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ad Not Taken (zz)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marked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z 2012-08-22 16:28:12 IS2120@CSDN.T3252357958[T6,L283,R5,V81]
[年轻的时候就爱上了这首诗,兹录于此]

Robert Frost
Robert Frost (1874–1963).  Mountain Interval.  1920.

"The Road Not Taken" is a poem by Robert Frost, published in 1916 in the collection Mountain Interval. It is the first poem in the volume and is printed in italics. The title is often mistakenly given a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from the penultimate line: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The Road Not Taken" is a narrative poem consisting of four stanzas of iambic tetrameter (though it is hypermetric by one beat - there are nine syllables per line, instead of the strict eight required for tetrameter) and is one of Frost's most popular works.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cannot be taken literally : whatever difference the choice might have made, it could not have been made on the non-conformist or individualist basis of one road's being less traveled, the speaker's protestations to the contrary. The speaker admit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nzas that both paths may be equally worn and equally leaf-covered, and it is only in his future recollection that he will call one road "less traveled by."

The sigh can be interpreted as one of regret or of self-satisfaction; in either case, the irony lies in the distance between what the speaker has just told us about the roads' similarity and what his or her later claims will be. Frost might also have intended a personal irony; in a 1926 letter to Cristine Yates of Dickson, Tennessee, asking about the sigh, Frost replied, "It was my rather private jest at the expense of those who might think I would yet live to be sorry for the way I had taken in life."

//z 2012-08-22 16:18:04 IS2120@csdn.T156450470 [T5,L283,R5,V81]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黄树林里有个双叉路,
很遗憾我不能同时选择两条路
孓然一旅者我伫立良久,
看着其中一条叉路的尽头
一直延伸到矮树丛的弯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我选择了另一条叉路,它一样地美好,
或许它有更迷人的地方,
因为绿草如茵且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真正走来, 倒是一样地疲惫。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那天早晨兩條路覆蓋著落葉,
一樣都未曾有過人們的足跡。
啊!我竟然留著第一條叉路
等待未來!
雖然心裡明白,
路是一條接著一條,
我懷疑自己是否還會回來。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在很久很久以後,
在某個地方, 我將帶著嘆息訴說這一切:
 在樹林中有個雙叉路,
而我選擇了其中一條  很少人走過的,
那竟然是如此地不同。


【賞析】
    這是弗羅斯特的一首名詩,他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徵的意象揉合起來,闡明了他對於人生、社會和宇宙的態度。弗羅斯特在詩歌風格上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樸素無華,含義雋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於平淡無奇的內容和簡潔樸實的詩句之中。本詩堪稱是這方面的典範,其語言質樸自然,但在構思上卻非常巧妙。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我”的雙重矛盾,第一重矛盾是不能同時涉足兩條路。這一重矛盾中詩人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為不能同時涉足兩條路而感到的遺憾──一條路平坦通暢,極目可望見它的盡頭;而另一條路幽寂荒涼,充滿著引人探索的誘惑。第二重矛盾是在明瞭了不能同時涉足兩條路之後,究竟選擇哪一條路的問題。在經歷了複雜的心理過程之後,“我”終於選擇了那條人跡更少的路,想讓另一條路留待後日去走,可這顯然是作者做出抉擇後的一種自我安慰,因為“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恐怕難以再回返”。但詩人選擇了人跡罕至的路並不是草率決定的,雖然他知道另一條路可能平坦通暢,可他仍然選擇了那條幽寂荒涼的路。,雖然在驀然回首時,他有時也會想到如果去走前一條路會是怎樣,這也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們在人生的岔路口都會遇到的困惑。

