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制度》笔记
一、引言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怎样的经济制度大变革,又如何推动了中国经济超过30年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未来能不能持续?
在《中国的经济制度》这本书中,张五常先生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明确回答。其中很多看法,现在已经成为共识。
他把这叫做“中国经济制度的密码”:重点是地区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就是业内经常提到的“县际竞争”,县级行政区域,是地区竞争的主角。这种竞争放在企业的角度,也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这个重要结论,他是如何得到的呢?
- 首先,他分析了1978年中国开始经济制度改革时,面临的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取决于当时思想意识的解放。
- 其次,他用自己最擅长的合约理论,重点分析了中国从农村到城市,承包责任合约如何演进和扩张,如何巧妙地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在没有完全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推进了改革。
- 第三,他提出了对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最重要的观察:县际竞争的形成和运行效果,各县级行政区域的层级如何在其中实现利益共享,如何从经济学视角对此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解释。
- 第四,除了从经济上评估县际竞争的巨大效应,他还从*础权力结构、国企私有化以及防范贪污等方面,对县际竞争的其他效应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确认这个关键研究发现的价值。
- 最后,他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货币制度和人民币的兴起,对这类关乎中国经济全局,但决策权又远在县级之上的重要制度变迁,如何积极适应。
在张五常先生看来,自己撰写的这本《中国的经济制度》,受到了大时代的影响,“成功地解释了中国”。张五常自己很满意这本书,认为这是他“学术上的严谨论著中最后的作品”。这本书也被业界认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看懂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必读书。
张五常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自信满满的经济学家。如果你仔细看他的履历,你会发现,他确实有这个资格。
1935年他出生于香港,1967年在美国长堤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获得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认可。之后他在芝加哥大学和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与罗纳德·科斯、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有深入交流。1982年他回到香港大学,担任经济金融学系主任。
在国际学术界,张五常被认为是具有突出研究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今年86岁高龄了,一直被认为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具体来看,张五常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三点:
- 首先,是他对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最充分
- 其次,他创立的佃农理论、合约理论等,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 最后,他对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有深刻洞察
在2007年筹备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时,科斯教授提前一年多邀请张五常,为研讨会写一篇学术长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于是,就有了这本中英文双语的《中国的经济制度》。
二、哪些关键转变催生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
讲到经济制度变迁,你肯定会想到1978年,这是改革开放的起点。
当时,从经济规模上看,中国的GDP为3645亿元,折合成美元后,全球排名第九,这看起来不算差。但如果和当时的第一名美国相比,中国的GDP大约只占美国的十五分之一。
再来看1978年的人均GDP,中国在当时只有381元,折合成美元后全球排名第134位,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落后国家。
通常我们说中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就是指的1978年的改革开放,从这一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但张五常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当时中国在各方面,其实都还没有做好进行经济制度变迁的充分准备。
张五常也在书中回顾,他在1979年秋天去广州时,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改革的迹象。所以他认为,中国真正的经济改革,实际上是从1980年才真正开始的。
那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制度改革,是在哪些关键转变的*础上,才真正迈开了改革的脚步?结合张五常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
0x1: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面临哪些阻碍?
