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公式:成败背后的科学》笔记
一、分数在哪里决定成败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教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这本书说的不是“成功学”,而是有关成功的*科学*。
励志故事和名人传记有时候能给人带来一些启发。有些鸡汤作家和人生指南专家能从这些故事里挖掘出道理来,但那些都是个人的认识,不能上升到科学层面。科学理论,必须得可重复、可检验、有数据支持。
成功有科学吗?我们通常对成功这件事都有点感情用事,感慨的多,分析的少。明明是一个团队完成的项目,为什么最后拿功劳的是其中一个人呢?明明两个人的水平差不多,为什么一个总升职,另一个人始终原地踏步呢?这些事儿到底是反常,还是规律,是运气,还是偶然中的必然。
你不能光看个例。你需要大规模的,最好是全面的统计。
这正是巴拉巴西他们所做的事情。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使得研究者能做一些极端的分析,
- 他们统计了有史以来所有的学术论文,分析每一个学者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 他们拿到美国每周所有的图书销量数据,看看每一书是怎么畅销的
- 他们有全世界所有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中的数据,这样他们能知道现代每一个艺术家是如何发迹的
这些数据的特点是全覆盖无死角。可以说,他们知道一个领域内”所有的“成败。
然后他们找到了一些规律。他们对这些规律非常有信心,称之为“成功定律”。定律的意思就是你不服不行,不管你喜不喜欢,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0x1:业务表现 ≠ 成功
想要严肃地研究一个东西,你首先需要一个清楚的定义。到底什么叫“成功”呢?
- 两三岁自己会吃饭、长大每天都有起床穿衣的勇气、老了走路不用让人扶,很多人说这就是成功,可以。
- 你创作了一个超越自我的作品,你说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认为这就是我的成功,也行。
但是这本书研究的成功,不是这个意思。
这本书研究的是世俗的、可见的成功。
- 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的成功就是你写的书销量怎么样
- 你是一个品牌,你的知名度怎么样
- 你是个律师,有多少人排着队请你帮他打官司
- 你是个明星,你有多少粉丝……
这里说的成功不是你自我感觉怎么样,而是社会对你的认可。
这并不是说自我感觉的成功都是幻觉,也不是说不重要,而是那种成功不好测量。这就好比说“你幸福吗?”那个是非常主观的东西,不在这本书的研究范围之内。这本书研究的成功,是客观的、可测量的东西。
明确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业务表现好,不等于成功。
比如你是个画家。在美术学院的专家看来,你绘画的技法、作品的意境、特别是你审美的眼光,都大大超过了当代著名画家冷军。可是你的画卖不出去,而冷军的一幅画能卖出几千万元。那对不起,你不算成功。
业务表现(performance)是你自己的事儿。我们经常谈论的各种提升自我的方法,像刻意练习、意志力、高效率,这些都是研究怎么提高业务表现。业务表现好,说明你是一个高手,但高手并不一定成功。
0x2:你的成功由我们决定
巴拉巴西举了一个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有个王牌飞行员叫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曾经击落过80架敌机,外号“红色男爵(Red Baron)”。红色男爵不但技艺高超而且个性张扬,他故意把自己的飞机漆成红色,在空中特别显眼,向对方飞行员挑衅。
红色男爵不但在德国是家喻户晓,在全世界也是鼎鼎大名,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在他死后很多年,美国的动画片《史努比》里还有他的形象,西方的男孩几乎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红色男爵。
那红色男爵是一战中业务表现最好的飞行员吗?不是。同时期的法国飞行员雷内·方克(René Fonck)击落了超过100架飞机,而且自己还没事儿,战斗力水平绝对超过红色男爵,要知道红色男爵可是被人击中而死的。
但是,方克的名气远远不如红色男爵。方克的维基百科页面只有18种语言,其中没有中文;而红色男爵的页面有52种语言,他甚至还有百度百科页面。
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说中国的水稻专家,你马上就能想到袁隆平……你可能就只知道一个袁隆平。但是在内行看来,中国有好几个水稻专家不论是科研水平还是实际贡献都超过袁隆平。
这不是时代太愚蠢,这是定律。
巴拉巴西说,成功不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对“社会网络”的”用处“。
红色男爵对德国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击落了80架敌机。德国宣传机构需要用他这个形象去提振国民精神。红色男爵出身好、有个性、高调热爱战斗,特别符合德国的需要。德国开足马力宣传,协约国这边就会跟着报道这个敌情。可是方克就不行了,不但没战死还犯过政治错误,而且法国也没有那个宣传需求。
也就是说,决定你成功的不是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别人对你业务表现的评价怎么样。说白了,就是你的成功不是你的事,是我们,也就是社会的事。
咱们中国人都有个升学考试思维模式,默认成功是自己挣来的。我学习成绩好,那就应该让我上好大学。我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奖励。但真实世界通常不是这样。这个思维模式就和相信那些成功人士都有超强的业务表现一样错误。
成功都是别人给的,你的成功由我们决定。想明白这一点,你对很多事情就容易释怀了。
但是也别太悲观!在有些领域,业务表现的确就能决定成功。
0x3:网球和高中
巴拉巴西等人做过这么一个研究。他们想看看职业网球选手的成绩,和他们的受关注程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网球运动员的业务表现就是战绩。研究者统计了2008到2015年间,所有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比赛记录,谁赢了多少场、赢多少分。
而关于“成功”,研究者用了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看这个人的维基百科页面获得了多少点击。如果每天有很多人去维基百科查你的资料,那就说明你的知名度很高,赞助商也就愿意找你。
有些运动员专心打球,只想赢球提高成绩。有些运动员喜欢弄些场外的戏,今天一个绯闻明天一个冲突,也能得到很多媒体报道。那花边新闻对网球运动员的成功有什么用吗?
答案是没用,网球是一个完全由比赛成绩决定成功的项目。巴拉巴西他们甚至能够根据一个运动员当天比赛的成绩,直接预测他的维基百科页面近期能得到多少访问量。
记者可能觉得绯闻有意思,但是数据分析表明球迷只看成绩。你赢球,人们就关注你;你被淘汰了,就没有你的戏。网球运动员真的不需要什么公关团队。
这个规律完全符合我们心中那个朴素的升学考试思维模式,真是分数决定一切。而事实上,升学考试也真是分数决定一切。
美国有些好高中也是要考才能进的。马萨诸塞州有个特别厉害的高中叫波士顿拉丁高中,相当于是中国的“省重点”,每年都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如果你没考上波士顿拉丁高中,成绩差一点可以上一个“市重点”。如果你的分数市重点也上不了,还有一个“区重点”。如果这三个高中都没考上,那你就只能去公立高中,就相当于中国的普通高中。
那么研究者就想看看,上一所好高中,对学生未来考大学的成绩,到底有没有提升作用。注意好高中的大学录取率高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好高中的生源质量本来就好。
科学的方法是,我们对比这样的两个学生:学生A刚好达到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学生B只比录取分数线低一分。他们原本的水平几乎一样,但是A去了省重点,B只能去市重点。那请问,这两个学生将来考大学的时候,他们的成绩会不会有显著的差距呢?
答案是完全没区别。研究者统计了像A和B这两个人高中毕业时的标准化考试的成绩,结果是一样的。不但省重点和市重点没区别,市重点和区重点、区重点和普通高中,对于正好跨线的两个人来说,都没区别。
那如此说来,重点高中并没有提升你的成绩,是你提升了重点高中的成绩。
这个结论有点违反常识。难道说重点高中不是师资力量更强、同学水平更高、在这个高水平环境里你才能学的更好吗?
