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BR中的辐射度量学

PBR的核心法则是基于物理,在渲染领域最关注的就是光,更具体而言是光的表现以及光和物体的交互。而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因此渲染中最主要的理论依据都源自辐射度量学(radiometry),这是专门研究电磁辐射量化的学科。

Domains and measures

在量化电磁辐射之前,需要对场景有一个定义。首先将场景几何抽象为 \(\mathcal{R}^3\)​​​ 中的面(surfaces)的有限集 \(\mathcal{M}\) ,这里的表面是指分段可微的二维流形(Manifold),出于实现考虑,这里的流形默认都是存在边界 \(\partial \mathcal{M}\) 的,否则邻接面之间可能会存在缝隙(gaps)。而 \(\mathcal{M}\)​​ 作为一个集合,其本身并不一定是流形,如:仅含两个相切球的场景。

这些表面会把整个空间划分为一个个相连的区域,而为了简化模型,这里先不考虑体吸收(volume absorption)、自发光(emission)、散射(scattering)等情况,即假设每个区域中都只有非参与介质,这些介质被抽象描述为一个固定的折射率。当然,表面也不一定充当区域划分的边界,如:一个悬浮的平台。

对于一个域 \(D\subset\mathcal{M}\)​ ,定义度量 \(A(D)\)​​ 表示该域的面积,则勒贝格(Lebesgue)积分为

\[\int_\mathcal{M}f(x)\ dA(x) \]

其中, \(f:\mathcal{M}\rightarrow \mathcal{R}\)​ 是关于表面积的函数。

而方向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单位向量 \(\omega\in \mathcal{R}^3\) ,所有方向构成一个集合 \(\mathcal{S}^2\) ,显然这是空间中的单位球面。设 \(\sigma\) 表示 \(\mathcal{S}^2\) 上的面积度量,则对于给定的方向集合 \(D\in \mathcal{S}^2\) ,可以定义其对应的立体角(solid angle)为 \(\sigma(D)\) 。类似地,对于一个表面 \(P\) ,将其上的点投影到以点 \(x\) 为球心的单位球面上,这些点所代表的方向的集合的度量,即为 \(P\) 在点 \(x\) 处所对的(subtend,类似平面几何中线段相对于点的对角)立体角。从定义可以看出,立体角本质上是一种面积度量,可以理解为:我们站在某点观测某一物体,物体表面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一个观测方向,这些观测方向单位化后的集合也就是对应的立体角。由此,我们可以把通量等描述在由方向构成的立体角上,这么做有利于简化之后对光的各种物理量的描述。

由此派生的一个概念就是投影立体角(projected solid angle),这一概念通常用于描述irradiance。对于给定点 \(x\)\(N(x)\) 表示表面法线,给定一个方向集合 \(D\subset \mathcal{S}^2\) ,投影立体角 \(\sigma_x^\perp\) 定义为

\[\sigma_x^\perp(D)=\int_D|\omega\cdot N(x)|\ d\sigma(\omega) \]

其中,点积通常也被写为 \(\cos\theta\) ,这里的 \(\theta\) 是指 \(\omega\) 的极角,即 \(\omega\)​ 与法线的夹角。

其名称源于最初定义时使用了投影这一操作。设 \(T_M(x)\) 为点 \(x\) 的切空间,即由垂直于法线的向量构成的空间

\[T_M(x)=\{y\in \mathcal{R}^3|y\cdot N(x)=0 \} \]

注意:这里所定义的切空间包含了原点,即这是一个线性空间,而非仿射空间。整个切空间将 \(\mathcal{S}^2\) 分为了两个半球,分别为上半球:

\[\mathcal{H}_+^2(x)=\{\omega\in \mathcal{S}^2|\omega\cdot N(x)>0\} \]

和下半球:

\[\mathcal{H}_-^2(x)=\{\omega\in \mathcal{S}^2|\omega\cdot N(x)<0\} \]

