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金融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二》
1、信用概述
信用是人类社会古老的客观存在,它甚至比货币的产生更早。早期的信用与金属货币形式相适应,主要发挥的是平衡社会资金余缺、加快社会资金周转的作用。当信用与信用货币联系在一起时,信用本身也具备了创造功能,由此信用的社会经济作用就远远超过了资金周转媒介的作用,而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推动者。
0x1: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与货币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的产生尤其必然的社会经济基础,并且将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
1、产生根源
信用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即经济各部门资金流动的余缺存在。
- 私有制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的可行性条件。私有制或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存在所有权的划分和经济利益的差异。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重新分配,不可能像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或未来高级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直接划拨,而只能在保证所有权不变更的情况下,用有借有还、附带利息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信用产生。
- 资金余缺的存在是信用产生的必要性条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经济各部门的资金运动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各环节紧紧衔接,稍有脱节,就会出现资金分布的不均衡,引起余缺。同时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不同特点,如投入的一次性与产出的多次性、生产消费的持续性和收入的间断性等,也使各经济部门可能出现资金收支不平衡,出现闲置或短缺。
2、社会经济各部门经常性的资金余缺分布状况
通常情况下,家庭部门是最主要的资金盈余部门。但在出现意外事件或者必须进行大额消费时,家庭部门也会出现资金短缺。政府部门是国家最经常的赤字部门。企业部门也是经常性的赤字部门,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尽可能快地发展壮大,也就是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金融部门作为社会信用的主要中介人,会大量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其经营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收支平衡,但在其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同样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也需要通过信用形式来解决,如进入货币市场进行拆解和回购等,或者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股权或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3、发展过程
信用形式的变化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这也是未来信用形式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
- 高利贷信用。高利贷信用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是简单商品经济的特定产物。
- 借贷资本信用。借贷资本信用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也是现代信用的典型形式,它以金融机构主要是现代商业银行为中介,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进行社会化的资金有偿分配,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包括资本主义借贷资本信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贷资本信用。
4、“三重支付、三重归流”的信用运动过程体现了信用与经济之间怎样的关系?
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高利贷的其他特点:剥削性、非生产性、保守性、破坏性、局限性。因其具有破坏性,所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代社会的主要信用形式是信贷资本信用。
信贷资本信用具有特殊的运动过程,即“双重支付和双重归流”的过程:
金融机构用贷款方式将资金借给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企业将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将这两大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生产出附加了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销售出去后收回投资成本,并形成一定利润,再归还金融机构贷款,其中既包括本金,也包含应付利息。整个过程中贷款和购买生产要素为两重支付过程,销售与偿还贷款为两重归流。
如果再考虑金融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吸收公众存款,到期必须偿还,则整个借贷资金运动过程就变成下面的“三重支付和三重归流”:
信贷资本信用形式以金融机构为核心,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社会化的资金动员,完全克服了高利贷信用的封闭性、局限性和破坏性的特点,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生活、流通、分配和消费,因此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0x2:信用的构成要素
与任何经济活动都是由人、物以及人与物之间关系这三大要素构成一样,信用活动也是由这几个要素构成的。
1、信用主体
信用主体即信用活动中人的要素,表现为各方信用当事人。最基本的当事人是借贷两方:
- 贷放者即债权人,是资金盈余和供应者,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投资者
- 借款者即债务人,是资金短缺者和需求者,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融资者或筹资者
双方直接洽谈或通过中介人接触,签订信用协议,形成信用标的,并按协议展开借贷和偿还。
信用中介人一般是较大的金融机构,其中最典型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金融中介体系。围绕金融中介体系的活动形成了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运行对经济发展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可能会给实体经济带来负面的冲击。
2、信用标的物
信用活动中物的要素,表现为信用对象。信用标的物一般可概括为资金,包括
- 货币资金:货币或货币性的金融资产
- 实物资金
3、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实际上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信用条件主要是关于期限长短和利息高低的条件。