这只能说我们低估了分数的重要性。在绝对的分数面前,环境因素没有那么厉害。
0x4:小结
- 业务表现跟成功通常是两回事。成功不是由你的业务表现决定,而是由你的表现对社会网络的用处决定。比如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你很难通过一个指标(哪怕股价也不行)进行精确地量化,企业级的成功由全体社会定义。
-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业务表现的确驱动了成功。这些领域的特点是业务表现是'"可测量"的。网球运动员的战绩,学生的分数,明明白白就摆在那里,这是最硬的东西。
二、名画和名校:你与网络的关系
上一章我们说到如果业务表现清晰可测,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功。那如果业务表现没有那么清晰可测,是什么决定成功呢?答案是“网络”。
咱们说一个最极端的例子,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到底好不好,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完全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那艺术家都是怎么成功的呢?
你可能听说过各种传闻和名人轶事。艺术的网络好像是一个谜。有的人奋斗一辈子也没摸到这个网络的门道,有的人一出道就成了主流,而二者的“艺术水平”可能根本没区别。
咱们说说艺术网络的秘密。
0x1:名画“应该”值多少钱
业余欣赏者谈论艺术谈的都是艺术本身。美学啊,潮流啊,流派啊,天赋什么的。但是对圈内人来说,艺术品只有一个维度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价格。作品的所谓“内在”因素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重要,说得极端一点,它们在市场上都是虚的。
下面这幅画叫《戴金盔的男子》,曾经价值连城,因为它是伦勃朗的作品。人们在各种美术出版物里对它进行讲解和赞美,这是一幅艺术史上的名作。
然而1985年以后,《戴金盔的男子》的价格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再也没人愿意谈论它了,因为有专家证明,它其实伦勃朗的一个不知名的学生画的。
2005年,有人花一万美元买下了下面这幅叫做《救世主》的画。2017年他把这幅画拍卖了,成交价是4亿5千万美元。
因为这幅画在2011年被鉴定为是达·芬奇的作品。
我想请你好好看看上面那两幅画。画没有变。有多少天赋和技法,你欣赏它们这么美那么高明,统统都没有变,那价格怎么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如果我现在再给你一幅画、不告诉你它是谁画的,你还敢说它”应该“值多少钱吗?
当然我们承认艺术是有门槛的,不可能什么画都卖一千万美元。但是你也得承认,艺术品的价值判断非常、非常主观。艺术品的价格不是由“好坏”、而是由艺术的“网络”决定的。
而这个网络到底怎么运作,连很多号称的“圈内人”都看不懂。巴拉巴西跟合作者通过一个很偶然的关系,竟然得以探测艺术网络的全貌。他们得到了从1980年到2016年间所有艺术品的交易和展出数据,其中包括14000个画廊和8000个博物馆,涉及到50万个画家,总共300万幅作品。
研究者可以从中分析,成名的画家都是怎么发迹的。
0x2:顶级网络的生意经
作为画家,你必须知道一点:你的画能卖多少钱,几乎完全取决于你曾经在哪些画廊和博物馆里卖过或者展出过作品。
研究者通过网络分析,能跟踪每一个画家的作品从一个画廊流转到下一个画廊,看看价格怎么变化。他们得到的关键结论是,想要成为超级明星,你的作品必须得在顶级的几个枢纽式的画廊和博物馆里出现过。
这些地方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画廊、高古轩画廊,欧洲的泰特美术馆、蓬皮杜中心和索菲亚皇后艺术中心等等。只要你的作品上过这几个地方,你就一定是超级明星,你就会一直在这些顶级场馆。如果没有,那你就一定不是超级明星。
而且请注意,顶级场馆和那些二流、三流场馆并不是一个升降级系统,不是说你拿了乙级联赛冠军就可以打中甲联赛,拿了中甲冠军就可以打中超。顶级和次级之间很少有交流。哪怕你就在古根海姆画廊附近的一个什么二流画廊展览,古根海姆通常看都不会看你。
现实是二三流画廊自己形成了一个个外围网络,这些网络几乎就是孤岛式的。通常的情况是你一旦进入,就会陷入这个孤岛网络中流转,你几乎不可能跳出去到一个高级网络。
那为什么顶级画廊要搞得这么封闭呢?这里面有个生意经。
艺术网络由画廊、博物馆、收藏家和艺术家这四个元素组成。如果有收藏家花100万美元买了你的画作,你就进入了这个网络。网络会确保你始终留在这里,从此你就只属于顶级画廊。
比如说,你的下一幅画作很差劲,放到画廊里很多天都没卖出去,你猜会怎么样?画廊绝对不会给你降价。你降价了,前面那个花100万的收藏家怎么办?惯用的做法是安排网络内的一个收藏家买下这幅画。收藏家圈子互相抬轿子,也要保证你的身价只升不降,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而且收藏家们会想办法捧你。他们会安排你的画作在顶级博物馆展出,或者干脆捐献一幅给博物馆,这样他手上你其他的作品都能升值。
艺术网络不是人情网也不是人脉网,而是个利益共同体。你的成功是这个网络给的。这是一个只进不出的系统,又怎么可能让人轻易进来呢?
0x3:怎样逆袭
这个规律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巴拉巴西他们可以只看一个艺术家出道的前五场展览,就能准确预测他一辈子的成就。有些人可能是老师厉害,有些人是运气好,一出道就在顶级网络里。而如果前五场都在外围的画廊里流转,这个人就没什么大出息了。
那有没有一开始机会不好,从外围起步,通过个人奋斗到了顶级的呢?答案是非常少。50万个艺术家里,能从外围逆袭的只有227个人。巴拉巴西对这227个人非常感兴趣,追踪了他们的奋斗路径,发现他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 第一,他们的动作都很快。想要逆袭,你必须在职业生涯的前10年内奋斗到一流画廊。
- 第二,他们完全知道网络的重要性。他们会不知疲倦地到世界各个地方的画廊转场,想方设法露面,跟各种圈内人交往,期待能碰到一个上升的机会。
身在外围,你得非常、非常着急才行。
业务表现容易测量的看业务表现,业务表现无法测量的看网络。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武磊可以跟着徐根宝从乙级联赛开始打,而章子怡必须一出道就是《卧虎藏龙》 ,张艺谋还告诉她,给再多钱也别去拍电视剧。
艺术网络要靠声望维持,而我们知道名校讲的也是声望。一个名校的毕业生,大学肯定希望他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不要砸了母校的牌子。那名校这个网络,是更像艺术网络呢?还是更像足球联赛呢?
0x4:名校对谁有用
上一章我们说了,如果你的成绩正好压线,那上和不上重点高中,对你将来的高考成绩根本没有影响。好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什么“名校加持”,学习成绩基本上是你自己的事。
那么就有人对大学也做了类似的研究。我们知道美国名校录取并不只看成绩,还要看课外文体活动和家庭背景之类,并不是一个像网球比赛那么公平的系统。那比如说有个学生,他的 SAT 成绩、他在高中的平时成绩的排名这两个是硬指标都很过硬,达到了哈佛的标准,他申请了哈佛大学,但是因为课外活动不行没有被录取。请问这会对他的前途有什么影响呢?