改革开放前,当时很多中国经济学家都受到科尔奈的影响,意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问题,再不进行调整,中国经济的未来堪忧。但真要着手进行改革,却发现困难重重。
首先是缺乏广泛的群众*础
当时中国的大多数人,还是仍然坚定地支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反对搞市场经济。他们最多能够接受对传统计划经济进行有限的必要调整,但绝不支持彻底抛弃传统计划经济。因为这种经济制度是从苏联学来的,而苏联在当时还是全球的第三大经济体。
其次,到底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变迁更适合中国,当时没有明确的共识
因为“文革”刚结束,很多冤假错案在*反,教育、交通等更为紧迫性的问题亟待解决,暂时也没有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完整方案。
最后,改革的决策并不明确,也不成体系
从1978年底的中央文件和领导讲话来看,有关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明确表述,可以说一句都找不到。唯一能让人感受到积极变化的,就是思想解放的号召,以及***在报告中的一段话:
“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认为,这样就会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这段重要表述,后来的转化你肯定很熟悉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领大家走向共同富裕。这也成为中国改革的路线图。但在当时,它并没有触及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底线,只是把“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具体化,还不是一个成体系的改革方案。
0x2:哪些关键转变推动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
既然当时的改革还面临重重阻碍,那又是哪些关键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呢?我为你梳理了三个标志性的事件。
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1978年5月,中国政府派高级别代表团,赴西欧五国考察访问,学习国际经验。中国在经济制度变迁上,开始有了思想观念的转变
当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先后考察了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和联邦德国。这是中国1949年以后,第一次派出政府高级代表团考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能力、企业规模和民众生活,深深震撼了代表团的高级官员们。他们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搞了几十年传统计划经济,看起来自己也有所发展,但要和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上还差得很远,必须奋起直追。
根据张五常的观察和分析,虽然像这个代表团这样深受触动的高级官员还只是少数人,但中国经济制度大变迁的观念种子,显然已经萌芽了。
第二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升了生产效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转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解放,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
根据官方记载,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岗村的18户农民聚在一起,冒着坐牢的危险,自行协商签订了一份按着红手印的协议:把村里的农田分到各户,各自单干。他们还发誓,谁因为分田这件事坐牢了,其他人要负责把坐牢的人的孩子养到18岁。
当时他们显然还意识不到,这个举动会如何改变几亿中国农民的命运,并将如何加速推进中国农村和整个经济制度的改革。
之后他们胆战心惊地起早摸黑拼命干,精耕细作这些分到的田地,很快就迎来了1979年的春耕和夏收,第一年的收成就令他们大吃一惊。
*岗村粮食生产大丰收,总产量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不仅结束了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还把国家的800元贷款给还上了。
为什么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粮食却多产了那么多?张五常说,这就是经济制度变迁的威力。
在多篇文章和著作里,张五常都对当时中国农村的分田到户,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看来,虽然土地还是国家的,但经营权事实上下放了,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经济制度的变迁才能实现。
随后,*岗村模式在安徽、四川等地陆续实施,经过政府决策认可,演变成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已经在全国普及,90%以上的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9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家庭承包。
这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数亿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更重要的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生产更多粮食,所需要的劳动力反而更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随即成为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主力军。
一个地区和国家要发展经济,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首要的前置条件就是需要具备农业*础。我么之前在讨论《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和《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时候,也同样提到过,这个道理是放之全世界皆准的。
第三个标志性事件,就是“经济特区”的成立。这一局部试验,让政策和制度的灵活性有了转变
1979年4月,***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当年7月,中央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然后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和试办,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率先在深圳实施。这让很多人真正看到了经济制度改革的苗头,也是张五常认为改革从1980年正式开始的原因。
经济特区,这个词你肯定不陌生,从全世界的试验来看,它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一种形式。通过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鼓励外商投资。在经济特区,可以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发展经济,并推进技术引进和研发。
但当时中国仍然还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要让大家一夜之间都进行大规模经济制度变迁,显然不现实,也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于是政府的决策智慧和*层的探索尝试就结合起来,通过局部试点的方式,在选定的区域内搞“经济特区”,和当时全国的传统计划经济区分开。通过更加灵活、更有国际化和市场化导向的经济制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外来投资,寻求发展突破。
你可能不知道,“经济特区”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重要依据是,在延安革命战争时期,因为经济困难,就在陕甘宁边区搞了一个特区,也就是著名的三五九旅,一边打仗一边生产开发的南泥湾。既然革命时期可以搞战时经济特区,和*时期也可以搞外向型的经济特区。
有了政策和制度,从1980年3月起,深圳经济特区日新月异,其他三个“出口特区”坐不住了。于是在当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都设置“经济特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由此打开,以开放促改革的制度变迁路径也正式找到。
所以,从张五常的角度来看,具体而重要的经济制度改革决策,在1978年底确实不明显,在1980年才真正开始。但这一时期,政府的思想观念、民众的积极性以及政策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
也正因为观察到这些重大变化,张五常从1979年夏天开始,越来越有兴趣地跟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到了1981年,他察觉到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急速转变,于是用英文写了篇长文,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给出了明确判断:是的,中国会向市场经济的道路走。这个判断现在看来,它确实很有预见性。
0x3:总结
- 张五常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并非始于1978年底,而是从1980年开始的,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做好进行经济制度变迁的充分准备。
- 政府的思想观念、民众的积极性以及政策灵活性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
-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就是以开放促改革。
三、如何从合约角度理解承包制?
