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 关税对国际贸易双方的影响
1、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0x1: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征收关税一般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但也有为了财政收入的目的而征收关税的,因此关税被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政府对进出口商品都可以征收关税,但进口关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
1、关税的类型
海关关税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 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赋税
- 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费,例如,每吨小麦征收3美元关税
- 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例如,小麦征收5%从价税后再征收每吨3美元的从量税
- 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
关税壁垒是指高额进口税。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当进口关税足够高时,便形成了所谓的“禁止性关税”,即进口为关税为制止。
另外,征收进口关税还是在贸易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2、关税的特征
- 透明性:关税已经公布,国内外各个利益集团都会知道。在征收关税时也必须按照已经公布的税率征收,不能有改动
- 非歧视性:和配额相比,关税更具有非歧视性,即任何国家的出口商只要交纳了关税就可以出口商品,而配额的分配含有太多的人为因素,容易导致歧视
- 稳定性:关税制度一般是稳定的,若要变动通常需要经过立法等形式
- 市场功能性:关税能使国内外价格保持自动联系,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对企业进出口有指导功能,而配额的使用会切断这种联系
- 防止寻租:配额的使用会直接导致寻租行为的产生,即企业会为了得到配额而竭尽全力地进行游说、贿赂等行为,而关税的透明度防止了寻租行为的产生
- 保证国家利益:得到配额的企业会得到配额带来的利润,管辖配额的政府部门或官员也会得到寻租带来的好处,其结果是利润流失了,而关税的收入直接交给国家,防止了利益的流失
3、关税减让
目前的趋势是,各国的关税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在大幅度下降,关税减让的主要方法有:
- “产品对产品”方式
- 线性程序
- 综合方式
0x2: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个国家在进口不受限制时的福利变化情况。这里主要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角度来对国际贸易福利情况进行讨论,
1、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在经济意义上,国际贸易中的小国是指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即它对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在我们的分析中,该小国的某种产品的国内均衡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如果按照国际价格参与贸易,则该国的产品供给价格超过国际价格以上的供给将为舶来品所占据,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假设该小国决定对这种产品的进口征收一定数量的进口关税,以使本国的市场能够有一定的份额留给本国企业,从而本国企业的生产能够得以持续。
2、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征收进口关税后,该国对外贸易量发生变化,进口下降,国内生产上升,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
- 保护效应
- 消费效应
- 贸易效应
- 税收效应
- 国际收支效应
3、小国进口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说明
一般均衡分析考虑的是多种产品和多个市场的均衡过程。
4、贸易均衡条件分析与评价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在我们的分析中能够得到的政策含义是,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做法,尽管会使得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家的国内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增加,但从总体上看,征收进口关税必然会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下降,必然会导致经济福利的净损失。
同时,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采用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决策者必须考察本国该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 如果本国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大,则关税的保护作用大
- 如果本国该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较小,则采用关税的做法效果就并不一定理想,此时应该设法爱用其他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措施
在实施关税措施时,需要计算出本国供给与需求弹性,才可估算出措施的效果。
0x3: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大国与小国的差别在于,因为它在国际贸易中交易量大,市场份额较大,所以大国可以利用这点影响价格,可以将征收关税的损失转嫁给出口商,这样大国征收的进口关税并不是全部由进口国的消费者来承担。该国如果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则进口量会有较大下降,因而造成国际市场供大于求和价格的下降。征收进口关税后,国内该产品的价格上升的幅度往往要低于关税税率,一般而言,国内价格上升的幅度与国际价格下降的幅度之和才是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
作为一个大国,它可以借助自己在购买方面的实力,将出口商价格压低到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但其界限是国际价格与合成的国内、国外供给曲线在实际交易量处的距离,超过这一界限的价格下跌在自由贸易下是不可能的。
1、大国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
作为有着进出口贸易的大国的供给曲线,是由国内的供给曲线Sh和国外对于该国的供给曲线Sf这两部分合成的,即曲线Sh+f,它在图形中表现为折线。其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
2、大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该国在征收关税后消费者剩余下降:a+b+c+d,
- a转变为生产者剩余,是消费者剩余转移过去的福利
- c为关税收入
- b+d为保护后即征收关税后的净损失
但大国与小国相比,区别在于它可以左右价格,即通过征收关税后产生的需求下降,进而造成供大于求,从而将关税负担转移给国外出口商。这使得出口国伟保护市场而压低价格为Pw',于是,国内消费者支付了Pt,出口商得到了Pw‘,分担了关税负担。
大国征收进口关税所带来的结果会有三种结果:
- 如果征收进口关税后,贸易条件的改善大于关税保护的代价,则征收进口关税有净收益
- 如果征收进口关税后,贸易条件的改善等于关税保护的代价,则征收进口关税无损失
- 如果征收进口关税后,贸易条件的改善小于关税保护的代价,则征收进口关税有净损失
3、大国关税一般均衡分析的图形说明