答案是没影响。只要硬指标达标,不管他上的是哈佛这样的名校,还是像东北大学这样比较一般的大学,平均而言,他将来毕业十年之后的收入水平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人不是艺术品。如果你真行,你并不需要名校的加持。
那名校的意义在哪呢?我们知道名校能让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名校还有高水平的校友网络。但是,现在这个研究似乎说明,那些东西的作用并不大?
这个研究还有细节。统计分析表明,名校加持对你没影响,需要两个前提。
- 第一个前提是你得确实申请了名校。这个学生的硬指标达标,而且他申请了哈佛,只是哈佛没录取他,这没关系,他将来还是能拿那么高的工资。敢申请,说明他认为他属于名校。但是如果根本就没申请,那就是眼界不够高,野心不够大。所以巴拉巴西总结说,名校 = 成绩 + 野心。
- 第二个前提是你的家庭条件得说得过去。中产阶层的子女只要硬指标达标,最后上没上名校影响不大。名校加持最有用的,是黑人、墨西哥裔和来自家庭状况比较差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说白了,上名校对眼界比较低的人最有用。
美国社会总体比较公平,三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在职场上的机会相差不是很大。包括现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公司,其实也不怎么看重名校。现代职场是一个相当开放的网络。
网络对你没用,前提是你已经在这个网络之中。
巴拉巴西本人的经历就很说明问题。他在冷战时代的罗马尼亚出生和长大,因为偶然的原因全家被驱逐到了匈牙利,在匈牙利又机缘巧合地认识了一个美国的物理教授,得以到美国留学。巴拉巴西现在是知名科学家,他说,我非常想说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我在罗马尼亚的同学之中有好几个人物理学的比我好,其中有人还拿了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而我当年连参赛资格都没有。可是他们因为只能留在罗马尼亚,都没有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0x5:小结
《成功公式》这本书总结的第一条定律是,
- 如果业务表现可测量,业务表现驱动成功;如果业务表现不可测量,则是网络驱动成功。
- 打网球和考高中,是业务表现充分可测的项目。艺术品是业务表现完全不可测的项目。大多数项目处在二者之间:表现和网络都起作用。
- 像名校这样,有时候网络看似不起作用,那可能只不过因为这个网络足够大,你身在其中而不自知。而如果网络很小,你又胸怀大志,那就一定要一开始就瞄准那个顶级网络!
三、金子和金子怎么比
老百姓们有句话叫“是金子总会发光”,经济学家有句话叫“胜者通吃”,我发现这两句话是矛盾的。
胜者通吃,就是在一个领域中,最厉害的人会拿走绝大部分的蛋糕。可能第二名的表现只比第一名差那么一点点,但是你的成功是我们决定的,而我们只喜欢第一名。
明星赚钱是这样,产品占市场份额是这样,科学家写论文也是这样:最厉害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可以是普通论文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第一名发的光非常、非常亮。
如果是金子都会发光,那第二名、第三名难道就不是金子吗?在胜者通吃的局面中他们能发光吗?
巴拉巴西的《成功公式》这本书中的研究表明,在高水平的竞争中,是金子也不一定能发光。
0x1:红酒的玄学
每次听人说品评红酒的门道,我都忍不住会想到一些研究。所有研究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在品酒这个领域,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专家。
给专家一瓶好酒,他的确能告诉你这酒好在哪,他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他经不起科学方法的检验。事实是如果不给他看酒瓶上的标签,搞盲测,哪个专家都品不出来25美元和200美元的红酒有什么差别。
巴拉巴西提到个更极端的研究。在一次专业的红酒比赛中,研究者在一天之内,把同一种红酒分三次给品酒师品评,结果品酒师的打分情况一般是这样的:第一次给打了80分,这是在红酒比赛中是一个很低的分数;第二次打出了90分,第三次竟然打了96分的高分。能够自始至终给一瓶酒打出稳定分数的品酒师,在这次研究中只占18%。也就是说专家自己跟自己都不自洽,更不用说让专家之间互相自洽了。
所以同一瓶红酒可能在一场比赛中得了金奖,换一场比赛就什么奖都拿不到。你把所有这些成绩拿过来综合分析,统计学家的结论是红酒的名次基本上完全是随机的。
那红酒难道不是玄学吗?品酒专家难道不都是忽悠人的吗?
也不能这么说。好酒,你确实喝不出来。但是差酒,你就能喝出来。我喝过9美元一瓶的红酒,的确不如30美元的好喝。
这个关键在于,参加比赛的都是好酒,是金子和金子的竞争。金子和石头容易区别,每个专家都可以从一堆金子里剔除一块石头,但是金子和金子不好比。
业务表现一旦达到金子这个范畴,就会有两个特点。
- 第一,它是有上限的。人的技能通常都满足“正态分布”,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在中间,高水平的人很少,而且他们比一般水平高不了太多。比如说赛跑,博尔特跑得再快,他的速度也不可能是我的5倍,实际上他也就是我的两倍左右。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表现已经达到高水平,正在接近上限,你就很难再提高了。短跑世界纪录提高一点点都非常困难。在技术领域也是类似的情况,顶级的技术团队和产品之间的区别往往非常小,以至于光靠显性的参数指标已经难以进行区分。
- 第二,这也就意味着高水平的竞争者的水平都差不多,很难区分。“脱颖而出”这个词不适合高水平比赛。现代酒庄都已经把制作红酒这门手艺发挥到极限了,每瓶酒都是好酒,谁能比对手高出一大截?你说你努力了,你经过了多年的刻意练习,你付出了泪水和汗水才走到今天这个赛场!行!但是请看一眼你左边的选手,再看一眼你右边的选手,难道他们就没努力吗?
金子和金子,怎么比呢?如果业务表现的差距非常小,很难区分,这个时候比什么呢?
0x2:最公平的音乐比赛
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竞赛可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音乐比赛。赢了这个比赛,你不但可以拿到一大笔奖金,还会被送到最好的音乐学院去深造,同时确保你将来有资格在最好的音乐会上演奏,你就拿到了顶级网络的门票。别忘了,音乐可是一个不容易测量的领域,是网络决定你的成功。
这个比赛非常重视公平。比如说小提琴,主办方会请作曲家专门为比赛作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对所有参赛者都是新的,这样就保证了谁也没有比别人更长的练习时间。
整个比赛一共有12位选手参加,要比六天,按抽签顺序每天出场两位选手,由评委当天打分。排在后面出场的选手也会后拿到曲谱,确保每位选手都是正好有一周的练习时间。这足够公平了吧?
但是研究者一看比赛结果,感觉是非常不公平。
过去40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在第一天出场的选手能拿到冠军。而相比之下,有一半的冠军是出现在第五天!
也就是说评委们会不自觉地给第一天出场的选手打个低分,到第五天就容易打高分。你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决定名次的是你抽签抽到的出场顺序。
第一天比赛的名次平均比第五天要落后三名。同一天中,后上场的选手平均比先上场的选手高出一名。男选手跟女选手也不一样,男选手的平均名次要比女选手高两名。这就等于说,如果你是第一天第一个上场的女选手,什么都没比,你就已经比第五天第二个上场的男选手落后了6名!