在第三節中,儘管“我”對另一條路也是留戀的,但卻寧願走一條別人很少走的路。這表明了“我”不願隨俗的心跡,沿著選定的路走下去的決心。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此處流露出了一些躊躇,一絲矛盾,可這並非擔心自己的選擇是一個錯誤,而是對人只能選擇一條路而感到的遺憾。他認識到選擇使自己失去了另外的可能性,而那邊的風景或許也很迷人,有另外的不為自己所知的樂趣。接下來的第四節,“我”遙想到未來或許會回首往事,或許會意識到此時路的選擇決定了一生的命運。這裏,詩人將全詩的思緒推到了最高潮,他將“黃色樹林”裏的兩條路與可能不同的人生道路結合了起來,讓我們意識到這偶然的選擇或許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詩歌在這裏戛然而止,為讀者留下了想像與思索的空間。

詩歌中所描寫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徵。當選擇了一條路的時候,又對另一條路充滿了感情與遐想,強調了人生的偶然性與神秘性,提醒我們人生本來就有無限豐富的可能性。當我們在一條道路上行走時,本來是會有岔路口可能將我們帶到另外的道路上去的,而在我們面臨選擇時,不同的選擇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命運。這或許是不經意的選擇,將來驀然回首時,我們才可能知道它多麼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佛羅斯特「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是美國詩人佛羅斯特 (Robert Frost,1874-1963),最有名的一首詩,他的文字雖然樸實,節奏卻鮮明而意境優美,並且能透過直接的描述,牽引出豐富的意識的聲音,傳達的哲理深沉而餘韻無窮。

佛羅斯特說:「詩應始於歡娛,而終於智慧。」(A poem 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憑著卓越的聲韻技巧和哲理內涵,終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受美國人喜歡的詩人。

這首詩表面上描述旅人在樹林裡遇到岔路而躊躇不決的心情,實際上卻是在告訴我們大家, 我們的人生道路是靠自己決定的,有得才有失,有捨才能得。

※情境導讀

• 在一個初秋的早晨,風意微寒,太陽尚未昇起,一個孤獨的旅人走到了黃樹林邊,眼前有兩條路,一條看起來像是岔路,但是旅人沒有把握,該走那一條路呢?

• 結果旅人選擇了那一條他以往不會走的岔路,那是一段更美的旅程嗎?旅人會後悔嗎?誰知道呢?

• 多年後旅人也許會突然想起這個早晨,然後深深地嘆息,因為這個早晨的一念之間,改變了他後來的一生。(「導讀」,尤克強看佛羅斯特,頁8-12。)

※未走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

金色的樹林裡有兩條路岔路
可惜我不能沿著兩條路行走;
我久久地站在那分岔的地方
極目眺望其中一條路的盡頭;
直到它轉彎,消失在樹林深處。

然後我毅然踏上了另一條路,
這條路也許更值得我嚮往,
因為它荒草叢生,人跡罕至;
不過說到其冷清與荒涼,
兩條路幾乎是一模一樣。

那天早晨兩條路都鋪滿落葉,
落葉上都沒有被踩踏的痕跡。
唉,我把第一條路留給未來!
但我知道人世間阡陌縱橫,
我不知未來能否再回到那裡。

我將會一邊嘆息一邊敘說,
在某個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後;
曾有兩條小路在樹林中分手,
我選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行走,
結果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2006年,台北市「愛詩社」出版,「PURE-佛羅斯特永恆詩選,中英對照版」,頁272-273,曹明倫譯,ISBN 986-7388-47-x)

我們的每一天,都在作選擇:
選擇回頭去睡,或是起身追逐夢想,
選擇吃饅頭還是吃土司,
選擇坐公車、搭捷運/地鐵,還是開車...
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只能向前,無法回頭。

有些事不用想太多,去作就對了,
有些事不需太後悔,因為已經來不及。
只要像開車一般,目視前方,專注在每個當下!


