?
- A. 琳达是个银行柜员。
- B. 琳达是个银行柜员,同时还是个女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你不妨暂停一下,自己想想答案。
大多数人选 B。前面列举的所有特征的确都指向琳达可能会积极参与女权运动。但是!从逻辑上讲,一定应该选 A!
想明白了吗?B 是 A 的子集。满足 B 的一定满足 A;而满足 A,可不一定满足 B。
这道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发明的。我今天说这个题可不是想对你做逻辑思维测试。我想说的是,研究表明,这道题要是放在早上8、9点钟考,人们更容易答对;如果下午大家昏昏欲睡的时候做,就会有更多的人答错。
这种逻辑题需要集中思维。数学考试也是如此。有一项针对小学生的研究发现,下午参加数学考试,你的得分会变低,低到相当于一个学期中你有两个礼拜没来上课。
所以考数学得上午去。另一方面,需要发散思维的事,则适合放到下午。
再说一个题。有人要卖给你一枚古钱币,你拿过来一个看的确像是个老东西,正面印着可能是哪个古文明的图案,反面还写着年代:“公元前544年”。
我不知道搞这个研究的人找的是什么受试者,反正有很多人第一眼没看出毛病来。研究的结论是如果你是在下午做这道题,你会更容易发现它的问题所在。
公元前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公元”这个纪年法!所以古钱一定是假的。这就相当于有人要卖给我一幅齐白石的真迹,我打开一看立意深刻笔法纯熟,的确是高手的作品,但是画的内容是一个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总之像这种需要突发灵感的事情,放在下午做更好。
说到这里你可能马上就有个问题。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早起有的人喜欢晚睡,可能你的上午是我的下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0x4:云雀和猫头鹰
有一本书叫《巅峰表现》,其中提到心理学家把人分成三种。
- 一种人是云雀,早睡早起的人,早上起来最精神;
- 另有一种人是猫头鹰,半夜三更不睡觉,早上起得很晚。
- 还有很多人是介于云雀和猫头鹰之间。
平克说,不管你是云雀还是猫头鹰,你一天中的状态都可以分为三段:高峰、低潮和反弹。
- 高峰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最好,大脑注意力集中,非常机警。这个阶段特别适合做类似于数学考试这种分析型的任务。开会、重大决策、面试,也都应该安排在高峰段。
- 低潮的时候,更适合做创造性的、需要获得洞见的工作。
而考虑到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早上就上班,你要想给人一个好印象,最好把高峰状态调整到上午。
高手要善于观察自己。人的情绪和认知能力在一天之中有明显的变化,可以分为高峰、低潮和反弹三个时间段。你应该了解自己的这三个时间段都在什么时候,对各种任务做出合理安排。
所以什么叫“见机行事”?有精确的判断,才叫见机。
三、精确休息法
上章我们说到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应该做不同的事情,比如下午就不太适合做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那如果你必须要在下午参加重要会议或者数学考试,怎么办呢?你应该先休息。
《巅峰表现》这本书里提出一个概念叫“战略休息”。这章咱们把这个概念再进一步,叫“精确休息”。
我先举个例子。十多年以前就有专家呼吁要让员工在工作日的下午小睡一会儿,精力更充沛,提高工作效率。我听说有的公司真的就实行了小睡的制度,专门开辟一个睡觉的地方,员工可以半躺着,把头遮起来,在不受打扰的状态下小睡一会儿。
可是公司很快就发现这个效果并不好!很多员工一睡就是一两个小时,好不容易醒过来,一下午都昏昏沉沉,哪有什么工作效率。
这就是对休息的控制不够精确。那精确的小睡应该是怎么睡呢?
