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课程笔记

本文禁止转载
B站:Heskey0


本随笔是【清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课程笔记,因为人力是注重实践的,所以很多没必要的理论我直接删去了,得到最精简版本的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

1. 人力资源的基本逻辑

(1)

资源、时机、创新会影响组织的成败,但这些过程都需要依靠人、以及人所组成的组织。因此人力资源也是组织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之一

(2)

人力资源管理如果要成功,必须经过高管的参与,同时也是直线经理的责任。高管需要做出薪酬、奖惩、晋升的决策。直线经理的责任是带队伍,他们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

  • 高管对于人力:例如退伍军人创办企业时,将上对下的绩效考核更改为含有下对上的360绩效考核,这与企业强调服从、纪律、执行的文化环境不合。企业所主张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氛围与采用的人力策略要相符合,因此高管需要在制定人力策略时,对企业战略、文化、企业偏好进行表态
  • 直线经理(直接上级,如组长)对于人力:有一句话叫“加入公司,离开领导”,说的就是一个人加入公司大多是因为这个企业的声誉、形象、发展的可能,离开一个企业的原因总有一条是直接领导的领导风格和方式。直线经理带队时会体现出公司的文化以及管理理念,他不仅仅具有把任务执行到位的责任,他身上也体现出组织管理制度,所以直线经理是人力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

人力资源政策是系统的一部分,而不能被割裂开来。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好不好,关键在于和组织的管理系统、营销模块、运营模块、战略模块、财务模块等是否匹配

(4)

人力资源是资本。人力资源的价值是要可衡量的,需要考虑资本回报率、资本的成本。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具有资本属性,需要进行投资,资本具有高风险性

(5)

人力资源体系难以转变和修正,要么一开始就做对,否则后面总要付出代价,因为这些调整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影响心态、影响产出。

2. 人性假设的逻辑

例如员工申请办公电脑:

  • A公司的方案是:部门直接向行政部门申请电脑,行政部门采购之后放到部门的公共区域,员工领取时只需要签字即可。A公司基于对人性的信任,用了相对开放的方式,相信员工领取电脑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出于公司工作需要。背后的人性假设是性善。
  • B公司的方案是:使用OA系统填写申请单,各级领导层层审批,判断是否应该领、是否超过预算。B公司属于经济人假设,担心员工滥用满足个人的私利。背后的人性假设是性恶。

好的人性假设需满足两个匹配:

  1. 人性假设要匹配公司的管理活动,且要明确,要么性善要么性恶。例如,某些公司由于一人的过失,制定出惩罚所有人的政策,由性善转向性恶,这样传递出的信号是模糊不明确的,会让员工非常失望
  2. 管理者的人性假设和员工呈现出的行为要匹配
    1. 如果员工不督促就偷懒,那就需要管理者制定奖惩措施来激励和督促员工(经纪人假设),这样管理者与员工才能互相匹配、氛围融洽。
    2. 如果员工主动乐意工作、为了梦想工作,管理者依然严厉地激励和督促员工,那么管理者和员工就存在着巨大的情感冲突,产生离职现象。
    3. 如果员工不愿主动工作、工作只是为了谋生,管理者为了梦想工作,那么员工的表现就会懒懒散散不愿意工作,管理者就会很困惑而且气愤:“只要我给了你这样的信任,你的表现总是让我失望的,你的表现是利用了我的信任”。

作为管理者,当你的人性假设与员工有着不同的行为呈现时,更改自己的人性假设一定有效,代价就是管理者一定会不快乐,因为管理者伪装出来的人性假设和本身的人性假设存在巨大冲突。作为管理者,应当思考清楚自己的人性假设,学会观察员工的人性假设,当二者不一致不匹配时,你愿意坚守自己的人性假设去更改员工的,还是愿意更改自己的人性假设?这两个方案都不好,很累~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

短期目标: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竟其功

  • 清楚人们愿意做什么,人们能够做什么。短期来看,最好的情况是,合适的人干的是他认可的事情,且能够完成任务,不要将工作岗位分成高低档次

长远目标:人力资源成为组织的竞争优势

  • 投入许多精力、关注,进而人力资源成为组织的竞争优势后,将难以模仿和替代,可以长期受益。

4. 组织用人模型的逻辑

(1)

劳动承诺雇佣模型(承诺模型):员工关系维持长远,注重在企业内开发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培养员工,人和组织共同成长。通常大部分员工都是校招。缺点是,市场变化、企业进入新的行业时,管理会难以变革,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承诺模型在变革时代,往往会承担巨大的情感负债,以及变革中的障碍

