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流程

一、测试需求分析

1.产品经理提供需求文档——产品经理进行需求的讲解

2.测试需求的哪些方面,要从哪些角度进行测试

3.对自己的任务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计划

二、测试计划编写

1.负责人开始写测试计划

2.计划评审——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开发负责人、测试人员

3.要进行计划的更新

 

三、测试用例编写

1.意义:

(1)防止遗漏 (2)衡量测试质量 (3)减少我们的重复工作

2.测试用例的方法

目的:让测试的思路更加完善,防止遗漏

(1)黑盒测试法:测试者把程序看成是一个黑盒,即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

①等价划分:把被测试的软件的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把无限的随机测试变成有针对性的等价类测试。

规定了输入值的范围——>一个有效等价类(范围内),两个无效等价类(小于最小值 或大于最大值)
eg:测试某个功能的输入值为5-8,测试时一个有效等价类7,两个无效等价类3、10
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个数——>和一个有效等价类,两个无效等价类
eg:测试某个功能的输入值的个数为3,测试时一个有效等价类3个,两个无效等价类1个、7个
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且对不同输入值做不同处理——>每个允许的输入值是一个有效等价类,此外还有一个无效等价类(任一个不允许的输入值)
eg:测试某个功能的输入值的为3、5、7,测试时一个有效等价类3,一个无效等价类4;一个有效等价类5,一个无效等价类6...
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循的规则——>一个有效的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无效的等价类(从各种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eg:测试某个功能的输入值必须为正整数,测试时一个有效等价类正数,若干无效等价类小数、负数、0...
规定了输入数据为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三个有效类
如果软件的处理对象是表格——>空表,以及一项或多项的表

②边界值分析法:设计使软件运行在边界情况附近的测试方案,暴露出错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③错误推测法:靠直觉和经验进行,基本思想是列举软件中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并且根据它们选择测试用例

(2)白盒测试法:把软件看组成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即完全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处理过程 按照软件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检验软件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又称为“结构测试”或“穷举路径测试” ,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进行测试

①语句覆盖:比较弱的测试标准、选择足够的测试实例,使得每一个语句都能执行一次

②判定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实例,使得每个判定至少都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的机 会,即使得每一个分支都至少通过一次

③条件覆盖:对每个判定中所包含的若干个条件,应设计足够多的测试实例,使得判定中的每个条件都能取到真和假两个不同的结果

④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实例,使得判定中的每个条件都能取得各种 可能的真值和假值,并且使每个判定都能取得真值和假值

⑤条件组合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实例,使得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

(3)场景法:通过运用场景来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的描述,从而提高测试效果的一种方法。用例场景来测试需求是指模拟特定场景边界发生的事情,通过事件来触发某个动作的发生,观察事件的最终结果,从而用来发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常以正常的用例场景分析开始,然后再着手其他的场景分析。场景法一般包含基本流和备用流,从一个流程开始,通过描述经过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经过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用流来完成整个场景。场景主要包括4种主要的类型:正常的用例场景,备选的用例场景,异常的用例场景,假定推测的场景。

eg:我们申请一个项目,需先提交审批单据,再由部门经理审批,审核通过后由总经理来最终审批,如果部门经理审核不通过,就直接退回。每个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形成事件流。这一系列的过程我们利用场景法可以清晰的描述清楚。

img

 

(4)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输入条件组合的测试方法,根据输入条件的组合、约束关系和输出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涉及的各种组合情况。因果图法一般和判定表结合使用,通过映射同时发生相互影响的多个输入来确定判定条件。因果图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采用因果图法能帮助我们按照一定的步骤选择一组高效的测试用例,同时,还能指出程序规范中存在什么问题,鉴别和制作因果图。

eg:有一个处理单价为1元5角钱的盒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若投入1元5角硬币,按下“可乐”、“雪碧”、“红茶”按钮,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投入的是两元硬币,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① 投入1元5角硬币; ② 投入2元硬币;

③ 按“可乐”按钮; ④ 按“雪碧”按钮; ⑤ 按“红茶”按钮。

中间状态:① 已投币; ② 已按钮。

结果:① 退还5角硬币; ② 送出“可乐”饮料

③ 送出“雪碧”饮料; ④ 送出“红茶”饮料。

img

 

3.评审工作:谁写的用例谁进行讲解——产品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四、测试执行

1.执行测试用例,对测试用例进行查漏补缺,删除没有用的用例

2.提交BUG

3.回归测试

4.达到上线的标准

五、测试报告

1.说明本次的测试任务是否完成

 
posted @ 2022-06-30 22:11  JangHsienHo  阅读(12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