- 先喝杯咖啡,其中咖啡因的含量应该是200毫克;
- 手机设置25分钟定时;
- 开始睡;
- 25分钟一到马上起来。
下面咱们就说说精确休息的原理。
0x1:为什么不要在下午看病
我们以前讲过,去医院看病是个危险的事儿,美国每年死于医疗事故的人比死于交通事故的人还多。不过医疗事故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一天之中,医生犯的大部分错误,是发生在下午。
平克列举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对9万台手术统计发现,如果是早上9点做手术,麻醉师犯错的可能性是1%;而到下午4点的时候,犯错的可能性就上升到了4.2%,这是四倍的差距!当然麻醉师犯错不等于病人一定会受到伤害,如果单纯统计因为麻醉师犯错对病人造成直接伤害的概率,早上8点的是0.3%,下午3点就提高到了1%,也是三四倍的差距。
所以你知道把麻醉安全度提高四倍的最简单方法是什么吗?选择早上做手术。
还有一个是公众不太了解,但在医学界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医生不爱洗手。因为医生不爱洗手而导致患者感染的情况非常多,但是医生们真的很难做到在所有该洗手的时候都洗手。
2015年,有人干脆做了个特别厉害的研究。找4000个医护人员,其中1/3是医生,2/3是护士,全部佩戴 RFID(无限射频识别器),随时监测他们有没有洗手。统计结果是一段时间下来,总共1400万个该洗手的场合中,医护人员做到洗手了的不到50%。特别是,下午洗手的次数又比上午少了38%。
医疗并不是一个特别讲究创造性的职业。它更强调的是严格操作,按照程序走,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不犯错。可是医生也是人,他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着万分小心,上一章说的情绪和精力变化曲线也适用于医生。医生们在上午已经尽力了,到下午也容易犯错。
而有些事儿在下午干是要致命的。英国交通部门的统计发现,一天24小时中,最容易因为犯困而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是凌晨2点到早上6点之间,这本来就是应该睡觉的时候,另一个就是下午2点到下午4点。
英国人甚至还找到了事故高峰的精确时间点:下午2点55分。
这个点儿不是工作的点儿,应该用来休息。
0x2:休息的方法
如果你经常读书的话,你会发现有些事情是一本书一个说法。比如说减肥和营养学,今天这个专家这么说,可能明年就有本新书全面推翻他的说法。可是关于“休息”,各个专家和理论的说法,都是比较一致的,可能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休息的“统一理论”。
那我们不妨以《见机》这本书的说法为主,再来归纳一下上班时间的休息方法。
- 第一,要有定时的”短“休息,也就是所谓“break”。有的研究说最佳间隔时间是每工作52分钟休息17分钟,也就是 52 + 17。《巅峰表现》那本书里还提到有的研究说是 50 + 7,51 + 9 等等,所以没有必要搞得精确到分钟,大体来说,差不多是工作不到一小时,就休息十来分钟。
- 第二,休息这几分钟的时间就不要再想工作的事儿了。要离开工作去做一些不消耗认知力的事儿。《科学休息法》里提过一个相关研究,其中最关键的研究结果就是凡是看电影、看书、玩手机这种消耗精力的活动都不叫休息,它们只会让你更累。
- 第三,动起来比不动好。哪怕出去散步五分钟,都有很好的效果。
- 第四,可以把这个短休息用于社交。找人随便聊聊天比独自一个人休息的效果好。
- 第五,户外比室内好。最好找个有树的地方接触大自然。如果是在室内休息,可以通过窗户眺望一下远方的景色,要是窗外没什么景色,据说看看电脑屏幕上大自然的图片也有效果。
这种 break 应该在一天的工作之中随时进行。而到了下午,特别是2点55这个最困的时候,你也许就需要小睡一会儿了。
小睡的关键是一定不能超过25分钟。一般的睡眠是有惯性的,睡着了不愿意醒,整个昏昏沉沉的时间很长,但是20分钟之内的小睡就没有惯性。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下面这张图表示
横坐标是从睡醒开始的时间,纵坐标是认知能力相对于睡觉之前的变化。两条虚线分别代表1小时以内和超过一小时的睡眠,我们看到醒过来以后认知能力先是下降的,得等过一段时间,睡眠的好处才体现出来,这显然就太影响工作了。
而图中的实线代表20分钟的小睡,小睡没有睡眠惯性,醒过来马上就特别精神。所以平克建议设定25分钟定时,你用5分钟睡着,然后正好睡20分钟起来。
很多人用咖啡提神,如果配合小睡的话,你应该在睡”之前“喝咖啡!这是因为咖啡因进入你的血液循环正好需要25分钟。你喝完咖啡马上睡,25分钟之后醒过来咖啡因也开始发挥作用,认知能力是双重的提升。
喝点咖啡是可以的。我们讨论《端粒效应》的时候说过,现在研究认为咖啡对身体无害,而且根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每天最好喝三到四杯咖啡。
把这些综合起来,我看最理想的工作环境应该像幼儿园一样:有上课铃、有下课铃、课间休息就都出去玩,下午还有午睡时间。
0x3:成本收益分析
我们前面说了,提高医疗安全最简单方法,就是选择早上做手术。可是病人这么多不可能都安排在早上啊,那你知道提高医疗安全第二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吗?就是做手术之前让医生休息一会儿。
平克这本书提到,有个大医院专门给医生做了休息训练,让医生养成在重大手术之前休息片刻的习惯,结果在这个医院做手术的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
这就等于原本你手里应该一年死五个人,现在只死了四个,而让你做的仅仅是每次手术前休息20分钟。
还有,我们上次说了,让小学生下午参加数学考试,就相当于一个学期少上了两周的课,对吧?但是,如果在考试之前有20到25分钟的休息时间,让孩子们去操场上玩耍一会儿,考试成绩就不但不会下降,反而还能提高。一个25分钟的玩耍时间,相当于一学年多上了三个星期的课。
这就是量化研究的力量,你不但知道休息重要,还知道重要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看到小睡的具体量化研究结果,但是平克提到,小睡20分钟,大概能带来3个小时的清醒时间。
那如此说来,休息时间,大概是你最值得花的时间。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休息几乎都成了一个反直觉的行为。明明手里还有很多工作,而你为了完成这些工作,反而应该先停下、不工作。
高手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状态,总是确保在关键工作中做到精力充沛。而如果你能精确休息,精力充沛根本不是问题。
四、开始的时机
以前孟子有一句话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在雷军有一句话叫“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那开始做一件事的时机,到底有多重要呢?
