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

 上一篇中,介绍了网络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客户机在浏览网页abc.com时,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以图为例,PC1通过HTTP协议访问位于Server上的网页。那么,网页数据在网络中是如何传输的呢?下面是具体的实现步骤

 

客户机处理

  HTTP协议的职责是生成针对目标WEB服务器的HTTP请求报文,该报文就是需要传递的数据

  下沉到传输层后,由于HTTP协议使用的是TCP协议,为了方便通信,将HTTP请求报文按序号分为多个报文段(segment),并对每个报文段进行封装。PC1使用本地一个大于1024以上的随机TCP源端口(这里假设是1030)建立到目的服务器TCP80号端口(HTTPS协议对应的端口号是443)的连接,TCP源端口和目的端口被加入到报文段中,学名叫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PDU)。因TCP是一个可靠的传输控制协议,传输层还会加入序列号、窗口大小等参数

  传输层封装后的数据分段下沉到网络层后,封装网络层的头部,主要就是添加源和目的IP地址,成为数据包。用户通常使用主机名或域名来访问服务器,这时就需要通过应用层的DNS服务来通过域名查找IP地址,或逆向从IP地址反查域名。这里的源IP地址是193.1.1.2,目的IP地址是195.1.1.2

  网络层封装后的数据包下沉到数据链路层,封装帧头和帧尾。帧尾是添加被称做CRC的循环冗余校验部分。帧头主要是添加数据链路层的地址,即数据链路层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用在以太网上的体现就是添加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PC1比较要去往的目标IP地址,发现服务器的IP地址195.1.1.2不在本地网络中,PC1知道要发往不同网络中的数据包,首先要发往网关,也就是图中路由器R1快速以太网接口Fa0/0的1P地址193.1.1.1。PC1査询本地的ARP缓存,如果找到193.1.1.1对应的MAC地址则进行封装;如果在ARP缓存中没有找到193.1.1.1对应的MAC地址,则使用ARP协议,査询到网关对应的MAC地址 “00-11-BC-7D-25-03” 。于是,这里的源MAC地址是PC1的MAC地址“00-1B-24-7D-25-01”,目的MAC地址是网关的MAC地址 “00-11-BC-7D-25-03”

  数据链路层封装后的数据帧下沉到物理层,转换成二进制形式的比特(Bit)流,从PC1的网卡发送出去。物理层的用途就是处理比特流,把比特转换成电子、光学或微波信号。反之在接收端,物理层从传输媒体中重新得到这些信号,恢复成比特流,传输比特流到数据链路层

  [注意]协议数据单元在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被称做数据(Data),在传输层被称做分段(Segment),在网络层被称做包(Packet),在数据链路层被称做帧(Frame),在物理层被称做比特(Bit)

  

  

  [注意]目的MAC地址是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而不是目的服务器网卡的MAC地址。因为MAC只是用在局域网内的寻址,如果封装的是目的服务器的MAC地址,如何体现这个包是发往路由器的呢?假设封装的目的MAC地址是服务器的MAC地址 “00-1B-24-7D-25-05”,这样的数据包被传到路由器后,路由器比较数据帧中的R的MAC地址,发现与本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不同,路由器丢弃这个包,数据包不被路由器转发,更别想能到达目的服务器了

  

集线器处理

  PC1发出的比特流到达集线器,集线器简单地对比特流进行放大,从除接收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出去。PC2接收到这个数据包,把比特流转换成帧上传到数据链路层,PC2比较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发现与本机网卡的MAC地址不同,PC2丢弃该数据帧,放弃处理

 

路由器1处理

  路由器R1收到该比特流,转换成帧上传到数据链路层,路由器R1比较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发现与路由器接收端口Fa0/0(快速以太网,简写成Fa0/0,指的是0号插槽上编号为0的接口)的MAC地址相同,路由器知道该数据帧是发往本路由器的。路由器R1的数据链路层把数据帧进行解封装,然后上传到路由器R1的网络层,路由器R1看到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是195.1.1.2,并不是发给本路由器的,需要路由器进行转发