对于任一半球上一个给定的方向集合 \(D\)​​ ,其投影立体角就是该集合正交投影到切空间后的面积度量。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一点处的整个上半球表面,其对应的投影立体角就是整个单位圆,故

\[\sigma_x^\perp(\mathcal{H}_+^2)=\pi \]

The phase space

普遍的transport理论研究的是抽象环境中的粒子运动,由于光的粒子性,基于该理论可以定义一系列和辐射相关的物理量。

我们可以用若干时变参数(参数是时间的函数)描述一个粒子。最基本地,可以用位置和速度两个参数描述一个粒子,其包含6个自由度。由此,可以用一个 \(6N\) 维向量描述一个包含 \(N\) 个粒子的系统。而我们可以将系统状态视为一个在 \(6N\)​ 维相空间(phase space)中的点,这个空间包含了所有可能的系统状态。系统状态随时间的改变,在相空间上反映为一条一维曲线。

假设光不发生偏振和干涉,则每个光子可由位置 \(x\) ,运动方向 \(\omega\) ,波长 \(\lambda\) 描述。若方向用立体角描述,此模型下,整个相空间也是 \(6N\)​​ 维。对于不发生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保留这么高维度的相空间意义不大,此时可以让相空间维度对应于单个粒子的状态。基于这个约定,相空间 \(\psi\) 可以降至 \(6\) 维,且可表示为

\[\psi=\mathcal{R}^3\times \mathcal{S}^2\times \mathcal{R}^+ \]

此时可以用该空间中的 \(N\)​​ 个点表示整个系统的状态,每个点的位置(六个维度的坐标)均为时变参数。

辐射度量学中涉及的物理量都可以在相空间中给出度量,度量值可以经简单计算给定区域中光子的数量而得出,也可以由一或多个参数的density导出定义。如最基本的,光子数量 \(N_P\)​ 就是相空间中给定域内的光子数量的度量。

The trajectory space and photon events

在相空间的基础上显式引入时间维度,考虑将相空间中的所有光子随时间的变化以图的方式描述出来,我们可以得到一组一维曲线,并称这组曲线所在的空间为轨迹空间(trajectory space)

\[\Psi=\mathcal{R}\times\psi \]

辐射的各种度量就定义在这些曲线上,沿这些曲线指定一组光子事件(photon events),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测量事件的分布,即可定义一个度量。

事件:在物理学中,是指时空间和相空间所指定的时空中的一点,即轨迹空间中的一点。

通过指定一个时间面得到该面与光子轨迹的交点,即可定义一个光子事件。如:选取一个时间 \(t_0\) ,在轨迹空间中,超平面 \(t=t_0\) 与光子轨迹的交点就是该时刻的光子状态,即光子事件。同样,对于给定的 \(\mathcal{R}^3\) 中的平面 \(P\) ,可以定义光子事件为 \(P\) 在轨迹空间中与超平面 \(\mathcal{R}\times P\times \mathcal{S}^2\times \mathcal{R}^+\) 的交集。

一个合理的假设是,轨迹空间包含着数量庞大的事件,因此,事件的密度可以采用连续分布进行建模。也就是说,虽然实际上一个光子的能量是固定的,能量的分布是离散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其可以是任意非负实数,能量的取值是连续的。

Radiometric quantities

辐射的度量总是围绕几个重要的物理量展开,而以下的定义是经过简化的,并非完全严格的公理化定义。

Power

Radiant flux (power) is the energy emitted reflected,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per unit time.