孟子那个时代的人知道一些格言都可以指导生活,而我们现代人知道的格言实在太多,有的互相矛盾,要想用在决策是就需要一些量化的结果:你光知道这个东西好还不行,还得知道它好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章咱们就来科学评估开始做事的“时机”问题。
每个大人物都得感谢运气,每个小人物都得服从历史。
- 比尔·盖茨能建立微软帝国,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个人电脑开始流行。
- 我之所以能上大学还能从事信息安全专业,是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国家给你这个机会。
《见机》这本书并不研究大人物,书中大量的统计分析统计的都是普通人。这本书用的都是关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研究,而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没有什么搅动普通人生活的大事儿。
像这样的研究对现在的我们更有用。对于普通年代中的普通人来说,“时机”能有多重要呢?
就拿上学这件事来说,连学校每天开始上课的时间到底安排在几点,都非常重要。
0x1:到底应该几点上学
中国的中学生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大约是8点钟开始,但是考虑到早自习,学生通常7点半就到学校。美国没有早自习的说法,中学平均开始上课的时间是8点03分。而现在专家认为,这个点儿有点太早了。
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初中和高中的早上上课时间,应该在8点30分以后。
这是为了让学生多睡一会儿。学生进入青春期会越来越晚睡。这并不是他们贪玩不想睡,很可能纯粹是生理的作用。他们晚上不愿意睡,早上不愿意起,越来越像猫头鹰。我们前面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对上班的成年人适用、对小学生也可以,但是对中学生并不适用。
睡眠不足有可能会导致肥胖、免疫系统失调、情绪不良等等的症状。但更关键的是,上午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全天的事儿就都做不好。
美国有几个州搞了改革,允许学校晚点开始。有9000个高中生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的上课时间改到了8点35。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出勤率有所上升,逃课率显著下降。
对咱们中国读者来说这有点不可思议,怎么高中还有逃课率呢?美国的老百姓没有那么重视教育,很多高中生念着念着觉得上学没意思就辍学了。所以高中毕业率是个大事儿。
而另有一个更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有总共3万个高中生所在的学校推迟了上学时间,结果两年之后,这些高中的毕业率竟然提高了11%!
所以美国政府只要做一件事,规定高中上课时间不能早于8:30,就能让高中毕业率显著提高。不但如此,研究还发现上课时间晚的高中里,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自控能力也增强了,得抑郁症的人数也减少了,情绪是显著改善。
但是这么简单的方法并没有广泛实行。上学晚,家长送完孩子上学自己再上班就要迟到,学校也不好安排下午体育训练的时间。不过平克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时机”的认识还不够深。
如果早上上课时间都这么重要,那别的事就更重要了。
0x2:毕业于高失业率之时
下面这张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失业率的变化,
整个八十年代失业率比较低的时候是在6%左右,但是在1982和1983年,失业率超过了10%。乍一看你可能觉得这两个数字相差不算太大,要知道现在美国的失业率也有4%,而现在是历史上就业市场最好的时刻。10%和6%,对老百姓能有多大影响呢?