大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可以利用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予以说明,国际价格是过原点和均衡点E的一条射线,征收关税后的价格线显得更为平缓,经济意义上即为贸易条件向B国有利的方向倾斜,
一般情况下,大国在征收进口关税后,其保护作用往往并不那么强,这是由于出口国会通过降低价格来抵消进口国的价格上升,以便保持自己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这样做的结果会抵消进口国征收关税的效果。
因此,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保护效应相对于效果会小一些。但是大国征收进口关税造成的进口下降比效果也要小,得到的收益会较大,这是由于大国地位决定的,即在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压力下,出口国在这时不仅要被迫减少出口量,而且出口价格也要降低。
2、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进口配额属于一种阻碍贸易自由进行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非关税壁垒实际包含了除关税手段之外的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开展的做法。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非关税壁垒限制贸易的办法又可以分成直接与间接措施两大类。
- 直接措施:指商品进口国自己或强制出口方,对商品的进出口实行直接的数量或金额的限制
- 间接措施:指进口方国家对进口订立非常严格的各种产品标准,使得出口国无法顺利完成交易
由于非关税壁垒的做法对国际贸易的限制作用一般大于进口关税,所以进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厂商大都愿意国家采用这类办法来保护国内市场。而世界贸易组织尤其反对采用这种非关税壁垒的做法。
0x1:进口配额分析
1、国际贸易中进口配额的概念
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的措施,它对进口的阻碍作用是十分明晰的。在实践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限制措施,
- 超过配额不得进口
- 对超额部分实行惩罚性关税
- 针对国别与全球发放进口配额
2、进口配额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下图中的进口国家为经济意义上的小国,即只是市场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决定者,在图形中侧重于对进口配额与等效关税进行比较。
0x2:进口配额与等效关税的比较分析
将进口配额与等效进口关税进行比较,人们会发现进口配额对于进口限制的特殊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对于非关税壁垒限制国际贸易的机制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1、进口配额与等效关税的进口数量分析
在国内需求发生变化、消费量增加时,若该进口国采取等效关税而非配额的措施,则进口关税税率不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升为Dx‘,但价格仍为PQ,国内生产并未因需求上升而改变,但国内消费曾伟OQ7,增加了Q4Q7,等效关税并未同步增加保护作用。
2、进口配额与等效关税的政策含义比较
在实行进口配额时,国内需求上升,结果是国内该种商品的价格升高,国内生产增加。但实行与配额等效的关税时,上述情况导致的结果则是,该种商品的国内价格不变,国内生产不变,但消费与进口量要变化,所以实行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实行等效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进口配额排除了市场机制,是对市场力量的取代,而等效进口关税则是对市场机制的贯彻,因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价格之差一般不会超过进口关税税率
3、幼稚产业的保护
0x1: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1、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
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自由贸易理论,是从世界大同出发的,而未考虑到各国之间的差异。自由贸易尽管会有利益,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存在互利,但在实际中却未必对相对落后国家有利,因此自由贸易应该是未来的事情。
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力论的基础上的,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或者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李斯特认为:要理解经济现象,除了“价值理论”之外,还必须考虑一个独立的生产力理论。李斯特研究财富产生的原因,研究财富的生产力,也就是研究未来的财富,从动态的角度研究财富,研究生产,这是李斯特思想的精华之处。对国际贸易利得和关税政策效果的分析不能仅仅集中在对静态贸易利益的分析上,还应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点也是后人分析关税政策的重要思路之一。
李斯特关于保护关税制度的核心思想包括:
- 第一,关税保护的对象应该是:工业中重要的工业部门、经发展能与外国商品竞争的部门、技术部门应重点保护。对于不太重要的经济部门,如奢侈品部门只应采取低层次的保护,对于虽然是新生工业但国外并无强有力竞争的部分则不需要保护
- 关税保护措施:可以根据国家的特有环境和它的工业情况来决定对工业品采取禁止输入加以征收适当的税率的办法
- 课收关税应该有一定限度:不要使进口和消费因此而受到限制,否则,不但国内的生产能力将受到削弱,而且增加税收的目的也将受挫。假如任何技术型的工业不能通过最初的40%~60%的保护税率得以建立,不能在20%~30%之间的税率的不断保护下持久存在,那就说明该工业制造能力相当弱。
- 关税保护措施的实施应是有步骤进行的:关税只应随着国内或从国外吸引来的资本、技术才能和企业精神的增长比例而提高,只有当一个国家具备了条件可以自己利用先前用于出口的剩余原材料和天然产品时,关税才能按比例提高。关税保护制度的变化应由比较落后的国家根据它与比较先进的国家的关系中的特有情况以及相对情况来决定。
2、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些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激进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及贸易利益在旧国际经济秩序下是发达国家攫取发展中国家财富的渠道。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贸易结构、贸易流向以及不同国家中不同的成本因素,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价值转移或国际剥削的现象,使得贸易利益极端倾向于发达国家,即通过国际贸易,财富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从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转移,穷国受到富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剥削。
0x2:幼稚产业的保护
贸易保护的必要性在于:只有保护能使得所谓幼稚行业得到应有的发展。
1、幼稚产业的定义(M-B-K标准)
经济学中将幼稚产业定义为: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的水平而自立,形成良性发展,这样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0x3: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使用关税对国内产业给予保护,以使国内生产得以维持,是一个国家在采用关税措施时的根本目的。但是,一国在实行进口关税时,所征收的进口名义关税,不仅对最终产品有保护作用,而且对生产最终产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也有相应的影响。
1、关税保护与关税的有效保护