辐射量(radiant powe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能量(energy)

\[\Phi={dQ\over dt} \]

其量纲为瓦特 \(\mathrm{watts[W=J\cdot s^{-1}]}\)​​ ,描述的是有限表面 \(S\subset \mathcal{R}^3\)​​ 发出或吸收的能量的速率。

通常并不会直接定义 \(Q\) ,而是定义轨迹空间中的某个区域 \(D(t)\) ,该区域随时间变化,而区域内的光子能量即为 \(Q(t)\)​ 。例如:考虑度量区域

\[D(t)=[0,t]\times \mathcal{S}\times \mathcal{S}^2\times \mathcal{R}^+ \]

中发出的能量,其中, $ S\subset \mathcal{R}^3$ 为有限表面,则 \(Q(t)\) 表示 \(S\) 在时间 \([0,t]\) 所发出的能量,故

\[\Phi(t)={dQ(t)\over dt} \]

表示的就是单位时间发出的能量。这也是更为直观的形式。但通常我们只关注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能量分布,此时相空间并不随时间改变,可忽略参数 \(t\) ,回到定义的形式。

Irradiance

The irradiance is the power per (perpendicular / projected) unit area incident on a surface point.

辐照度(irradiance)是指单位面积的辐射量

\[E(x)={d\Phi(x)\over dA(x)} \]

其量纲为 \([W\cdot m^{-2}]\) 。其定义总是依赖于点 \(x\) 以及给定的法线 \(N(x)\)​ 所确定的平面,而ir词缀其实也暗示着其通常用于描述接收的辐射,且通常是在一个面上的辐射,即来自指定的半球。

Radiance

The radiance (luminance) is the power emitted, reflected,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by a surface, per unit solid angle, per projected unit area.

辐射(radiance)描述的是点 \(x\) 处,对于给定方向 \(\omega\) ,在微分立体角 \(d\sigma(\omega)\) 内,通过微表面 \(dA_\omega^\perp(x)\) 的能量

\[L(x,\omega)={d^2\Phi(x,\omega)\over dA_\omega^\perp(x)\ d\sigma(\omega)} \]

其中, \(A_\omega^\perp\)​ 是垂直于 \(\omega\)​​ 的一个假想平面。其量纲为 \([W\cdot m^{-2}\cdot sr^{-1}]\)​ ,其中, \(sr\)​​​ 是立体角的量纲steradian。在定义中,接收平面是必须垂直于给定方向的,即考量的总是投影面积。

而当度量的是一个实际的平面 \(S\) 上的radiance时,公式可以更直观地表示为

\[L(x,\omega)={d^2\Phi(x,\omega)\over|\omega\cdot N(x)|\ dA(x)\ d\sigma(\omega)} \]

其中, \(A\)\(S\) 的面积, \(N(x)\) 是表面法线,上式实际上包含了求投影的运算,因为

\[dA_\omega^\perp(x)=|\omega\cdot N(x)|\ dA(x) \]

而根据投影立体角的定义, \(\cos\) 项可以与微分立体角组合构成微分投影立体角,则有

\[L(x,\omega)={d^2\Phi(x,\omega)\over dA(x)\ d\sigma_x^\perp(\omega)} \]

这也是最常使用的式子,因为这里参与运算的是 \(S\) 的实际面积 \(A\)

Spectral radiance

将波长纳入考虑即可进一步定义光谱辐射(spectral radiance)

\[L_\lambda={dL\over d\lambda} \]

\[L_\lambda(x,\omega,\lambda)={d^3\Phi(x,\omega)\over dA(x)\ d\sigma_x^\perp(\omega)\ d\lambda} \]

其量纲为 \([W\cdot m^{-2}\cdot sr^{-1}\cdot nm^{-1}]\)​ 。同理可定义spectral power等。光谱辐射通常作为最基本的物理量,其他量都可以由其推出,如对波长积分可以得到radiance,对投影角积分可以得到irradiance。

Incident and exitant radiance functions

通常我们研究的函数采用如下形式

\[L:\mathcal{M}\times \mathcal{S}^2\rightarrow \mathcal{R} \]

即radiance表示为场景中的面和立体角构成的相空间到一维空间的映射,等价于

\[L:R^3\times \mathcal{S}^2\rightarrow \mathcal{R} \]