答案是哪怕你“找到了”工作,你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人研究了在1979年到1989年这10年间毕业的大学生,看他们毕业20年之内的收入状况如何。我们可以想见,1982和1983这两年的毕业生比较难过,理想的工作不好找,起薪可能比较低。
但研究结果的惊人之处在于,哪怕毕业十五年之后,82和83这两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都比“正常年份”毕业生的收入要低2.5%。他们要等到毕业二十年之后,才能追上别人的收入水平。
这就等于说如果你22岁毕业那年正好赶上高失业率,哪怕你找到工作了,你的工资也会比早毕业的师兄师姐和晚毕业的师弟师妹低,而且这个效应会一直跟着你到40来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平均而言,你20年的总收入会比别人少10万美元。
如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不好的开始就是失败的一半。
失业率高的时候,整个就业市场的心态都不一样。企业招人会变得很挑剔,你找工作可选的余地就很小,你的起薪会比较低。起薪低,就算每年加薪的比例一样,你还是年年都低。
更重要的是,通常人们不会第一份工作就是最满意的工作,可能刚毕业要跳槽几次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而如果那几年的就业形势不好,你就没有跳槽的自由,你就更难匹配到最好的工作。
所以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有人考察斯坦福的 MBA,如果毕业那年形势好就能去华尔街,形势不好就得去咨询公司,你的总收入会相差好几百万美元。
甚至就算你能当上 CEO,你还是会受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形势不好的年份参加工作的 CEO,当初进的就是小公司,后来当 CEO 也是小公司的 CEO,而且他们的经营战略思维始终都是偏保守的,他们的心态就好像永远都停留在了毕业那年。
0x3:给人一个好的开始
所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实在是太对了。有些事儿我们自己能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可是有些事儿我们别无选择。那么平克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方面能不能拉人一把,给刚起步的年轻人一个帮助。
美国有一些所谓“教学医院(teaching hospital)”,一般是大学医学院开设的,一边行医一边教学。研究发现这种医院有个“七月效应”,每年的七月份的医疗事故明显比别的月份多。
这是因为七月份是新出炉的医生到医院的月份。这些医生经验严重不足,他们需要练手,可是病人就遭殃了。统计表明,七月份明确因为医疗事故而死的病人数要比其他月份高出10%。如果把不管是不是因为事故,所有死于手术的病人都算上,那七月份的死亡率要比四、五月份高出41%。
新人是脆弱的,对医生这个职业来说,失败可不是成功之母,一次手术失败只会让后面的手术更容易失败。平克提到,有些教学医院特别安排老手带一带新人,就能避免七月效应。
所以如果你要帮别人,应该重点帮那些刚刚起步的新人。美国出生于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一生都过不好,有些地方政府就派遣志愿人员去帮助一下那些单亲妈妈的生活,结果孩子将来的境遇就会好得多。
这些研究的意义比结论本身重要得多。开始时候小小的差距,后来都会有那么大的不同,那如果开始的差距就很大呢?
比如中国的经济形势变化比美国快得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70后面临的境遇要比80后好得多。80后开始工作的时候,好工作岗位已经被70后占了,好房子已经被70后买了,那么此后20年,这两拨人的差距会有多大呢?
大学毕业和高中上课的时间都是我们自己左右不了的,但是有些事儿你可以自己决定。今天最大的教训就是,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你有多么想做这件事、这件事是你多年以来的什么情怀,你应该仔细考虑,现在是不是开始这件事的时机。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事情的中途和结尾应该怎么做。
五、你的中场战事
上章我们说到对做事“开始”的时机选择,今天要说的是“中间”这个阶段。
我理解“见机”,就是要对“时机”保持敏感,上午意味着什么、下午意味着什么、开始的时候意味着什么,事先做到心中有数才好积极应对。
那么一件事发展到中场,意味着什么呢?咱们先说说人生的中场,也就是“中年”。
0x1:中年的低落
中文网上流行一个词叫“中年油腻”,大约是形容那些要么就不修边幅、要么就自恋、要么就爱摆谱的中年人,反正是让人反感。“中年油腻”是个非常新的词,以前人们提到中年首先想到的是“中年危机”,有很多电影和小说描述中年危机,说人到了中年就会面临家庭、事业一系列的问题,是力不从心回天无力。
其实中年危机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各种大规模研究调查都没有发现中年危机的证据。有一本书叫《中年的大脑更厉害》,其中提到只有5%的中年人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很差,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危机的感觉。
但是不能说中年没问题。总体来说,跟青少年和老年相比,中年可能是人生最不愉快的阶段。
平克这本书提到,2010年,有一项针对34万人的调查,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给自己当前生活的幸福度打分,结果是中年人打的分数最低。下面这张图来自《经济学人》,
从18岁开始,整个人生的幸福感是一条 U 型曲线。20多岁的人幸福感都很高,三、四十岁开始下滑。平均到52.9岁的时候,幸福感到了人生最低点。接下来,幸福感会回升,随着步入老年你会越来越感到幸福。
这个研究被人重复过,结果相当可靠。我自己调研发现这些研究还有个副产品,就是结婚会大大提高你的幸福感。我们看下面这张图,结了婚的人,从25岁开始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比单身的人幸福,
但是结了婚的人也避免不了中年的低落感。有人在72个国家、对不同文化风俗的人分别做调查,结果都有这个 U 型曲线。
那这到底是为啥呢?难道53岁是人生的一个劫数吗?