如果你熟悉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制度改革的这段历史,你会发现,无论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后来的乡镇企业,以及城市里陆续开始的集体和国有企业责任制、承包制,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下进行的变革,可以说是一种有限度的制度变迁。
当时一位高层领导曾形象地提出过一个“鸟笼子理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市场调节与计划指导”的关系,就像“鸟和笼子”。搞经济“总是有笼子”,也就是计划体制不能丢,不然鸟就飞走了。
因此,当时的各种改革,你都可以理解为,笼子换了更大更新的,鸟儿有了更多活动空间,但计划经济的控制机制还在。
那么,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制度的有限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如何推行,又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天,我们跟随张五常的“合约理论”,一起看看改革初期的政策逻辑。
0x1:承包责任合约如何在农村改革中取得成功?
“合约”这个词,在张五常看来,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约束竞争而对权利进行的界定。比如私有产权不可侵犯,从合约角度就可以进行解释。产权就是一种合约,你遵守某种产权合约,就要尊重产权归属。
除了以产权来界定权利,张五常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三种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
- 第一,以等级界定权利,比如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上行下效和论资排辈
- 第二,以法规界定权利,比如宪法对所有人都有约束
- 第三,以风俗或宗教来界定权利
很显然,在这四种约束条件里,最重要的是产权合约、等级合约和法规合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就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迈进。从合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从等级合约这种界定权利的方式,向产权合约过渡。
不过,这个重大的合约转变,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它是涉及复杂的政治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结构和相关经济制度的大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到具体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1978年底安徽*岗村自发找到的。*岗村悄悄把集体的田地分给农民各自耕种,收获粮食后一分为三:“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农民自己的”。
由于粮食大幅增产,这种一分为三的分配,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都能得到更多粮食,皆大欢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集体和国家也乐于推广包产到户。
对于这段历史事实,张五常观察思考了好几年,从经济学上看有没有合乎逻辑的解释呢?在1986年,也就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铺开后,他认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奥妙就是:承包责任合约。
通过这种有新意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国家和集体仍然拥有土地所有权,产权没有变化,但通过包产到户,国家和集体以土地租约的方式,授予农民比较充分的土地经营权。
当然了,农民并没有完全拥有土地产权,只是拥有土地的自主经营权,所以农民每年要把收成的一部分上缴国家和集体。
你可能会说了,这和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佃农好像没什么区别啊。还真不是。
- 第一,在新的承包制度安排下,农民可以短期耕种包产到户的土地,也可以永久耕种,说是包产到户,实际上是分地到户。只不过不是土地的所有权,而是经营权。
- 第二,如果农民不想种分到的土地,不必退回集体或国家,而是可以把分得的土地转租出去,让别人耕种,收取一定的转租租金,并获得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农业经营的自由。
张五常认为,中国农村闯出来的这个土地制度安排,真是妙极了。国家没有放弃土地所有权,仅通过长期固定租约,就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打破了大锅饭模式。
到2005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来自农村承包土地上缴的粮食等农业税,在国家税收中占比越来越*。可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为之后国家取消农业税奠定了*础。
0x2:为什么承包合约在企业改革后期不灵了?
看到承包合约在农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引用。
你知道,步鑫生、马胜利这两个名字吗?用现在的话说,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企业改革领域,他们可都是响当当的顶流大V。
步鑫生1980年出任浙江省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当时这个*厂经营困难,资不抵债。步鑫生开始学习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车间里实行“联产计酬制”,就是把大家分成不同的班组,一个班组相互配合,做多少件衬衫,就拿多少工钱。
你可别*看这样一个工作改革,在当时,这就打破了传统计划体制下工厂的大锅饭,大家不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在联产计酬制下,各班组工人的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迅速激发了工人们的生产效率。
1983年,步鑫生的改革大见成效。海盐衬衫厂的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步鑫生本人,也成了全国知名的改革典型人物。
正是在步鑫生大胆改革的示范效应下,河北人马胜利在1984年毛遂自荐,主动承包了经营不善的石家庄造纸厂,获得比较充分的经营授权。他在这家国有企业率先打破“铁饭碗、铁工资”制度,推出一系列*于计件工资制的具体改革措施,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马胜利承包石家庄造纸厂的第一年,厂里破天荒盈利140万元,全厂800人,人均利润1750元。那可是1984年,全国多数企业人均月工资不到50元,也就是说,石家庄造纸厂一年创造的人均利润,相当于其他企业员工三年的人均工资。据统计,马胜利承包石家庄造纸厂4年,企业利润增长了近22倍。
企业承包制大见成效,马胜利也迎来他的高光时刻:全国近千家企业公开“求承包”。1987年,马胜利真的承包了全国各地100家亏损的造纸厂,组建了规模巨大的“中国马胜利纸业集团”。
