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Mooc——计算机网络:作业9

2019/11/07
哈工大Mooc——计算机网络:作业9
1(12分)

假设CRC编码的生成比特模式G=100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数据D=1010101010,则CRC编码后<D,R>=?

(2)如果数据D=1010100000,则CRC编码后<D,R>=?

(3)如果接收端收到码字01011010101001,则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差错? 

(4)如果接收端收到码字10010101010000, 则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差错?

 

我的答案

(1)如果数据D=1010101010,则CRC编码后<D,R>=1010101010 1101 

  利用G=10011去除1010101010 0000,(1分)得R=0100,所以,CRC编码后<D,R>=10101010100100

(2)如果数据D=1010100000,则CRC编码后<D,R>=1010100000 0111 

  利用G=10011去除1010100000 0000,(1分)得R=1001,(1分)所以,CRC编码后<D,R>=10101000001001。

(3)码字01011010101001除以G=10011余0110,余式不为全0,有错。

(4)码字10010101010000除以G=10011余0000,余式全0,无错。

标准答案

评分说明:

(1)只要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对错),即可得到基础分4分,总分为12分;

(2)如果总得分超过基础分(4分),则按如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逐项给分,并累加核算本题总得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利用G=10011去除1010101010 0000,(1分)得R=0100,(1分)所以,CRC编码后<D,R>=10101010100100。(1分)

(2)利用G=10011去除1010100000 0000,(1分)得R=1001,(1分)所以,CRC编码后<D,R>=10101000001001。(1分)

(3)利用G=10011去除01011010101001,(1分)得余式=0110,不为0000,(1分)因此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 (1分)

(4)利用G=10011去除10010101010000,(1分) 得余式=0000,(1分)因此该码字在传输过程中未发生差错。 (1分)

自我点评:思考计算原理,理顺答题思路!


2(6分)

假设在采用广播链路的10Mbps以太网中,回答下列问题:

(1)某结点连续第5次冲突后,按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选择K=4的概率是多少?相应地延迟多久再次重新尝试发送帧?

(2)如果连续第12次冲突,该结点最多延迟多久再次重新尝试发送帧?

 

我的答案

(1)①连续5次冲突后,从离散整数集合[0,1,...,31]中随机取出一个数 K,因此选择K=4的概率为1/32;

②因为对于以太网,一个结点等待的实际时间量是K×512比特时间(即发送512比特进入以太网所需时间的K倍),

所以相应的延迟时间为:512比特/10Mbps×4=512bit/107bps×4=0.0002048s=0.2048ms=204.8us 

(2)如果连续12次冲突,因为重传次数大于10,K就不在增大而一直等于10,

也即K=min[重传次数,10],所以结点随机从[0,1,...2^10 - 1=1023]中随机一个数K,

得出最多延迟时,K取最大值为1023,则

对应延迟时间为512比特/10Mbps×1023=512/10^6×1023=0.523776s=523.776ms=523776us。

=512/(10*106)*1023=0.0523776‬s=52.3776ms=52377.6us。

标准答案

评分说明:

(1)只要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对错),即可得到基础分2分,总分为6分;

(2)如果总得分超过基础分(2分),则按如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逐项给分,并累加核算本题总得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连续第5次冲突后,结点网卡从{0, 1, 2,…, 31}中选择K,(1分)因此,选择到K=4的概率为1/32,(1分)相应地延迟时间为4*512/(10*10^6)=0.2048ms=204.8μs。(1分)

(2)当连续12次冲突后,网卡将从{0, 1, 2,…,1022,1023}中选择K,(1分)因此最多延迟时间是选择到K=1023,(1分)相应地延迟时间为1023*512/(10*10^6)=52.3776ms。(1分)

自我点评:谨记计算错误!10Mbps=10^7B!


