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 程序员 哲学家 艺术家
这篇文章 的 部分内容 是 我在 反相吧 《数学已被滥用》 这个 帖 里 的 回复 (80 楼) , 不过 80 楼 已经 被 百度 吞 了 。
先 看看 我写的 《论 数学的 工具性》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0308498.html ,
里面提到 :
逻辑 思维好的人, 数学 不一定好 。
程序 也是 逻辑 的 代表, 但 好的 程序员 不一定 会 解方程 。
程序 侧重于 “直观逻辑”, 数学 侧重于 “数字直观” 。
啥? 数学 侧重于 直观? 是不是 说 反 了 ?
没错, 数学 更注重 对 数学符号 的 敏感, 比如 对 数字 、 算式 、 几何图形 的 敏感 。
所以, 把 程序员 的 招聘要求 和 数学 硬 挂上钩 是 不合理 的 。
还可以看看 我写的《数学 的 本质》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1182241.html 。
数学 具有 一种 超越 其它 学科 的 特点 ,就是 数字算式 演算,通过 数字算式 推导 演算, 可以 神奇 的 得出一些 结论, 这是 直观 逻辑 和 任何 的 思考方式 不能 替代 的 , 独特 的 特性 。
算式 变换 很多 时候 不是 直来直去 的 逻辑, 而是一种 “诡异” 的 技巧, 数学家 们 对 数字 算式 敏感, 也 天生 擅于 这种 诡异技巧,
哲学家 和 艺术家 的 思维 活跃 而 深刻, 想象力 丰富 , 但是 不一定 对 数字 和 算式 敏感, 也 不一定 擅于 诡异 巧妙 的 数字技巧 。
我在 《我决定 发展推广 一个 物理学 学派 “逻辑物理学”》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1413349.html 中 这样 说 :
我认为 基础公式, 或者说 原理公式 , 应该是 简单的 初等数学 算式, 只有将 原理公式 应用到 连续变化 场景 时 才会 引入 微积分 计算 。
我在 《数学 怎么用?》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1478339.html 中 这样 说 :
大部分的问题 也只需要 初等数学 和 二维坐标系 古典 微积分 就可以 解决问题 。
而且 我认为 还可以 进一步 简化, 二维坐标系 下 的 二阶微分 问题 还可以 用 线性 的 方法 继续 分解 简化 为 一阶微分 问题 。
我在 《谈谈 麦克斯韦方程》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1456124.html 中 这样 说 :
正比例 公式 是 自然界 的 第一公式, 自古以来, 取得 成功 的 正比例 公式 数不胜数, 额 ,,, 要我说的话, 我一下 还 想不起来, 就说一个 欧姆定律 吧 ! 其它 的 自己 脑补 。 ^^
所以, 我 接下来 将 提出一个 以 直观 和 逻辑思辨 为 主导 , 而不是 以 数学 为 主导, 包容 数学 , 但 不局限于 数学 的 新的 科学架构 。
上述内容 也是 这项 工作 。 接下来 我 还会 继续 完成 这个 工作 。
这个 新的 科学架构 提出 的 意义 是, 讨厌数学 的 民科 们 , 哦不, 科学爱好者 们, 就可以 无视数学 各展身手 了 。
讨厌数学 的 程序员, 也可以 成为 科学家 , 讨厌数学 的 程序员 可以 写 程序 来 实现 计算, 包括 数学方法 和 模拟方法 。
讨厌数学 的 科学爱好者 也可以 使用 这些 程序 来 计算 模拟 观察 预测 。 当然, 完全 可以 自己 编写 程序 哦 !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嘛 。
程序员 的 傲娇 : “计算 , 是 机器 的 事 。”
各位 数学 天才 拿 三体 问题 怎么办 ? 一切 数学方法 不能 求解 三体问题 。
1 如果 三体 微分方程 不能 变换 为 积分 的 初等数学 表达式 , 意味着 三体问题 没有 代数解 或者 数学分析解 。
2 因为 三体问题 没有 周期性解(当然 存在 一些 周期性 特例), 微小 的 误差 经过一段时间后 会被 放大到 面目全非, 所以, 一切 间接分析(数值分析) 方法 也不能 求解 三体方程, 包括 有限元 外推法, 微分方程 定性分析 等 。
3 因为 1 、2 , 所以 三体方程 只能 模拟 求解, 但 同样 因为 三体问题 没有 周期性解, 微小 的 误差 经过一段时间后 会被 放大到 面目全非, 所以 模拟方法 也只能 对 一段 时间 以内 的 三体状态 做出 预测, 对于 长远 和 无限期 的 预测 没有意义 。
可以认为 三体 是一个 随机数 发生器 。
如果 三体方法 真的 不能用 数学方法 求解, 尤其 是 不能用 实数连续计算 求 得 理论解, 那么 原因 可能 是 数学 的 界限 。
见 《从 三江方士 的 中华级数 想到 数学的界限》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1160645.html 。
我很希望 非欧几何 、希尔伯特空间 、群论 、张量 、微分几何 这些 牛 * 的 数学理论 能 把 三体问题 给 解 了 。
连 二维平面 上 的 三体 都 解不了 , 那个 什么 “希尔伯特空间” 要来 何用 ?