中国企业改革的历史演变到这里,似乎都在证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工业领域也挺管用。但没想到,麻烦很快就来了。
从1988年、1989年开始,马胜利在全国承包的造纸厂陆续出现亏损扩大和管理不善等问题。
为什么承包合约在农村行得通,到了企业后期却不灵了?根据张五常的调研分析,因为农村各地是根据土地情况,按当地农村人口*均分配,责权利都明确到了个人。有人不愿或不善耕种,就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耕种,种地效率因此有保障。
而企业当时推行的是短期承包,容易导致功利主义的问题:
- 第一,设备损耗极为严重。为了尽可能多生产,原本要停工检修的设备不会停工;原本要定期更换的零部件,没有更换;所有设备资产还会变旧或折旧,今年满负荷运转的工厂,明年开工能力就只有八成,并且没人负责再投资。同时,还有设备被盗或工人监守自盗的情况发生。
- 第二,国企职工无法解雇。虽然承包企业的负责人可以搞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但是能力不足或不愿多干活的职工,企业还得养着,给他们最低工资保障生存。这也形成企业负担,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也有影响。结果就是,计件工资的激励边际效率,也逐步递减。
0x3:如何解决企业承包合约的后遗症?
那针对企业承包合约所带来的两个明显后遗症,有没有解决方案呢?张五常经过调研分析后认为,出路大致可以分为两步:
- 第一步,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分离。比如国企,所有权还是国家所有,但日常经营应当长期授予管理者,而不是搞时间过短的承包责任制,要让经营者对企业运营有中长期打算。
- 第二步,并不需要让所有企业都长期保留国有产权,其中一部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可以逐步私有化。这样在新的产权合约中,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重新合二为一。
在20世纪80年代,张五常设想的企业承包合约第二步,还没可能实现。但在那之后10年,到1998年国企改革时,通过“抓大放*”,一大批中*型国企实现了私有化,张五常的预言兑现了。
0x4:总结
-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就是从传统的等级界定权利的合约安排,向以产权界定权利的合约安排过渡。
- 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在农村通过包产到户实现了。国家没有放弃土地所有权,通过租约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承包合约引用到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开局一度顺利,但很快就遇到了短期功利主义行为,需要进一步改革产权合约。
四、为什么承包合约扩张推动县际竞争兴起?
我想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县,又有多少个县级行政区吗?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4月,中国大陆共有1301个县,比如四川省威远县;还有117个自治县,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比如离北京不远的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还有977个市辖区,比如辽宁营口市下辖的鲅鱼圈区;394个县级市,比如江苏昆山市和江阴市;另外还有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这些全都加起来,一共2843个县级行政区。
在张五常看来,正是2000多个级别不高的县级行政区,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区竞争*本单元,也就是今天我们这一讲主题的关键词:县际竞争,县一级之间的竞争,这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这些县级行政区,在改革中成为最出彩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来看。
0x1:各级行政区如何引进推行承包合约制?
昨天我们讲到,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约,非常成功。张五常认为,核心原因在于,政府逐步减少了对农业生产的计划管控,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界定农村土地的使用上,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大幅提高。
再加上农业良种推广和化肥使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从整体上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从根上保证了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
但是在把这种承包制应用在工业领域时,问题来了:工业资产的折旧、维护保养和再投资,都成了糊涂账。企业承包者不能随意解雇职工,企业负担越来越重,经营难以为继。结果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地方政府想把亏损的国有企业送人,都非常不容易。
怎么办呢?当时的做法是扩大招商引资,希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时,各地私人企业很少,国企自顾不暇,真正能进行投资的企业,主要来自港澳台等境外地区,投资重点是外向型加工业。
张五常发现,从1984年开始,在中国自上而下的行政区域划分体系里,围绕着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增长,一种“层层承包”的合约开始出现。
说到“层层承包”,你可能第一个想到建筑行业,每个上层分包商留下一部分利润,再把具体活儿分散给下层承包商,各自获利。
不过,张五常这里提到的层层承包,不是指企业之间,而是指从上到下的行政体系,如何逐层落实经济增长的目标。
比如国家提出今年GDP增长目标8%,分解到全国各省份,发展快一些的省份要完成9%至10%,慢一些的完成6%至7%;各省再把增长目标分解到地市级和县级,层层承包的GDP考核体系就形成了。
而各地要完成这些分解下来的增长指标,短期内靠消费增长不现实,靠出口拉动也需要有*础,最终各地政府不约而同地盯上了招商引资,也就是靠新增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完成分解下来的GDP增长指标。
根据张五常的观察,为了完成GDP考核,各地政府把承包合约引入到招商引资的做法,就和土地使用权的界定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五常认为,这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制度的“重心所在”。虽然制度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新的,但组合的方法和形式,是创新而有效的。但是,这个增长目标层层承包的合约组合,在各地引入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到1994年,这项制度才开始普遍推行。
他1997年到江苏昆山考察,发现地区间为了招商引资存在竞争;随后他注意到,2000年中国经济通缩结束,地区竞争的惊人活力爆发出来了;到2004年底,他梳理清楚了中国这项经济制度的运行密码。
0x2:县级行政区的经济权利如何奠定县际竞争格局?