为啥会这样呢?首先因为演奏曲目是新的,评委刚听头两遍的时候听不出好听不好听,他还在适应这首曲子。音乐这个东西是你听的次数越多就觉得越好听。其次评委有风险的考虑。评委第一次打分肯定会留有余地,否则一上来就是高分,后面万一有更强的选手怎么办呢?还有,越往后,评委对比赛的判断也会越敏感。
这样先上场的人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劣势。凡是有裁判打分的比赛都是这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允许裁判看完所有比赛之后可以修改前面的分数,但是目前音乐也好、体育也好,都没有这个机制。
这个效应还专门有个名词,叫“靠近偏误( immediacy bias)”:我们总是对越靠近的东西感觉越强烈。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西班牙选拔法官有个口试环节,星期一的通过率只有50%,星期五则高达75%。如果你要参加什么选拔性的答辩或者面试,一定一定要尽量往后排。
所以金子跟金子比,比的已经不是一般的业务表现了。出场顺序是只能听天由命的事情,在别的细节上,也许你还可以争取一下。
0x3:细节决定的成败
不知道你看过郎朗的表演没有。他是公认全世界最好的钢琴家之一,但是他的表演似乎不仅仅是音乐本身,他有一种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那作为一个音乐家,你需要在动作和表情上下功夫吗?答案是绝对需要。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受试者不知道比赛结果的情况下,让他们对一场真实的钢琴演奏比赛的三位选手的表现做判断,猜一猜是哪位选手得了冠军。
- 第一组受试者就好像《中国好声音》的导师那样,只听声音不看现场,他们接收的是最纯粹的音乐,结果准确率只有25%。你要知道这可是三选一,胡乱选都有33%的准确率,这个成绩完全不及格。
- 第二组受试者则是只看图像不听声音。这是非常极端的做法,别忘了这可是音乐比赛。结果这一组的准确率高达50%。实际比赛的评选专家,在既听又看的情况下,也就是这个准确率。
- 第三组受试者边听边看,判断准确率还不如第二组。
难道现在钢琴比赛变成比视觉艺术了吗?我们只能说高水平选手的演奏水平已经无法区分了,人们只能用音乐以外的东西区分他们。
巴拉巴西的一个朋友有一次招聘,因为职位很热门,参加面试的每个人的简历都很漂亮,根本不知道选谁好……最后他选了一个人,是因为……那人当天穿了一双粉色的袜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子跟金子比,常常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细节决定成败。也许是简历里的一段什么特殊的经历,也许是衣着打扮,也许是聊天时的一个小玩笑,这些东西基本上跟工作能力没啥关系。然而如果面试官知道来的人都不差,他还可能只看这种小细节。
当所有对手都是金子的时候,你就需要找一些特别的点来突出自己。
0x4:小结
《成功公式》这本书的第二条定律是,
业务表现是有上限的,而成功是没有上限的。
一旦大家的水平都接近上限,到了金子和金子比的程度,决定成败的就很可能是一些细节,甚至干脆就是纯属偶然。
但是到了这个层次,成败的结果却越发地重要。第一名只比别人领先一点点,他收获的回报却大很多很多。泰格·伍兹的收入是其他高尔夫选手收入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但是泰格·伍兹的水平并没有比其他职业选手高出一大截,他只不过稳定性稍微好一点点而已。业务表现是正态分布,成功的回报却是幂律分布。
我会随便买瓶红酒。我会尽可能晚出场。我会保留一点个人特色。我会把别人的胜负看淡一点。
那既然是金子和金子比,我们当然可以说反正这些人选都挺好,选谁都可以。可是如果你是参选者,在这个胜者通吃的时代没被选中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那怎么办呢?首先你得是金子。其次你需要一点特色,得让人容易识别。如果这还不行,那你就只能多参加比赛,一次运气不好两次不行,多参加几次,也许终有出头之日。
四、欢迎度和适应度
我们都知道一个“马太效应”,已经取得过成功的人或者产品往往更容易取得下一次成功。明星写的书一出来就会有人买,上了票房排行榜的电影你自然就想去看。那如果是一位新人写的书,或者被院线压低了排片率的电影,这不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名望带来的成功,和自身实力带来的成功给区分开来呢?
今天我们就要说一个这样的算法。
0x1:《哈利波特》是好书吗?
《哈利波特》可能是近年来最畅销的书,J.K.罗琳也是最成功的作者。盛名之下,J.K.罗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就想,我写小说的成功,到底是偶然的呢,还是必然的?她自己拿自己做了一个特别酷的实验。
2013年,J.K.罗琳悄悄地用两个不同的笔名,写了两本不同题材的新小说。她想看看如果我不用名气,能不能单纯靠实力让小说畅销。
第一本是政治小说,叫《偶发空缺》。这本书卖的还行,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当时亚马逊有读者评论说,这本书笔法老到,不像新手的作品,也许是一位成名作家用了笔名。后来也不知是怎么传出去的,市面上有了传言,爆出来这是J.K.罗琳的书。
第二本是犯罪小说,叫《布谷鸟的呼唤》。这本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被几个出版社拒了稿,后来出版之后卖得也不好。但是偶然的情况下,有人感觉《布谷鸟的呼唤》和《偶发空缺》的笔法有点像。英国一家报纸就专门请了一位计算机专家对这两本书进行语义分析,看看作者是不是同一个人。
谣言四起的时刻,J.K.罗琳不得不承认两本书都是她写的。结果这两本书的销量马上暴增。
恐怖小说作家史蒂芬·金在1980年代也干过这样的事儿。他虚构了一个在底层奋斗的小作家的身份,而且接连出版了五本书。前几本的销量都很一般,第五本还不错卖了4万册。是一个书店的老板发现第五本书的风格实在太像史蒂芬·金了,真相才爆出来。
J.K.罗琳和史蒂芬·金恐怕都不会对自己的实验结果特别满意。他们没有复制自己的成功。
所以你要是觉得自己不是流量明星,是真的很厉害,你敢不敢匿名出一本书。
难道读者读书都是冲着作者的名气去的吗?