结了婚的人更幸福,看来中年低落不是因为抚养孩子累的。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年低落是因为失望。年轻人就算过的不好也总觉得未来还有希望。等到53岁的时候,人们终于意识到有些愿望是这辈子都实现不了,肯定非常沮丧。53岁之后……你就习惯了。你的期望值没有那么高了,幸福度就会上升。
但是这个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连大猩猩都有中年低谷。有人让养猩猩的工作人员评估了一下各个年龄段大猩猩的状况,发现也是中年的大猩猩最不快乐。总不至于说大猩猩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期望吧。
也许这个所谓的低谷并没有那么复杂。可能任何事物到了中间阶段都是低谷。
0x2:中间点的懈怠
如果你把眼光放远,考虑做任何事情的整个过程,其实 U 型曲线无处不在。
平克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犹太教有个节日叫光明节,光明节一共要过八天。光明节的习俗,除了家庭聚会和吃传统食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仪式,是点蜡烛。
点光明节蜡烛是有讲究的。有专门的烛台,每次要拿着一根蜡烛去点别的蜡烛,第一天点2根,第二天点3根,一直到第八天点9根蜡烛,这样你总共要点44根蜡烛。所以光明节蜡烛都是44根一个包装。
但实际情况是这44根蜡烛基本上都用不完,因为人们并没有做到每天都点蜡烛。如果你看每天点蜡烛的人的比例,它也是一个 U 型曲线,
第一天和第八天点蜡烛的人最多,中间这几天很多人就松懈了。不但普通人松懈,宗教信仰特别强烈的人也松懈,所谓信仰强,也只是第一天和第八天比别人更可能点蜡烛而已,中间大家都差不多。
第一天和第八天是光明节开始和结束的日子,仪式感很强,而且很可能要和别人一起过,我们自然比较重视。中间这几天可能就无所谓了。
如此说来,也许 U 型曲线的根本原因是松懈。这个机制还可以用实验证明。
有个研究是找一些孩子,给每个孩子5张纸,上面都印着相同的图案,孩子们的任务是把图案剪下来。研究者找人评估每张纸剪得好不好,打分的结果也是一条 U 型曲线。孩子们剪第一张纸的时候非常认真,剪第五张纸的时候也特别认真,但是中间几张纸就不够认真了。
人们做事总是开始的时候很兴奋,结束的时候很郑重,中间比较放松。你不太可能永远精神抖擞毫不懈怠,放松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中间点最大的危险,就是它会让人懈怠。
但并不是所有中间点都是懈怠点。它也有可能是一个爆发点。
0x3:中间点的爆发
平克提到一项有关团队合作的研究。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召集平时不在一起工作的人临时组成一个团队,大家一起做一个什么项目。医院要组织全体医生出去旅游,可能会找一些医生代表开个会研究去哪里玩。银行要开展一项新业务,可能要召集各部门的员工讨论制定计划。公司临时要上一个新项目,可能召集程序员们集体攻关。
这些团队的特点是一群以前彼此并不熟悉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研究者发现,这种团队项目的进展过程有个共同的模式。
一开始都是长时间的无进展。大家刚见面都比较客气,互相认识,沟通想法,慢慢地会发生各种矛盾,总之是只有扯皮没有进展。
但是到了规定时间的中间点的时候,团队会突然意识到时间已经用了一半了,得抓紧了!结果中间点就成了一个爆发点。人们会改变工作方式,结束扯皮,变得非常有效率,一直到把项目做完。
研究者们跟踪了不同的团队,这个转变几乎总是发生在中间点。而且这个规律也有实验支持。
有个实验是把一个 MBA 班的学生分成8组,每组几个人一起讨论一个广告的策划方案,限时一小时。几个人坐到一起也是先是很放松,但几乎总是到了第28分钟至第31分钟这个中间点的时候,就有人反应过来,说我们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于是大家突然发奋把事情做完。实验里8个组中的6个组,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就是在中间点。
所以中间点可以是一个爆发点。但这个爆发显然是有条件的。项目时间进行到一半,这是一个“不努力不行了,而努力一下还有机会”的局面。
这个局面在体育比赛中很常见。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者考察了 NBA 十五年、总共18000场比赛的数据,想看看中场的比分和比赛最后结果之间有多大关系。
我们可以想到,中场领先的球队最后取胜的概率也大,事实上如果打完两节中场休息的时候,你们球队要是领先对方6分,你们获胜的概率高达80%。
