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的商务指南系列之四:认识谈判(不做传声筒,不做顶门闩,进退之策,进退之法,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本文是项目经理的商务指南系列中的第四篇。(之一:序言及项目本质之二:认识责任之三:认识客户之四:认识谈判,之五:认识项目进展,之六:认识回款,之七:将项目推向不败之地)

谈判是一件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项目经理很头疼的事情,谈判的技巧很多,要完全掌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也不难。随便搜索“谈判技巧”,都可以找到一大堆,本文不再详述。本文主要涉及如何向正确的谈判心态迈出第一步的问题,剩下的问题,自然读者会自己找到答案。

本人管理过销售和实施,中间有大量的谈判发生,有初期售前、报价、合同相关的,也有后期回款、结项乃至救火相关的,其中的“技巧”五花八门,自己都记不住,也没总结过。以下描述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最普适的几条。

不做传声筒

传声筒是最可怕的商务方法,就是把客户的原话送回领导定夺,而将领导的原话又反馈给客户。

曾经有一次,销售人员带回一个信息:客户在第二期采购中,希望我们用“微软和惠普的方式结帐”,这种方式的金额,只有一期合同单价的十分之一。当时我们都很奇怪,问他感觉客户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因为这个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表明客户不再想和我们继续合作,想让我们自己提出。销售人员回答说:“我当时听到也感到很奇怪(他当时在客户现场面谈的),所以回来和大家商量一下,看大家的想法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大家能有什么想法呢?所以最后结论是:“请去问问客户,他们对第二期的价格这么低,有什么想法。”

大家猜结果如何?过了两天这个销售回来报告说:“客户解释说是想让结帐的方式与微软和惠普相同,而不是指金额。我说呢怎么会这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那这次的金额呢?”大家追问。他想了想说:“等我打个电话问问……”

在项目的前期,销售是整个环节的纽带;后期则是项目经理。作为核心人员,这些角色所能了解的信息是最多的,因此必须发挥核心思考功能

核心思考功能和决策是两码事,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所有信息和计算都在这里完成了,显示在屏幕上的只是几个按钮,让用户选择。

千万不要把原始数据抛出来,要知道销售和项目经理之外的人,对项目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很难了解到项目的全貌。让他们(包括自己的领导和老板)盲目地做出判断,是一件很不负责任的事情。

不做顶门闩

顶门闩是那些只管关门,而不开窗的人。

公司运作到一定阶段,里边存在的所有问题,都是那些一个部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跨部门的问题,都因为每个部门对别人关上了门,而又不开窗造成的。

有一次开会,市场人员代表问销售(兼项目经理):“客户有时候打电话来,问我产品的大致价格,我应该怎样回答?”

“市场人员怎么能回答价格问题呢,一定不要告诉客户。”“如果告诉客户,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做了”“这个问题应该我们来回答。”“告诉他们这件事情不归你管。”“说我们公司有规定,市场人员不能报价”……等等答案,大约持续了5分钟。

这时候我打断大家,问那个市场人员代表:“他们的答案你满意吗?”市场人员苦笑了一下,摇头。

当然不满意了,客户想知道产品的大致价格,而不是想知道我们公司的规定,也不是想知道销售人员的联系电话,答非所问的答案,不能让客户满意,连自己公司的市场人员也不会满意。

但是最后给出满意答案的,还是那堆销售。因为在看到市场代表摇头后,我问各位销售:“你们有谁能给出一个完整的说得过去的回答方法,无论是什么,但要让市场人员觉得现实的。”最后结果是大家给出了5个答案,市场人员对其中2个点了头,从此他们有了标准的回答。

不要问我那2个答案是什么,其实任何时候只要不做顶门闩,都会发现自己脑子其实挺聪明的,立刻就能发现答案

心法:客户之于公司,市场之于销售,销售之于项目经理,前者敲响后者的门,都是想送钱来。这个时候不要试图把门顶住,而是要想想开门之后说什么。

进退不离

心也开了,门也开了,要解决的事情千变万化,应该怎样思考呢?总结了半天,只有4个字最直观普适:进退不离。

无论从甲方还是乙方,双方都认为谈判过程是一个不断向对方让步的“退”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两者都不认为结果在两者利益的中点,而都认为应该在偏向自己的一方。

