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分享 ——《深度工作》

“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深度工作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深度工作》,这是我最近几个月以来看到的最好的畅销书,没有之一。

作者在开篇就对深度工作做了定义:

Tips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与深度工作相对应的就是肤浅工作:

Tips
肤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到深度工作,主要是收到电子设备的干扰,网络工具,其中包括社交媒体。这些事物将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注意力肢解得支离破碎。然而与此同时,现代知识工作者也没有游手好闲,事实上,他们称自己和以前一样忙碌。在网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心智残疾”的。要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你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活动。换一种说法,使你的表现最优化的做法就是深度工作。

作者认为有两类人注定会成功,一种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而以下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

  •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那如何做到高质量的工作产出呢,作者给了一个公式:
** 高质量的工作产出 = 时间 * 专注度**

工作时专注度达到最高,单位时间内工作产出也就实现最大化。

Tips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书中列出了对深度工作习惯培养的四个原则:

  1. 关注点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2. 抓住引领性指标;
  3. 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目标视觉化;
  4. 定期问责。

为了做到深度工作,其中你要做到减少网络工具对你的干扰。那些吸引你注意力和时间的网站的一些共同点:使用精心雕琢的标题和容易理解的内容,辅以数学算法的打磨,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其实解决之道就是:在你的娱乐时间做更多的思考。换言之,这个策略就是指在个人娱乐的时候,不要被任一随意的事物吸引,相反应该主动思考我如何度过这一天。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有人调查,25~34岁的人群一周观看电视的时间多于28个小时。另一项调查发现,那些宣称自己平均一周工作60~64小时的人实际上只工作了44小时。这些例子都表明: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对于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并没有考虑太多。作者建议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每天的时间是如何用掉的,以及预估每项工作需要使用的时间。还有一条建议就是提前决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

个人总结###

深度工作就是减少干扰的保持专注的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社交,电子设备的不必要的干扰。避免被频繁打断,没有成果的肤浅工作。为了达到深度工作,你可以找个没有人打扰的房间,偶尔玩消失。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在长时间无干扰的情况下,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保持一次只专注一件事,不要让自己多任务工作。减少参加不必要的会议。再是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散步是不错的休息方式。不必时刻查看邮件等,有些邮件也不是立即必须回复的。再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设置截至日期(Deadline),让自己保持一种紧迫感。为了深度工作,投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也是值得的。不要用网络来消遣,尽量远离网络媒体,对别人来说,你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重要。

posted @ 2017-07-06 22:02  林本托  阅读(6376)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