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漂泊的这几年总结和感悟,展望未来

大家好,我加入博客园已经七年了。我是在2017年参加国内第一份全职实习时创建了博客园账号,读了求救信,并最近并办理了园子会员。希望博客园越来越好!最后想说一句:“其他er 和 .NETer,大家不要再打了,一起合作,共同拯救园子吧!”

在国内的日子

我在2017年至2018年国内工作期间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浏览博客园首页。2019年9月来德国求学后,这个好习惯一度被中断。现在在德国工作,我重新拾起了这个习惯,并继续坚持下去。我非常享受浏览博客园首页高质量文章的过程。每次在首页,总能看到让我大开眼界的内容。在此感谢博客园的所有作者和维护团队!
我也尝试过其他中文技术社区,比如吃相难看、干过不少缺德事的 CSDN,以及程序员活跃度较高但标题党严重的稀土掘金。但最终,我还是更喜欢博客园的简洁和纯粹,不想在新的平台上创作内容。
至于国外的技术社区,我主要用于查阅资料、调试代码时浏览相关内容,官网文档也只看英文原版。作为中文母语者,我认为中文语言具有高信息密度的特点,因此在放松状态下了解技术时,我更倾向于选择中文社区。

2018年至2019年,我在老家合肥做了一年的大数据工程师,主要使用 Hadoop、Zookeeper、Kafka、ThreadPool 和 Pandas 等技术,这段经历非常有意思。当时,我对计算机理论非常痴迷,总觉得工作中用到的技术过于浅显,总是想刨根问底。此外,我也渴望走出家乡,开阔眼界。
曾考虑过考研,但后来觉得并不适合自己,最终选择了出国留学。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其实,从2016年到2019年,我在国内学了将近三年的德语,还在全国各地参加了多次德福考试,但都未能通过。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缺乏语言环境。痛定思痛后,我在2019年9月决定来德国,专心学习德语并备考德福。

初来乍到德国

2019年至2020年,我在德国语言班学习德语。在第七次德福考试和第三次 DSH 考试中,几乎同时通过,成功拿到了德语 C1 级别的证书。为了这些考试,我考了很多次,也花了不少钱,甚至觉得自己都快“考麻”了。
前几次考试时,我认真准备,比如刷徐妈的题库、背口语句子,但效果不太理想。反而在最后两次考试中,由于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我没有刻意准备答题套路,却顺利通过了考试。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德国室友。为了练习口语,我经常给她们做中餐,而她们则陪我用简单的德语对话,帮助我不断练习和进步。

和德国室友及朋友的互动:


那个时候,我和国内女友分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有了想脱单的想法。于是鼓起勇气,向图片中的一位女生表白,但被拒绝了,说实话,心里挺辛酸的。回想起来,那时候我的两性认知确实比较低:不太注重穿搭和发型,也没有提升内在的框架和吸引力。只能做一个暖男备胎、舔狗或屌丝,不具备真正吸引人的“情人属性”。

达姆求学

拿到语言证书后申请学校,2020年至2024年,我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求学。第一学年,也就是第一和第二学期,虽然比较努力,但每学期还是挂了两门课程。

第一学年的成绩单:


惨不忍睹······
到了第三学期,我才逐渐适应过来,并在考试上找到了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搜集往年考题并反复刷题,练习习题,背课件,以及和中国同学抱团学习,尤其是向学霸请教。相比之下,我发现很难融入德国同学的学习圈子。他们似乎对分享学习资料比较谨慎,有时甚至感觉像是“藏着掖着”机密资料一样。

从2022年起,我的学业进度放慢了一些,开始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探索更多兴趣领域。
首先,我在法兰克福找到了一份 JavaEE Werkstudent(学生工)的工作,主要使用较老的技术栈如 JSF,且没有高并发场景,整体工作节奏相对平稳。同时,我还担任了学校的助教,负责批改同学们的课堂作业。
此外,我开始点“小语种”的技能树,先后学习了俄语、日语和韩语。在穿搭和个人形象方面,我通过抖音和小红书学习相关知识,开始注重护肤和男士妆容,甚至办理了 Douglas 会员卡。
艺术方面,我开发了自己的舞蹈才艺,尝试了多种风格的舞蹈,包括 KPOP、现代舞(MDP)、社交舞(Gesellschaftstanz)以及我的最爱——街舞(Breakdance)。同时,我也开始学习吉他和电吉他,并重拾从6岁学到15岁的绘画技能。
最后,我还偷偷做了一个大臂纹身,回国才敢告诉父母。

