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是乱盖,书童逆天之初创互联网企业常见弊病
做为过去被媒体称作新兴产业的互联网产业,其实我也不知道是第几大产业,抛去那些只会炒作概念,搞搞网站忽悠传统企业的公司这里就暂时不提了,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反正你就赢了。
这里要说的是兢兢业业想做好B2C的互联网公司。
何为互联网公司,全部从事线上业务,以线上业务收入支撑公司运作与发展,这是我的理解。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几乎貌似遍地都是,为何,成本低。人力成 本,公司日常运作成本,硬件成本,基本没了,100w轻松运作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且这货有时候比较好拉风投,股东什么的,所以老板稍微精明一点,就可以持 续让公司多转一段时间。
但是为何互联网公司基本上总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淘宝,京东,苏宁,亚马逊,1号店,当当呢。为何我那么多人在做互联网而且很努力的在做却没什么成效,回到正题,互联网公司常见弊病,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公司上下没有一个真正懂互联网的人。何为懂互联网:不说资深,也不说懂的不能再懂的那种人。这种人其实并不是很难找,有谁有3年以上互联网成功 营销或者运营经验,那么他的互联网体验经验应该在10年以上,that’s the fucking who。这个人不应该是别人,是公司的掌门人或者经理人,反正就是那个舵手。若舵手不知道往哪走,该怎么走,那还怎么走。或者这个人是资深产品经理,对某 一个垂直领域的互联网产品了解非常透彻,而并不是客户的需求是林志玲,需求人员调研回来说是蔡依林,结果描述给开发之后做出来是凤姐。
2.对阶段性产品不重视。需求天天变这种事对程序员来讲最家常便饭了,昨天的需求是1,加班搞定之后没等测试稳定需求变成6了,这是正常,但试问, 对于需求1的成果需不需要小规模投入市场,让市场来说话,让用户来判断这个东西适不适合我呢。所以对阶段性产品不重视导致的结果是,开发有周期,但是没句 号。服务器上挂的永远是个beta版或者alpha版。
3.人多嘴杂,没有权威。这个应该和第一条有交集的。营运部经理说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应该这样运营。产品经理说这个东西应该设计成这个样。市场部经理说这个领域的消费者还不认可,你们不能这个样。而最终没有一个人下定论,我们要不要采用A方案。
4.好高骛远。创业者往往是激情澎湃的,尤其互联网产业。门户网站对于淘宝双11的报道一般是类似这样的标题:淘宝双11活动8小时成交198亿, 刷新xxx,相比去年增长xx%。这种光环人人都看得到,粗略分析一下或者腾讯似乎他们一直在走上坡路,其实不是这样的。马云经常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如 何从一个上门推销产品的sales成就到今天的高度。创业者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似乎并没有看到巨人来时的脚印。今年淘宝双11销售额是198亿,去 年是198*0.4,前年是多少,大前年是多少,这个比值越来越小,再往前推的话,双11是光棍节几乎都没人知道,更不用说淘宝双11活动,因为没有一个 媒体在炒作,这个东西的商业价值还没有被谁认知,而再倒推几年淘宝还没有盈利,在没有盈利的时候企业如何寻求生存,如何节约时间成本,我们都能考虑到,但 做到好像不是那么容易。舌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看来真是没多少人舍得。所以创业者若只看到别人头上的光环,只看到互联网产业一旦怎么怎么地销售额就成几何级 增长,那最终他会成为梦想家。
5.RPG一人多角色。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类游戏,你是谁,你选择了什么角色,是法师还是武僧,这是一对一的过程,我选择了法师就该释放法师的魔法:寒冰箭、时光扭曲;我是武僧 就该释放武僧的招儿:嘿,孙子哎、长棍乱射等。把这个模式放到公司运营与管理上来。若你是老板,请关心与提升业绩;若你是战略,请高瞻远瞩;若你是销售, 请拉客户;若你是市场,请洞察与评估;若你是产品,请设计;若你是需求调研,请了解用户的情妇穿什么牌子的内裤;若你是码农,请加班coding。但事实 并非如此,老板要求客服会操作html,程序被告知这个你全权负责,内容你定。然后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法师说:我操,我是布衣,你让完成穿板甲尼玛穿不了 啊,老板说为什么穿不了?法师说程序是这么设定的,老板说程序我们是可以改的嘛。然后法师穿上板甲了,然后就,你懂的。所以,千万不要让不专业的人去做专 业领域的事,要做成一件事,可以找到一个方法,但不要去用一个不合适的方法,不要让一群人参加产品定型会议,参加这种会议的往往有:需求方(老板),产品 经理,程序开发人员(全部,减少中间语言传递),而且老板的建议只是建议,更多的建议与初稿产品将出自产品经理的demo,老板要做的是说出是和否。要不 总是会出现**的梦幻王国之类的现象:来吧,大家都畅所欲言吧;来吧,我们来头脑风暴吧。想到哪里是哪里,连拍板都不惊奇,做出来的项目如何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