说完了层层承包,我们再来看中国的行政区域。这个你肯定熟悉,从上到下共七层,分别是:中央、省级、地市、县级、镇、村、户,县级正好在中间,位列第四层。
有意思的是,张五常认为,这七层从上到下,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是以经济增长的承包合约串联起来的,各层级上下串连,下一层要对上一层负责,同时拥有发展自主权。
在经济改革展开之后,地区竞争,就在有同样增长目标的地区之间产生了。比如省级之间、地市之间,当然也包括县级之间。好了,重点马上来了。
张五常认为,各层级的行政区,经济权力越大,同层级地区间的竞争就越激烈;而负责GDP增长的主要经济权力,不在村,不在镇,也不在地市、省级,甚至不在中央,而是在县级手上。
这个结论听起来好像有点反常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觉得级别越高,权力越大。这就涉及当时一项重要的经济权利——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决定如何使用土地的权力,不是在中央和省级政府手上,而主要是在县一级。
那中央和省级政府管什么呢?张五常认为,它们主要管四件事:
- 一是提供有关土地及其他经济政策的指导
- 二是有权更改地区的划分界线
- 三是有权决定地区干部的任免
- 四是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税收进行再分配
总之,就是并不直接决定如何使用土地。
张五常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很显然,决定土地使用的权力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土地这个*础的生产要素,什么都发展不起来,路不能修,城市不能扩建,工厂和住房都没法建。
所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败,有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看各地区的土地,是否得到了最有效率的使用。无论是招商引资搞工业,还是财政投资建交通,只要土地使用得当,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就有保障。
更重要的是,通过地区之间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激烈竞争,最终不断推高土地价值,GDP想不增长都不行。看到这里,我觉得张五常这个经济学家,还真的是目光如炬,看问题入木三分。
0x3:县际竞争为何在各级行政区划中最为激烈?
那么,为什么县级行政区,会有最激烈的地区竞争呢?这既和县级机构在土地使用上的权力最大有关,这一点刚刚我们已经讲到,也和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有关,还和地方干部获得的激励有关。
先说分税制
在1994年之前,各地征税后,按一定数额上缴中央财政。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比如上海和广东,上缴最多,本地留下的税收并不多。所以,20世纪80年代深圳开发,90年代初浦东开发,广东和上海都没有太多的钱可以投入,也得到处招商引资。
但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后,各地区可以有两项重要收入:
- 一是增值税分成。全国工业产品增值税统一为17%,各地从当地产生的工业产品增值税中可以分到四分之一,就是4.25%,张五常认为这非常关键,是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制度安排,各地招商引资有了动力。
- 二是卖地的收入。各地出租、出售土地给工厂或开发商而获得土地收入,当地可以留下75%,另外25%上交。这一下强烈刺激了各地大规模修改土地用途,大搞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建设。
这两项收入,最终都和谁有权决定土地使用相挂钩。刚刚我们讲到,这个权力恰恰在县一级。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有点像2000多家拥有土地的公司,在中国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
再说官员激励
各地负责招商引资的官员们,有一项非常实际的激励机制。只要外来投资落地,投资款入账,作出直接贡献的官员们,可以拿到相应的物质奖励。
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招商引资近乎狂热。比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各种商贸会、投资洽谈会,一切都是为了多招商引资,做大GDP,多卖地,多增加地方收入。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把有影响力的投资者和企业招来,大家竞相压低招商地价,在税收方面进行优惠返还,目的都是为了让GDP增长。
这恰恰构成了中国各地、特别是县级行政区的商业和投资竞争,最终提高了资源使用和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0x4:总结
- 县级行政区成为中国经济改革最出彩的部分。
- 各层级的行政区,经济权力越大,同层级地区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 县际竞争最激烈,既和县级机构有权使用土地有关,也和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以及地方干部的激励机制有关。
五、县际竞争现象符合什么样的经济学解释?
