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IDF具体算法和原理
TF-IDF算法
相关概念
-
信息检索(IR)中最常用的一种文本关键信息表示法
-
基本信息:
- 如果某个词在一篇文档中出现的频率高,并且在语料库中其它词库中其他文档中很少出现,则认为这个词具有很好的类别区分能力。
-
词频TF:Term Frequency,衡量一个term在文档中出现的有多频繁
- 平均而言,出现越频繁的词,其重要性可能就越高
-
考虑到文章长度的差异,需要对词频做标准化
- TF(t) = (t出现在文档中的次数) / (文档中的term总数)
- TF(t) = (t出现在文档中的次数) / (文档中出现最多的term)
-
逆文档频率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用于模拟在该语料的实际使用环境中,某一个term有多重要。
- 有些词到处都出现,但是明显没什么卵用。比如各种停用词,过渡句用词之类的。所以只看TF是没什么用的。
- 因此把罕见的词的重要性(weight)提高,把常见词的重要性降低。
-
IDF的具体算法:
- IDF(t) = log(语料库中的文档总数 / (含有该term的文档总数+1 ))
- 加1是为了防止某term出现0次,导致结果无法计算。
- IDF(t) = log(语料库中的文档总数 / (含有该term的文档总数+1 ))
-
TF-IDF = TF * IDF(相乘)
- TF-IDF与一个词在文档中的出现次数成正比
- 与该词在整个语料中的出现次数成反比
缺点:- 简单快速
- 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
缺点:
-
单纯以“词频”衡量一个词的重要性,不够全面,有时重要的词可能出现次数并不多
-
无法考虑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
这种算法无法体现词的位置信息,出现位置靠前的词语出现位置靠后的词,都被视为重要性相同,这是不正确的
-
一种解决方法是:对全文的第一段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给与较大的权重。
-
-
TF(Term Frequency,缩写为TF)也就是词频啦,即一个词在文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出来就是词频TF,显而易见,一个词在文章中出现很多次,那么这个词肯定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自己实践的话,肯定会看到你统计出来的TF 大都是一些这样的词:‘的’,‘是’这样的词,这样的词显然对我们的分析和统计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有的时候会干扰我们的统计,当然我们需要把这些没有用的词给去掉,现在有很多可以去除这些词的方法,比如使用一些停用词的语料库等。
假设我们把它们都过滤掉了,只考虑剩下的有实际意义的词。这样又会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我们可能发现"中国"、"蜜蜂"、"养殖"这三个词的出现次数一样多。这是不是意味着,作为关键词,它们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显然不是这样。因为"中国"是很常见的词,相对而言,"蜜蜂"和"养殖"不那么常见。如果这三个词在一篇文章的出现次数一样多,有理由认为,"蜜蜂"和"养殖"的重要程度要大于"中国",也就是说,在关键词排序上面,"蜜蜂"和"养殖"应该排在"中国"的前面。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重要性调整系数,衡量一个词是不是常见词。如果某个词比较少见,但是它在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那么它很可能就反映了这篇文章的特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关键词。
用统计学语言表达,就是在词频的基础上,要对每个词分配一个"重要性"权重。最常见的词("的"、"是"、"在")给予最小的权重,较常见的词("中国")给予较小的权重,较少见的词("蜜蜂"、"养殖")给予较大的权重。这个权重叫做"逆文档频率"(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缩写为IDF),它的大小与一个词的常见程度成反比。
知道了"词频"(TF)和"逆文档频率"(IDF)以后,将这两个值相乘,就得到了一个词的TF-IDF值。某个词对文章的重要性越高,它的TF-IDF值就越大。所以,排在最前面的几个词,就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词。
给出具体的公式:
考虑到文章有长短之分,为了便于不同文章的比较,进行"词频"标准化。
或者
2.计算逆文档频率IDF
需要一个语料库(corpus),用来模拟语言的使用环境。
如果一个词越常见,那么分母就越大,逆文档频率就越小越接近0。分母之所以要加1,是为了避免分母为0(即所有文档都不包含该词)。log表示对得到的值取对数。
3.计算TF-IDF
可以看到,TF-IDF与一个词在文档中的出现次数成正比,与该词在整个语言中的出现次数成反比。所以,自动提取关键词的算法就很清楚了,就是计算出文档的每个词的TF-IDF值,然后按降序排列,取排在最前面的几个词。
还是以《中国的蜜蜂养殖》为例,假定该文长度为1000个词,"中国"、"蜜蜂"、"养殖"各出现20次,则这三个词的"词频"(TF)都为0.02。然后,搜索Google发现,包含"的"字的网页共有250亿张,假定这就是中文网页总数。包含"中国"的网页共有62.3亿张,包含"蜜蜂"的网页为0.484亿张,包含"养殖"的网页为0.973亿张。则它们的逆文档频率(IDF)和TF-IDF如下:
从上表可见,"蜜蜂"的TF-IDF值最高,"养殖"其次,"中国"最低。(如果还计算"的"字的TF-IDF,那将是一个极其接近0的值。)所以,如果只选择一个词,"蜜蜂"就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词。
除了自动提取关键词,TF-IDF算法还可以用于许多别的地方。比如,信息检索时,对于每个文档,都可以分别计算一组搜索词("中国"、"蜜蜂"、"养殖")的TF-IDF,将它们相加,就可以得到整个文档的TF-IDF。这个值最高的文档就是与搜索词最相关的文档。
TF-IDF算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缺点是,单纯以"词频"衡量一个词的重要性,不够全面,有时重要的词可能出现次数并不多。而且,这种算法无法体现词的位置信息,出现位置靠前的词与出现位置靠后的词,都被视为重要性相同,这是不正确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对全文的第一段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给予较大的权重。)
TF-IDF的具体实现
jieba,NLTK,sklearn,gensim等程序包都可以实现TF-IDF的计算。除算法细节上有差异外,更多的是数据输入/输出格式上的不同。
使用jieba实现TD-IDF算法
输出结果会自动按照TF-IDF值降序排列,并且直接给出的是词条而不是字典ID,便于阅读使用。
可在计算TF-IDF时直接完成分词,并使用停用词表和自定义词库,非常方便。(直接传入句子,不需要提前切分词)
有默认的IDF语料库,可以不训练模型,直接进行计算
以单个文本为单位进行分析。
jieba核心是拿到关键词本身
jieba.analyse.extract_tags( sentence 为待提取的文本 topK = 20 : 返回几个 TF/IDF 权重最大的关键词 withWeight = False : 是否一并返回关键词权重值 allowPOS = () : 仅包括指定词性的词,默认值为空,即不筛选 )
jieba.analyse.set_idf_path(file_name)
jieba.analyse.set_stop_words(file_name)
关键词提取时使用自定义停止词(Stop Words)语料库
劳动防护 13.900677652
生化学 13.900677652
奥萨贝尔 13.900677652
奧薩貝爾 13.900677652
考察队员 13.900677652
jieba.analyse.TFIDF(idf_path = None)
新建 TFIDF模型实例
idf_path : 读取已有的TFIDF频率文件(即已有模型)
使用该实例提取关键词:TFIDF实例.extract_tags()
# 使用jieba提取关键词, import jieba import jieba.analyse # 注意:函数时在使用默认的TFIDF模型进行分析 t = jieba.analyse.extract_tags(chapter.txt[1]) print(t) # ['杨铁心', '包惜弱', '郭啸天', '颜烈', '丘处机', '武官', '杨二人', '官兵', ...] print("返回权重值") # 要求返回权重值 t = jieba.analyse.extract_tags(chapter.txt[1],withWeight=True) print(t) # [('杨铁心', 0.21886511509515091), ('包惜弱', 0.1685852913570757), ('郭啸天', 0.09908082913091291),...]
按照关键词评分的重要性排序的结果。
t = jieba.analyse.extract_tags(chapter.txt[1])
print(t)
# ['杨铁心', '包惜弱', '郭啸天', '颜烈', '丘处机', '武官', '杨二人', '官兵', ...]
如果想要进一步知道关键词的具体评分值,加上withWeight=True
# 要求返回权重值 t = jieba.analyse.extract_tags(chapter.txt[1],withWeight=True) print(t) # [('杨铁心', 0.21886511509515091), ('包惜弱', 0.1685852913570757), ('郭啸天', 0.09908082913091291),...]
应用自定义词典改善分词效果
# 应用自定义词典改善分词效果 jieba.load_userdict('金庸小说词库.txt') # dict为自定义词典的路径 # 在TFIDF计算中直接应用停用词表 jieba.analyse.set_stop_words('停用词.txt') Tfres = jieba.analyse.extract_tags(chapter.txt[1],withWeight=True) print(Tfres[:10]) # [('杨铁心', 0.24787133516800222), ('包惜弱', 0.1909279203321098), ('郭啸天', 0.11221202335308209)...]
使用自定义的TFIDF频率文件
#------------------------------------------------------------------------------------------------- # 结巴分词有一个默认的TFIDF权重表,或者说有一个现成的模型,可以用该模型直接用于这个语料的计算中。但是这样的准确率不高 #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把射雕英雄传全书拿来,做出一个TFIDF的权重频率模型,然后把它读进来, # 如下,我们是用自定义的TFIDF频率文件‘idf.txt.big’ # 使用自定义TFIDF频率文件 jieba.analyse.set_idf_path('idf.txt.big') TFres1 = jieba.analyse.extract_tags(chapter.txt[1],withWeight=True) print('使用自定义TFIDF频率文件') print(TFres1[:10])