- 期限是信用关系延续的时间
- 利息是信用活动的报酬
这两个基本条件确定下来后,信用标的基本也就确定下来了。其他的条件如有否抵押、是否展期和如何追索等,都可以在基本条件下根据双方意愿来灵活决定。
4、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作为记录信用标的的书面凭证,是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法律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
信用工具早期是为了确定债权债务,现在信用工具如此重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求信用标的具备可转让性,以充分满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这就要求信用标的的物由标准化的、可精确定价的和广泛接受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就是具备充分流动性的信用工具。
0x3:信用的特征
信用活动起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与生产与交换活动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1、信用标的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信用活动的开展是以债权人保留信用标的物的所有权为前提,暂时让渡出去的是使用权,债务人必须承诺在一定期限后向债权人归还使用权并支付使用的报酬即利息。
所以,信用活动将信用标的物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既增加了信用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为虚拟经济的存在创造了条件。由于被借出的使用权有向所有权回归的本性,这就决定了信用活动具有偿还性,偿还性又决定了信用期限。
2、价值的有偿运动
价值运动形式有三种:
- 一是无偿的运动形式,如捐赠、赔款等
- 二是等价形式,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换过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三是有偿的运动形式,主要就是信用活动。信用活动不仅包含了偿还,还包括利息的支付
3、特殊的运动过程
信用尤其是现代信用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础之上的,其运动过程以产业循环为核心,信用资金的正常归还尤其是利息的正常支付必须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前提,否则,信用就成了无源之水,信用风险被放大,信用链条也会随时断裂。
4、风险性
信用活动面临很多风险,而且风险主要集中在债权人身上。所以到期由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应包括两个部分,
- 一是无差异的资金时间价值
- 二是风险溢价或叫风险贴水
任何信用活动的资金时间价值都是一致的,但不同信用活动的利率不同,就是因为风险大小不同。
0x4:信用的基本功能
1、资金配置功能
-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信用活动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使闲置的资金流向需要的部门或经济主体,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客观上起了优化资金配置的作用,实际上通过资金的配置完成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 促进规模效应的形成。现代经济中有许多经济活动需要动员巨额的资金。信用活动将许多分散的经济主体手中的小额资金募集起来,迅速地变成大额资本,来完成小额资金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不管是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信用,还是以证券为核心的直接信用,对于现代经济中达到资金的规模效应并进而完成产业的规模效应,都是至关重要的。
- 促进社会合理分配。信用活动必然完成利息的分配,利息分配完成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推动产品分配,最终进行的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2、信用创造功能
信用发展到以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为核心的阶段,信用本身也具备了传统信用所不具备的功能,即信用创造功能。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信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支付能力,对经济形成持续的推动力。
根据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现代信用体系创造出超过现有经济总量的资金,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使经济处于加速发展的状态,而不是维持在现有水平上。从更广义的角度看,信用创造功能还包括为市场机制提供更多的交易方式和工具,使市场向纵深发展,提高市场的深度、广度与弹性。
当然,信用创造功能实际上也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信用风险、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周期等。
3、信用传播功能
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都是依靠信息来确定其行为的,因此市场运行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经济信息能够被广泛地、充分地传播,如果存在不对称信息,则市场交易成本就会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就会下降。
社会化的信用活动将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联结起来,所有经济主体的相关信息,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也都可以汇集在一起,通过特定的组织或机构进行广泛的、充分的传播,从而不断地提高市场的效率。
4、宏观调控功能
上述信用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使信用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了决定性作用。
总体上,当信用规模扩大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都会随之扩大,反之则收缩。同时,当信用结构调整时,社会供求结构也会调整。
因此,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就是由信用调控机制构成。如一国政府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货币政策的各项工具基本都是用来调节信用规模和信用结构的。
2、信用形式
由于信用活动是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开展的,并且开展的各种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信用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信用形式特点不同,因而在取得的难易程度、利率的高低、可取的的规模大小及经营管理的策略等方面都不同。了解不同的信用形式之间的区别,对于灵活地采用信用形式进行投融资规划非常重要。
信用形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 从信用过程来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区别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根本标准是看有没有中介人以及中介人在信用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