还有 非欧几何 张量 什么的, 把 空间 弯曲 一下 把 三体 问题 解 了 吧? 什么 ? 弄弯了 也 解不了 ? 小心 弄弯了 就 直 不 起 来 了 。
还有 群论, 三体 是不是 一个 群 ? 应该是, 是的话 把 三体群 解了吧 。
本文 已发到 反相吧 《数学家 程序员 哲学家 艺术家》 https://tieba.baidu.com/p/6249380090 。
@贴吧吧主小管家 把 《推导一个 经典物理 里 的 加速极限》 恢复 一下 ?
我 在 《极坐标系 下的 牛顿第二定律》 https://tieba.baidu.com/p/6381430244 有一点 新内容 要发, 从 去年 8 月 到 今年(现在 5 月) 都 发不出来, 说是 广告帖, 什么时候 可以 发出来 ?
我 在 2020 年 7 月 发的 《从 角动量守恒 推导出 椭圆轨道》, 第二天 被 系统删除 。
我 前几天 在 C++ 吧 发 《我 邀请 C++ 吧 吧主 @cqwrteur 加入 开源项目 ILBC》, 被 系统 秒删 。
《《求助吧友数学分析》 里 的 题目》 https://tieba.baidu.com/p/7704805919 只发了 文章 的 前半部分, 后半部分 发不出来, 也是说 “不要发表广告贴” 。 第 3 题 解 线性微分方程, 我没有翻书, 是 自己 琢磨 的, 在 得到 正确 的 做法 之前, 还 试了 一些 其它 的 办法 (不一定 写在 文章 里) 。 百度 不想 领略一下 K 哥 (我) 精彩 的 数学技法 、走位 和 思想 吗 ? (笑)
我 打算 和 @dons222 组成 一个 数学 和 自然科学 的 开源团队 K-Math, 也 邀请 学帝 @XDDongfang 友情加盟 。
K-Math 活跃于 百度贴吧 反相吧 。 @incinc
接下来, 我 打算 邀请 韦神 (韦东奕) 加入 K-Math 。
K 哥 、dons 老板 、学帝 、韦神 这样 的 顶级战力 组合 会 产生 怎样 的 火花 ? 好像 组团打怪 …… 会不会 有什么 剧情任务, 主线副本 ?
总的来说呢, 希望 百度 多多 支持, 合作共赢, 未来可期, 如何 ? @贴吧吧主小管家
我在 《【劝告】大家不要在理论物理上花功夫了》 https://tieba.baidu.com/p/7702666528 和 《不愧是天才王垠,只用九天就找到关键了》 https://tieba.baidu.com/p/7712307352 都 说过 :
“
科学 的 新时代 已经来临, 何不张开双臂, 拥抱 科学的春天 ?