我的第二个纹身,和纹身师的合影:

回想起来,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当时会有那么多精力。或许是因为我专注于一件事情时容易感到无聊,所以总是尝试新事物。然而,一心不可多用,这种选择也让我付出了代价。2023年6月,我从学生工的公司离职,而这期间的考试成绩大多只有 3.0 左右。
感情方面一开始也不算顺利。起初,我只考虑中国女生,但在国外选择范围太小。要么是我喜欢的她对我没感觉,要么是喜欢我的我无感。于是,我决定尝试与外国女生交流,毕竟人在国外,择偶范围也更广一些。客观来说,这段时间算是我的“异性缘爆发期”,接触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女生,有一些互相来电的经历。我体验到了传说中的约会 AA 制,也经历了短期关系中的分分合合。
直到2023年6月,我才遇到了现在的女友,终于步入了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

说来可笑,以前的我曾经为了讨好女生给她们做饭,甚至当舔狗。早些年在国内谈恋爱时,还给前女友送过手机、包之类的礼物,但那时候几乎没有女生缘。而现在,我开始将金钱和时间更多地投资在自己身上,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我花了四百多欧元买了一把电吉他,为了跳舞又花了四百欧元买了 JBL 战神2音箱。换上 RTX 4060 显卡以便在 2K 分辨率下畅玩《帝国时代4》时,我甚至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时间方面,我很少再花在与女生的交流上,而是用来写代码、学习新技术、练习弹奏新曲子、尝试新的舞蹈动作,或者静下心来画一幅山水画。
反而在这种状态下,我的女生缘比以前好了很多。现在如果主动和女生攀谈,她们通常会笑脸相迎。甚至还会有学妹主动搭讪,向我要联系方式。说白了,以前我把钱和时间花在别人身上,为了对方回消息的速度而内耗,结果成了备胎舔狗无人问津;而现在,我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点“下头”的普信抠男,却发现桃花运滚滚而来。这是不是很矛盾?

2023年,我经历了论文重写的挫折。年底时,我得知自己的论文被Info(计算机)学院的教授挂了,这个消息是在圣诞节前不久传来的。记得那时,我和朋友一起去圣诞市场喝香料酒,不久后还去巴塞罗那度假,但心情却非常失落。

忧郁在西班牙:

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我的德语等级考试 TestDaF 考了七次才通过,但它带来的痛苦也比不上论文被挂的那一刻。每次想到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半年的光阴和找资料的时间白白浪费,心里就无比沉重。
论文挂掉的表面原因是我在论文中引用了一张数据集的图,但在实验中并未实际使用,属于学术造假(Plagiarismus)。在德国,学术造假和抄袭直接得0分(不及格)。但根本原因是我的导师对我不满意,拒绝在我上传论文后给我批阅。等到他给我反馈时,已经太晚了。
2023年5月,我在Info学院开始写论文。我的论文项目是关于棋类游戏的强化学习,主要思路是用C++复现一篇关于大小网络的论文,类似于teacher-student网络。我使用的是我前导师自己写的一个所谓开源项目,尽管他在GitHub上详细写了readme和wiki,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使用。常常遇到报错,而在社区上找不到解决方案,甚至有一些愚蠢的内存泄漏问题,报错信息也不能指向具体的代码。
我和导师每周都会开Zoom会议汇报进度,我猜他对我不满的地方是,他需要花时间帮我debug代码。有时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网上也找不到关于他个人项目的任何有用资料。去年8月,我回国待了一个月,但那段时间我的学习效率很低。环境配置居然花了我三个月,自己的上心度也不够。写论文的同时,我还要考四门考试,做各种才艺,结果这些都消耗了我对论文的注意力。毕竟,论文是三十学分,相当于五门六分大课的工作量。我大概只读了十篇文献,论文中的图是用draw.io画的,丑得不行,而使用的本硕论文LaTeX模板的正文部分只有45页。