The Road Not Taken 未擇之路
Robert Frost原作,Cyberreading中譯)

黃葉林中,分出兩條小路,
遺憾的是,我無法同時涉足。
身為旅者的我,久久停佇,
盡己所能,翹首極目,
直見它隱沒叢林深處。

我望向另一條路,
綠草如茵,人跡杳無,
似是一段更值得的旅途。
縱使,在我行經後回顧,
它也難免磨損、足跡遍布。

那天清晨,
兩路皆被落葉覆蓋,不見前人腳步 ,
啊,將原來那條路留待他日再赴!
但我深知一條路接著另一條路,
一旦踏上,就難以回到最初。

多年之後,在某處,
我會喟然而嘆,幽幽敘述:
林中有兩條岔路,而我—
選了一條人跡罕見的路,
從此決定我人生的迥殊。


羅伯佛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得過4次普利茲詩作獎,以寫實描繪鄉村生活見長,詩作淺白易懂,在美國各階層擁有廣大的讀者群。

兩條路在黃色的樹林間叉開,
可惜我不能走兩條路。
我這個過客久久徘徊,
極目望去,一條路在遠處,
蜿蜒地進入樹林荒蕪;
我向另一條路望去,同樣平坦,
也許它更值得行走,
因為它長滿茸茸綠草,等待人們的踐踏;
雖然它也已紛亂,
行人在這裡過往奔沓。
那天清晨,兩條路上覆滿樹葉,
沒有腳步把它們踏碎。
啊,哪一天我將走第一條路!
雖然我知道條條路相接,
我仍懷疑是否仍能走回原路。
我將把這事告訴別人,
一面深深嘆息。
樹林中有兩股岔道,
而我走的那條路行人稀少,
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異。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未选择的路 (译)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树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步踩踏。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赏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是20世纪美国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有不少文学批评家认为,如果20世纪的美国有一位民族诗人的话,那就是罗伯特·弗罗斯特,他属于整个美国,属于整个世纪。

《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是弗罗斯特的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诗共分四节,每节五行,韵脚是a-b-a-a-b。在这首诗中,他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揉合起来,阐明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其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

全诗一共4节,可分为两层。第1-2节为第一层:第1节交代了树林里有两条道路,其中的一条极目望去,消失在丛林深处,诗人处在岔路口,面临着抉择;第2节诗人叙写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诗人认为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的双重矛盾,第一重矛盾是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这一重矛盾中诗人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感到的遗憾;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第二重矛盾是在明了了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之后,究竟选择哪一条路的问题。在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之后,“我” 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想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可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但诗人选择了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虽然他知道另一条路可能平坦通畅,可他仍然选择了那条幽寂荒凉的路。

在第三节中,诗人交代尽管“我”对另一条路也是留恋的,但却宁愿走一条别人很少走的路。这表明了“我”不愿随俗的心迹,沿着选定的路走下去的决心。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此处流露出了一些踌躇,一丝矛盾,可这并非担心自己的选择是一个错误,而是对人只能选择一条路而感到的遗憾。他认识到选择使自己失去了另外的可能性,而那边的风景或许也很迷人,有另外的不为自己所知的乐趣。接下来的第四节,“我”遥想到未来或许会回首往事,或许会意识到此时路的选择决定了一生的命运。这里,诗人将全诗的思绪推到了最高潮,他将“黄色树林”里的两条路与可能不同的人生道路结合了起来,让我们意识到这偶然的选择或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诗歌在这里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想象与思索的空间。

诗歌的题目是“未选择的路”,在写实层面诗人描写的是在一个树林中,人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但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在这首诗里,诗人不仅写了他在不同道路间的选择,尤为重要的是,当他选择了一条路的时候,他又对另一条路充满了感情与遐想。在这里,诗人强调了人生的偶然性与神秘性,提醒我们人生本来就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当我们在一条道路上行走时,本来是会有岔路口可能将我们带到另外的道路上去的,而在我们面临选择时,不同的选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命运。这或许是不经意的选择,将来蓦然回首时,我们才可能知道它多么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诗中所涉及的主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人生道路的选择。生活道路一旦确定,一个人就得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因为人生是短暂的,不允许人们回头来再次选择。有些文学评论家认为,诗中人就是弗罗斯特自己。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自己在写诗与在师范学校教书之间的选择,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他不随大流而选择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足见他是一位开拓者。如果说在师范学校教书是一条平坦通畅的生活道路,那么写诗的道路则可以说充满了幽寂荒凉。但在这两种生活中,诗人最终选择了后者。他是在成名之后回顾往事,设想如果当初他没有选择当诗人而选择了做教师的道路,今天的他会是什莫样子。这也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都会遇到的困惑。

