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原理 -- 经济学十大原理》笔记
1、什么是经济学
和一个家庭一样,一个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决策。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将要做哪些工作以及谁来做这些工作。
- 社会需要一些人种粮食
- 一些人做衣服
- 还有一些人开发电脑软件
一旦社会分配人们(以及土地、建筑物和机器)去做各种工作,它就必然需要将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进行分配。社会必须决定谁将吃鱼子酱而谁将吃土豆,谁将开法拉利而谁将坐公共汽车。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稀缺性(scarcity)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正如每个家庭成员都不可能得到他想要的每一件东西一样,社会上的每个人也不能达到他希望的最高生活水平。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在大多数社会中,资源并不是由一个全权的独裁者来配置,而是通过千百万家庭、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行动来配置。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 他们做多少工作
- 购买什么
- 储蓄多少
- 如何把储蓄用于投资
经济学家还研究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例如,经济学家探讨一种物品的众多买者和卖者如何共同决定该物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
最后,经济学家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包括
- 平均收入的增长
- 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 价格上升的速度
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领域统一起来。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0x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我们日常的决策中最常涉及到的就是时间,我们在决定花时间做A事情的时候,就等于放弃了除A以外的所有其他(B、C、.....)事情。
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个家庭的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物、或全家度假;他们也可以为自己退休或孩子的大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入。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1美元用于上述用途中的一种时,他们在某种其他用途上就要少花1美元。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与平等之间。
- 效率(efficiency)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 平等(equality)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例如经济福利政策。某些此类政策,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政策,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给予比其他人更多的支持。虽然这些政策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平等,但它们降低了效率。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是,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位更为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变小了。
0x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但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是一目了然的。
以考虑是否上大学为例,上大学的主要利益是丰富了知识且一生中拥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
- 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费的加总。
- 为了上大学而不得不放弃的收入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向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为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0x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理性人知道,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而往往是介于其间。例如,
- 当到了午饭的时间时,你面临的决策不是在快餐和猪排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再多吃一勺土豆泥;
- 当考试临近时,你的决策不是在放弃考试和一天学习24小时之间二选一,而是是否多花一小时的时间复习功课而不是看电视
- 当进行家庭资产配置时,你的决策不是全部花掉和全部储蓄之间二选一,而是在现金、股票、债券、房产等多种配置之间分配各自的比例,以及某一项配置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一些
- 一架马上要起飞的航班,航空公司以原票价50%的价格出售是有利可图的。因为此时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仅仅是一罐饮料和一包花生米。但是,如果离起飞前还有1周,这么做就不合理了,因为此时有可能有其他乘客会以全价购买这张票。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0x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在分析市场如何运行时,激励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涨时,人们决定少吃苹果;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些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利益也增加了。
价格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对于市场经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而价格本质上就是一种激励。
政府决策者决不能忘记激励,因为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例如,
- 汽油税鼓励人们开小型的节油型汽车
- 针对电动车的补贴导致电动车价格下降,竞争力提高,因此鼓励人们多购买电动车
- 国家对课外教育行业的打击,会导致一大部分教师的真实收入下降,从而不利于更多的人才进入教师行业
3、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0x1: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国家与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0x2: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一个市场经济(merket economy)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
- 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
- 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购买什么
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利己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乍一看,市场经济的成功是一个迷。毕竟,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人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自由市场包括大量物品与劳务的许多买者与卖者,而所有人都关心自己的福利。尽管市场中存在的是分散的决策和千百万利己的决策者,但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总体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著名的观察结果,即看不见的手。
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当买者决定需求多少时,他们盯着价格;当卖者决定供给多少时,他们也盯着价格。作为买者和卖者决策的结果,市场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
斯密的重要观点是,价格会自发调整,指引这些单个买者和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斯密的观点有一个重要的推论: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状况自发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对组成经济的千万百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进行协调的能力。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
- 税收对资源配置有不利的影响,税收扭曲了价格,从而也扭曲了家庭和企业的决策
- 政府的价格指导扭曲了供求之间的信息传递,认为的压制某种商品的价格,无形中增加了需求泡沫
0x7: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之一是: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
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需要实施产权(property rights)的制度,以便个人可以占有和控制稀缺资源。
- 如果一个农民预见到他的谷物会被偷走,他就不会种庄稼
- 除非确保顾客在离开前会付费,否则餐馆就不会提供服务
- 如果有太多的顾客通过非法复制CD来逃避付费,一家唱片公司就不会生产CD
- 如果玩家都从网上下载盗版的游戏,那么游戏公司就没有动力也没有经济实力来开发新游戏
我们都依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来保护我们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权利,而看不见的手依靠我们保护自己权利的能力。
我们需要政府的另一个原因是: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政府干预经济并改变人们自己选择的资源配置的原因有两类:
- 促进效率
- 促进平等
先来考虑效率目标。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以使经济蛋糕最大化,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总体来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2个,
- 外部性(externality):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污染
-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它是指单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垄断
在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势力的情况下,设计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我们需要政府的第三个原因是:即使看不见的手带来了有效率的产出,它也不能消除经济福利上巨大的不对称。
市场经济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愿意购买的东西的能力来给予其报酬。
- 世界上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赚的钱比世界上最优秀的面包师赚的钱多
- 互联网企业CEO的年薪是传统国企CEO年薪的10倍
- 外来务工人员辛苦劳动,但是也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消费
- 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但是月收入远低于一些网红主播
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食物、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根据社会主义政治哲学,这种不平等要求政府进行干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公共政策不是天使制定的,而是由极不完善的政治程度制定的。有时所设计的政策只是为了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人;有时政策是由动机良好但信息不充分的领导人制定的。
4、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0x1: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用什么来展示各国之间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productivity)的差别 -- 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差别。
- 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
- 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
同样,一国的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它的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例如,
- 决策者需要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 让生产者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
- 让生产者获取最好的技术
0x2: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0x3: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虽然在长期中,物价水平高主要是货币量增加的结果,但短期中问题就变得比较复杂而且争论较多。大多数经济学家是这样描述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的:
- 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
- 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推移,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它也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并生产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 雇佣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好的失业
上述推理过程推出一种在整个经济范围内的最终的权衡取舍: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权衡取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