# [('杨铁心', 0.24787133516800222), ('包惜弱', 0.1909279203321098), ('郭啸天', 0.11221202335308209)...]
使用sklearn实现TF-IDF算法
sklearn输出格式为矩阵,直接为后续的sklearn建模服务
需要先使用背景语料库进行模型训练。
结果给出的是字典ID而不是具体的词条,直接阅读比较困难
class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TfidfTransformer()
参数基本和上面一样
# 使用sklearn实现TD-IDF算法 ''' sklearn输出格式为矩阵,直接为后续的sklearn建模服务 需要先使用背景语料库进行模型训练。 结果给出的是字典ID而不是具体的词条,直接阅读比较困难 class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TfidfTransformer() 参数基本和上面一样 '''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TfidfTransformer # sklearn不能直接切中文句子,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分词,用空格分开 ,(取前5章) txtlist = [" ".join(m_cut(w)) for w in chapter.txt.iloc[:5]] vectorizer = CountVectorizer() X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txtlist)# 将文本中的词语转换为词频矩阵 transformer = TfidfTransformer() tfifd = transformer.fit_transform(X) #基于词频矩阵X计算TF-IDF值 print("*"*100) print(tfifd) ''' (0, 11621) 0.0056535238362054275 (0, 11614) 0.0056535238362054275 (0, 11613) 0.0056535238362054275 (0, 11612) 0.010775737599046372 ......... ''' print("*"*100) t = tfifd.toarray() print(t) ''' [[0. 0. 0. ... 0.00565352 0. 0. ] [0. 0. 0. ... 0. 0. 0. ] [0.01961759 0. 0. ... 0. 0. 0. ] [0. 0.00666239 0. ... 0. 0. 0. ] [0. 0. 0.00652369 ... 0. 0.00652369 0.00652369]] ''' print("*"*100) # 将稀疏矩阵转换为标准矩阵 t = tfifd.todense() print(t) ''' [[0. 0. 0. ... 0.00565352 0. 0. ] [0. 0. 0. ... 0. 0. 0. ] [0.01961759 0. 0. ... 0. 0. 0. ] [0. 0.00666239 0. ... 0. 0. 0. ] [0. 0. 0.00652369 ... 0. 0.00652369 0.00652369]] ''' print(t.shape) #(5, 11624) print("字典长度:",len(vectorizer.vocabulary_)) # 字典长度: 11624 print("字典:") print(vectorizer.vocabulary_) ''' {'第一回': 8722, '风雪': 11320, '惊变': 5284, '钱塘江': 10872, '浩浩': 7520, '江水': 7363, '日日夜夜': 6537, .... 显然,直接阅读的话,很难,这只是方便下一步的建模 '''
使用gensim实现TF-IDF算法
输出格式为list,目的也是为后续的建模分析服务。
需要先使用背景语料库进行模型训练。
结果中给出的是字典ID,而不是具体的词条(jieba给出的是具体词条),直接阅读结果比较困难。
# 使用gensim实现TF-IDF算法 ''' 输出格式为list, 目的也是为了后续的建模服务 需要先使用背景语料库进行模型训练 结果中给出的是字典ID,而不是具体词条,直接阅读比较困难 ''' # 文档分词以及预处理 (取前5章) gensim可以直接使用切好的分词列表(list),而不必用空格隔开 chaplist = [m_cut(w) for w in chapter.txt.iloc[:5]] print("*"*100) print(chaplist) # [['第一回', '风雪', '惊变', '钱塘江', '浩浩', '江水', '日日夜夜', '无穷', '无休', '浙... #导入2个模块,一个是语料库,一个是建模的 from gensim import corpora, models # 生成文档对应的字典和bow稀疏向量 dictionary = corpora.Dictionary(chaplist) # 语料库 将chaplist中每个成员都转为bow稀疏向量 corpus = [dictionary.doc2bow(text) for text in chaplist] #仍为 list in list print("&"*100) print(corpus) # [词ID,词频] 直接阅读很难受 # [[(0, 1), (1, 32),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 建模 # 针对corpus建立TD-IDF模型,这是个总模型,包含了对整个文档建模的背景信息 tfifd_model = models.TfidfModel(corpus) # 对所需文档计算TF-IDF结果 用刚刚建立的tfidf_model模型对corpus语料进行计算 corpus_tfidf = tfifd_model[corpus] print("*"*100) print(corpus_tfidf) # <gensim.interfaces.TransformedCorpus object at 0x1F5554C0> # 列出所需文档的TF-IDF计算结果 输出第四章结果 t = corpus_tfidf[3] print(t) # List结果,,[词ID,词权重] # [(11, 0.00404720107824102), (12, 0.003535871261991013), (13, 0.0017679356309955065), # 列出字典内容 # 这样可以根据词ID,来对应上面的TF-IDF计算结果 print(dictionary.token2id) # {'一两天': 0, '一个': 1, '一个个': 2, '一个二十': 3, '一个多': 4, '一个月': 5, '一了百了': 6, '一事无成': 7, '一人': 8, '一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