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但以具体的描写入手,我们首先看到的便是黄色树林中的两条道路,但诗人的笔触却将这朴素场景的描述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在这里,象征手法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言简意赅的描写具有了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人生道路、两种职业、或两种行动中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变得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最后,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之所以广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受。

“路”是此诗最重要的一个意象,既是具体的道路,也具有人生道路的象征意义。古今中外不少诗人作家都曾使用了道路的这种双重意义,比如屈原的诗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句子;鲁迅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都赋予了“路”以不同的含义,表达了对人生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在此诗中,诗人通过对未选择的道路眷恋与遐想,向我们昭示了人生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以及只能走一条路的遗憾。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便为我们开启了另外的可能性。


前日,我与“译道无形”就翻译弗罗斯特的这首名诗,有过一段对话,今天整理出来,给自己和朋友做一个备考。

弗罗斯特原诗:

The Road Not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difference.


附:八种译文

译文一

 

未走之路 

色的树林中的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不能沿着两条路行走;

我久久地站在那分岔的地方,

极目眺望其中一条路的尽头,

直到它转弯,消失在树林深处。

 

然后我毅然踏上了另一条路,

这条路也许更值得我向往,

因为它荒草丛生,人迹罕至;

不过说到其冷清与荒凉

两条路几乎是一模一样。

 

那天早晨两条路都铺满落叶,

落叶上都没有被踩踏的痕迹

哎,我把第一条留给将来!

但我知道人世间阡陌纵横,

我不知将来能否再回到那里。

 

我将会一边叹息一边叙说,

在某个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后

曾有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手

我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行走,

结果后来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译文二

 

没有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

走两条道路。我久久站住

极目远眺一条路的尽处,

只见它冉冉弯进矮丛间。

第二条恰恰是同样美好

而且看起来也更加适宜

路上长着草,踩的人也少,

但说到底究竟有多少踩掉

两条路其实也相差无几。

 

那清早两条路一样铺满

新鲜的落叶,都没有给踏黑。

啊,我把第一条留给另一天

然而我知道,路接路没有完

我怀疑我还会再度走回。

 

这件事我永远不会忘掉

到哪儿说起它我还会叹息:

两条路在林中分道扬镳,

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

这就造成了一切差异。


译文三

没有走的路

两条路在黄色的树丛里岔开,

可惜我不能走两条路。

我这个过客久久徘徊,

极目望去,一条路在远处

蜿蜒地进入丛林榛芜

 

我向另一条路望去,同样平坦

也许它更值得行走,

因为它长满茸茸绿草,等待人们的踏践;

虽然它也已纷乱

行人在这里过往驰骤。

 

那天清晨,两条路上覆满落叶

没有脚步把它们踏碎。

呵,另一天我将从第一条路跨越

虽然我知道条条路相接,

我仍怀疑是否能循原路返回。

 

今后我将把这件事向人们宣告

一面深深叹息:

而我走的那条路行人稀少

这就造成了一切差异。


译文四

没有走的路
 

黄色的林子路分两股,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

我站立良久,形影孤独

远远眺望,顺着一条路,

看它转到灌木林后。

 

我选了另一条,同样宜人

挑上这条或许有点道理:

这条路草深,似乎少行人;

实际上来往的迹印,

使两条路相差无几。

 

而且早晨新落的叶子

覆盖着路,还没人踩

哦,我把第一条留给下次!