0x2:白给的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上有很多传奇故事。比如你想做一个什么产品但是没有钱,你可以把这个项目放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谁对这个产品感兴趣就会先给你钱,包括给你捐款。有很多小公司通过众筹一飞冲天,但事实上众筹有点胜者通吃的意思,70%的项目都失败了,有的是一分钱都没筹到。
社会学家在 Kickstarter 上做了一个实验。随机选择200个新项目,分成两组。对第一组,研究者给每个项目捐了一笔几十美元的小钱,对第二组什么都没做。
结果收到研究者随机给的这比小小的启动奖励的项目,后来获得别的捐款的比率,是第二组的两倍以上。
然后社会学家又在维基百科上做了一个实验。随机选了200个编辑,分成两组,对第一组给其中每个编辑一个点赞式的虚拟奖励,第二组都没有。
结果在接下来一个月里,第一组编辑的产量提高了60%,而且其中有12个人又得到了别人的点赞。对比之下,第二组的产量没变化,得到新点赞的只有两个人。
这就是马太效应,这就是为什么你得赢起跑线!初期的一点点小小成功都弥足珍贵,能给你带来新的成功。
我们以前就多次说过,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为成功能给你带来自信。那今天看来这句话还得修改一下,白给的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为什么随机的、白给的奖励也有效?因为你的成功是由我们决定的。当我们决定是否要买一个产品、给一个人奖励的时候,我们很希望参考一下前人的决定。如果你已经得到过奖励,那就证明你是一个“可被奖励的”人。我们就会觉得给你奖励很安全。
第一次奖励的作用,是证明了你的“可被奖励性”。
所以说“赢了起跑线”这句话的关键词是”赢“。你光是起步早、比如说让孩子很小就去上这个班那个班,是不行的,你得让他”赢“才行。只有战胜对手脱颖而出,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自信,才能向社会证明他的“可被奖励性”。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创业公司要烧钱换流量,有些商家要雇人当托制造排队的假象,有些作家会自己匿名给自己的书写好评。
那这个世界也太没意思了。
0x3:适应度
如果永远都是过去的成功推动未来的成功,如果一切都是之前的流量决定了后来的流量,那肯定是越大的网络枢纽越大,越老的明星名望越高。但真实世界并不都是这样的。比如 Google 在1997年出来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两家很牛的搜索引擎,雅虎和ALTA VISTA,那 Google 为什么还能异军突起呢?显然是因为 Google 给用户提供了独特的功能。
所以内在水平肯定是有影响的,关键是你怎么测量。
有个著名的实验是这样的。雅虎公司有个音乐实验室,准备了很多新歌,邀请了14000名受试者来听。研究者通过一些分组确定这些新歌的排名,然后在另一些分组里故意把排名颠倒过来,比如说,好歌的排名被压低了,一般的歌曲被排在了前面。研究者想看看,人们会不会被排名影响,去重点关注那些平庸但是排在前面的歌曲。
对大多数歌曲来说,的确是这样。受试者就好像绵羊一样,别人说这个歌好听,他们就更多地下载了这个歌。托儿,真的有用。
但是,有几首特别好听的歌没有被压住。哪怕你把它排名压得非常低,受试者仍然能慢慢地把它顶上来。
据此,巴拉巴西提出了一个概念,叫“适应度(fitness)”。
- 当前这首歌有多成功,多受关注,叫“欢迎度”。我们现在知道欢迎度跟以往的成功有关,甚至可以是白给的成功。
- 而“适应度”,则是这首歌在同等的条件下,自己打败竞争对手和赢得关注的内在能力。这是一个来自进化论的词,正所谓“适者生存”。
巴拉巴西提出,
以前的成功 × 适应度 = 未来的成功。
名望和托儿代表你以前的成功,而想要取得未来的成功,你还得有适应度才行。这个道理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了不起之处在于,有网络科学家发明了计算适应度的方法。
科学家可以实时计算每一首歌的适应度。比如说歌曲A当前的欢迎度很高 ,它获得了10000次的试听,这些试听带来了800个下载。歌曲B的欢迎度一般,只有2000次试听,但是得到了500个下载。
考虑到下载对试听的占比,我们可以说B歌曲的欢迎度不如A歌曲,但是适应度高于A歌曲。算法可以给每个产品计算一个稳定的、不随流量变化的适应度。
欢迎度可以是炒作出来的,而适应度代表内在的竞争优势。
适应度并不一定就是业务表现,因为业务表现是个独立的分数,而适应度是跟别人竞争的优劣情况。但是适应度不受社交网络流量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东西好不好,你需要关注的是它的适应度,而不是欢迎度。现在适应度算法还没有被用于各大购物网站,但是我们设想它将来一定会被广泛应用。科学方法是把商品按适应度排名。
0x4:小结
这就是巴拉巴西总结的第三条成功定律,
以前的成功 × 适应度 = 未来的成功
那考虑到适应度,《哈利波特》到底是不是好书呢?其实真是好书。J.K.罗琳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单亲妈妈,《哈利波特》第一本被12家出版社拒稿,好不容易出版了首印才只有500册。她没有媒体宣传,更没有托儿。
但是这500个读者认为那是他们看过的最好看的书。他们自己写评论,说不相信有任何小孩打开之后能放下这本书。
到美国出版后的第一年,也是没有任何宣传,仍然不受重视。但是读者默默地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送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然后它就不下去了。J.K.罗琳霸榜时间实在太长,其他作者都不干了,纽约时报不得不把畅销书排行榜按大人和儿童分开。
《哈利波特》后来当然是欢迎度厉害,初期绝对是适应度的功劳。是读者的口碑造就了J.K.罗琳。
那为啥J.K.罗琳匿名写的两本书就没那么成功?我们只能说J.K.罗琳不可能做到每个题材都写得那么成功。
五、母鸡与Github上的程序员
这章的主题是团队。怎样建设一个高效能团队,现在是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有人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团队智商”,组成团队的个人智商强,团队智商可不一定强。团队行不行,有自己的法则。
我们在邓普西和布莱夫曼的《激进包容》这本书里学习过领导力,在科伊尔的《文化密码》里讲过认同感,在哈福德的《混乱》这本书讲过凝聚力和多样性,在讲佩奇的《多样性红利》里讲过君子和而不同,在达里奥的《原则》里讲过激进的团队什么样。今天这一章,专门讨论成功团队的网络结构。
我以前听说过一个说法:要看一件事能不能办成,在你调兵遣将把这个团队建立起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70%。人员构成和关系网就有这么重要。在企业工作的这若干年里,既做过一线的实际工作,也做过小组的leader负责人,越发认可这个观点了。人员结构,常常是决定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咱们先说一个有关母鸡的研究。
0x1:全明星母鸡
这个研究巴拉巴西也引用了,但是以前我看乔纳森·海特的《正义之心》这本书里有一个更高级的描写。比如你拥有一个养鸡场。你知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母鸡多下蛋呢?除了好饲料啊环境啊这些硬件设施,你还需要科学育种。
直观的想法,是专门选拔最爱下蛋的母鸡。母鸡爱不爱下蛋应该是可以遗传的。如果一只母鸡爱下蛋,她的女儿也许就也爱下蛋。那我们一代一代优中选优,养鸡场里要全都是最爱下蛋的母鸡,让她们互相模仿开展下蛋竞赛,这行不行呢?
不行。研究者发现,最爱下蛋的母鸡往往攻击性比较强,要求别的母鸡对她俯首称臣。养鸡场都是一个笼子里放12只母鸡,高产母鸡放一起会上演宫斗剧情。她们互相伤害,上一代的恩怨下一代继续,才打了六代,就有的遍体鳞伤,有的直接就被斗死了,根本顾不上下蛋。
后来研究者有了一个洞见。我们不应该选拔单个的母鸡,应该选拔的是母鸡的集体:先随机分组,然后看看哪个笼子的集体产蛋量最高,就对这个笼子集体育种,让她们的后代还在一起。结果这个思路是对的,几代下来,优秀母鸡集体的产蛋能力是一代比一代强。
这个道理是母鸡需要互相配合。激进的母鸡可以给温顺的母鸡提供刺激,温顺的母鸡可以给激进的母鸡提供心理满足。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配合好的集体下蛋最多。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说,这叫群体演化。动物的演化并不仅仅是个体跟个体竞争,还有群体跟群体的竞争。这也是最早由达尔文提出的思想。
团队也是这样。团队的目的是跟别的团队去竞争,这个是大局,别被个人竞争干扰了大局。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个人,如果太过好斗,就不能放一起。反倒是有些不愿意跟自己人竞争的人,是团队的必不可缺的宝贝。
体育界,足球也好篮球也好,一个经验是全明星的阵容战斗力常常受损。你俱乐部有钱买人,各个位置上都是超级巨星,结果谁也不服谁,常常是严重的内讧。
Jobs2Careers 公司的葛振洲分享过他的管理经验,他有句话叫“艄公多了打翻船”,说公司用人不能只招“牛人”。而《成功公式》这本书说,其实就连学术界都是这样。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杜克大学的英语系非常有钱,就把全世界最著名的教授都给请来了,一时群星璀璨。哪知道教授也不能免俗,文人相轻谁也看不上谁,一个系的还互相批评对方的学术水平,甚至连课程设置都无法达成共识,把英语系弄了个鸡飞狗跳。
强人 + 强人 ≠ 强大团队
其实我们想想,群体演化这个思路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如果说进化就是适者生存,强人的基因更容易流传,那为什么不是所有动物都是同样的性格呢?肯定是各种性格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群体的演化,需要各种类型的人好好配合才行。
0x2:强联系和弱联系
优秀团队的人员网络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团队科学”已经成了一门正式的研究分支。有人分析了百老汇史上全部474个音乐剧和爵士乐史上全部10万首曲子,想看看其中那些脱颖而出、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的作品背后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创作团队。他们得出的结论,和别人对电子游戏制作团队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音乐剧、爵士乐和电子游戏,要想成功,必须被观众、粉丝和玩家喜欢才行。别忘了是“我们”决定你的成功。那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呢?答案当然是“喜欢 = 熟悉 + 意外”。巴拉巴西在书中的说法是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有所创新。那什么样的团队构成,才能兼顾传统和创新呢?
