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算法 库存,工程,生产计划,固定资产计算方法
ERP系统涉及到的单据数量多,一些单据的数据之间只有简单的计算方法,比如
金额=数量*单价
如果涉及税,则金额=数量*单价 + 税金
如果涉及折扣,则金额=数量*单价 + 税金 - 折扣
下面总结一下,较为复杂的计算方法。
1 求取物料低阶码
物料低阶码为MRP运算时,是否要暂停计算当前的需求,直到遇到它的低阶码时,才计算需求,以优先满足最低层的物料需求。比如下图中的D物料,它的低阶码为2
MRP运算时,是从低阶码最小的开始,依次向低阶码高的物料和半成品展开。
2 物料需求计算 ERP区别于MIS的地方之一就是有物料需求计算,以前我自己设计的系统,MIS或是进销存,不叫ERP
Gross Requirement 毛需求就是跑BOM物料清单的结果
Net Requirement 净需求=毛需求 + 安全库存 – ( 可用库存PAB + 计算收货 PR)
Planned Order Receipt 计划产出量在净需求的订货方式函数。也就以订货方式重计算一下净需求
Planned Order Release 计划订单发送为计划产出量,考虑提前期运算的结果
3 主生产计划运算 Master Production Plan
与MRP一样,计算的对象是最终产品,具体到ERP中,常常是销售单与需求预测综合的结果
4 能力需求计算Capacity Planning和粗能力计划计算 RCCP Rough-cut Capacity Planning
粗能力计划计算只计算关键工作中心的生产能力与负荷,也就是Critical Resource的工作中心才参与运算
能力需求计算则计算所有的工作中心
5 订货制度 Order Policy
一批对一批 计划订单所产生的数量与净需求是相等。例如净需求是100,那么计划订单的数量也是100;
设置了最低订货数量的时侯,如果净需求小于最低订货数量,则计划订单等于最低订货数量。例如,需求是100,最小订货数量为500,则计划订单为500;
设置了最高订货数量的时侯,如果净需求大于最高订货数量,则计划订单等于最高订货数量。例如,需求是100, 000,最小订货数量为50,000,则计划订单为50,000;
固定数量的倍数 订单数量相当于标准订单数量的倍数,因此数量是大于或等于净需求。举例说明,净需求是160,标准订单数量是100,MRP所提供的订单数量是200;当净需求是210,则MRP提供相应的订单数量应该是300。
周期性需求/每期间固定数量 以一个期间周期的总需求为定货量,以满足此需求周期内的需求
如图所示,以4个期间为单位,1-4期的需求是90,5-8期的需求也是90,则在该需求期间的第一个期间一次订货,满足此需求周期内的物料需求。
再订点 当库存数和订购数量低于再订量时,计划订单的数量就等于再订数量。例如再订点是500,再订数量是5,000,MRP运算时现有供应数量低于500,那么由MRP产生的计划订单数量会是5,0003002
6 ABC库存控制法 计算物料的ABC分类, 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每个物料的年用量
2) 乘以单价得出年金额数
3) 由高至低排列年金额数
4) 确定ABC分类
ABC以80-20法则来处理物料,同样的方式也可以用来计算供应商ABC管理,客户ABC管理。
7 工序移动计算方法
1)顺序移动方式:这种移动方式是最简单的方式,它是指一批工件在一道工序上加工完成后,才整批转入下一道工序。这种加工方式的加工周期最长。加工周期的计算也很简单,即将各道工序加工时间直接相加。
2)平行加工方式:这种移动方式是时间最短的一种。这种移动方式是前一道工序加工完一个工件后,立即将其转入下一道工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多个工序同时工作,因而加工周期最短。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是指一批零件在一道工序上尚未全部加工完毕,就将已加工好的一部分零件转入下道工序加工,以恰好能使下道工序连续地全部加工完该批零件为条件的移动方式。
T平顺=(一道完整工序的完整的加工时间)+(N-1)*[(相邻工序比较的加工时间最大值之和)-(相邻工序比较的加工时间最小值之和)]
(1)当前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小于或等于后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每一个零件应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即按平行移动方式单件运输。
(2)当前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大于后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零件,并不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而是等待到足以保证后道工序能连续加工的那一刻,才将完工的零件全部转移到后道工序去,这样可以避免后道工序出现间断性的设备停歇时间,并把分散的停歇时间集中起来加以利用。
例:某企业生产产品的批量n=4件,经过4道工序加工,其单件工时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0分,试求该批产品的生产周期?
8 Reconciliation 帐户核对
当人工的干预物料日记帐和总帐数据时,会出现总帐与日记帐不相等,则需求重新核算。有四种核算类型
Reconcile Account Balance 帐户核算
Reconcile Customer Ledger 客户帐核算
Reconcile Item Balance 物料帐核算
Reconcile Vendor Ledger 供应商帐核算
人工的干预物料日记帐,日记帐(Direct Entry)过帐之后会写入日记帐(Journal),再写入总帐(Ledger),最后写入余额帐(Balance),这三者的数据值应该一致。这个思路值得借鉴到MIS/进销存设计中。
9 固定资产折旧算法
1)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周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4)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10 完工产品成本核算
会计老师大学时教我的顺口溜,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多读几遍就记住不忘记。
材料的实际费用由采购价格与采购间接费用组成,但材料价格的计价方法不同,因而对应的计算方式也不同。
1 先进先出 领用的材料按入库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入库的先出库,此时耗用材料的价格采用最先入库时的材料价格。
2 后进先出 此时是先领用最后入库的材料,材料的价格是最后入库时的价格。
3 加权平均 加权平均一般是会计期末一次性计算材料价格的计价方式:加权平均价格= 期间总入库金额/期间总入库数量
4 移动加权平均 原理类似于加权平均,但不是在期末计算价格,而是每批采购来料后计算一次平均价格,公式如下:
移动平均价格 = (本次入库金额+上次结存金额)/( 本次入库数量 + 上次结存数量)
5 最后进价格 材料的价格以最后一次(即最近期的进货)的价格为最终价格。
人工费由人工费率乘以人工小时数。比如办公室职员每月工作21.5天,每天的工资是总工资额除以21.5,得出每日工资数,再乘以上班的实际天数,可计算出人工费。
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制造费用涉及分摊方法,请查阅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以了解此算法。
对于ERP中的员工类型,是生产人员则计算为直接人工费,如果是办公室人员(采购,工程设计,财务,销售)则计算到管理费用中去。
11 人力资源公式计算
涉及计算工资,计算成本,在报表中经常会遇到这些公式。
1、 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 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 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 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 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 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12 帐户余额和总帐余额
帐户是以当前传票(voucher,中文的说法叫凭证)为计算基础,月和年以期间段为计算基础。
帐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 本期错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月末余额= 月初余额 + 月借方发生额 - 月贷方发生额
总帐期末余额 = 年初余额 + 本年借方发生额 - 本年贷方发生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