 3(12分)

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为10 Mbps,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止,最短需经过多长时间?最长需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网数据帧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向主机甲发送一个64字节的确认帧,主机甲收到确认帧后方可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上层协议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我的答案

(1)①从主机甲发送到主机乙一次所用时间为:2km / 200000km/s = 0.01s = 10us;

因为即使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碰撞,主机甲和主机乙发出的数据,依然继续完整的传输他们的帧。

所以最短需要经过一个单向传播时间:10us。

②当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数据,在即将到达主机乙时,主机乙发送数据,则立即发生数据碰撞,检测到冲突,此时已过去一个单向传播用时10us,而主机乙发送的数据继续经过一个单向传播距离到达甲,此时,主机甲得知产生数据碰撞冲突。

所以最长用时20us。

(2)以太网数据帧大小范围为64B~1518B,

则最长以太网数据帧大小为1518B

目的MAC地址6B+源MAC地址6B+类型2B+数据1500B+CRC4B),

主机甲发送1518B的数据帧到主机乙用时:1518B×8/10Mbps=0.0012144‬s=1.2144ms=1214.4us;

主机乙发送64B确认帧到主机甲用时:64Bit×8/10Mbps=0.0000512s=0.0512ms=51.2us;

主机甲从发送数据帧到主机乙到接收到确认帧的总时间为:

​1214.4us+51.2us+2×10=1285.6us;

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上层协议数据)传输长度1518B-18B(包括目的MAC地址6B+源MAC地址6B+类型2B+CRC4B)=1500B=1500*8bit=12,000‬bit;

所以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为:

12000bit/1285.6us=9.33416bit/us≈9.33Kb/ms=9.33Mb/s

标准答案

评分说明:

(1)只要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对错),即可得到基础分4分,总分为12分;

(2)如果总得分超过基础分(4分),则按如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逐项给分,并累加核算本题总得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单向传播延迟时间= 2km/(200000km/s)=10μs;(1分)

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最短所需时间和最长所需时间对应下面两种极端情况:

①主机甲和主机乙同时各发送一个数据帧,(1分)信号在信道中发生冲突后,冲突信号继续向两个方向传播。因此,双方均检测到冲突需要1个单向传播延迟,即10μs。

因此,甲乙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最短需经过10μs。(1分)              

②主机甲(或主机乙)先发送一个数据帧,当该数据帧即将到达主机乙(或主机甲)时,主机乙(或主机甲)也开始发送一个数据帧。(1分)这时,主机乙(或主机甲)将立即检测到冲突;而主机甲(或主机乙)要检测到冲突,冲突信号还需要从主机乙(或主机甲)传播到主机甲(或主机乙),(1分)因此,主机甲(或主机乙)检测到冲突需要2个单向传播延迟,即20μs。

因此,甲乙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最长需经过20μs。 (1分)              

(2)以太网最大帧长为1518B;(1分)发送1518B的数据帧所用时间(传输延迟) = 1518×8 bits/10 Mbps=1214.4μs;(1分)

发送64B的确认帧所用时间(传输延迟) = 64×8bits/10Mbps=51.2μs;(1分)

主机甲从发送数据帧开始到收完确认帧为止的时间记为T总,则

T总=1214.4+51.2+2×10=1285.6 μs;(1分)

在1285.6μs内发送的有效数据长度=1518B-18B=1500B=12000bits;(1分)

因此,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12000bits/1285.6μs ≈ 9.33Mbps。(1分)

自我点评:理顺答题思路,注意答题格式!戒骄戒躁,胜不骄败不馁!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所以趁着年轻

千万不要浪费青春

想做什么就赶紧去做

🎈🎉 🎈🎉 🎈🎉🎈🎉 🎈🎉 🎈🎉🎈🎉 🎈🎉 🎈🎉🎈🎉 🎈🎉 🎈🎉🎈🎉 🎈🎉 🎈🎉🎈🎉 🎈🎉 🎈🎉🎈🎉 🎈🎉 🎈🎉🎈🎉 🎈🎉 🎈🎉🎈🎉 🎈

只有走出来的精彩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只有你不辜负时间

时间才能不辜负你

posted @ 2019-11-07 15:42  厸清扬  阅读(34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