前途多歧,这我也知,

我也怀疑哪能重新回来。

 

多年,多年后,在某地,

我将讲这件事,叹口气:

树林里路分两股,而我呢——

选上的一条较少人迹,

千差万别由此而起。


译文五

一条未走的路

深黄的林子里有两路岔开的路,

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

没法同时踏上两征途

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

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

 

于是选择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

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路——

其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

两条路,说不上差别有多大。

 

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

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

 

啊,我把那第一条路留给另一天

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

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

 

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

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

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译文六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森林里岔开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

我站在路口伫立了很久

极目探望一条路的深处

它盘进树丛望不到头

 

但我选择了另一条路(后面漏译

它荒草萋萋幽幽

路呵曲曲迷人的路

无论我怎样走过这里

都会留下斑斑点点的足迹

 

那天早晨它们被落叶遮住

没有一点脚印的污染

留下那条来日再会

可路呵无边无涯的路

我怕是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哪里

我会轻轻叹息回顾过去

森林里分出两条路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前往

从此我的一切都变了样


 

译文七

去走的路

两条路岔开在黄叶林子里,

可惜我不可能同时走两条;

我久久站立在那里,尽力地

沿其中的一条向前面望去,

只见它拐进矮树丛中消失了。

 

我选择了同样不错的另一条,

看来似乎更有点吸引力,

因为有着招人去踩踏的草;

尽管在实际上,来往者的脚

给它们留的是同等的痕迹。

 

那天早上,两条路摆在那里,

盖着路的落叶都没给踩脏。

头一条啊留待以后的日子

可我知道,路一条条接下去;

我怀疑,我怎么走回这地方。

 

在某个所在,过很久很久以后,

我呀会叹着气讲述这事情:

在林中岔成两条路的路口,

我选了条足迹比较少的走,

而一切的差别由此而生。
 

译文八

未选择的路


金黄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都去走。

我这个过客,久久的站在那儿,

向着一条极目望去

不知道它在丛林中伸向何处;

 

而我选择了另一条,或许这样才公平,

说不定还有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长满青草,召唤我去踩踏;

尽管就这一点来说,两条路

好像没什么不同。而且,

 

那天清晨,两条路都铺满了

落叶,未经脚印污染

哦,就把第一条留待来日吧!

但一想到条条道路相连接,

恐怕我难以再回来。

 

也许多年以后在某个地方

我会轻声叹息着说起这件事:

树林中分出两条路,而我——

而我选择了人迹少的那一条,

这,就造成了天大的不同。

译文九
喜获西沟散人的译文,一并贴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无人走过的路

西沟散人

 

  曾经的黄树林里,两条路分岔而去

  真是抱歉,我只能选择其一

  我这孤单的过客徘徊良久

  向其中一条穷极我的眼目

  目送它折入灌木丛的深处

 

  走了另一条,因为有充分的理由

  也许还怀着更高的渴求

  它已被杂草覆盖,呼唤有人踏足

  但是在我的过往之后

  实际上它们是两条同样的路

 

  那个早上,有殊途同归的两条路

  但是落叶中已寻不回同一组脚步

  哦,那第一条路我第二天才搞清楚

  明明知道,路通向的还是路

  但我怀疑自己是否可能重新来过

 

  以后的以后的某个时候

  我会一声长叹向你倾诉:

  曾经的小树林里,两条路分岔而去

  我走了那条人迹罕至的路

  这令我的一生非同凡俗


《关于弗罗斯特The Road Not Taken 翻译的讨论》

 