  • 哲学:MAKE培养
  • 目标:最大化员工授权、质量、工作分配的灵活性
  • 人力资本的开发责任: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
  • 外包选择:只外包非核心的工作
  • 雇佣关系重点:长期雇佣,员工是企业运作的资源
  • 产品市场波动的经济风险: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行业的低谷(员工减薪,管理者更大程度减薪)

(2)

劳动交易雇佣模型(交易模型,是一个轻模型):在组织内最小化工资和福利开支,并维持最低的交易和雇佣水平。去人力资源市场采购那些来之能战的员工,不培养人。业绩好大幅招人,业绩不好大幅裁员。通常大部分员工都是社招。缺点是,交易模型容易出现挖墙脚,难以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 哲学:BUY采购
  • 目标:通过最小化“所有”形态最大化雇佣灵活性
  • 人力资本的开发责任:员工自己承担
  • 外包选择:大量的外包和流动
  • 雇佣关系重点:短期雇佣、工作导向
  • 产品市场波动的经济风险:企业裁员,成本由员工自身承担

(3)

核心 - 非核心劳动力模型(混合模型):混合模型管理的难度,大于承诺模型和交易模型。混合模型制造了很多不公平组织内部自然形成“你的、我的,他们、我们,老的、新的,正式的、临时的”等身份区隔的称号,组织对不同身份员工的管理不一样,这就导致组织内存在许多潜在的不公平感。由于用人模型的不同,很容易出现同岗不同酬的现象。

(4)

如果培养成手,会面临资本投资损耗的风险。如果大家都想招成手,那么谁来培养?

5. 招聘的逻辑

(1)

用人模型很大程度决定了招聘的标准。

  • 如果采用承诺模型,更注重人与组织匹配。

  • 如果采用交易模型,更注重人与工作匹配。

(2)

招聘要慢,解聘要快。不对的人在公司,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部门管理者需要参与面试环节。

6. 绩效管理的逻辑

绩效考核对员工行为有引导作用,因此战略变革,绩效必须先行

例如,同级评价的前提是,组织当中更多的工作是靠个人完成的,因为这一定会让员工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这样不利于合作

7. 薪酬与福利的逻辑

无有效知识点

8. 认可与奖励的逻辑

好的奖励系统(名誉、钱)可以带来行为效仿。

9. 职业发展的逻辑

传统职业发展通道的困境:

  1. 即使是多通道的职业发展,由于今天的组织扁平化,没有那么多台阶,就会导致成长的感受降低,通道上限降低,纵向的职业发展受限

  2. 各个台阶间的年龄差异在缩小,甚至老板比员工年轻。这会导致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期待大幅降低

职业机会池

  • 横向发展:尝试不同的职业、岗位机会,这个范围叫做职业机会池。

10.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调整

当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1)

跨界人才竞争对人才的争抢已经超越了行业,跨界也会被挖墙脚。例如在竞业避止合同中,公司与大部分所谓的竞争对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行业。

(2)

如何面对双创环境的吸引力。(To be rich or to be king?)

  • to be rich:原来最好的职业选择是进入一个大平台、大企业工作。这样的缺点就是,未来10年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发展大概率会很缓慢。
  • to be king:国家对双创越来越支持,许多毕业生选择合伙创业,创业最大的魅力是带来对成长的巨大希望感。面对双创环境,大企业采取的策略就是做内部创业平台,通过建立特别项目小组,给职场新人实现快速成长的可能

(3)

人力成本不断提升(社平工资水平普遍大幅提高)

  • 要从收益端看,如果该人力的收益很高,依然给他很低的薪资,就存在离职风险。

(4)

新一代员工的职场价值观变化,倒逼管理制度体系和领导方式的调整

  • 上一代管理者往往会不断监督催促员工、要求及时汇报。这样的管理方式会导致新一代员工认为管理者很啰嗦、对自己不信任,产生情感上的失落。新员工会认为工作结果完成即可,至于如何去完成这个工作,无需管理者来督促。
  • 例如:管理者如果当面表扬一个年轻的员工,被表扬者会很不自在,会困惑管理者为什么要将被表扬者和同事区隔开来。

11. 未来新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 新型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建立,例如合伙人制度 (free agent)、从管理到合作
  • 非物质激励对于新型员工的效用会很显著,例如有趣 (interesting)、有意义 (meaningful)、有希望(hopeful)

名词

OA系统:全称为Office Automation,即办公自动化系统

经济人假设: 个体完全依照收益最大化原则进行行动和决策

posted @ 2024-07-08 19:22  Heskey0  阅读(1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