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产品管理系列之六:Product Servant
本文是敏捷开发产品管理系列的第六篇。(序言及设立迭代目标,产品版本规划,产品用户群规划,新产品研发,预估会议,Product Servant,Product Owner团队,产品线管理)
马与马车夫的故事
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比喻。
马拉着车向前走,它说:控制车去哪里的是我,我走,车就走;我停,车就停;我转,车就转。
马车夫笑了,他说:控制车去哪里的是我,我让车走,车就走;我让车停,车就停;我让车转,车就转。
后座的客人笑了,他说:难道你不是以送客人回家为生?
当我们成为Product Owner的时候,一个极其危险的旅程开始了。
产品的生命周期
几乎没有产品,在开始赢得市场之后,乃至如日中天后,都会走下坡路。
如果一个产品的基础架构及其难以调整,导致技术老化,这还可以理解。
但是很多消费电子类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但是某些产品还是很快老化。
如果一个、两个产品偶然做错了方向,导致产品概念老化,这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很多产品,甚至出现一家公司的所有产品都“老化”而不受欢迎的现象,就值得深思了。
在创业之初,为了能从众多既有的先辈们中间杀出一条新路,多数创业者都能保持谦虚的心态,从市场对先辈产品的或多或少的抱怨中,找到一个突破口,进而创新或微创新出一个新产品,赢得客户的亲睐。
但一旦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情况就发生了转机。当前面还有先行者时,人们或可以选择老路追赶,或可以选择新路超越,还算是有路可循。
但自己成为先行者时,人们就很容易认为路就在自己脚下,自己向哪里走,大家就会向哪里跟随。
进入后者的阶段,企业就较少倾听市场和客户的声音,而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并相信自己能够预见未来。
破解
“等我有了钱,我一定做一款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XX。”这种愿望在初入职场的程序员心中都有,就何况企业的领导者了。
因此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一定会走偏,然后才能正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作为基层产品经理,应多了解客户和用户的业务,而避免闭门造车。
即使是基层的产品经理,一般也有一定的阅历,这种情况下极容易产生“愚蠢的客户”的概念,就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比客户好,因此总想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客户的想法。
很久以前开发一个滑雪场的计费系统,就对客户的操作模式很不认同。比如租赁滑雪服只登记颜色,而没有编号;颜色不用手敲也不用下拉菜单选择,而是用键盘……等等。后来才知道操作这些软件的,是附近的农民,在大雪封山无地可种的时候来雪场工作四个月。任何ID、编号、输入法、下拉菜单、快捷键……乃至我们认为最好用的鼠标,都是令人头疼的因素。
之后我们亲临现场与雪场工作人员讨论,甚至到附近另外两个滑雪场滑了几次雪,来了解整个过程中到底会出现哪些问题。
作为高层的产品总监,要谦虚地观察和借鉴小型竞争对手的举措,以防止自己的老化。
人,乃至公司会老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多大型公司都投入了无数资金和人力进行创新,但反观过去20年的主要IT创新,没有几个是业界领先者做出的,一半是大学生+车库创造的,一半是生死一线+回光返照做出的。
网上盛传的史蒂夫鲍尔默的笑话:第一次他拿到iPhone,说:“这台手机充完电连一天都用不到,谁会买。”;第二次他拿到iPad:“这东西没有商用价值,谁会买。”这些人都是当世英雄,自然不是愚蠢的人。为什么会说出这些话来?
人老了,观点就执着了,尤其是从胜利中走过来的人,尤其如此。一个人在60岁的时候,让他承认说“我之前有生之年的思想,现在已经过时了,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思想”是极其困难的(这是一本励志书上的内容,作者因此教导我们要尊重和理解老年人的“老顽固”心理)。
若要让企业避免随自己老去,作为高层的领导,不能认为自己乃至自己的企业会永远正确,要虚心地向新企业、小企业学习,这些企业的年轻将驱使他们只有创新才能生存,这种创新不是钱或人力能换来的。
Product Servant vs. Product Owner
因此Product Owner,实际上是一个很令人走火入魔的名词。
之所以敏捷开发使用这个词,原因是让开发团队意识到自己不是产品的Owner,而另有其人,比如产品经理,他们才是Product Owner。
但作为产品经理,也要意识到其实自己也不是产品的Owner,仍然另有其人,就是客户。
而甚至是客户,如果不是手机、游戏这些消费软件,而是OA、MISS、银行、电信这些再为客户的客户服务的软件,Product Owner也另有其人。
而当Product Owner变成Product Servant,才可能真正走到用户之前想问题,而又不至于偏离实际需求太远。
点击下载免费的敏捷开发教材:《火星人敏捷开发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