但是有一个特殊情况。中场比对方“落后”1分的球队,反而有超过50%的可能性取胜。如果是主队,中场落后1分,最后赢得比赛的概率高达58%。
这说明触手可及的落后能让人振作。这两位研究者还做了个实验来支持这个说法。在模拟的游戏中,中场时候被告知自己只比对手落后一点点的受试者,下半场更容易爆发。
现在我们可以猜测一下,为什么人生幸福感是一条 U 型曲线。
- 刚从学校出来进入社会的时候,人们都非常积极努力。你对自己要求高,别人给你的评价也好,你常常有进步的感觉,很幸福。
- 等到了中年,人们会松懈下来,各种缺点就出来了。你的各种社会角色已经很稳定,没人约束你、也没人对你有更高的期望了,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就降低了。有些人到这一步,就变成了“中年油腻男”。你表现得松懈,社会就会给你相应的反馈,你就会觉得自己也确实不像样,你的情绪就会变得低落,到53岁的时候达到最低谷。
- 但中年毕竟是思想最成熟考虑问题最全面的时候。你反思之后,会觉得生活还是值得好好过的,你可能会换一个活法……也可能想开了,从此之后幸福感越来越强。
这章的关键词是“懈怠”。当任何事情进行到一半儿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想到这个词。如果你把中场的哨声当做一个提醒,中场就是一个爆发的机会。
不懈怠的中年人哪里会有什么油腻感?
六、最好的结局
我们已经说了做事的开头和中间,最后这一章说结局。
今天我们要说一些有关结局的研究,人们很容易把这些研究理解成结局很重要,要用一个完美的结局鞭策自己之类,但是这么理解的话你就辜负了平克的一番心意。
一般老百姓的做法是开头过于草率,中间容易懈怠,然后过度重视结局。我们读书就是为了比一般老百姓做的好一点。所以今天正确的读法,是一边读这些研究,一边想一个人,慈禧太后。
0x1:拼在结局之前
马拉松是个很有情怀的运动。很多人跑马拉松不是为了竞技也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跑过马拉松。马拉松是他们人生的夙愿。有人统计了那些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发现他们的年龄是以9结尾的居多,比如29岁、39岁、49岁。29岁跑人生第一次马拉松的人是在所有年龄段中最多的,比28岁、30岁的人多出一倍。
年龄逢9,是人生一个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29岁的人可能会有一种紧迫感,他一定要在30岁之前跑一次马拉松。
我看现在有很多人给自己的人生制定清单,
- 什么多少岁之前一定要去的十个地方
- 30岁之前财富要达到某某标准
- 多少岁之前一定要做的二十件事之类,好像清单没做完这个人生阶段就不完整。
这种对完美结局的追求,会让我们在临近里程碑的时候再拼一把,就好像跑步运动员在终点之前加速。
平克举的是美式橄榄球的例子,我找到一个足球的数据。下面这张图是根据英超联赛八年的数据,对比赛每五分钟的时间段进球的统计。
总体来说下半场比上半场进球多,这可能是因为下半场体能下降防守更不容易了。而在所有时间段中,上半场最后五分钟有最多的进球。上半场马上就要结束了,球员决心再拼一把,这显然是个积极大于消极的时间段。
另一个例子是年龄逢9的男人更容易出轨,可能他们的心愿清单上除了马拉松之外还有这么一项。中国对出轨的统计没有这么详细,但众所周知贪官们有个“59岁现象”,一个从来不受贿的人,决定退休之前捞一把。
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结局呢?
0x2:再论“峰终定律”
从前有两个人,老张和老李。他们都事业有成,是自己公司的老板。
老张是个大方的人。他给员工的工资很高,而且很客气。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老张的性格突然变了,特别小气,动不动就克扣员工工资,人们越来越不喜欢他,很多人离职了。结果过了半年之后,老张就生病去世了。
老李正好相反。几十年都是个很小气的人,对员工很苛刻,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老李幡然醒悟,觉得自己应该做个好人,于是给员工提供很好的福利,人们都觉得重新认识了老李。半年之后,老李也突然生病去世了。
老张,几十年来都是好人,最后半年变成了坏人。老李,几十年都是坏人,最后半年是个好人。
那么请问,你如何评价老张和老李这两个人?
调查研究的结果是,人们对老张和老李的评价都不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而两个人的得分,几乎一样。你当一辈子好人和只当六个月好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居然竟然是一样的!
