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10

学习笔记 10

第十二章 块设备I/O和缓冲区管理

12.1 块设备I/O缓冲区

文件系统使用一系列I/O缓冲区作为块设备的缓存内存。当进程试图读取(dev,blk)标识的磁盘块时。它首先在缓冲区缓存中搜索分配给磁盘块的缓冲区。如果该缓冲区存在并且包含有效数据、那么它只需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而无须再次从磁盘中读取数据块。如果该缓冲区不存在,它会为磁盘块分配一个缓冲区,将数据从磁盘读人缓冲区,然后从缓冲区读取数据。当某个块被读入时、该缓冲区将被保存在缓冲区缓存中,以供任意进程对同一个块的下一次读/写请求使用。同样,当进程写入磁盘块时,它首先会获取一个分配给该块的缓冲区。然后,它将数据写入缓冲区,将缓冲区标记为脏,以延迟写入,并将其释放到缓冲区缓存中。由于脏缓冲区包含有效的数据,因此可以使用它来满足对同一块的后续读/写请求,而不会引起实际磁盘I/O。脏缓冲区只有在被重新分配到不同的块时才会写入磁盘。

  • BUFFER结构类型

      BUFFER *bread(dev,blk) // return a buffer containing valid data
      {
      BUFFER *bp =» getblk(dev,blk)} // get a buffer for (dev,blk) if (bp data valid)
      return bp;
      bp->opcode = READ;	// issue READ operation
      start_lo(bp):	// ntart I/O on device
      wait for I/O completion;
      }  
    
  • 定义一个 write_block(dev, blk, data)函数

      write_block(devf blk, data)  
      {
      BUFFER *bp = bread(dev,blk);	// read in the disk block first
      write data to bp;
      (synchronous write)? bwrite(bp) : dwrite(bp);
      }  
    

12.2 Unix I/O缓冲区管理算法

(1)I/O 缓冲区:内核中的一系列 NBUF 缓冲区用作缓冲区缓存。每个缓冲区用一个结构体表示。

typdef struct buf{
struct buf *next_freei 		// freelist pointer 
struct buf inext devi       // dev list pointer 
int dev,blki 				// assigmed disk block; 
int opcode; 				//READ|WRITE 
int airty: 					// buffer data modified 
int asynci 					// ASYNC write flag 
int valid;					// buffer data valid 
int buayi 					// buffer is in use 
int wanted; 				// some process needs this buffer 
struct gemaphore 1ock=1; 	// buffer 1ocking semaphore; value=1 
struct semaphore iodone=0:	// for process to wait Eor I/O completioni
char buf[BLKSIZE]1 			// block data area
}BUFFER:
BUFFER buf[NBUFl,*freelist; // NBUF buffers and free buffer list  

缓冲区结构体由两部分组成:用于缓冲区管理的缓冲头部分和用于数据块的数据部分。为了保护内核内存,状态字段可以定义为一个位向量,其中每个位表示一个唯一的状态条件。为了便于讨论,这里将它们定义为int。

(2)设备表:每个块设备用一个设备表结构表示。

struct devtab{
u16 devi // major device number 
BUFFER *dev 1ist; /l device buffer 1ist 
BUFFER +io_queuel // device I/O queue 
}devtab[NDEV];  

(3)缓冲区初始化:当系统启动时,所有I/O缓冲区都在空闲列表中,所有设备列表和I/O队列均为空。

(4)缓冲区列表:当缓冲区分配给(dev,blk)时,它会被插入设备表的dev_list中。如果缓冲区当前正在使用,则会将其标记为USY并从空闲列表中删除。繁忙缓冲区也可能回在设备表的I/O队列中。

(5)Unix getblk/brelse 算法((Lion 1996;(Bach 1990)第3章)。

Unix算法的缺点

  1. 效率低下;该算法依赖于重试循环。例如,释放缓冲区可能会唤醒两组进程:需要释放的缓冲区的进程,以及只需要空闲缓冲区的进程。由于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获取释放的缓冲区,所以,其他所有被唤醒的进程必须重新进入休眠状态。从休眠状态唤醒后,每个被唤醒的进程必须从头开始重新执行算法,因为所需的缓冲区可能已经存在。这会导致过多的进程切换。
  2. 缓存效果不可预知:在Unix算法中,每个释放的缓冲区都可被获取。如果缓冲区由需要空闲缓冲区的进程获取,那么将会重新分配缓冲区,即使有些进程仍然需要当前的缓冲区。
  3. 可能会出现饥饿:Unix算法基于“自由经济”原则,即每个进程都有尝试的机会,但不能保证成功。因此,可能会出现进程饥饿。
  4. 该算法使用只适用于单处理器系统的休眠/唤醒操作。

12.3 新的I/O缓冲区管理算法

我们在信号量上使用P/V来实现进程同步,而不是使用休眠/唤醒。与休眠/唤醒相比,信号量的主要优点是:
(1)计数信号量可用来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例如:空闲缓冲区的数量。
(2)当多个进程等待一个资源时,信号量上的V操作只会释放一个等待进程,该进程不必重试,因为它保证拥有资源。

12.4 PV算法


证明PV算法正确,并且满足要求

  1. 缓冲区唯一性
  2. 无重试循环
  3. 无不必要唤醒
  4. 缓存效果
  5. 无死锁和饥饿
posted @ 2021-11-20 17:50  Kylin0  阅读(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