- 从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
- 从源头划分,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具有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因此,家族企业和比较成熟的大企业更倾向于内源融资。外源融资主要是向银行借贷或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有价证券来融资,要么增加债务负担,要么会稀释股权,所以往往是处于高速成长长期的公司采用
- 从信用主体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国家信用、银行信用等
0x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商业票据为工具所形成的短期金融通活动。商业信用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作为典型的直接信用,具有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等特点。此外,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调剂了商品市场,节约了社会流通成本,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0x2:银行信用
银行作为典型的信用中介人进行资金来源于资金运用之间的重新分配,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因而毫无疑问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其融资额在我国占社会融资总额的大部分。
除了银行的多重吸储以及多重房贷之外,银行信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信用货币的提供方面。
0x3:国家信用
严格地说,国家信用既包括财政已债务人身份所形成的债务,也包括以债权人身份所提供的信用。
国家财政部门是最经常的赤字部门,为弥补赤字,财政部门要么增加税收,要么举借债务。
0x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按信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卖方信用和买方信用。
当前主要的消费信用是买房信用,典型的买房信用形式如房地产按揭,汽车消费贷等。
消费信用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通过消费信用所进行的消费是一种超前消费,即将未来的收入用于当前消费,这固然可以扩大当前消费规模,拉动短期内需,但也存在加剧经济过热引发经济周期的风险。
0x5:租赁信用
租赁信用是一种以融物的方式进行融资的信用活动,它通过出借实物商品已收取租金。租赁信用表面上是融物,实际上仍然是融资,因为除了信用标的物是实物外,标的物的计价与租金的收取都是货币的形式,而且融资租赁由专门的金融租赁公司经营,它是典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性租赁活动中租金的支付不同于普通贷款的利息支付,因为每期租金除包含应付利息外,还包含租赁品的折旧,即本金的摊销。
0x6:证券信用
证券信用是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方式,其典型方式是某个发行者面向广大投资者发行具有广泛流动性的证券,因而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完成资本集中。证券信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集资的方式,但由于有规范的证券作为融资凭证,所以风险会更小、效率会更高。
1、在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对比中为什么间接信用更具有优势?
相比于银行信用而言,证券信用不仅速度快、规模大 、效率高,而且证券是面对广大投资者以公募方式发行的,所以将投资风险分散到了全部投资者身上,而银行信用的信用风险几乎全部集中在银行身上,因此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更注重证券信用。
0x7: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是指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尤其是居民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直接信用形式。
3、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的产生是信用的必然结果,它是维系信用活动的纽带。
0x1:信用工具的分类
信用工具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 权益性工具与债权型工具
- 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 无限可接受工具和有限可接受工具。能直接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且风险非常小的就会成为无限可接受工具,否则就是有限可接受工具
- 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
- 固定性收益工具和非固定性收益工具
- 基础性工具和衍生性工具
0x2:信用工具的基本要求
信用工具尤其是证券一般具有如下的法律特征:
- 直接代表财产权利,票面文字表明的财产权利和证券不能分离
- 持有人只能向特定的、对证券负有支付义务的人主张财产权利
- 对证券负有支付义务的人是单方履行义务,无权要求对方给予相应的对价,义务人也物权追究持券人的证券来源和使用的原因等
信用工具的法律特征决定了其一般性市场特征与要求。
- 偿还性。偿还性体现了偿还本金的基本要求。如前所述,由于信用活动是将信用标的物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活动,而使用权有向所有权回归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信用活动必须是有特定期限的,亦即具有偿还性。
- 安全性。
- 流动性。本质上是提前实现偿还性。要保证流动性,就必须要有一个规范的、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
- 收益性。
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协调?
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四个要求之间既存在统一的关系,也存在矛盾的关系。总体上,偿还性与其他三性之间基本是统一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也是统一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安全性与收益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这个矛盾恰好体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经济规律。
在金融市场上运用投资组合理论进行资产选择,目的就是要处理好这个矛盾,以实现风险最小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0x3:典型信用工具
不同的信用形式产生不同的信用工具。不同的信用工具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性。对于经济活动中比较常见的和影响力较大的信用工具,我们可以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角度来进行考察。
1、货币市场工具
- 票据
- 国库券
- 可转让大额存单
- 货币市场基金单位
2、资本市场工具
- 股票
- 长期债券
- 证券投资基金单位
- 外汇凭证
- 金融衍生工具
普通股与优先股有哪些区别?