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在评价人的时候,过度重视他在人生最后阶段的表现。可能看电视剧看多了,总觉得最后结局时刻表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一面,哪怕这个人是突然死亡的。
《强力瞬间》里说过的“峰终定律(peak-end rule)”,在这里起了作用。结局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一段经历的评价。平克这本书还提到一个研究,说老百姓投票选总统的时候,对在任总统的评价,也是主要取决于他第四年的表现。
所以结局实在太重要了。完美结局几乎就是成功的全部!
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太后觉得自己一辈子功劳挺大,现在快要把权力交给光绪皇帝了,那么这个60岁生日一定要办好,给执政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为了过好这个生日,太后无视日本的威胁,牺牲国家的利益,官员也都理解了,毕竟峰终定律是人之常情。
但是慈禧没做到。
0x3:安排结局
慈禧没做到的事情,一般老百姓还是有机会做到的。完美结局是可以安排的。
前面咱们讲了 U 型曲线,说人到了53岁之后,心态会变得越来越好,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心态就是非常好。这可能就是人们对结局的妥善安排。
人到老年会缩小自己的社交圈,年轻时候认识的很多人不再联系了。与此同时,对身边亲密的人,还要加强联系。这是因为我们的探索结束了,要好好享受生活,这是主动安排结局。
其实不一定等年老,我们平时做事也是最重视结局体验。
有人在街头做实验,给行人发巧克力。你吃一块巧克力,研究者就会问你这巧克力怎么样,让你打个分。你吃完一块,研究者会再给你一块。吃到第五块的时候,研究者就暗自把人分成了两组。
对一组人,研究者说“这是你的下一块巧克力”。他们正常吃完,正常打分。对另一组人,研究者说的是“这是给你的最后一块巧克力”。这组人会很用心地品味这块巧克力,然后会打一个很高的分数,比前面吃的四块的分数都要高得多。
这其实也是在主动安排结局。我们想让它完美,就会感觉到它完美。
别人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消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先听坏消息,先苦后甜。钱钟书说那些吃葡萄把好的留到最后吃的人是乐观的,因为他们始终有希望。所有这些行为,都是精心维护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是,愿望清单上打满了勾的完美结局,真的是最好的结局吗?
0x4:最好的结局
对好莱坞编剧来说,完美结局实在太俗了。
影片一开始主人公想要什么东西,影片结束的时候主人公得到了这个东西,这种套路已经过时了。
比如说《西游记》,一开始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结局是取到真经功德圆满,这就是很古典的结局。我看现在很多网络小说还在使用这种剧情,一开始我想要振兴大明、击败满清、夺取江山,最后结局是我果然做到了这些,这就是为什么网络小说上不了大雅之堂。
平克采访了皮克斯公司的一个资深编剧。这位编剧说,要什么有什么的结局任何人都能编出来,艺术家可不能这么编。现在编剧们心目中的好剧情是这样的,
一开始你想要一个东西,你一番努力奋斗,而到结局的时候,你发现你之前“想要”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你得到的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你获得一个意外的洞见,你会学到一个道理。
比如说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一个老人年轻的时候跟妻子有个梦想,要一起环游世界。后来妻子先去世了,而他的房子还要被拆迁。他就在房子上绑满了气球,想要坐着房子去环游世界,完成愿望清单。
可是他的计划充满了意外。先是来了个小男孩非要一起去,没办法只好带上小男孩。探险的过程中,终于遇到了年轻时候崇拜的探险家,结果发现那个探险家原来不是什么好人。
影片的结局不是老人完成了平生的梦想,而是他收获了一些更好的东西,一些之前根本没想到的东西。
再比如说《汽车总动员》。主人公一开始想的是要参加比赛夺取冠军。也是发生意外,流落到野外,认识了一些看上去不怎么样的车。他一直努力想要回到赛场上去,新朋友也帮他。而当他终于回到赛场上的时候,他发现冠军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的人生收获了朋友、经验和教训。
所以,你到底想要哪种结局。
想要完美结局是一个合理的心理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种心理偏见。评价是别人心目中的评价,老张和老李的日子是自己一天一天过的。慈禧想要个完美的生日,等待她的却是灾难性的意外。
如果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结局就只是一个时间点。如果精心维护都维护不了一个完美结局,还不如期待一个什么惊喜。
七、从时间管理到能量管理
这一章,我们讨论一个概念,叫“ 能量管理 ”。