晚枫:绛红色

译道:蓝色

晚枫:名诗应该有多译,让读者有一个全方位、多视角的视野,甚至可以有释译,即解释性的翻译,目的是把原意弄清楚、弄确切,抛弃最佳答案的概念。

译道:解释性翻译---也就是散体翻译吧

晚枫:不一定就是散体,解释性翻译以释义为主要目的,可以不考虑诗歌其他美学因素,如音韵、形式、修辞、风格,甚至意象、语气、色彩。

译道:有这样的,不过这就是以内容意义翻译为目的了,可是诗歌不同于科技文体,它的形式也有意义,也就是说它不是知识文本,而是一种审美文本。

晚枫:我说的这种解释性翻译不是诗歌文体翻译,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抛开诗歌形式的影响,只看意义,因为很多时候,诗歌翻译因考虑到诸多诗学因素,使诗歌原意受到影响,甚至有损失、转移。

译道:也许这就是诗歌翻译的魅力和必然吧。

晚枫:余光中,他翻译的 Stopping by Woods 正儿八百地把字数和韵都对上了,可是 the Road not Taken 为什么不这样做了呢?难道只有stopping值得他下功夫?

译道:依我观察,对于韵式的照应一般译者掌握的原则是能照应上就照应,不能照应就灵活

晚枫:还是不愿花太多的功夫?

译道:因为余译弗诗本来就不多,自然可以慢刀出细活,而其他的一译几十首,几百首,这方面就未必全部照应了,另外,韵式的完全照应,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韵谱宽窄是不同的。

晚枫:当然,但是原诗有韵,译诗就该有,俺认这个理。但韵式不一定与原诗一模一样,英诗的韵式花样很多,只因为他们没那么多同音字,中文aaba式非常普遍,我们的同音字多啊。英译中,比中译英容易找押韵,余光中的Road,每行字数也没调整一致,而stopping,字数是整齐的,每行一样,人家老弗可都是一样的。

Road你选的8个译本中,要我说,没一个把意思从头到尾全部都译对的,我画成黄色的部分,都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这句, 译成“然后我毅然踏上了另一条路,”你看对吗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这条路也许更值得我向往,”

这句也有点问题吧?问题最大的是这句: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不过说到其冷清与荒凉,

两条路几乎是一模一样。

译道:嗯,你讲讲我听听。

晚枫:我的理解是——路说:你看我都长草了,你就踩踩我吧(wanted wear),虽然,谈到让人踩踩这个问题时,想必以前有人踩的时候,两条路真的都差不多,注意,有个时态陷阱,这是过去完成时。现在没人踩,长草了,但曾几何时,有人踩的时候,两条路都被踩得差不多的,没什么区别。

译道:不过说到其冷清与荒凉,---这似有凑韵之嫌

晚枫:是啊,而且原诗没有这层意思。

译道:然后我毅然踏上了另一条路,----这个毅然,我倒认为虽然原文没有,但起到了调节节奏的作用,显得铿锵有力,

晚枫:我倒认为“毅然决然”过了,原诗说的是“犹豫”,所以才在路口站了很久,就是踟蹰啊。

译道:我是说译文达到的效果

晚枫:我不这么认为,这首诗没有强烈的决然色彩,你注意到没有?这样才更趋中,更哲理;原文要避免的东西,译文就不该凸显,这个效果正是 Frost不想要的。

接着说这两句: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though 转折一下,然后说 as for that, that  wear,说起踩踏(被踩踏所磨损)这个事来 

译道: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看这个,断句了,这个“毅然”所起的作用,我个人觉得相当于断句的作用

晚枫:这第二节,前三行是一句,中间有两个插入语,一是 as just as fair,另一个是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claimhaving  took 的逻辑主语都是 I

译道:though 转折一下,然后说 as for that, that  wear------though 应该是让步吧,还有as for that 是不是指来来往往的行人

晚枫:让步?怎么个让法

译道:嗯,就是虽然说,尽管的意思

晚枫:as far that 指人?前文有人吗?though不是转折吗?