在巴拉巴西他们这一派这些专门研究网络科学的人看来,关键在于团队成员的网络关系。
像这种创作型的团队一般都不是来自同一个“工作单位”,他们都是因为一个项目而聚在一起,项目做完了就各自散去。我看现在北京艺术圈的工作方式好像都是这样。比如说,如果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合作,他们之间的连接就是一个“强联系”。如果两个人合作很少甚至以前根本不认识,那就是一个“弱联系”。
研究者发现,要想让团队成功,各成员之间既不能全是强联系,也不能全是弱联系。
- 强联系太多,大家都是熟人,合作出来的东西就会太过传统,缺乏创造性,熟门熟路碰撞不出什么新的火花。
- 弱联系太多,也不好形成配合。
要想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团队成员必须既有强联系又有弱联系。你得有老人,有新人,还得有外人。
包括科研团队也是这样。现在已经没有单打独斗搞科研的人了,任何研究项目都是集体的事儿。拿物理学研究来说,团队中通常要有人专门做理论,有人专门做实验,有人专门做计算机模拟。每个人的身份也不一样,有教授,有博士后,有研究生、可能还有跟着混经验值的本科生,更重要的是往往都有外地的合作者。
这样的关系网络才能保证多样性。而要想让每个成员都积极提供不同的想法,团队内部的交流一定得是非常平等的,得给到每个人充分的发言机会。
很多研究都表明,最有效的交流方式现在仍然是面对面直接交流,而不是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大家坐在一个房间里开会、一起吃午饭、私下有各种闲聊,哪怕是聊的都是和工作无关的事情,也对保持团队健康有好处。
总结来说,团队智商高的集体有下面三个特征,
- 1. 人们比较善于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捕捉每个人的情绪;
- 2. 平等对话;
- 3. 团队中最好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更善于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那么领导应该在团队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0x3:定于一人
人说 GitHub 是全世界最大的“同性社交网站”……因为它是程序员的交流社区。GitHub 有个好功能,世界各地的程序员,可以通过网络协作,联合起来去做一个项目。于是就有人对 GitHub 上的协作项目做了个网络结构分析研究。
作为可测量的标准,研究者用一个项目在 GitHub 上有很多关注者,来判断这个项目的成功程度。
GitHub 网站还对每个项目的参与者都各自干了什么,有非常好的记录。研究者发现,
- 通常来说,一个项目中最重要的工作,几乎都是其中的一个人做的。这个人是绝对主力,而且就只有这一个主力。其他人虽然也都参与,但只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而且项目的团队越大,这个“定于一人”的现象就越明显。
- 更重要的是,越是一个人主导的项目,它的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个人就相当于是团队的领导。那既然团队中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那为什么还要定于一人呢?因为人多想法多,项目的愿景和完整性只能靠一个人把握。
大家都可以出主意,但是这个项目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只能让一个人主导,他是项目的最终负责人。他得纠正团队的错误,他得决定不合格的东西不能被采纳,他得确保产品符合他的设想、达到他的要求。
当然写程序、包括书中还讲到维基百科的编辑工作,都是比较特殊的工作,尽可能让一个人干才能保证思路的一致性。别的工作,像搞科研,不一定这么分配工作量,但是一人主导这个结构应该是一致的。
这就是现代化的合作方式,有点像我们以前说过的罗辑思维的“扁平化管理”和美国流行的“合弄制”。领导职位可以是不固定的,是对事而不是对人。凡事以项目为核心,在这个项目里你是领导你对项目负责,然后下一个项目你可能作为普通成员给别人提供支持。
0x4:小结
成功团队的网络结构,大约有三个特点。
- 第一,要定于一人。这个人为项目负总责,其他人提供支持。
- 第二,人员构成要多样化。每个人有不同的专业,人与人之间要有不同的强弱关系。要有熟人、有新人、有外人。
- 第三,强调面对面的平等交流。
六、曾经的功劳你给了谁
这一章我们要说的是成功第四定律,
团队的成功需要全体成员共同的、多样化的努力,但是这个功劳会被其中一个人拿走。
你肯定觉得这非常不公平。但是别忘了成功定律是客观规律。你喜欢不喜欢,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抱怨和感慨没意义,你得琢磨怎么让这些规律为你所用。
我先给你讲两个刚编的故事。
0x1:两个故事
- 论文第一作者的故事
小张是个学生物的博士生。他的导师是个明星教授,研究组是领域的名门。导师给小张安排了一个课题,研究组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大量积累,小张只要会用本组的看家本领就行。
但是小张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情况和导师设想的好像不一样。导师认为这很好,越是意外的结果越有可能是重大发现,鼓励小张继续做。小张想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做成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实验,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结论。导师非常高兴,他们就赶紧写了篇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
小张意气风发,心想我一出手就扬名立万!但是他慢慢发现,这份功劳好像并没有被算在自己头上。每次出去开会,虽然导师作报告也提小张的名字,而且有时候就是小张自己作报告,可是人们讨论的时候都说这是导师的发现,媒体采访也都是导师侃侃而谈。
小张心想,这个发现要是得了诺贝尔奖,难道也是发给导师吗?
- 职场上下级的故事
胡总是一个大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裁。每当公司推出新产品,胡总就会到全国各个分公司去巡视,指导产品推广。
小王是沈阳分公司的销售经理。胡总知道沈阳的市场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而小王非常了解情况,就授权小王主导沈阳的业务。小王使用了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搞定了沈阳市场。
胡总在沈阳这几天几乎都是看着小王在做事。临别之时,胡总跟小王说,我对沈阳是两眼一抹黑,这次多亏了你!
年底,总公司论功行赏,胡总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人们都说胡总是销售天才,全国通吃!胡总在获奖感言中感谢了小王……以及另外15个分公司的销售经理。小王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被总公司注意到。
这两个故事不能算虚构,只能算总结。因为这样的故事时时刻刻都发生在各个领域之中。干活的是一些人,拿走功劳的是另外一些人。这公平吗?
