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之第三课时--Linux目录
- 类unix系统目录结构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分层的树形结构,都是挂载在根文件系统”/”下,下面列出了linux系统的系统的目录结构
详细描述linux系统目录结构中常见的目录
目录 |
描述 |
/home |
该目录中包含linux系统上各用户的主目录,子目录名称以该用户名命名 |
/root |
该目录是root用户的主目录 |
/bin |
该目录中包含常用的命令文件,不能包含子目录 |
/sbin |
该目录中包含系统管理员和root用户所使用的命令文件 |
/dev |
该目录中包含大部分的设备文件,比如磁盘,光驱等 |
/lib |
该目录以及该目录的子目录中包含linux系统的共享文件和内核模块文件 |
/lib64 |
该目录以及该目录的子目录中包含64位版本linux系统的共享文件和内核模块文件 |
/tmp |
该目录中包含一些临时文件 |
/mnt |
该目录为某些设备(硬盘)挂载提供默认挂载目录 |
/boot |
该目录中包含linux系统的内核文件和引导装载程序(如GRUB)文件 |
/opt |
该目录中包含某些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文件 |
/media |
该目录为光盘,软盘,U盘等设备提供默认挂载目录 |
/var |
该目录存放不经常变化的数据,如系统日志,打印队列,DNS数据库文件等 |
/misc |
该目录用来指示NFS目录的公共挂载点 |
/etc |
该目录包含linux系统上大部分的配置文件,建议修改配置文件之前先备份 |
/usr |
该目录包含可以供所有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
/net |
该目录用来支持通过网络挂载其他操作系统上的共享目录,比如NFS共享目录 |
/srv |
该目录中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所需要取用的资料目录 |
/sys |
在linux系统提供热插拔能力的同时,该目录包含所检测到的硬件设置,它们被转换成/dev目录中的设备文件 |
/proc |
该目录是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它不存在磁盘上,而是有内核在内存中产生,用于提供系统的相关信息 |
/selinux |
该目录是SELinux的配置目录,SELinux(安全增强Linux)是Linux系统中的一种强制访问控制实现机制,可以增强Linux系统的安全性 |
/lost+found |
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如果在工作的时候突然停电,或者是没有用正常方式关机,在重新启动计算机时,有些文件就会找不到存放的地方,对于这些文件,Linux系统将它们放在这个目录下 |
- 用户目录
位于/home/usr,称为用户工作目录或家目录
表示方式:
/home/usr
~
- 访问权限
用户能够控制一个给定的文件或目录的访问程度,一个文件或目录可能有读,写及执行权限
- 读权限(r)对文件而言,具有读取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浏览目录的权限
- 写权限(w)对文件而言,具有新增,修改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删除,移动目录内文件的权限
- 可执行权限(x)对文件而言,具有执行文件的权限;对目录来说该用户具有进入目录的权限
注:通常UNIX/Linux系统只允许文件的属主(所有者)或超级用户改变文件的读写权限
实例说明:
第一个字母代表文件的类型:”d”代表文件夹,”-”代表普通文件,”c”代表硬件字符设备,”b”代表硬件设备,”s”代表管道文件,”l”代表软连接文件。后9个字母分别代表三组权限:文件拥有者,用户同组者,其他用户者拥有的权限。
每一个用户都有它自身的读,写和执行权限:
- 第一组权限控制访问自己的文件权限,及拥有者权限
- 第二组权限控制用户同组者访问其中一个用户的文件的权限
- 第三组权限控制其他用户访问一个用户的文件的权限
这三组权限赋予用户不同类型(即拥有者,用户组同组者和其他用户)的读,写及执行能力
- 目录的操作
目录的新增和拷贝
目录新增命令:mkdir
创建一个或多个新的空目录
常用选项参数 “-p” 用于递归创建多层目录
目录的拷贝命令:cp
将来源目录拷贝到目标目录下,支持拷贝的同时改名
常用选项参数”-a” 用于全部拷贝
常用选项参数”-f” 用于强制拷贝
目录的删除
空目录删除命令:rmdir
删除一个或多个空目录
常用选项参数”-p” 用于递归删除多层空目录
非空目录删除命令:rm -rf
递归删除非空目录
常用选项参数”-r” 用于递归删除
常用选项参数”-f” 用于强制删除
目录的移动和改名
目录移动改名命令:mv
目录的移动 目录的改名 目录移动的同时改名
例如:
mv a b #将a 改成 b mv c b/c #将c 移动到b目录下 mv d b/c #将d移动到b目录下改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