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是创建类设计模式中最容易理解的一种设计模式,类图如下:
原型模式主要用于对象的复制,它的核心是就是类图中的原型类Prototype。Prototype类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 实现Cloneable接口。在java语言有一个Cloneable接口,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在运行时通知虚拟机可以安全地在实现了此接口的类上使用clone方法。在java虚拟机中,只有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才可以被拷贝,否则在运行时会抛出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异常。
- 重写Object类中的clone方法。Java中,所有类的父类都是Object类,Object类中有一个clone方法,作用是返回对象的一个拷贝,但是其作用域protected类型的,一般的类无法调用,因此,Prototype类需要将clone方法的作用域修改为public类型。
所以,原型模式so easy,只需要实现cloneable接口和重写clone方法即可。
优点:
1 使用原型模式创建对象比直接new一个对象在性能上要好的多,因为Object类的clone方法是一个本地方法,它直接操作内存中的二进制流,特别是复制大对象时,性能的差别非常明显。使用原型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简化对象的创建,使得创建对象就像我们在编辑文档时的复制粘贴一样简单。
2 使用原型模式复制对象不会调用类的构造方法,它直接在内存中复制数据。
缺点:
1 由于在创建新的对象时是通过克隆的,因此不需要通过构造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就与单例模式相互冲突(单例模式就是通过构造方法私有化才实现的),所以,原型模式和单例模式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2 如果Prototype相对很复杂,包含对象、数组和引用等,重定义clone函数时候就要定义为深拷贝,如果只是简单的成员变量,实现浅拷贝就可以。
使用场景:
在需要重复地创建相似对象时可以考虑使用原型模式。比如需要在一个循环体内创建对象,假如对象创建过程比较复杂或者循环次数很多的话,使用原型模式不但可以简化创建过程,而且可以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提高很多。
实例:
class Prototype implements Cloneable { public Prototype clone(){ Prototype prototype = null; try{ prototype = (Prototype)super.clone(); }catch(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rototype; } } class ConcretePrototype extends Prototype{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原型模式实现类");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cretePrototype cp = new ConcretePrototype(); for(int i=0; i< 10; i++){ ConcretePrototype clonecp = (ConcretePrototype)cp.clone(); clonecp.show(); } } }
包含对象、数组和引用等,不可以简单的浅拷贝,如下的代码在运行时就会出现问题,由于ArrayList不是基本类型,所以成员变量list,不会被拷贝,需要我们自己实现深拷贝。
public class Prototype implements Cloneable { private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Prototype clone(){ Prototype prototype = null; try{ prototype = (Prototype)super.clone(); prototype.list = (ArrayList) this.list.clone(); }catch(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rototyp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