我的心在滴血:

后来,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意识到即使上一篇论文通过了,也最多是4.0,这会严重拉低我的均分,影响将来读博或者找工作。于是,我在2024年年初重新选择了一个跨院的题目,去土木院(Bauwesen)做论文。我每天都去实验室现场做实验和写论文,阅读了100多篇文献,几乎把自己当成了上班族。从上午待到中午,幸运的是实验室离家很近,我能回家吃午饭、喝咖啡,再去实验室一直待到傍晚,然后才回家休息。
我的求生欲非常强烈,因为在德国,毕业论文只有两次机会,这次就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为了专心写论文,我不上任何课程,几乎停掉了所有才艺和社交活动,只保留了少部分必要的社交以及Breakdance,每周练两次。高压之下,跳舞成了我作为写论文补偿的放松方式。2024年2月,忙里偷闲,我和Breaking的伙伴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演出。

Breaking的伙伴,都是猛男和绝活哥:

第二篇论文进行到中期时,我曾和第二个导师以及教授打过招呼,告诉他们我之前挂过论文,并请求他们帮我阅读论文。虽然他们承诺会帮我阅读,结果导师最终还是没能帮我仔细审阅。教授只帮我粗略地看了一遍。
在这过程中,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德国女友,她帮我仔细读了两遍论文,并做了详细的批注。我自己也读了三遍,心中的信念是这次绝对不能再挂科!为了确保格式规范,我使用了博士论文的LaTeX模板,最终写出了将近100页的内容。

她给我打的批注:

经过八个月的洗礼,我拿到了1.3的好成绩,同期同院里答辩的学生中成绩最高的:

第一篇论文Zoom线上答辩,这次答辩我去的现场,穿的正装:

写了两篇硕士论文,达姆把我这个学渣逼成了准博士的“学术人才”。我使用Zotero收录文献,科研作图则用Adobe Illustrator,基本能制作各种复杂的图表。我看到生物专业的同学用这个软件做复杂的细胞结构,而我用它做计算机相关的论文结构图,简直是降维打击。Latex的大部分特性我也搞得差不多了,包括数学公式、引用、排版和复杂表格等。甚至我的中期和最终答辩PPT也是用Latex制作的。尽管毕设是一个独立项目,我依然创建了多个branch、tag,甚至提交了PR,Readme也写得尽可能详细,以确保使用者能快速理解我的毕设项目。
在达姆,我挂过四门课,其中两门课挂过两次。即便在我比较用功学习的情况下,还是挂掉了这些课程。而在国内读本科时,我只挂过两门课,完全是因为自己作死,上课不去、考试不复习才挂掉。补考稍微准备一下就过了,重修必过,那时的难度完全不及达姆的考试三分之一。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在德国的三年是你人生中最充实的五年”这句话的深意。
顺便提一下,并非德国所有院校的难度都这么大。公认的德国综合难度最大的三所院校(被称为“德国衡水”)分别是:KIT(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RWTH(亚琛工业大学)和TU Darmstadt(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不同专业的难度各有差异,有些德国院校的个别专业毕业难度甚至超过这三所院校,但其他专业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2024年十月底从TU Darmstadt Informatik(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

