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这种模式的核心意图是将抽象和实现解耦,使得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可以独立地进行扩展和变化,而不会互相影响。

桥接模式包含两个主要角色: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和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抽象化角色定义抽象类,并包含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而实现化角色则定义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供扩展抽象化角色调用。这种模式通过组合关系代替了继承关系,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桥接模式的主要优点包括:

  1. 抽象和实现分离: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变化和扩展,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 更好的分层设计:桥接模式有助于系统进行分层设计,从而产生更好的结构化系统。高层部分只需要知道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的接口,具体的实现细节由底层部分完成。
  3. 减少子类数量:桥接模式可以替代多层继承方案,减少子类的个数,降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成本。

桥接模式的应用场景包括:

  1. 当一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且这两个维度都需要进行扩展时,可以考虑使用桥接模式。例如,对于产品的维度和颜色的维度,如果每个产品都有多种颜色,那么使用桥接模式可以将产品的维度和颜色的维度分开,使它们各自独立地进行扩展。
  2. 当不希望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次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急剧增加时,可以考虑使用桥接模式。桥接模式通过组合关系代替了继承关系,降低了类的耦合度,避免了因为继承带来的问题。
  3. 当一个系统需要在构件的抽象化角色和具体化角色之间增加更多的灵活性时,可以考虑使用桥接模式。例如,在一个图形系统中,可能需要在不同的图形类型(如圆形、矩形等)和不同的绘图方式(如实线、虚线等)之间进行灵活的组合,这时可以使用桥接模式来实现。

 

桥接模式和spring abstract-impl的区别:abstract-impl分层的主要原因集中于 依赖注入和面向接口编程,桥接模式更加侧重于抽象和具体的单独演化

posted on 2024-02-18 09:27  青山远树  阅读(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