因此自己每退一步,对方必须也要退一步(对方退就是我方进),否则就会直接到达对方的利益点,而失去谈判的价值,这就叫进退不离。

也就是说对方每次提出一个条件,我们可以答应,但是必须同时还以另外一个条件;我们每次提出一个条件,也要想好可以给客户一个让步以作为交换。

能做这件事情的前提,是我们不能做传声筒(不替老板想好,很容易只退不进),不能做顶门闩(只替自己想,很容易只进不退而失去客户)。

“哦,明白了,是不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进退呢?”不是。

进退之策

之一项目本质中曾经提到,项目是互利的交易。既然如此,就不能想象和过独木桥一样,我进一步,你必退一步。

那怎么想呢?就是要做到进退的目标:我进一大步,你只退一小步;你进一大步,我也只退一小步,才能共赢。怎样才能做到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甲乙双方的价值观,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

乙方的核心利益点是盈利,即总价-成本,这两者都是最不能退的地方。

比如如果客户有400人,想为其中300人买一个软件的300个许可,乙方报价100万,甲方只有80万预算。那么对乙方而言,比较好的策略就是总价保持100万,而赠送一些额外的许可,让对方400人都能用起来。

这样会不会损害远期利益?有可能,也有可能不。所以说上述方法是一个心法,它会产生更多选择,然后从各种选择中挑选最好的一个,每个企业每个项目的选择可能都不同,但是比只能闷头就80万还是100万死磕要好。

甲方的核心利益是效果,由功能、可用性、实施效果等组成,这几个都是最不能退的地方。

为什么说价格(乙方的核心利益)不是甲方考虑的重点?因为若甲方考虑钱,就不会发起项目了,那样最省钱;就是因为甲方获得效果后的利益远远大于花掉的钱,才会出钱给乙方开发。

本人在做造价管理标准的时候接触过一些政府部门的采购方,有一个话很准确地说明了他们的心态:“不怕花钱怕浪费”。什么是浪费呢?就是花了钱却没有效果。

处理进退的心法,就是用双方都用多余的次要的东西,换取自己缺少的重要的东西

进退之法

如果觉得心法太空,初期可以考虑使用下面的几种技法。

下面几句话有点绕,是上述心法的几种变形技法(从乙方角度,其实双方都通用):

若对方提出侵害自己核心价值的条件,力求不退,而换之以自己多余而对方是之为核心价值的东西(如上面提到的总价与许可之交换,对方有无数的钱,我们有无数的许可证)。

若对方提出不侵害自己核心价值的条件,力求退,但不能白退,要换之以我们喜欢而对方不在意的东西。

反之我们提出条件时,也如法做好心理准备,甚至替客户做好准备(有没有听说一个故事:去谈判的时候本来准备了两个条件,结果高人加上第三个不可能条件,与对方争论良久后,划掉第三个条件,对方如释重负地同意了最初的两个条件)。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大致意思就是天天算计各种事情,迟早就会变成多疑狡猾的人。具体可参考文末链接。

这也是本文不想多说具体谈判技巧的原因。

无论谈判多么巧妙,为公司赚来了多少多余的利益,若忘记了项目的两个本质:互利的交易+交付价值,迟早成也谈判,败也谈判。

记住这一点,才能进不进在对方的核心价值上,退要退在自己该退之处,才能保持与客户的共赢,才能让项目短期成功,让企业长期生存。

这一点,也是为什么有的项目经理在掌握了商务技能后,会比传统销售更能促成单子的原因,因为对比与项目管理技能,商务技能更容易顿悟。

 

参考阅读: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理解很深刻 http://hi.baidu.com/zhiyanzhai33/blog/item/6498d73ff92e03c47d1e71b5.html

 

点击下载免费的敏捷开发教材:《火星人敏捷开发手册

posted @ 2011-10-09 16:03  Java EE  阅读(22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