  路由器R1査询自己的路由表,发现数据包应该从串行接口S1/1发出。路由器R1把数据包从Fa0/0接口交换到S1/1接口

  此时R1并不能直接把这个数据包发出去,因为在R1的Fa0/0接口被解封装,现在需要被重新再封装。可以想象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进门的时候拿下帽子,出门的时候需要再戴上帽子。数据封装也是这样,在路由器的入接口解封装,在路由器的出接口需要再封装,和人取下帽子有区别的是,这里解封装去掉的内容和再封装加上去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网络层的封装并没有被解开,但并不意味着网络层的信息一点都没有改变,其实网络层的数据包中源和目的IP地址都没有被改变(除非在网络地址转换的情况下),但TTL(生存周期)会减1。网络层把数据包交给下层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需要封装二层的地址。串行链路不同于以太网,因为以太网是一个多路访问的网络,要定位到目的设备需要借助于MAC地址,但串行线路一般的封装协议都是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或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封装,这种封装被用于点对点线路,也就是说,一根线缆只连接两台设备,一端发出,另一端肯定可以收到。假设串行线缆上使用的是PPP协议,则数据链路层封装的源和目的地址都是PPP

  数据链路层封装后的数据帧被传到物理层,转换成二进制形式的比特流,从路由器R1的S1/1接口发送出去

 

路由器2处理

  路由器R2收到这个比特流,上传至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去掉PPP的封装。路由器R2査询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发现该IP网络直接连接在Fa0/0接口,路由器R2把数据包交换到Fa0/0接口。路由器查看本地的ARP缓存,如果找到195.1.1.2对应的MAC地址,则直接进行封裝;如果没有找到,则发送ARP的查询包。路由器R2发出数据帧的源地址是Fa0/0接口的MAC地址,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网卡的MAC地址

  数据链路层封装后的数据帧被传到物理层,转换成二进制形式的比特流,从路由器R2的Fa0/0接口发送出去

 

交换机处理

  路由器R2发出的比特流到达交换机,交换机除了对比特流进行放大外,还根据源MAC地址进行学习,根据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交换机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査询MAC地址表,把比特流从对应的端口发送出去,交换机把比特流发往服务器,并没有发往PC3

 

服务器处理

  服务器接收到这个比特流,把比特流转换成帧格式,上传到数据链路层,服务器发现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与本网卡的MAC地址相同,服务器拆除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后,把数据包上传到网络层。服务器的网络层比较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发现与本机的IP地址相同,服务器拆除网络层的封装后,把数据分段上传到传输层。传输层对数据分段进行确认、排序、重组,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数据最后被传到服务器的应用层

  从PC1到Server的整个数据包流动过程,PC1执行OSI七层的封装,然后把比特流传到集线器;集线器在物理层把信号简单放大后,把比特流传到路由器R1;R1执行OSI下三层的处理后,再把比特流传到路由器R2;R2执行OSI下三层的处理后,再把比特流传到交换机;交换机执行OSI下二层的处理后,再把比特流传到服务器

  从这个流动过程中,可以发现数据流在中间设备上主要执行的是OSI下三层的操作,物理层的设备不改变帧的格式,广播式转发: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也不改变帧的格式,但可以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网络层的设备改变帧的格式,要执行帧的解封装和再封装,但不改变数据包中的源和目的IP地址

 

反向传输

  服务器收到PC1发过来的数据后,对PC1进行响应。和PC1处理的过程类似,服务器也知道要发往一个远程的网络,数据链路层的目的MAC地址需要封装网关的MAC地址;网络层源和目的IP地址与PC1发送过来的包相反,即把源地址变成目的地址,目的地址变成源地址;传输层源和目的端口与PC1发送过来的包相反,即把源端口变成目的端口,目的端口变成源端口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xiaohuochai/p/6142581.html

posted @ 2018-03-21 13:43  今晚打老虎i2016  阅读(52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