译道:是说来来往往踩踏这件事,跟转折不太一样

晚枫:as for that 谈起那个啊。。。 哪个呢? that 代词一定有所指,前面一定出现了所以that wear

译道:是的,前面一定有所指,转折强调的一般是后者,比如说,两条路啊,都很荒凉,但另一条更好,这是转折;而让步则是两条路啊,尽管都很荒凉,但还是不一样,你体会一下,看看是不是不同呢

晚枫:尽管。。。我会用这个词,但是从语气上、语义上,确有转折的作用。

译道:没有关系,你随便按你理解来,你的建议和批评,我会呈现在我的论文中。

晚枫:这8个译本,我很遗憾地说,都不够完美

keep for another day 这句也有很多错译

keep for another day 等以后,日后,不是另一天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B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B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C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B

你看呢?

译道:是啊,我论文里批了。

晚枫:我的一位教师朋友很担忧,她说连研究生教材都是这样的东西,太可怕了。

译道:还进入语文教材了呢。

晚枫:你从什么角度批的?

译道:文本。

晚枫:真的可怕,要误导多少代人?

译道:没有什么了,经典不一定不犯错,而是开辟了新路,或者亮点多。

晚枫:有错就该立即修改,不能一味错下去。

译道:这倒是。

晚枫:学术要有学术的严谨性和严肃性,如果这个原则都可有可无,学术也就不再是学术了。翻译不是文学创作,作家只对自己负责就可以了,虽然文学翻译也是再创作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有很多限制和框框。我们先不谈译者的发挥,只谈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这个翻译明显是原诗的理解有问题。

译道:好多译本都有问题。

晚枫:没有时间和精力跟他们口水仗,但,又于心不忍,看着这些误导,让学生们,尤其是不太懂英文的中文读者们走入歧途。其实,只是不要望文生义,翻译完了,抛开英文,去读中文,看看啥意思。当然,有时自己翻译完了,没感觉。

Road not taken 第一句,“两条岔路”,就经不起推敲。

岔路是 Y字形,两条Y字形的路吗?显然不对,原诗是two roads, 不是 two fork roads。中文口语中,可以说两条岔路,但文学作品中就不够严谨了,是不是?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black. 

这句也是。仔细想想,不是 no step at all,不是根本没人踩,而是not enough steps to trodden themblack,踩踏还是有的,只是不够多,没有那么多脚步,把叶子踩烂、踩黑。这就和前面的逻辑相符了,是少人走,不是绝对没人走。Black表现出的是一种程度。

译道:我在思考,对于诗歌翻译,忠实什么?

晚枫:这是个很大的题目,实际上是翻译原则问题。

译道:可不可以量化,比如文本内容上忠实90%以上,风格整体相似,就算好译本?

晚枫:文学翻译评价量化?难。

译道:那怎么办,每个译本都有失真之处。

晚枫:失真有多种情况,有的失真是完全背离,有的是偏颇,有的是程度的把握不准,有的是色彩的选择不当,等等。

译道:那舍弃的呢?嗯,有道理把失真细分。

晚枫:舍弃的话,应该先舍弃“完全背离”。

译道:然后指出其危害?

晚枫:还可以再细分,呵呵。

译道:哪种失真可以容忍,哪种不可以。

晚枫:嗯呐。细分,比如,中文词汇内涵与外延的联想偏颇,等等。


晚枫好!Me, L. hahaha

看到你们的对话, 我想说的是,很多读者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不是作者的原意。But it doesn't mean it is bad thing. 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读英文诗,对理解都有偏颇,更不用说译者了。Again didn't say you can do whatever you want. 

刚读了一篇文章,了解了一些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产生的一些影响。非常有意思。讲的是Thomas 和 Frost 之间的友谊,其中提到 "Two Roads" (后改名为"The Road Not Taken") 对Thomas 最后从军上战场的影响。 文章提到两位对诗歌的共同看法。 有趣的是, 同一首诗歌, 作者写此的初衷,大众读者的理解以及Thomas (诗是写给他的)的解读是多么的不同。

//z 2012-08-22 16:34:07 IS2120@CSDN.T1316437831[T7,L287,R6,V81]
posted @ 2012-08-18 16:51  BiG5  阅读(73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