虽然物理上,radiance不能为负,但为了保证空间的线性性,我们仍保留其中的负数部分。根据 \(\omega\)​ 的不同,我们把radiance分为incident(入射) radiance和exitant(出射) radiance。incident radiance \(L_i(x,\omega)\)​ 描述的是从 \(\omega\)​ 方向到达 \(x\)​ 点的radiance,exitant radiance \(L_o(x,\omega)\)​ 描述的是在 \(x\)​ 点沿 \(\omega\)​​ 方向发出的radiance,显然有

\[L_i(x,\omega)=L_o(x,-\omega) \]

但实际上,划分为这两类是因为其具有本质区别,前者表示的是光子到达表面前的状态,后者表示的是光子离开表面后的状态。

The bidirectional scattering distribution function

image-20220318214520525

双向散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scattering distribution function,BSDF)是对表面光线散射性质的数学描述。设场景中某表面上一固定点为 \(x\in\mathcal{M}\) ,考察在方向 \(\omega_o\) 上从 \(x\) 发出的radiance \(L_o(\omega_o)\) ,这里暂时忽略位置 \(x\) ,显然 \(L_o(\omega_o)\) 的值取决于在所有方向上总共有多少radiance到达了 \(x\) 。首先分析来自某个特定的入射方向的贡献,考虑入射方向 \(\omega_i\) ,以 \(\omega_i\) 为轴构建一个极小椎体,这个椎体可以描述为一个微分立体角 \(d\sigma(\omega_i)\)​ ,来自该椎体的入射光击中表面上的点 \(x\) 并产生irradiance \(dE(\omega_i)\)

\[dE(\omega_i)=L_i(\omega_i)\ d\sigma^\perp(\omega_i) \]

随后这部分光线会被表面散射到各个方向,设沿方向 \(\omega_o\) 散射的radiance为 \(dL_o(\omega_o)\) ,由于一般情况下光都是可简单叠加的,即满足线性性,因此无论 \(dE(\omega_i)\) 的变化是来自 \(L_i\) 还是 \(d\sigma(\omega_i)\)​ ,都有

\[dL_o(\omega_o)\propto dE(\omega_i) \]

而BSDF \(f_s(\omega_i\rightarrow\omega_o)\) 描述的正是这个比例常数,即

\[f_s(\omega_i\rightarrow\omega_o)={dL_o(\omega_o)\over dE(\omega_i)}={dL_o(\omega_o)\over L_i(\omega_i)\ d\sigma^\perp(\omega_i)} \]

用自然语言描述上式: \(f_s(\omega_i\rightarrow\omega_o)\) 表示来自 \(\omega_i\) 的每一单位irradiance会有多少比例被转化为 \(\omega_o\) 方向上出射的radiance, \(\omega_i\rightarrow\omega_o\) 形象描述光的传播方向。

The scattering equation

根据BSDF的定义,我们可以把differential exitant radiance表示为

\[dL_o(\omega_o)=L_i(\omega_i)f_s(\omega_i\rightarrow\omega_o)\ d\sigma^\perp(\omega_i) \]

此时只要对来自所有方向的irradiance对radiance的贡献求积分,就可以得到 \(\omega_o\)​ 方向上的exitant radiance了,即

\[L_o(\omega_o)=\int_{S^2}L_i(\omega_i)f_s(\omega_i\rightarrow\omega_o)\ d\sigma^\perp(\omega_i) \]

这就是(表面)散射方程(scattering equation)。

在有了散射方程之后,对于给定的入射光照,我们可以计算出表面任一点的radiance,基于几何光学对光的唯象表达,这个方程实际上就给出了物体表面外观(即材质)的一个数学表示(尽管它并不能描述所有的光学现象或材质表现)。

The BRDF and BTDF

BSDF并非辐射度量学中的标准概念。通常,散射光会被拆分为反射光(reflected)和透射光(transmitted)两部分,由此也就有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 \(f_r\) 和双向透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transmit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TDF) \(f_t\)

通过限制域即可得到

\[f_r:\mathcal{H}_i^2\times\mathcal{H}_r^2\rightarrow\mathcal{R} \]