除了 时光倒流, 基本上, 科幻作品 里 的 东西 都可以 逐渐实现 。
有同学 举手提问 : 《三体》 里 的 “高维” 技术 也能实现吗 ? 额, 这个问题嘛, 目前我知道的是, 从 功能上 来讲, 宇宙的功能 不需要 《三体》 里 的 那种 “高维” 架构 来 实现, 但 不排除 “高维” 存在 的 可能性 。
”
在 《不愧是天才王垠,只用九天就找到关键了》 还多了一句 “虽说 自然 的 现象 未必 只对应 一个 数学公式, 但 也许 对应 很多很多 的 公式 呢 ? (笑)” 。
回复 @dons222
下象棋下围棋 的 计算机 算法 和 程序 是 应该 普及了, 见 《白盒人工智能》 https://tieba.baidu.com/p/7705828156 。 其实 我们 可以 在 反相吧 开展 相关 的 开源运动, 来 推动 。
dons 老板 一直 很关心 科技 工程 人才 三者 的 架构, dons 老板 是 一个 有趣的人 。
前些日子, 在 我们 的 讨论中, 我 在 @思维机器 《左手坐标系坐标变换》 https://tieba.baidu.com/p/7668913258 的 26 楼 提出 :
“各色能人 虽然 不囿于 数学, 但 又 可以容易 的 随时 从 数学家 、计算机 、软件包 那里 获得 帮助 和 支持 。”
在 《大自然的密码 : 色彩 的 起源》 https://tieba.baidu.com/p/7679825850 的 5 楼 回复 里, 我 提出 “我主要在想 数学 比 电脑 强在哪里”,
我在 《开放式讨论 : 复数几何有可能性吗?》 https://tieba.baidu.com/p/7639533472 的 10 楼 说 “未来 数学 的 突破 是 怎么样, 我 还 看得 不太明白, 数学 应该 要 做到 计算机 不能做的, 或者 数学 能让 计算机 的 效率 提高 一些 数量级, 才算是 突破 吧 ?”
这个时代, 数学 和 科学 的 问题 是,
1 认识不清 大自然 的 运作机制, 把 大自然 的 运作机制(规律) 往 数学 上 绕 。 大自然 的 运作机制 里 有 数学, 但 不是 这样 绕 的 。
2 数学 本来 应该在 计算 和 建模 上 发挥出 、发展出 突破性 的 作用, 但 没有 发挥出来 。 数学 还应在 思想性 上 作出 建树, 拓展 人类 的 理性 深度 和 广度, 但 也没有 发挥出来, 100 多年 来 主要 制造了 一堆 “悖论” 、“危机” 、“猜想” 、“千年难题”, 就差 “佯谬” 了 。 噗哈哈哈, 真的很想笑 。 不过 这也是 科学 和 文明 发展 的 一个 经历 吧 。
据说 数学软件 / 计算数学领域 广泛 的 使用 哈密顿原理 / 哈密顿力学 。
据说 哈密顿力学 把 牛顿三定律(质点 的 运动状态) 表达为了 变分法 /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 泛函 。
求解 变分法 要 解 微分方程 / 积分方程, 微分方程 的 数值求解 大抵 会 归结到 解 n 元方程组 。 n 和 微元数 成正比 。
这还好, 实际上, 比较 糟糕的是, 哈密顿力学 把 牛顿三定律(质点 的 运动状态) 表达为 变分法 /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 泛函 可能 主要 是 形式 上 的, 甚至, 是 预先知道 结果, 再来 套 变分法 /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 泛函 这个 形式 。 预先知道 的 结果 就是 质点 的 运动状态 嘛, 就是说 质点 的 运动状态 还是用 牛顿三定律 算出来, 再去套 变分法 /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 泛函 这个 形式 。 这些 是 我 猜 的 。
解 n 元方程组 也是 数学 和 计算机算法 的 一个 问题 课题 话题 。
如果 n 元 线性方程组 是 定方程组, 就是 未知数 和 方程数 一样多, 都是 n, 解 是 确定的, 唯一的, 那么, 解 n 元 线性方程组 很容易, 代入消元法 即可, 计算机 轻松搞定 。
如果 n 元 线性方程组 是 不定方程组, 就是 未知数 少于 方程数, 那么, 有 无数个 解 。 解 n 元 线性 不定 方程组 不容易 。 解 n 元 线性 不定 方程组 比如 求 一些 特解, 特解 比如 最小有理数解 。 这里 的 难点 主要是 怎样 减小 时间复杂度 。
n 元 非线性 方程组 也 不容易 解, 难点 也是 怎样 减小 时间复杂度 。
刚刚说了, 微分方程 的 数值求解 大抵 会 归结到 解 n 元方程组, 这个 n 元方程组 很可能 是 非线性 的 。 很多 数学问题 可能 都会 归为 n 元方程组 。 因此, 未来 数学 的 一个 突破 应该是 解 n 元 非线性 方程组 。 如果 一个 数学理论(算法), 让 计算机 解 n 元 非线性 方程组 的 速度 提升 若干个 数量级, 应该 是 新一代 数学 的 成就 吧 !
