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OJ1791[Ioi2008]Island 岛屿 ——基环森林直径和+单调队列优化DP+树形DP
题目描述
你将要游览一个有N个岛屿的公园。从每一个岛i出发,只建造一座桥。桥的长度以Li表示。公园内总共有N座桥。尽管每座桥由一个岛连到另一个岛,但每座桥均可以双向行走。同时,每一对这样的岛屿,都有一艘专用的往来两岛之间的渡船。 相对于乘船而言,你更喜欢步行。你希望所经过的桥的总长度尽可能的长,但受到以下的限制。 • 可以自行挑选一个岛开始游览。 • 任何一个岛都不能游览一次以上。 • 无论任何时间你都可以由你现在所在的岛S去另一个你从未到过的岛D。由S到D可以有以下方法: o 步行:仅当两个岛之间有一座桥时才有可能。对于这种情况,桥的长度会累加到你步行的总距离;或者 o 渡船:你可以选择这种方法,仅当没有任何桥和/或以前使用过的渡船的组合可以由S走到D(当检查是否可到达时,你应该考虑所有的路径,包括经过你曾游览过的那些岛)。 注意,你不必游览所有的岛,也可能无法走完所有的桥。 任务 编写一个程序,给定N座桥以及它们的长度,按照上述的规则,计算你可以走过的桥的最大长度。 限制 2 <= N <= 1,000,000 公园内的岛屿数目。 1<= Li <= 100,000,000 桥i的长度。
输入
• 第一行包含N个整数,即公园内岛屿的数目。岛屿由1到N编号。 • 随后的N行每一行用来表示一个岛。第i 行由两个以单空格分隔的整数,表示由岛i筑的桥。第一个整数表示桥另一端的岛,第二个整数表示该桥的长度Li。你可以假设对於每座桥,其端点总是位于不同的岛上。
输出
你的程序必须向标准输出写出包含一个整数的单一行,即可能的最大步行距离。 注1:对某些测试,答案可能无法放进32-bit整数,你要取得这道题的满分,可能需要用Pascal的int64或C/C++的long long类型。 注2:在比赛环境运行Pascal程序,由标准输入读入64-bit数据比32-bit数据要慢得多,即使被读取的数据可以32-bit表示。我们建议把输入数据读入到32-bit数据类型。 评分 N不会超过4,000。
样例输入
7
3 8
7 2
4 2
1 4
1 9
3 4
2 3
3 8
7 2
4 2
1 4
1 9
3 4
2 3
样例输出
24
提示
题意就是求基环森林中的每棵基环树的直径之和,重点是求基环树直径。基环树可以看做是一个环,环上的一些点向外连了一棵树(我们可以称这些基环树里的小树为外向树)。
而基环树的直径有两种可能:1、直径的两端都在同一棵外向树中,即基环树的直径就是这棵外向树的直径。2、直径的两端分别在两棵外向树中,直径绕过环的一部分(也有可能端点在环上,可以看做这个端点在只有一个点的外向树的根节点处)。
对于第一种情况直接每棵外向树求直径就好了,但有几点要注意:
1、求直径方法应该用从根节点找到最远点再从最远点找到它的最远点,而不是维护每个点向下的最长链和与最长链不重合的次长链——因为第二种方法递归时判断的东西太多会爆栈。
2、第一次dfs不要把遍历的点标记为已访问过(即used[x]=-1),要在第二次dfs再标记。在第一次dfs之前要把环上那个点标记置0,否则第二次dfs时遍历不到那个点。
对于第二种情况将环从一个基准点拆开后倍长,计算出每个点到基准点的距离,再把每个点向外向树延伸的最深距离作为这个点的点权。在这个倍长的序列上DP,因为数据范围较大,所以要用单调队列优化DP。假设序列上的点分别是A1,B1,C1,D1,A2,B2,C2,D2,A到B在环上的顺时针距离就是B1-A1,逆时针距离就是A2-B1。当以D1作为直径的右端点时,A1——D1的直径长是A1的点权+D1的点权+A1B1+B1C1+C1D1,而B1——D1的直径长是B1的点权+D1的点权+B1C1+C1D1。我们发现只要B1的点权>A1的点权+A1B1,选B1作为左端点就比A1更优。只要枚举右端点,用单调队列扫一遍就OK了。
最后附上代码。
#include<set> #include<map> #include<queue> #include<cmath> #include<stack> #include<vector>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typedef long long ll;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int cnt; int tot; int x; ll y; ll ans; ll f[1000010]; int g[1000010]; int head[1000010]; int to[2000010]; int next[2000010]; int val[2000010]; int used[1000010]; int vis[1000010]; int q[2000010]; int a[1000010]; int pre[1000010]; int suf[1000010]; ll num[2000010]; int cost[1000010]; ll s[2000010]; ll mx; ll answer; ll S; void add(int x,int y,int z) { tot++; next[tot]=head[x]; head[x]=tot; to[tot]=y; val[tot]=z; } void find(int x) { vis[x]=1; for(int i;;x=i) { i=suf[x]; if(vis[i]) { a[0]=i; s[1]=cost[x]; used[i]=-1; for(int j=x;j!=i;j=pre[j]) { a[++cnt]=j; s[cnt+1]=s[cnt]+cost[pre[j]]; used[j]=-1; } cnt++; return ; } pre[i]=x; vis[i]=1; } } void tree_dp(int x,int fa) { g[x]=x; f[x]=0; for(int i=head[x];i;i=next[i]) { if(to[i]!=fa&&used[to[i]]!=-1) { tree_dp(to[i],x); if(f[to[i]]+val[i]>f[x]) { f[x]=f[to[i]]+val[i]; g[x]=g[to[i]]; } } } } void tree_dp2(int x,int fa) { g[x]=x; f[x]=0; used[x]=-1; for(int i=head[x];i;i=next[i]) { if(to[i]!=fa&&used[to[i]]!=-1) { tree_dp2(to[i],x); if(f[to[i]]+val[i]>f[x]) { f[x]=f[to[i]]+val[i]; g[x]=g[to[i]]; } } } } ll dis(int x,int y) { return s[y-1]-s[x-1]; } ll queue_dp() { ll res=0; for(int i=1;i<=cnt;i++) { num[i+cnt]=num[i]; } for(int i=cnt+1;i<=2*cnt;i++) { s[i]=s[i-cnt]+S; } int l=1; int r=0; for(int i=1;i<=2*cnt;i++) { while(l<=r&&i-q[l]>=cnt) { l++; } if(l<=r) { res=max(res,num[i]+num[q[l]]+dis(q[l],i)); } while(l<=r&&num[i]>=num[q[r]]+dis(q[r],i)) { r--; } q[++r]=i; } return res; } int main() { scanf("%d",&n); for(int i=1;i<=n;i++) { scanf("%d%d",&x,&y); add(i,x,y); add(x,i,y); suf[i]=x; cost[i]=y; } for(int i=1;i<=n;i++) { if(used[i]==0) { cnt=0; find(i); mx=0; S=s[cnt]; for(int j=0;j<cnt;j++) { used[a[j]]=0; tree_dp(a[j],0); answer=g[a[j]]; num[j+1]=f[a[j]]; tree_dp2(answer,0); mx=max(mx,f[answer]); } mx=max(queue_dp(),mx); ans+=mx; } } printf("%lld",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