张五常认为,只要有像中国这样的政治和行政组织体系,可以保证层层承包的经济增长任务落实,朝鲜和古巴也可以抄中国的作业。但难题在于,如何从经济学上解释,中国县际竞争的规律性。
0x1:县际竞争符合什么样的经济学规律?
张五常认为,中国摸索出来的这套合约制度非常复杂,在此之前没有在其他国家出现过,欧洲没有,美国没有,日本也没有,这是中国首创。
同时,这个从上到下层层承包的经济增长合约安排,在各地的实际执行中标准也不完全一样,会有不少变化。这就让经济学的概括和解释更为困难。也正因为困难,自信的张教授决定挑战一下。
为此,他在书里提到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1969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有一次他和科斯教授一起去加拿大,参加一个渔业研讨会。
有人提出:公海上的鱼一般游得很远,所以要推行公海渔业私产化,就要让某一部分公海的捕鱼权被独占,也就是有垄断权,结果就是,市场上的鱼价也会是垄断价格。
张五常当即反驳说,如果地球上所有土地都是他一个人的,他一定会分租给无数农户去耕种。这样农户之间会有竞争,农产品的价格,也一定是竞争市场的价格。
在县际竞争中,中国政府拥有中国境内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但具体如何使用这些土地,并不是政府亲力亲为,而是以50年的长期合约,把全国土地分解,再分租给农民、地方政府和企业。
在2007年,中国政府还明确了土地租约期满后,可以自动续约。即使政府有特别需要,也得支付补偿才能收回土地。因此,有租约的土地使用者,无论是农民、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可以长期使用。
张五常提醒,这个土地使用合约制度大有深意,值得仔细分解:
- 第一,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国有,但土地使用权实际上被清晰地界定为私有,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推行了。
- 第二,这个土地合约是从中央到地方,通过行政体系层层分包下来的。推动分包的核心原因,就是层层分解经济增长的目标。
也就是说,只要从中央到地方在乎经济增长,希望实现增长目标,那么增长目标的层层分解,必然配套土地合约的层层分包。这两者是一体两面的,逐步固化在国家法规和行政条文里。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张五常认为,中国各地对土地使用权力最大的县级行政组织,就有了清晰的责、权、利。
- 责,就是发展经济,有明确的GDP指标考核
- 权,就是使用土地,决定税收条件
- 利,就是地方获得财税和卖地收入,官员获得招商引资奖励和个人升迁
当一个机构有清晰的责、权、利,从经济学研究角度来看,张五常认为,中国这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就可以视为是一级商业机构。当然,除了发展GDP,政府还要做很多事,比如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但张五常这里说的,只是从经济学视角作出的解释。县级政府拥有的资源类型和性质都差不多,都要通过外部招商引资来发展经济,这不就类似于商业机构之间的互相竞争吗?
所以,当时有的官员也会说,别的因素不论,单从管理难度来看,管理一个县,就像是管理一盘生意。
在这股招商引资的热潮中,县级干部们有了一些特别实惠的好处。比如应酬费用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款吃喝;再比如成本价买房等。当时,也确实发生了不少弄虚作假和贪污腐败现象。
但中国各地经济增长的实际结果表明,这些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成本,远远*于最终获得的绩效。各地招商引资中官员也确实付出了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身体健康,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作出了具体贡献和牺牲的。
0x2:中国特色的二合一承包制如何实施?
