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OJ1565[NOI2009]植物大战僵尸——最大权闭合子图+拓扑排序
题目描述
Plants vs. Zombies(PVZ)是最近十分风靡的一款小游戏。Plants(植物)和Zombies(僵尸)是游戏的主角,其中Plants防守,而Zombies进攻。该款游戏包含多种不同的挑战系列,比如Protect Your Brain、Bowling等等。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玩家通过控制Plants来防守Zombies的进攻,或者相反地由玩家通过控制Zombies对Plants发起进攻。
现在,我们将要考虑的问题是游戏中Zombies对Plants的进攻,请注意,本题中规则与实际游戏有所不同。游戏中有两种角色,Plants和Zombies,每个Plant有一个攻击位置集合,它可以对这些位置进行保护;而Zombie进攻植物的方式是走到植物所在的位置上并将其吃掉。
游戏的地图可以抽象为一个N行M列的矩阵,行从上到下用0到N–1编号,列从左到右用0到M–1编号;在地图的每个位置上都放有一个Plant,为简单起见,我们把位于第r行第c列的植物记为Pr, c。
Plants分很多种,有攻击类、防守类和经济类等等。为了简单的描述每个Plant,定义Score和Attack如下:
Score[Pr, c]
Zombie击溃植物Pr, c可获得的能源。若Score[Pr, c]为非负整数,则表示击溃植物Pr, c可获得能源Score[Pr, c],若为负数表示击溃Pr, c需要付出能源 -Score[Pr, c]。
Attack[Pr, c]
植物Pr, c能够对Zombie进行攻击的位置集合。
Zombies必须从地图的右侧进入,且只能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Zombies攻击植物的唯一方式就是走到该植物所在的位置并将植物吃掉。因此Zombies的进攻总是从地图的右侧开始。也就是说,对于第r行的进攻,Zombies必须首先攻击Pr, M-1;若需要对Pr, c(0≤c<M-1)攻击,必须将Pr,M-1, Pr, M-2 … Pr, c+1先击溃,并移动到位置(r, c)才可进行攻击。
在本题的设定中,Plants的攻击力是无穷大的,一旦Zombie进入某个Plant的攻击位置,该Zombie会被瞬间消灭,而该Zombie没有时间进行任何攻击操作。因此,即便Zombie进入了一个Plant所在的位置,但该位置属于其他植物的攻击位置集合,则Zombie会被瞬间消灭而所在位置的植物则安然无恙(在我们的设定中,Plant的攻击位置不包含自身所在位置,否则你就不可能击溃它了)。
Zombies的目标是对Plants的阵地发起进攻并获得最大的能源收入。每一次,你可以选择一个可进攻的植物进行攻击。本题的目标为,制定一套Zombies的进攻方案,选择进攻哪些植物以及进攻的顺序,从而获得最大的能源收入。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pvz.in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 M,分别表示地图的行数和列数。
接下来N×M行描述每个位置上植物的信息。第r×M + c + 1行按照如下格式给出植物Pr, c的信息:第一个整数为Score[Pr, c], 第二个整数为集合Attack[Pr, c]中的位置个数w,接下来w个位置信息(r’, c’),表示Pr, c可以攻击位置第r’ 行第c’ 列。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pvz.out仅包含一个整数,表示可以获得的最大能源收入。注意,你也可以选择不进行任何攻击,这样能源收入为0。
说明
约20%的数据满足1 ≤ N, M ≤ 5;
约40%的数据满足1 ≤ N, M ≤ 10;
约100%的数据满足1 ≤ N ≤ 20,1 ≤ M ≤ 30,-10000 ≤ Score ≤ 10000
能源收入有正有负,再看数据范围20*30很容易想到是最大权闭合子图。
关键就是建模,首先要从源点连向正能源的点,从负能源(边权要转正)的点连向汇点。第二步从被保护的点连向保护的点(至于原因下面会解释)。最后因为僵尸只能从右往左走,所以对于一行左面的点相当于被右面的点保护,所以要从左面的点连向右面的点。因为有些点之间互相保护,所以这些点一定不能到达(就是有环),被这些点保护的点也就不能到达,所以我们要从网络中把这些点去掉,判环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拓扑排序了,把排序到的点标记上表示可以增广。将图中所有反向边进行拓扑排序,如果之前连的是从保护点到被保护点的话,删掉的就是环和保护环的点,而不是被环保护的点。
拓扑排序之后直接跑最大流(也就是最小割),把正能源和(正点权)减掉最小割就得出答案了,但要注意,正能源和不要把删掉的点也计算进去(我之前就是因为这里一直WA)。
最后附上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math>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queue<int>Q; int next[1000001]; int to[1000001]; int val[1000001]; int head[1000001]; int tot=1; int q[1000001]; int vis[1000]; int n,m; int S,T; int ans; int s[1000]; int x,y; int sum; int num; int d[1000001]; int inv[10000]; const int INF=0x3f3f3f3f; void add(int x,int y,int v) { tot++; next[tot]=head[x]; head[x]=tot; to[tot]=y; val[tot]=v; tot++; next[tot]=head[y]; head[y]=tot; to[tot]=x; val[tot]=0; inv[x]++; } bool bfs(int S,int T) { int r=0; int l=0; memset(d,-1,sizeof(d)); q[r++]=S; d[S]=0; while(l<r) { int now=q[l]; for(int i=head[now];i;i=next[i]) { if(d[to[i]]==-1&&val[i]!=0&&vis[to[i]]==1) { d[to[i]]=d[now]+1; q[r++]=to[i]; } } l++; } if(d[T]==-1)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int dfs(int x,int flow) { if(x==T) { return flow; } int now_flow; int used=0; for(int i=head[x];i;i=next[i]) { if(d[to[i]]==d[x]+1&&val[i]!=0&&vis[to[i]]==1) { now_flow=dfs(to[i],min(flow-used,val[i])); val[i]-=now_flow; val[i^1]+=now_flow; used+=now_flow; if(now_flow==flow) { return flow; } } } if(used==0) { d[x]=-1; } return used; } void dinic() { while(bfs(S,T)==true) { ans+=dfs(S,INF); } } int main() { scanf("%d%d",&n,&m); S=n*m+1; T=n*m+2; for(int i=1;i<=n*m;i++) { scanf("%d",&s[i]); if(s[i]>0) { add(S,i,s[i]); } else if(s[i]<0) { add(i,T,-s[i]); } scanf("%d",&num); while(num--) { scanf("%d%d",&x,&y); add(x*m+y+1,i,INF); } if(i%m) { add(i,i+1,INF); } } for(int i=1;i<=n*m+2;i++) { if(inv[i]==0) { Q.push(i); } } while(!Q.empty()) { int now=Q.front(); vis[now]=1; if(s[now]>0) { sum+=s[now]; } Q.pop(); for(int i=head[now];i;i=next[i]) { if(i%2==1) { inv[to[i]]--; if(inv[to[i]]==0) { Q.push(to[i]); } } } } dinic(); sum-=ans; printf("%d",sum);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