其中, \(\mathcal{H}_i^2\)\(\mathcal{H}_r^2\) 分别为入射半球和反射半球,但其实两者表示的是同一个方向集合(上半球 \(\mathcal{H}_+^2\) 或下半球 \(\mathcal{H}_-^2\)​ )。

同理有

\[f_t:\mathcal{H}_i^2\times\mathcal{H}_t^2\rightarrow\mathcal{R} \]

其中, \(\mathcal{H}_i^2=-\mathcal{H}_t^2\) ,即两者互补(同样,两者可分别为上半球 \(\mathcal{H}_+^2\) 和下半球 \(\mathcal{H}_-^2\) ,或相反)。

因此,BSDF其实是由两个BRDF和两个BTDF组成的(在两个半球上都各自需要一个BRDF和一个BSDF)。

由于BRDF描述的是实际表面上的性质,其具有一些天然的性质,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称性(symmetric)和能量守恒(energy conservation)。

对称性即

\[f_r(\omega_i\rightarrow\omega_o)=f_r(\omega_o\rightarrow\omega_i),\forall\omega_i,\omega_o \]

能量守恒即

\[\int_{\mathcal{H}_o^2}f_r(\omega_i\rightarrow\omega_o)\ d\sigma^\perp(\omega_o)\le1,\forall\omega_i\in\mathcal{H}_i^2 \]

Angular parameterizations of the BSDF

采用单位向量描述的立体角在计算上并不方便,因此需要对角度进行参数化。对于 \(\omega\in \mathcal{S}^2\) ,其可以表示为一组角向量 \((\theta,\phi)\) ,其中极角(polar angle) \(\theta\) 是指 \(\omega\) 和法线 \(N\) 的夹角,方位角(azimuthal angle) \(\phi\) 是指在切空间内 \(\omega\)\(x\) 处的一个特定方向 \(T\) 的夹角,即有

\[\begin{aligned} \cos\theta=\omega\cdot N\\ \cos\phi=\omega\cdot T \end{aligned} \]

image-20220318214520525

由于立体角是一种面积度量,这里使用微元法分析面积即可自然得到微分立体角的表示。微分立体角可表示为

\[d\sigma(\omega)\equiv\ \sin\theta\ d\theta\ d\phi\equiv\ d(-\cos\theta)\ d\phi \]

微分投影立体角也可以表示为多种形式

\[\begin{aligned} d\sigma^\perp(\omega) &\equiv|\cos\theta|\sin\theta\ d\theta\ d\phi\\ &\equiv|\cos\theta|\ d(-\cos\theta)\ d\phi\\ &\equiv\sin\theta\ d\sin\theta\ d\phi\\ &\equiv{1\over2}\ d(-\cos^2\theta)\ d\phi\\ &\equiv{1\over2}\ d\sin^2\theta\ d\phi \end{aligned} \]

\[\int_{S^2}\ d\sigma^\perp(\omega_i)=\int_0^{2\pi}\int_0^\pi|\cos\theta|\sin\theta\ d\theta\ d\phi \]

由此,scattering equation可以改写为

\[L_o(\theta_o,\phi_o)=\int_0^{2\pi}\int_0^\pi L_i(\theta_i,\phi_i)f_s(\theta_i,\phi_i,\theta_o,\phi_o)|\cos\theta_i|\sin\theta\ d\theta_i\ d\phi_i \]

虽然引入了参数化的角度表示,但向量表示仍有其优势

  • 首先 \((\theta,\phi)\)​ 是一个局部的方向表示,因为这两个角度都依赖于表面法线
  • 在涉及多个表面点的分析中,采用参数表示并不直观
  • 参数表示引入了三角函数项,而这部分实际上又是由向量点积实现的
  • 参数表示还依赖于切向量 \(T\) 以规定一个初始的azimuthal angle,而这并没有任何物理意义
posted @ 2021-10-19 21:42  Vel'Koz  阅读(606)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