好,现在你知道了,县际竞争整体上看,就像经济学中商业机构之间的竞争。整体的竞争模式有了,那这种层层承包的承包责任制,又是如何在其中具体运作实施的呢?这涉及科斯对私有产权和市场的界定,也就是“科斯定律”。
根据“科斯定律”,市场运作分两步:
- 第一步要界定私有产权,以合约来约束资源使用的竞争;
- 第二步要出现市场,通过竞争形成市场价格和合约,用来交换资源的使用或获得产品的权利。
但张五常认为,中国各地实施的这种层层承包制度,也就是经济增长目标的承包责任制,和经典的科斯定律不太一样。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权界定,和后面的市场成交,在中国通过县级机构,结合在了同一个合约中。
这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来看,是指在中国特定的土地产权国有的情况下,既要合理合法地把土地租给招商引资来的客商,又要确保他们真的在当地投资,而不是白白圈地。所以就把招商引资落实,和土地批租使用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二合一”合约。
比如你到一个县投资,会签一份合约,说明你可以使用的土地面积、地点、地价和使用期限,约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你的投资款到位后,可以办地产证,你签字的合约可以转让,也可以据此去银行借钱。
根据这个“二合一”的合约,投资者必须履行完全责任,不仅要在合同指定期限内付钱,还要启动合约指定的项目,才能获得当初商谈的土地使用权,也就是有限制条件。
如果你投了钱拿了地,只修个围墙,没有真正启动约定的建房项目,等于是在当地圈了块地,这就属于合约的不完全履行。这种情况下当地会怎么办呢?根据张五常的调研,当地政府会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 第一种情况是:当地的地价随后出现了下跌,你按原来约定的价格拿到了地,也交了钱,暂时圈地不开发使用,县里干部暂时不会采取措施。
- 第二种情况是:当地的地价随后出现了持续上涨,你还是没有真正在土地上启动项目。此时,由于当地土地需求上升,当地政府可以按原价或者更低的价格收回,重新招商引资,从而确保当地的投资成果和经济增长。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为了完成之前提到的,从上往下层层分包的经济增长目标。
张五常认为,正是这样一个有多重约束的“二合一”合约,确保了地方招商引资的效率,大部分土地使用合约,最终都会被有实力,也真想投资的优胜者拿走。
由此,他也得出四点重要结论:
- 第一,私有产权和市场,对改进人民生活很重要,但一定要加入界定经济制度的合约结构和安排;
- 第二,民众和社会面对的局限条件如何,对界定经济制度的合约结构,有决定权性影响;
- 第三,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界定经济制度的合约结构,是息息相关的;
- 最后,如果没有政府和党的推动,中国的经济制度不会奇迹般地发展起来。
0x3:总结
- 只要有中国这样的政治和行政组织体系,其他国家也可以把经济增长任务层层分包。但要从经济学上进行完整解释,并不容易。
- 中国县级行政组织有清晰的责、权、利,从经济学角度看,可视为是一级商业机构。他们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类似于商业机构的互相竞争。
- 各地的经济增长承包责任制,把资源使用权界定和市场成交,结合在同一个合约中,投资者只有完全履约,才能拿到土地使用权。
六、货币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何利弊?
要想经济改革真正成功,光有制度变迁还不够,还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管理体系变革。而在所有的金融管理体系中,货币制度变迁又是重中之重。
你肯定知道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和制度的机构就是央行,在中国就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曾经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有记者提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钱啊?
一位领导人答:它的货币资金共有18元8角8分。
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时,中国发行10种面额的人民币,金额从1分到10元不等,加起来就是18元8角8分。
如果你有空的话,也可以去国际金融博物馆看看,在北京朝阳公园的东北角,那里清晰展示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人民币的历史。它们都诞生于1948年12月1日。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中国人民银行真正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了。而这其中的关键推动因素,就是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0x1:中国人民银行早期如何履行职能?
前边的课程中我们讲到过,在市场经济体系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各自独立的。以美国为例,美联储是中央银行,主管加息降息等货币政策,是政府部门;花旗银行、摩根银行是商业银行,承接企业和个人存贷款等业务,是商业机构。
但在中国,从1948年到1983年,这长达36年的时间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两种职能,曾经都集合在中国人民银行身上。中国人民银行既履行央行职责,也处理居民储蓄等银行业务。具体来看,有几点比较突出的表现:
-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主要为国家吸收、动员、集中和分配信贷资金。这里面有央行职能,也有商业银行职能。
- 第二,随着集中统一的金融体系形成,中国人民银行是管理各种金融业务的机关,既包括银行业务,也包括后来的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和*金业务。
- 第三,中国人民银行虽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也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但是,要不要发放贷款,贷多少,贷多长时间,收多少利息,中国人民银行自己不能完全做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不能独立行使职能,而要服从于全国计划的大管理体系。
结果就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投资饥渴,纷纷转化为对信贷的狂热渴求,信贷风险最终传导到中国人民银行,造成严重的资源紧张和风险累积。
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到1993年,一方面中国通货膨胀加剧,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中国金融系统危机四伏。
为此,张五常向中央政府建议:
- 一是主张中国人民银行要真正负起作为正规中央银行的职责;
- 二是不要再提供任何商业借贷,尤其是要杜绝靠权力强行借贷,且不负责任的行为,避免商业性风险。
在我看来,张五常提出这两条建议,和当时中国下决心向市场经济转轨有关。
因为在此之前,1992年1月至2月,88岁的***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呼吁中国加快推进经济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当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里程碑事件,意味着市场经济从此在中国有了合法性。
0x2:中国人民银行如何进行货币制度改革?