0x2:诺贝尔奖预测法
巴拉巴西有个中国学生叫沈华伟 ,他也是巴拉巴西的《链接》这本书的中文译者。沈华伟2013年加入巴拉巴西的实验室之后,立即就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他发明了一个算法,能精准预测诺贝尔奖的得主。
我们知道诺贝尔奖都是发给重大发现的,只问结果,不管你是不是什么德高望重劳苦功高。那好,比如说这个重大发现是这篇论文发表的,论文有好多人署名,那请问,诺贝尔奖应该发给其中的谁呢?
作者排名顺序的价值不大。物理学的论文经常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排名,生物学的习惯是把老板的名字放在最后。那到底是谁在这项研究中做出了关键一步呢?
W和Z玻色子这个发现,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论文一共有137个作者联合署名,拿到诺贝尔奖的两位作者,一个排在第105位,一个是排在第126位。但是沈华伟这个算法,就能精确地把这两个人给挑出来,跟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判断完全一致。
既然是算法,你肯定不能打电话去问当事人都干了什么。这个算法的诀窍在于,它考虑的是这篇论文的所有署名者,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的论文引用规律。
如果是你做出了这么重大的发现,那我们设想,你在之前肯定已经做出过相关的贡献。
而且你既然做了如此重大的发现,那就好像发现了一个金矿,你肯定还会在这个领域中继续深耕下去,不可能写这一篇论文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这篇论文对你来说不应该是孤立的。你应该在之前、之后都在这个领域中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你不但拥有这篇论文,而且拥有这个课题!而那些合作者就不行了,他们临时来帮忙,做完这个项目就去做别的了。
这完全符合前面说的成功第一定律,你的成功由我们的”感知“决定。这个活到底是怎么干的,谁先提出设想,谁完成了最关键的发现,谁付出了最多的汗水,我们看不到。我们能看到的是每个人的论文发表情况。谁的发表记录最完整,谁就拥有这个课题,谁就拥有这篇论文。
功劳不是来自业务表现,而是来自社会的感知。
iPhone 是乔布斯发明的吗?特斯拉电动汽车是马斯克造的吗?社会感知根本不在乎公平不公平,还可能充满偏见。
有人统计了经济学助理教授中拿到终身教授职位的情况,发现女性最终落选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你说这难道不是性别歧视吗?
请注意,研究发现,这跟女性经济学家的论文产出情况、论文的水平,是否表现出自信心,都没关系。甚至就算女教授为了照顾家庭牺牲一些工作时间也没有关系,生小孩只会推迟她拿到终身教授的时间,但是不会让她拿不到终身教授。
问题出在跟人合作。如果是独立写论文,作为唯一作者署名,那就没问题,每篇独立论文都能让你获得终身教授的可能性增加8%~9%,男女平等。
但是,如果女教授是和别人合作写论文,人们就会把这篇论文的功劳记到别人的头上。甚至有数据分析表明,女教授和别人合作发论文还不如不发,合作论文不但没有给她加分,反而可能给她扣分。
为啥会这样?我们上一讲刚说了女性善于沟通,结果人们就认为女教授在研究中主要起沟通协调的作用,关键工作肯定是男性做的。这当然是偏见,但偏见也是感知的一部分。
当你在实验室苦干的时候,当你帮合作者做理论计算的时候,当你考虑要不要接受副总经理的职位的时候,我想让你先想想这个成功第四定律。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那你能怎么办呢?难道不合作吗?
0x3:怎样拿回你的功劳
前面说的那个预测诺贝尔奖的算法,它的结果是可以随时间改变的。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一个大反转的故事。
获奖论文发表于1985年,是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和导师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合作的研究。当时阿什金在领域内的声望很高,如果在那时候用预测算法,阿什金应该拿走79%的功劳,而朱棣文还是新人,只能拿到5%的功劳。
但是朱棣文接下来在这个领域继续研究,又发表了很多论文,而阿什金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结果才过了十几年,业界已经只认朱棣文。
当年那个工作到底是谁主导的?是年轻的朱棣文还是老资格的阿什金?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的感知:那个领域在1985年是阿什金的,到1997年则属于朱棣文。
巴拉巴西自己的经历也是这样。他曾经有一位女学生,在他手下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工作。巴拉巴西当时充分肯定了这个女学生的贡献,但是他知道,只要他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那篇论文上,人们就都会认为这篇论文是他的。
后来这个女学生离开巴拉巴西,拥有了自己的研究组,又在这个领域接二连三地发表了论文,现在已经成了这个方向的拥有者。那篇论文以前属于巴拉巴西,现在则属于这位女士。
我们经常说谁谁谁抢了谁谁谁的功劳。但功劳不是一次性的东西,而是一个“系统”。
明星开演唱会,她也许愿意一个一个地把乐队成员介绍给观众,但是有用吗?观众只会记住歌手。哪怕导师和领导把你名字放报告前面,你也未必能拿得到那份功劳。这不是腐败,这是人的感知限制。
当然有时候是真腐败。我听说有一位中国留学生,自己证明了一个数学猜想,可是导师说这个证明不严谨让他修改,自己却偷偷地写了篇论文抢先发表了。学生为此跟导师打了好几年的官司,最后也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
我特意去查看了这位导师的简历。他在那件事之后持续发表了很多篇论文,而且还是好几个领域。而这位学生,早已经不在数学界了。
这非常不公平,这是一个悲剧!可是如果你了解成功的定律,能不能更冷静地看这件事呢?
想要拿回自己的功劳,你必须学会独立工作。
以前我们讲《巨人的工具》的时候说过,当学徒,要有给牛人铺路的觉悟。你想要的是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就算把功劳都给导师又能怎样?事实上你想抢也抢不过来,导师给你你也接不住。
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就必须跳出来,去独当一面。
巴拉巴西讲了一个黑人女歌手的故事,她的名字叫达琳·洛芙(Darlene Love)。洛芙有个天生的好嗓音,可是因为是黑人,只是在幕后唱歌,别人用她的声音来对口型!电台里播着她的歌曲,她却只能当个清洁女工。
洛芙说我不能再待在幕后了。离开现有的唱片公司,独立出来演出很难很难,但是她做到了。她建立了自己的名望。
0x4:小结
- 成功第四定律是团队需要各种人才的合作,但是功劳往往归于一人。他能拿走功劳不是因为他这一次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拥有这个领域。
- 接受了这个定律,每个人都应该大度一点。如果你是新手,别在乎眼前的得失,你想要的不是一两个功劳,而是自己的系统!如果你是老板和导师,千万千万把该给别人的功劳都给人家,到公开场合大声说这是谁做出来的,你心里明白,其实还是你的。
-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系统”的重要性。一直跟着一位牛人做事,你很难拿到自己的功劳。但是如果你跟不同的人合作过,做过很多事,你的人设就出来了。
七、与无常作伴
我们之前讲过罗伯特·弗兰克的《成功与运气》,强调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弗兰克说的主要是社会: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你应该感恩时代,回报社会。巴拉巴西这本书对个人更有用,但是他也得讲运气。
第五个成功定律,说的就是怎么让运气为我所用。
0x1:爱因斯坦的运气
爱因斯坦不仅仅是一位物理学家,他还是一位名人。所谓名人,就是他是做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是“因为出名而出名”的人。
科学家通常不是名人。现在活着的、公认最厉害的物理学家是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那你听说过威滕吗?你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吗?