征收关税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一个进口关税税率存在着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
- 名义保护率为其名义税率,即对最终制成品进口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其经济含义为,因征收进口关税,本国生产增加所替代的进口数量。
- 名义关税税率的有效保护则是指受保护行业单位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率的保护。这里的附加价值的含义是指最终产品价格减去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即进口后投入的价值。只有进口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才真正反映出了本国产品在关税保护下的实际竞争能力。
2、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进口关税的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 V'为附加价值,即最终产品价格减去原料(或中间产品)的价格,V'是带有税收的附加价值
- V为新加入的价值,即在不征收关税时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活劳动的贡献
我们举一个案例来计算在名义关税利率一样时,对进口原料(或中间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对于有效保护的影响。
1)案例1
假设某产品的国内生产价格为100万元,其中进口原料的价值为50万元,在生产中新增的价值为50万元,如果对最终产品征收20%的名义从价税,对进口原料不征税,则名义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先求出V':
由于对进口最终产品征收关税,因此该产品国内的价格为100(1+20%),即120万元,V' = 120 - 50 = 70万元。
V在本案例中为50万元,则:
所以有效保护率为40%。
从上例可以看出,保护性关税越高,有效保护率也即越高。但具体的放大力度,又取决于进口国内的生产效率能力。
2)案例2
其他条件与上例一样,只是在征收最终产品进口关税的同时,对进口原料也征收进口关税,税率为10%,试计算该情况下进口名义税率的有效保护率。
先求出V':
由于对最终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没有变化,所以国内该产品的价格仍然120万,但原料的价格因征收进口关税额发生了变化,为50(1+10%),即55万元,V’发生变化,V' = 120 - 50(1+10%) = 65万元。
V在本案例中未发生变化,仍然为50万元,则
所以有效保护率为30%。
3、关税有效保护率的政策含义与评价
- 第一,在对最终产品征收的进口关税的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越低,该名义关税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因此在国际贸易的现实中,发达国家一般对最终产品征收关税,但对进口原料大多免税,即根据进口产品加工程度的差异而征收不同的关税
- 第二,一国如果用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对原料征税,则其结果是降低产品的竞争力,这样在贸易政策上的取向应该是对这部分原料予以照顾,因此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出口退税的做法,一方面增强了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偷桃进口关税。
- 第三,有效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两难:本国若对原料进口不征收进口关税,但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便会形成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国内会出现大量进口装配线,进口原料以组装区占领市场,而不去发展中间产品或资本品的生产,从而使保护的意义丧失;但是如果对原料或中间产品也征收进口关税,则本国产品便无竞争力,根本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这些产业更无法转换成出口型产业。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关税政策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产业架构升级并不会自动发生,而需要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关税的角度来确定本国对产业实行保护的措施。这方面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4、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0x1:倾销的界定
“倾销”是与政府对出口的奖励制度相联系的,倾销是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倾销是海外的货物(商品)以低于同样货物(商品)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法律上所指的倾销,有以下三个构成条件:
- 第一,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是指出口国或原产地国的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是该国向第三国出口的市场销售价格或结构价格等
- 第二,地价销售的行为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这里的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是指对进口国相同产品的整个产业造成的损害,而不是指对进口国的某个或某几个厂商形成不利的影响
- 第三,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0x2:倾销的危害性
1、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
- 挤占出口国其他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
- 损害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 扰乱出口国市场秩序
2、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
- 阻碍进口国相应产业的发展
- 扭曲进口国市场秩序
- 威胁和抑制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建立
0x3: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
1、反倾销措施
- 第一,征收反倾销税
- 第二,出口商的承诺
请你思考
1、试用图形进行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2、试用图形进行小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3、试用图形进行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4、试用图形进行大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5、试进行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6、试述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7、试述幼稚产业的贸易保护理论(M-B-K标准)
8、试进行幼稚产业的局部均衡分析
9、试进行幼稚产业的一般均衡分析
10、假设某产品的国内生产价格为100万元,其中进口原料的价值为50万元,在生产中新增的价值为50万元,如果对最终产品征收20%的名义从价税,对于进口原料不征税,则名义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11、试述关税有效保护的政策含义并予以评价
12、试述倾销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影响
13、试述实施长期性倾销的经济条件
14、试进行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