找工作

我既不幸运,也算幸运。不幸运的是,我在大环境不佳的2024年底毕业,德国的IT行业找工作非常困难,受能源危机和AI普及的影响,大量IT从业人员的同质化竞争让我处于非常激烈的竞争之中。我从去年五月开始找工作,一直到八月。尝试过刷Leetcode,发现这对我帮助不大,毕竟Leetcode是为竞争而生,德国公司并不太重视这些。我转而使用了三哥的GeeksforGeeks论坛,背了不少面试的八股文,收获还挺大。投递了超过一百家公司,面试了三十多家,最终只有两家给了我offer:一家是中资企业,我果断拒绝了;另一家是德企。
在这过程中,我曾和一个猎头聊过,他说现在大学生都能写Python,工科生都能写Java。那时我才意识到竞争是如此激烈。其实,我拿到offer的两场面试并不算特别理想。相反,我曾经在面试中表现得相当不错,却被直接拒绝了。在中资公司的一面,我面试了两个技术人员和一个管理层,两个技术人员一脸冷漠,态度强硬;二面时,管理层告诉我,公司希望员工具备自愿加班的精神,合同上写着24/7待命,我听了以后只能无语。
与德企的面试则完全不同,我和老板单独交流,基本没怎么涉及技术。他首先表示对我的开源精神非常欣赏,接着聊起了我们的兴趣爱好。我们都喜欢跳舞,他在兴趣俱乐部跳了三十年的rock'n'roll,而我则跳breaking舞,因此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我们都在聊舞蹈。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我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可能面试失败了,因为几乎没有讨论技术。然而,最后我收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
幸运的是我在毕业后直接入职,无缝衔接,在这个经济寒冬的环境下我已经满足了。我有些同学申请了第二专业续了学生签证苟着。

早些年,在默克尔大妈的黄金时代,即疫情2020年以前,我们达姆的毕业生基本可以在德国公司随便签约,只要学习和编程能力达到正常水平。然而,随着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危机和车企关厂,现在德国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甚至比我们当时的毕业生还要困难。在德国,哪怕你是国内知名大学毕业,也并不能保证顺利找到工作,关键还是看语言水平和相关工作经验。
我有几个硕士同学,尽管他们本科来自国内的top985院校,但在这边找工作也花了很长时间,直到不久前才顺利找到职位。除非是清华、北大、上交、中科大这样的985院校,德国人对这些学校有所了解,其他学校大多只是被称作中国的某所大学而已。
我也和18年入职的同事交流过国内的现状,他比我小一级,现在已经是五六年的资深开发人员。他告诉我,公司的降本增效政策,互联网的巅峰时期已经一去不返。我也看了不少技术人的分享,深刻感受到这段时间的艰难。希望你们都能熬过这个艰难期,因为德国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形势相似。

步入职场

2024年十一月一号开始上班。目前从事全栈软件开发工作,涉及的技术和工具有Angular、InterSystem IRIS、Go、数据库、Docker、Confluence、Jira、Mantis、GitLab等,没有高并发和大数据场景。几年前在国内工作时,多线程就是刚需了。不过没有实际应用场景的话,不需要强行堆叠技术。
公司主要为德国物流公司提供工业软件。我的同事们友好,年龄主要在40~60岁之间,经验非常丰富,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有一位同事是95年读的计算机Diplom(本硕连读),那一年我才出生,哈哈。这里没有国内35岁危机的说法,我倒觉得作为程序员,四十多岁正是经验和精力的巅峰时期。我这位五十多岁的同事上下楼梯都跑着,精力特别充沛。
工作氛围也很好,下午三四点公司里大部分人都走了,老版不强迫推进进度。整体来说,环境非常好。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我有空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开源项目开发。

未来计划

未来的计划是申请第二硕士Wirtschaftsinformatik(经济信息学)专业。我的本硕修的计算机课程学分可以被二硕置换,我也不想让自己压力太大,毕竟要全职上班。作为科班生,高效编程没有问题,但缺乏过硬的工业知识,计算机结合任何一门理工科都是王炸。选择经济信息学是为了学习经济和法律知识,为以后进入银行领域和创业铺路。

我要拿到德国驾照,使用中国驾照换德国驾照的流程,可以省去参加理论课的时间和花费。

春夏去Unisport参加特技班,学习空翻、前滚翻等动作,这些动作为Breaking服务,跑酷、二连翻等严重损害身体的动作坚决不学。Breaking继续练习。我27岁开始跳Breaking,朋友说学这种舞要在十几岁学,但30岁的我不服老,嘿嘿。抖音上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四十多岁才开始跳Breaking,激励了我。
吉他/电吉他我去音乐班学习,自学了三年多,进展缓慢,缺乏动力。
绘画不担心,画了十几年了,偶尔练习。
日语精学,准备去杜塞尔多夫参加日语N3考试。
可能会开发DJ打碟的技能。

posted @   Rest探路者  阅读(4833)  评论(61编辑  收藏  举报
levels of contents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