如果名望代表成功,爱因斯坦的名望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知道1919年广义相对论得到证实,爱因斯坦从那个时候就名声大噪,但一开始仅限于科学圈。美国人就对爱因斯坦没有那么热心。他是一个德国人还是一个犹太人,还傲慢地宣称全世界只有12个人能理解相对论,美国人不喜欢这个姿态。
爱因斯坦声望的引爆点发生在1921年4月13日。这一天,爱因斯坦坐着蒸汽轮船到达纽约,访问美国。
本来媒体也没当回事儿,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完全是出于尽责,派了科学记者去报道爱因斯坦的到访。两个记者就到码头来接船,结果一看,现场竟然有两万人的欢迎队伍!
爱因斯坦一行人下了船,有一个专门的车队护送,警车开道,市民夹道欢迎。科学记者没见过这个阵势,心想爱因斯坦怎么这么受欢迎。他们赶紧去给爱因斯坦做了面对面的采访。
结果爱因斯坦的形象果然不俗,简直出乎意料。他一点都不刻板,衣着也不怎么规整,举止比较随意,还拿了把小提琴,“像孩子一样热爱小提琴”。爱因斯坦上去好像还有点胆小、有点害羞。一聊起来,说话非常机智,直觉多过理性,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物理学家。
声势夺人在前,平易近人在后,两个记者完全被征服了。他们说爱因斯坦是一个梦想家,是一个艺术家……反正绝不仅仅是个理科男。美国媒体这么一宣扬,民众彻底喜欢上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声望发生了跃迁,从此就成了妇孺皆知的世界名人。
但是巴拉巴西有一个疑问。到纽约之前,爱因斯坦的声望并没有普及到老百姓那里。为什么居然会有两万个纽约市民,那天连班都不上了,要专程去迎接爱因斯坦呢?
巴拉巴西考证了一番,发现欢迎人群根本不是去接爱因斯坦的,两个记者搞错了。
他们是因为犹太教会的组织安排,来迎接锡安主义运动领袖,哈伊姆·魏茨曼(Chaim Weizmann)的,魏茨曼正在推动犹太建国运动,也是后来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爱因斯坦到纽约主要也是为了这个活动,他在车队里有个席位,但是车队不是来接他的,他相当于是魏茨曼的随从。
人不服命运不行啊。
不过成功定律可不是说你应该只服命运。你应该追求的,是偶然中的必然。
0x2:成功与年龄
爱因斯坦有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没对科学做出过贡献,那他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贡献了。狄拉克对此很认同,说物理学是年轻人的科学。事实上你考察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大多都是年轻时代就取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
这简直就是一个诅咒,是所有科学家的噩梦。好在巴拉巴西不信邪,他考察了历史上所有科学家的发表记录,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
巴拉巴西发现两个统计规律。
- 第一,大部分人取得重大突破,的确都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
- 第二,但是,对每个科学家来说,一生最重大的发现,却”可以“发生人生中的任何阶段。科学家的创造力并不会随着年龄减弱。
那你说这不矛盾吗?不矛盾。随着年龄下降的不是创造力,而是产量。
巴拉巴西说这就好比买彩票。如果你每年都只买一张彩票,那你这辈子哪一年中大奖的概率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买了很多张彩票,中年以后就买的很少了,那显然你中大奖的几率在年轻时代是最高的。
这个道理是搞科研有点像买彩票,你无法预测哪个方向能给你带来重大发现。想要增大取得重大发现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一些项目。
我以前看美国生态学家克雷格·罗勒(Craig Loehle)的《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考》(Becoming a Successful Scientist: Strategic Thinking for Scientific Discovery)这本书也说过这个道理。搞科研,本质上是想法的验证。而想法的好坏对错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成功的战略秘密其实就是做很多很多项目,验证很多很多想法。你做的项目越多,就越有可能有重大发现。
中年人的真正问题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不愿意干。年轻人有冲劲,中年人懈怠了。你的生产力不行了,你退出了。
0x3:r值和Q值
巴拉巴西提出一个可测量的理论。单个项目的成功,由两个变量决定。
- 第一个变量叫 r 值,r 代表想法的好坏。r 值越高,这个想法如果能实现的话,它的影响力就越大。
- 第二个变量叫 Q 值,代表你把这个想法实现的能力,也就是你的执行力。
用 S 代表成功,那么巴拉巴西告诉你一个公式:
S = Qr.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但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巴拉巴西等人发现了测量 Q 值的方法。他们能评估每一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之中,Q 值是怎么变化的。
结果非常惊人。人的 Q 值,并不随着年龄变化。
这几乎是一个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的素质,从研究生涯开始一直到老,你的创造性和执行力始终是固定的。这个结论令人难以接受,巴拉巴西他们的论文换了八个审稿人都表示不能理解。人说不对啊,现在的我肯定比20年前的我水平高啊?但是别忘了,爱因斯坦和狄拉克说年轻人创造力最强,大家也没反对。
我们只能说,在统计意义上,绝大多数人的 Q 值,成年以后就不再改变。
巴拉巴西还找了一个科研之外的项目,写推特的能力。你刚开推特的时候只有一百个粉丝,如果你一条推写的好,这一百个人里也许会有五个人给你转发。好,数据显示,三、五年之后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许有十万个粉丝,你一条推的直接转发比例将会还是那么大。换句话说,你创作推特的水平没有变化。
所以成年人的工作能力不容易提高。但这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个好消息,Q 值虽然不提高,但也不会降低。
也就是说只要你还愿意干,你就还能干得一样好,你就还有机会。耶鲁大学教授约翰·芬恩(John Fenn)到六十多岁了还没做出重大发现。耶鲁看他 Q 值不高,希望他赶紧退休,把他的实验室和办公室都给收回了。但是芬恩不服老,换个地方继续干,终于在67岁这年取得突破,提出对生物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然后一路高歌猛进一举获得2002诺贝尔化学奖。
所以成功不怕晚。芬恩只有一点遗憾,那就是消息传来之后香槟酒被家人藏起来了:“唯一的问题是,我已经85岁了,不能随心所欲地喝那么多酒了。”
0x4:小结
r,是不可捉摸的。Q,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产量,你自己可以控制。这就是成功第五定律。
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成功就可能在任何时候出现。
现在很多人爱说“拥抱不确定性”,请注意,说我不怕 r 值的不确定性,对各种想法持开放态度,这可不叫“拥抱”不确定性。你得主动出击,毫不懈怠地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下去,没有新 r 值就难受,这才叫拥抱。
最后我有个感慨。我注意到外国的很多畅销书作家,像J.K.罗琳和史蒂芬·金,都是功成名就之后还在一直写。他们尝试不同的写法,不放过任何一次让读者刮目相看的机会,拒绝把排行榜让给年轻人。
而对比一下,咱们中国这些作家,包括各种艺术家,都是成名就不干了。金庸只写了十五部小说,二月河只有三部。他们也说过自己有新的写作想法,但是都没写成。
那些年年春晚的常客,中国的老艺术家,都是“老艺术”的家。
为啥不写了呢?我感觉,咱们中国人对“成功”始终有一点负面印象。我们中国文化总是觉得争名夺利是不好的,应该“功成、名遂、身退”,我认为这个潜意识,是中年懈怠的重要原因。
中国老百姓可能会说,你该得到的都得到了,现在还图啥呢?但J.K.罗琳完全可以反问,我是一个作家,不写我干啥呢?
成功是社会对你工作的认可,名利只是副产品。可是因为这个副产品,我们中国人对成功的情绪有点复杂。继续执掌最先进的公司,再来一场商业革命,继续改变中国,怎么就不高尚了,去当个乡村教师怎么就高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