当然 还有 上面说的 n 元 线性 不定 方程组 。
当然, 大家 也不要 盲目乐观, 一股脑 去 研究 n 元方程组, 这里 要 告诉 大家 一件事 : 解 n 元 方程组 很可能 不如 Step by Step 模拟 。
Step by Step 模拟 见 《我写了一个 n-体 模拟程序, 大伙来看看吧》 https://tieba.baidu.com/p/6287001797 。
“欧拉积分” 也 差不多 是 Step by Step 模拟 吧 。
就 以 数值求解 微分方程 来说, Step by Step 模拟 的 效率 可能 比 解 n 元 方程组 高很多 。 虽然, Step by Step 模拟 比较 “土”, n 元 方程组 比较 “数学” 。
效率 就是 解题速度, 算法 的 时间复杂度, 程序 的 运行速度 。
所以, 小伙伴们, 你们 如何想 ?
如果 解 n 元方程组 的 速度 提升了 若干个 数量级, 也有 一点 副作用, 可能 会 对 加密算法 造成 一定 的 冲击 。 为什么 说 “一定的 冲击”, 而不是 “全面的 冲击” ? 因为 数值求解 n 元 非线性 方程组 通常 是 求 近似解 逼近解, 是 实数 。 而 加密算法 可能 要求 的 是 准确解, 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 是 整数 。
当然 n 元 线性 不定 方程组 的 最小有理数解 可能 也是 准确解 。
就算 n 元方程组 的 效率 比 Step 模拟 低, 但是 n 元方程组 还是需要 的 。 n 元方程组 是 数学理论, 是 理论指导 。 有 数学理论 、理论指导, 再来 Step 模拟, 和 没有 数学理论 、理论指导, “蛮力” Step 模拟, 是 不一样 的 。 这里 的 关系 我也说的不太清楚, 总的来说, 站的高, 看的远 嘛 。
其实 人类 对 高次代数方程 的 了解 还很少, 也很无力 。 因此, 对 n 元 m 次 代数 方程组 的 了解 和 方法 也很少, 很 无力 。
你 以为 证明了 代数基本定理 就 了解了 高次 / 高维 代数世界 吗 ? 按 @思维机器 的说法, 人类 对 高维 的 存在 仍 知之甚少 。 @思维机器 的 原话 是 “其实三次以上方程求解,包括伽罗瓦根准则,根本是受塔塔利亚发现的规律启发,也许上天不让人们过分涉足高维领域,所以这些数学家都未善终。” , 见 《数学史悲剧,高次方程和希帕蒂娅惨案》 https://tieba.baidu.com/p/7544579824 9 楼 。
你 以为 证明了 代数基本定理 就 了解了 n 元 m 次 代数 方程组 吗 ? 不, 这 只是 个 开始, 很基础的 开始 。
小朋友们, 你们怎么想 ?
其实, 现在, 数学 就有 解 n 元 非线性方程组 的 快速方法, 就是 将 n 元 非线性方程组 线性化 为 n 元 线性方程组, 迭代逼近求解 。 见 《四星定位原理介绍》 https://tieba.baidu.com/p/6888700859 。 其实 这也就是 牛顿迭代法 的 扩展, 你要把 泰勒公式 扯进来 也行 。 这个 方法 很了不起, 是 数学 的 一个 成就 。
但 问题 是, 这招 对于 方程组 只有一个 解 的 情形 奏效, 如果 方程组 有 多个 解, 就 问题 来 了 。
如果 方程组 有 多个解, 牛顿迭代法 得到 的 解 可能 只是 其中 一些解, 牛顿迭代法 得到 哪些 解 (迭代收敛 到 哪些 解 上), 这 有 偶然性, 且 这些 解 只是 全部解 的 其中 一些 。
要 得到 全部 的 解, 就 需要 了然 解 的 分布, 作出规划, 再来迭代 。 这就需要 了解 n 元 非线性方程组, 也是 上面 说到 n 元 m 次 代数 方程组 的 原因 。
在 思考 上文 的 过程 中, 还想了 分析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 每一阶 积分常数 C 的 意义 。 分析 微分方程 每一阶 积分常数 C 的 工作, 有一部分 类似 群论 证明 一元五次以上方程 没有 代数解 。
写作中, 刚好看到 数学吧 《当代数学哲学导论(3):实数和第一次数学危机》 https://tieba.baidu.com/p/7846070343 。
n 元方程组 对 加密算法 的 冲击 。
代数基本定理
n 元 方程组 不如 Step by Step 模拟,
牛顿迭代法, n 元 非线性方程组 多个 解 。
刚好看到 数学吧 《当代数学哲学导论(3):实数和第一次数学危机》 https://tieba.baidu.com/p/7846070343 。
还想了 数值求解 微分方程, 分析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 每一阶 积分常数 C 的 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