以前特别流行一个概念叫“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说碎片化的时间怎么用、不受打扰的时间怎么用、任务列表怎么设、单任务还是多任务、意志力和专注力,总之就是争分夺秒提高效率。
有时间是一回事,人的状态是另一回事。《见机》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我们还应该从能量角度考虑问题。
我们知道马比人跑得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古代行军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长途,人走得比马快。马的爆发力强,更适合在作战中冲锋和追击,但是跑一会儿就累了。每天走几十里地的长途行军,马搞不好就累死了,而人可以走很远很远。所以士兵有句话叫“养马力”,骑兵经常牵着马不骑自己走路。走到地方也不是马上投入战斗,得先让马先休息好,养养马力。这就是对马的能量管理。
人的耐力比马强得多,人还可以用意志力强迫自己连续作战,所以人反而对自身的能量不够重视。特别今天很多人都是脑力劳动,能量消耗不那么敏感。但是人也有能量问题。
《见机》这本书说,一般人都是上午情绪好,注意力也集中,办事效率也高;到下午就不行了,精力和情绪都不好;晚上又有一个回升。做事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我们很投入,而中间就容易懈怠。
所以人的能量输出是有起伏的。你不可能真的永不懈怠。你得管理自己的能量。我觉得这就有点像手机电池。
你需要充电。我们提出了“精确休息”的观念,这就是为了快速充电。手机电池是脆弱的,越用容量越低,但人是反脆弱的,锻炼身体可以提高你的电池容量。手机不会因为充完电而喜悦,而人在休息和锻炼之后连情绪都会变好。
你需要省电模式。最近苹果出了个丑闻,说程序主动降低 iPhone 的性能来成全老化的电池。消费者对这个做法非常反感,但是这么做对人似乎有道理。如果你现在能量很低,应该把自己调到省电模式,就不要做那些特别烧脑的事情了,因为你也做不好。
你需要确保在需要输出的时候高能量输出。有的人好不容易有点精神头就去看电视,真正工作连25分钟都坚持不了。高手得能在关键时刻坐得住、跟得上、使上劲儿,还不怕干扰。别人拖拖拉拉一个星期没干完,你得能坐那不吃不喝三个小时交差。
你需要冷却时间。大招不能连续放,大脑不能一直 high。你得把握节奏感,创造性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沉默 + 短期的爆发。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是一个功夫,得练。
具体的能量管理风格,有两个我们很熟悉的人,他们的做法完全不同,但是都值得借鉴。
纳西姆·塔勒布的工作方式是要么就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拼命猛干,要么彻底放松什么都不干。他管这叫“杠铃原则”,我们只做两头儿的事儿:
- 一头是什么都不干,零风险,零精力,整天散个步养个神
- 另一头是高风险高能量
- 中间那些消耗一定的精力又没什么大意思的事儿都是留给不行的人的,他投资也是这个策略。
塔勒布认识一个作家,每年的8个月什么都不干,然后用4个月的时间集中奋发写一本书。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这么生活,我们得跟人合作。
你可以学习斯科特·亚当斯的做法。我们之前讲过亚当斯的《以大制胜》,他以前还有本半自传性质的书,叫《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呆伯特"的逆袭人生》( 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 Kind of the Story of My Life)。
亚当斯说,他做事的优先级,第一就是自己的能量。现在亚当斯是个有钱人,但是他在能量输出方面非常非常小气。为了减少能量消耗,有时候家人让他一起活动他都不去。
亚当斯的工作习惯是早起。他4点起床,用一台专门的电脑,站立着写作。这个时间他的能量最充足,这个姿势最有利于灵感迸发。
我们知道亚当斯讲“系统”。系统的反义词是“目标”。亚当斯说,讲目标的人追求“优化”,而讲系统的人追求“简化”。
亚当斯的妻子是个优化者。比如全家人晚上出去吃个饭,亚当斯的建议总是到饭店、吃饭、回家。可是他妻子非得优化一下出去跑这一趟的效率,总要安排一些别的事儿,比如“顺路”去商店里退个东西。
90%的情况下,优化的确能提高效率。但是优化得越详细就越可能出差错,一旦出差错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非常消耗精力。亚当斯坚决反对优化,我们怎么就不能老老实实吃个饭呢?
- 优化是一种目标思维。目标,在潜意识之中,就是个一锤子买卖。你应该不惜代价想方设法地完成一个目标。
- 而系统,讲究长期的高质量输出,你不在乎哪个具体项目的成败。只有简单,你才能长期坚持。
所以重视能量管理的人都怕麻烦。麻烦消耗能量。麻烦解决不了大事儿。麻烦让人恼火。而你的恼火,还会进一步消耗周围人的能量。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要留着到省电模式去做。如果老板整天拿鸡毛蒜皮消耗你的能量,你应该换个工作。
时间管理属于所有人。能量管理属于需要高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