普通股有参与公司管理的权限,收益方式为红利,分配顺位在优先股之后;优先股无管理权,按固定的股息率获得股息,分配顺位在普通股之前。优先股相当于永久性债券,是一种投资型工具。
债券按发行主体分类可分为哪几种?
债券最主要的分类是按发行主体不同而分为
- 政府债券
- 金融债券
- 公司债券
为什么说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两面性?
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避险的功能,同时又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这两者并不矛盾,最终出现哪种结果取决于交易者的选择。
- 如果运用套期保值交易,将基础性交易与衍生交易结合起来,可以避险保值
- 如果单纯进行衍生工具交易,则必然面临高风险
这表明衍生工具是一柄“双刃剑”,即具有突出的利弊两面性。
4、信用与经济
信用对于现代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性的。
- 一方面,信用活动进行社会资金的再分配,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
- 另一方面,信用活动创造出信用货币和其他信用工具,为经济提供持续推动力
- 同时,信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经济周期的形成
0x1:信用与经济发展
对于信用与经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上经历了信用媒介理论到信用创造理论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非常信用理论。这种理论上的发展恰与货币形式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发展的轨迹相适应。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信用媒介理论认为信用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工具,并不能创造出的资本;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因此信用只能发挥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不具备创造新的生产推动力的功能。
信用创造理论则在货币名目主义的基础上,认为信用就是货币,就是资本,信用能够形成新的资本;银行可以通过其主要的存贷业务创造更多的信用;通过信用的创造过程,形成更多的社会生产推动力,促进国民经济加速发展。
0x2:信用与经济周期
货币、信用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是自新古典主义以来的各学派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信用的顺周期特征
信用活动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即当经济繁荣时,信用活动规模越来越大,金融泡沫越来越丰富;当经济趋于衰退时,信用就会急剧收缩,进一步加剧市场的资金短缺,直到出现危机并进入长时间的萧条。
信用活动本身对于经济具有放大作用,亦即通常所说的杠杆效应。当许多借贷活动的保证金率比较低时,就能推动更多的实体经济交易。如果社会需求的增长跟不上供给增长时,经济的危机性就存在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活动的趋利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慢慢降低,借贷资本逐渐流向高收益的部门,如房地产或者股票市场等虚拟经济部门,经济泡沫日益增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进一步脱节,形成经济的周期性发育。
2、信用的顺周期特征能否改变?应该实行相机抉择还是“单一规则”?
分别作为凯恩斯主义和新经济自由主义棋手的凯恩斯和佛理德曼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周期理论。
- 凯恩斯认为外生性的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必然引起经济周期,因此重要的是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运用“相机抉择原则”来抹平经济周期
- 佛理德曼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既然外生性货币供给是造成经济周期的罪魁祸首,那么政府就不应该干预经济,而是实行“单一规则”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3、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用活动的事前和事后分别可能发生怎样的行为?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用活动可能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此形成的信用风险必须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化解。
请你思考
1、融资者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应注意哪些影响因素?
案例思考
2009年6月30号,震惊美国的伯纳德莫道夫涉嫌制造“庞氏骗局”诈骗案终于尘埃落定。由于可能诈骗的金额高达1000多亿美元,这种现年71岁、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被纽约地方法院的法官判处150年监禁,并处1710亿美元的罚款。
法院同时宣布没收莫道夫约8亿美元的个人全部财产及其夫人自称拥有的8000万美元资产,这其中包括莫道夫所拥有的的位于曼哈顿的价值700万美元的公寓、在佛罗里达的1100万美元的房地产和一艘2220万美元的游艇等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将会被尽快拍卖。法官认定,莫道夫给投资者造成了至少数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和更大的间接损失,因此被判入狱150年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将对那些有意从事此道的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针对这个事例讨论以下问题:
1、莫道夫所制造的“庞氏骗局”中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2、该案件中的投资者应不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3、如何判断一个融资活动是否为“庞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