面对产业部门轰轰烈烈地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能更加清晰化,就成了20世纪90年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五常认为,当时中国面临比较严重的通胀压力,在信贷、人民币汇率等方面,也有多方面的麻烦。
先说通胀压力。如今中国每年通胀3%左右,2021年以来仅有1%,相对于每年6%-8%的GDP增速,这些通胀是温和可控的。
但在1993年,由于农产品价格放开,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信贷规模较大,中国的通胀一下子冲到14.7%;1994年,中国的通胀达到创纪录的24.1%。虽然这两年中国的GDP增速也很快,分别是13.4%和11%,但依然无法跑过严重的通胀。
再看人民币汇率。从1980年到1993年,中国大陆实际上执行的是人民币双重汇率制度。一方面有官方汇率,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内部结算价。但这两个汇率价格差别较大,导致有渠道的企业和个人,在两种汇率之间不断套利,严重影响外汇体制。
因此,从1995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做了两件事:
- 第一是紧缩货币政策。针对高通胀,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收缩了流通中的货币,也抑制了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到1996年,中国的通胀降到8.3%,1997年进一步下降到2.8%,这就说明央行控制通胀的政策措施见效了。
- 第二是改革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中国把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从1994年起,把原来的官方汇率逐步下调,和调剂市场的汇率并轨。最终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汇率,在8.27至8.28元之间*范围浮动。至此,运行了14年的人民币双重汇率制度终结。
今天我们说起这两方面的货币制度,似乎已经没什么大不了,但在当时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在张五常看来,当时推动中国人民银行职能明确的关键人物,就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他当时也分管金融,为了推动中国人民银行的改革,从1993年7月起,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0x3:货币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不过,张五常曾经一度不看好中国收缩信贷的做法,也对人民币汇率与美元非正式挂钩表示担心。但后来再看,中国的货币制度改革是务实、有弹性和有效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分别看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两方面。
首先,在这一次改革中,明确了货币政策的管控原则,形成清晰的货币政策调整原则,那就是盯住通胀。
只要通胀过高,货币流动性太足,央行必须提高利率或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控制货币流动性,从而控制通胀。当时,不少人提议把3%作为通胀控制的参考线。这一举措有效抑制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肆扩张信贷的做法。
中国人民银行还设立了一个货币政策委员会,汇集各经济部门负责人及经济学家,定期分析经济和金融形势,评估通胀和信贷等关键数据,并对货币政策提出建议。
通过一整套货币体系的制度建设,中国也逐步将信贷体系,从传统计划经济中脱离出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通过合并双重汇率制度,中国实现了对人民币币值的重估。
从1994年到2006年长达12年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在8左右。这很好地配合了当时加速崛起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有利于中国产品扩大出口。
所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明确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中国出口不仅不受影响,反而逆势增长。这完全得益于在之前几年,中国刚好完成了汇率制度的关键改革,让人民币汇率在有管理的情况下,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
张五常说,最初他对改革不完全理解,一度期望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主张的自由浮动汇率制,能在中国早日推行。但结果发现,中国货币制度变迁的现实选择,可能更有效。
用张五常的逻辑来说,就是中国选择了既有灵活性,又有约束性的货币制度。这种利用市场合约的自由和弹性的方法,很好地协助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内部转轨和外部对接中,免于被风险蹂躏。
正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找对了方向,这个关乎中国经济全局,决策权又在地区之上的重要制度变迁,就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0x4:总结
- 中国人民银行和人民币,都诞生于1948年12月1日。但中国人民银行真正履行中央银行职责,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
- 推动中国人民银行职能明确的关键人物是***。这和当时中国面临的通胀、信贷和人民币汇率压力都有关。
- 中国最终选择的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充分利用了市场合约的自由和弹性,同时又有约束性,避免了陷入90年代后期的金融风险。
七、思维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